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河源建縣已有一千五百多年 , 歷史悠久。縣城建於新豐江東江合流處,又稱槎城。遠望桂岫梧峰聳翠,近抱東埔莊田平疇,山明水秀人樂,四周多有勝跡。明清期間,文人雅士概括了源城八景;清末至民國初,有人認為原來的八景已不足以代表源城的景色,於是提出了另外八景。後來人們將此稱為源城新老八景。隨著歷史的變遷,或興或廢,原有新老八景已不見全貌。“東埔春耕”,已難尋蹤跡;“石徑歸樵”,僅山徑暫存;惟龜峰寶塔,屬省級保護文物,仍獨立挺秀。故如非本地老人,實不知新老八景位於何處,更難明八景原形。所幸歷代文人騷客,登臨賦詩者甚多,其中佳作,刊入縣誌藝文志,得以窺見一斑。現選錄部分,按景點編排,以便於遊人讀者吟讀比較之中,想像當年新老八景之風姿,添一份鄉土之戀情。
源城新八景
雙城指上下城,每年秋天,尤其在中秋前後,當你佇立在鳴鳳橋畔,那時酷暑剛除,新涼初透,晚風徐徐,恰逢明月當空,雙城景色格外美麗,望秋日晚景使人留連忘返,勾起不少詩人詠嘆的情思。
三廊平畦,是指上、中、下廊。按同治十三年縣誌載:上廓是指紅花書院榕樹下,太平巷、娥眉月、司倉前、青石柱、更樓下等地方,抗戰時稱義榮鄉,解放後稱上角。中廓是指賴屋塘、都市巷、十字街、釘屐巷、酒餅巷、黃屋巷、義和坊、科第坊、鄺屋巷、邱屋巷、聚貨亭等地方,抗戰時稱城鄉,解放後稱下城區。下廓是指下城關帝廟、太士閣、文昌宮、學呂、鄒家裡、青雲路、祟報寺、北帝廟、曹屋圍、塔下等地方,抗戰時稱為三社鄉,解放後稱為下角。這三廓。過去均屬萊圃,人煙稀少,一望無際,所以曰:“平畦”。後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集市貿易日盛,中廓靠近東江邊,人口逐漸增加,商店日多,成為縣城的鬧市區。現在只剩上、下廓。
奎閣是指奎星閣。該閣在天后宮(即望水娘廟)旁邊,即下城正東門外,那奎閣面向兩江匯合處,憑欄遠眺,大小兩江青黃交輝。來往的船隻、木排、竹筏遠景,一覽無餘,美不勝收。
鼓樓是指下城的西門城樓。現今的教育局附近,該樓已毀。過去人們登樓觀覺,放眼鱷湖,湖邊的菜地一片青蔥翠綠,勃勃生機,四季意趣盎然,尤其五月端陽節日,湖上龍舟競渡,兩邊人群喝彩,那情景真令人陶醉。
鱷湖原來的鳴鳳橋即迎秀橋是彎曲的,橋兩旁種有翠綠蔥籠的樹木,故稱青曲,與該湖北端的飛彎橋遙遙相對,好似兩彩綢飄帶,湖畔四周綠蔭掩映,四時各有情趣。每當明月高掛,漫步飛鸞彎、鳴鳳橋上,微風吹拂,月映湖中,碧波蕩漾,如銀盤,似碎玉,頓覺心曠神怕,一天疲勞,拋至九霄。
古道是河源大橋至更樓下一帶,現鐵廠前面,道灣多栽椿樹,曾有“五里榕蔭”之說。過去行人在濃密繁蔭的榕樹下往來、憩息,江風習習,涼快極了,使之忘記一切疲勞和煩惱。
龍閣即龍王廟(現在的糖廠一帶),廟前有一突兀於東江的山石。站在那石山上向南望去,東江河上,那由惠、廣溯江而上的風帆,一隊隊接踵而來。有“千帆競發,百舸爭游”“風送帆影”之妙景,別有一番情趣。
指的是逍遙岩,人們叫岩前。該岩在明朝曾是一個非常靜雅的休養勝地,前面懸崖有石欄桿,岩下有逍遙庵,旁邊有個樓神寺,岩頂有座觀音閣。登上山頂可俯瞰全城及遠景,岩洞中有文人墨客的石刻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