孔子與憲法

孔子與憲法

孔子與憲法李大釗孔子與憲法,渺不相涉者也。吾今於此標題,寧非怪誕之尤。然於怪誕標題之前,久已有怪誕事實之發見。本報之功用,頗重寫實,此怪誕之標題,蓋因怪誕之事實而生也,豈得已哉?怪誕之事實者,何也?則憲法草案中規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云何以此為怪誕?最宜以孔子與憲法為物之性質兩相比證,則知以怪誕之名加之者,為不妄矣。孔子者,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也。憲法者,現代國民之血氣精神也。以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入於現代國民之血氣精神所結晶之憲法,則其憲法將為陳腐死人之憲法,非我輩生人之憲法也!荒陵古墓中之憲法,非光天化日中之憲法也;護持偶像權威之憲法,非保障生民利益之憲法也。

原文

孔子與憲法,渺不相涉者也。吾今以此標題,寧非怪誕之尤。然於怪誕標題之前,久已有怪誕事實之發見。本報之功用,頗重寫實。此怪誕之標題,蓋因怪誕之事實而生也,豈得已哉? 怪誕之事實者,何也?則憲法草案中規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云何以此為怪誕?最宜以孔子與憲法為物之性質兩相比證,則知以怪誕之名加之者,為不妄矣。孔子者,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也。憲法者,現代國民之血氣精神也。以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入於現代國民之血氣精神所結晶之憲法,則其憲法將為陳腐死人之憲法,非我輩生人之憲法也;荒陵古墓中之憲法,非光天化日中之憲法也;護持偶像權威之憲法,非保障生民利益之憲法也。此孔子之紀念碑也。此孔子之墓志銘也。憲法云乎哉!憲法云乎哉!
孔子孔子

孔子者,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也。憲法者,現代國民自由之證券也。專制不能容於自由,即孔子不當存於憲法。今以專制護符之孔子,入於自由證券之憲法,則其憲法將為萌芽專制之憲法,非為孕育自由之憲法也;將為束制民彝之憲法,非為解放人權之憲法也;將為野心家利用之憲法,非為平民百姓日常享用之憲法也。此專制復活之先聲也。此鄉愿政治之見端也。憲法云乎哉!憲法云乎哉! 孔子者,國民中一部分所謂孔子之徒者之聖人也。憲法者,中華民國國民全體無問其信仰之為佛為耶,無問其種族之為蒙為回,所資以生存樂利之信條也。以一部分人尊崇之聖人,入於全國所託命之憲法,則其憲法將為一部分人之憲法,非國民全體之憲法也;所謂孔教徒之憲法,非漢、滿、回、、道、耶諸族諸教共同遵守之憲法也;乃一小社會之憲法,非一國家之憲法也。此挑動教爭之呼聲也。此離析蒙藏之口令也。憲法云乎哉!憲法云乎哉!
孔子之道者,含混無界之辭也。憲法者,一文一字均有極確之意義,極強之效力者也。今以含混無界之辭,入於辭嚴力強之憲法,無論實施之效力,不克普及於全國,即此小部分之人,將欲遵此條文,亦苦於無確切之域以資循守。何者為孔子之道?何者為非孔子之道?必如何始為以孔子之道為修身之大本?必如何則否?此質之主張規定此條之議憲諸君,亦將瞠目而莫知所應。須知一部之失效憲法,全體之尊嚴隨之,此憲法之自殺也,此憲法自取消其效力之告白也。然則辛苦經營,絞諸公數月之腦血,耗國家數月之金錢以從事於制定憲法之勞者,不幾為無意義乎?總之憲法與孔子發生關係,為最背於其性質之事實。吾人甚希望於二讀會時,刪去此項,以全憲法之效力。此一部尊崇孔子之人,盡可聽其自由以事傳播。國家並無法律以禁止之,社會並可另設方法以獎助之,何必定欲以憲法之權威,為孔子壯其聲勢,俾他種宗教、他種學派不得其相當之分於憲法而後快於心歟?
 1917年1月30日
 《甲寅》日刊
 署名:守常 [2]

作者簡介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生於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政治經濟。1913年冬,李大釗懷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東渡日本,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當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後,他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鬥爭,他起草的《警告全國父老書》的通電迅速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舉國聞名的愛國志士。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先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和演說。他宣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

歷史背景

1、西方民主思想,科學文化傳入中國; 2、袁世凱為實現獨裁和專制,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 3、以陳李胡魯等為代表的進步知識分子總結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主張從根本上改造國民。

思想

針對在1916年8月召開的國會上,康有為提出定孔教為國教並載入憲法,在憲法草案中規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維修深大本”,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從四個方面論證了“孔子與憲法,渺不相涉者也。”即:“孔子者,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也。”“孔子者,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也。”“孔子者,國民中一部分所謂孔子之徒者之聖人也。”“孔子之道者,含混無界之辭也。

刊物簡介

1917年1月28日《甲寅日刊》在北京創刊。該刊分公社評、時評要聞、外電、文苑傳記通信雜組隨筆瑣談本來紀事海園春秋等欄目,它的主要撰稿人有章士釗、李大釗、邵飄萍和高一涵等人,由章士釗主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