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除了宗教這一古老的社會文化現象外,奧林匹克運動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歷史最為悠久的社會文化現象。奧林匹克運動的起源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由來和發展,從歷史上看,可分為兩大階段,公元1986年開始至今舉辦的奧運會被統稱為現代奧運會。古代奧運會
古希臘人於公元前776年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1次運動會(為了和平)。運動會舉行期間,全希臘選手及附近的黎民百姓相聚於奧林匹亞這個希臘南部風景秀麗的小鎮。公元前776年在這裡舉行第1屆奧運會時,多利亞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賽中取得冠軍,成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榮獲第1個項目的第1個桂冠的人。後來,古希臘運動會的規模逐漸擴大,並成為顯示民族精神的盛會。比賽的優勝者獲得月桂、野橄欖和棕櫚編織的花環等。從公元前776年開始,到公元394年止,歷經1170年,共舉行了293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394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被羅馬皇帝狄奧多西1世禁止。
14世紀初,歐洲文藝復興導致人們對古奧林匹克精神的讚揚。義大利早期活動家馬泰奧·帕爾米里亞1450年提出要把古奧運會和平與友誼精神,貫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思想意識中去。在這一時期,對奧林匹亞的考察挖掘不斷受到重視。德國人庫齊烏斯率領的考察團,進行了長達6年之久的挖掘,獲得大量文物和史料,被堙埋多年的奧林匹亞村得以重見天日。1852年1月10日,庫齊烏斯在柏林宣讀了以“奧林匹亞”為題的考察、挖掘報告,建議把這個運動會恢復起來,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從1895年到 1889年之間,在希臘人札巴斯的倡導下,希臘舉行過五次全國奧運會,但始終沒有擴大。
現代奧運會興起
19世紀的歐洲,隨著科學文化教育的發展,各國建立了本國的體育組織,有些國家舉行了某些項目的競賽,德國、瑞典、英國還形成了各自的體育制度或競技運動。正當人們進而要求組織國際比賽時,第一批國際體育聯合會成立,如1881年建立了國際體操聯合會,1892年建立了國際賽艇聯合會和國際滑冰聯合會。此外,19世紀末,世界上出現了帝國主義和壟斷資本,新的強大的威廉德國欲發動戰爭來重新瓜分世界市場,法國是德國的近鄰,如果德國發動戰爭,戰爭的災難首先就會落到法國人民頭上,所以法國人民想保持和平。也就在這樣的局面下,有人想了重新恢復象徵過和平和友誼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於1883年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並把它擴大到世界範圍。1892年,他遍訪歐洲,宣傳奧林匹克思想,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動。同年,在巴黎運動聯合會成立10周年會議上,倡議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 1894年1月,他致函各國的奧林匹克組織,建議於同年在巴黎召開國際體育會議。同年6月16日-24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大會上,15國代表決議每4年舉行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了籌辦奧運會,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希臘人維凱拉斯出任主席,顧拜旦任秘書長,還親自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會旗。並於1896年4 月6日-15日在希臘的雅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共有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員參加了雅典大會。美國運動員詹·康諾利以13.71米的成績獲三級跳遠金牌,從而成為第一位現代奧運會冠軍。現代奧運會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打破了古代不允許女子參加的規定。在第二屆奧運會上,儘管顧拜旦執意反對女子參加,女運動員還是踏上了在此之前一直屬於男子的體育場。但性別歧視並未就此了結,田徑運動直到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才對女子開放。奧運史上另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事是開始了現代奧運會誕生地希臘雅典引燃奧林匹克火炬,之後以接力方式傳遞至奧運會舉辦地,並在開幕式上點燃奧運聖火的儀式。從1924年開始,現代奧運會又分為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兩種。當時在巴黎舉行的是第8屆夏季奧運會,在夏蒙尼舉行的是第1屆冬季奧運會。
以政治問題為由抵制奧運會於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上首開先河。英、法出兵蘇伊士運河造成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抵制,而前蘇聯出兵匈牙利導致瑞士、西班牙和荷蘭拒絕跨進當時奧運會大門。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發生了由美國倡議、61個國家加入的奧運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議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為此,前蘇聯糾集其東歐盟友在四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以安全問題為由回敬了美國。丹麥腳踏車選手詹森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比賽中倒地身亡,自此,藥物問題便形影不離地尾隨奧運會。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世界和奧運會雙料冠軍、世界紀錄創造本·詹森仰仗類固醇的事昭然天下。
現代奧運會誕生100年來,歷盡艱難,它的興衰、榮辱牽動著全世界億萬民眾,它為加強世界各國人民和運動員之間的友誼,促進世界和平及世界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抹滅的功績,這是人們在回憶奧運會歷史時所不會忘記的。
中國奧運歷史
中國作為世界大國,自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之日起,就與她結下了難以割捨的不解之緣。1894年國際奧委會在籌備第一屆奧運會之際,就向當時中國的清王朝發出了邀請,但沒有得到答覆。1904年以後,奧林匹克運動逐漸為一些有識之士所關注,國內的一些報刊雜誌開始對其進行報導,奧運精神得以在華夏大地上傳播。1913年中國政府參與發起了奧林匹克運動在亞洲的先驅——遠東運動會(最初名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1915年國際奧委會承認遠東體協,並邀請中國參加下屆奧運會和奧委會會議。
1922年,中國人王正延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1924年第八屆奧運會上,中國首次派3名運動員參加了表演賽。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中國派觀察員宋如海對其進行了考察工作。1931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正式參加奧運會的歷史自此開始。1932年第十屆奧運會,中國派出由劉長春等6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劉長春在100米、200米預賽中位居小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決賽權,他是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1936年第11屆奧運會,中國派出140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籃球、足球、游泳、田徑、舉重、拳擊、腳踏車等七個項目的比賽。
1948年第14屆奧運會,中國派出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足球、田徑、游泳和腳踏車等5個項目的比賽,但沒有一人進入決賽。1952年第15屆奧運會在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行。中國正式接受邀請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團,可當代表團到達赫爾辛基時,比賽已接近尾聲,只有吳傳玉參加了百米仰泳比賽。1952年到1979年間,由於政治上原因,中國沒有參加期間的幾屆奧運會,而中國台北則派隊參加。
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中國台北選手楊傳廣奪得十項全能比賽銀牌,這是中國人獲得的首枚奧運會獎牌。1979年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國的合法席位,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設在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的奧委會的名稱為“中國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自此,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有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1980年和1984年中國代表團兩度參加了冬季奧運會。1984年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派出353人組成的大型代表團,其中225名運動員參加了除足球、拳擊、馬術以外的其餘16個大項的比賽,共奪得15枚金牌,8枚銀牌,9枚銅牌,名列本屆奧運金牌榜第四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此後的幾屆奧運會,中國均派出大型代表團參賽,並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
1991年,中國北京向國際奧委會提出舉辦2000年夏季奧運會的申請,最後惜以二票之差未獲成功。1999年,北京市政府再次提出承辦2008年奧運會的申請,經中國奧委會同意後,由市長親自前往國際奧委會總部遞交了申請書。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取得了金牌榜及獎牌榜均列第三位的好成績,標誌著中國體育水平開始步入世界一流行列。2001年台北時間7月13日22:10,北京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上獲得第29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