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早在清代,就成為風景優美之處,乾隆37年至44年(1772年至1779)。時任黑龍江將軍傅玉見西泊常常乾涸,就派人鑿渠將嫩江水引入泊中,渠成之後名之為官溝。乾隆60年,黑龍江將軍永昆,便常攜帶僚屬在此泛舟飲酒賦詩,從此西泊就成為文士官員瀏覽的名勝去處。至嘉慶3年(1798年)。黑龍江將軍那啟泰惑於術士之說,以為官溝不吉利,派員填塞了這條渠溝。西泊雖在,但平時水淺見底,每到盛夏大雨,江水橫溢,西泊之水也就隨之大漲,這時附近居民多泛舟為樂,逐漸成為卜奎著名名勝之一。到了光緒年間,由於陳國瑞經常垂釣於此,名人加名勝,終成卜奎八景之六。從此,西泊又成為後人憑弔的古蹟。
歷史人物
陳國瑞,湖北應城人,自幼失去父母,為捻軍所收養。後來投降清總兵黃開榜,並認為義父,並隨僧格林沁鎮壓捻軍,“每戰衝鋒”,屢立顯赫戰功,名聲大震。歷官副將。總兵、提督。光緒2年(1876年)因徐州鎮總兵詹啟倫毆斃胡士禮案牽連獲罪,發往黑龍江齊齊哈爾充當苦差。陳國瑞在齊齊哈爾仍過著奢華生活,將所居布置成隱士之居,併名其軒為“臥虎居”。閒暇之時,常去西泊垂釣,名其釣處為“虎溪”,並自號日“虎溪釣客”。光緒8年(1882年),中法戰爭爆發前夕,當清廷準備重新起用他時,他已卒於戍所。此後,西泊也日趨荒廢。
有關詩詞
民國初年,詩人魏毓蘭有首懷古小詩《西泊》,正詠此事:“不盡滄桑感,荒涼臥虎溪,投竿人不見,牧馬上秋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