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八景

海陵八景

泰州古稱海陵,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美稱。自漢武帝設海陵縣,迄今二千一百餘年。其間名賢輩出,人文蔚興,名勝古蹟,遠近相望。在這些名勝古蹟中最負盛名的莫過於“海陵八景”與“海陵後八景”。 據《道光泰州志》載,早在宋代泰州風景名勝就見於著述,較為著名的有許氏南園、李公園、望海樓、起雲樓等。明代泰州名勝古蹟比比皆是。其中“海陵八景”更為遊人墨客推崇。海陵八景為:泰堂明月、駝嶺清風、鳳池筆穎、貢院奎光、西湖春雨、范堤煙柳、董井寒泉、天目晴嵐。泰州古稱海陵,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美稱。自漢武帝設海陵縣,迄今二千一百餘年。其間名賢輩出,人文蔚興,名勝古蹟,遠近相望。在這些名勝古蹟中最負盛名的莫過於“海陵八景”與“海陵後八景”。

簡介

泰州古稱海陵,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美稱。自漢武帝設海陵縣,迄今二千一百餘年。其間名賢輩出,人文蔚興,名勝古蹟,遠近相望。在這些名勝古蹟中最負盛名的莫過於“海陵八景”與“海陵後八景”。

據《道光泰州志》載,早在宋代泰州風景名勝就見於著述,較為著名的有許氏南園、李公園、望海樓、起雲樓等。明代泰州名勝古蹟比比皆是。其中“海陵八景”更為遊人墨客推崇。海陵八景為:泰堂明月、駝嶺清風、鳳池筆穎、貢院奎光、西湖春雨、范堤煙柳、董井寒泉、天目晴嵐。

前八景

泰堂明月

泰堂,在舊州治內(遺址在今泰州市海陵區人民政府大院內),宋寶慶中州守陳垓建,以州名為名。“泰堂”匾額懸於大堂之上,堂前天井廣闊,地勢高峻,州人常來此賞月,倍覺月明如洗。詩云:高匾巍然牧愛懸,湯銘重示自何年。相看夜夜來明月,不愧時時對昊天。草滿松庭長浥露,花深臥閣不籠煙。清光墮地寒如水,偏照淮南郡守賢。

駝嶺清風

海陵前八景 海陵前八景

駝嶺,以地面隆起若駝峰得名。遺址在今海陵北路泰州市人民醫院內。明代前,駝嶺一帶蒼松翠柏,展乾伸枝;異草奇花,噴香鬥豔;登臨游賞,兩脅生風。明邑人丘容《駝嶺清風》詩云:“蜀岡多秀靈,駝嶺產奇樹。長至清風生,炎蒸不知處”。說明這裡有“奇樹”,多“清風”,是炎夏納涼的好地方。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千戶謝成在嶺前建守御千戶所。所署主體建築有:頭門、儀門、大堂、二堂、後堂等。“駝嶺清風”匾額即懸於二堂上。此四字,相傳為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所書。後千戶王之屏又在大堂上懸“經武”二字匾額。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87年),裁撤千戶所改設衛所,因大堂毀於火,以二堂為大堂,後堂為二堂。增建花廳、書房、後宅及廂房於所署左右。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衛所千總曹相,重摹更新“駝嶺清風”匾額,懸大堂上。自千戶所及衛所先後設此後,駝嶺地區漸小,日趨荒蕪,僅剩古銀杏、柞榛等樹數株,稀疏竹林一片,風光大為減色,無復舊觀。

鳳池筆穎

鳳池即學宮泮池,遺址在今國泰賓館東側。明正德間按蔣誠鑿於儀門之南改作亭其上。又於欞星門外開三池,築基其中謂之鳳凰墩。久後內池廢,亭亦毀惟存外三池。近旁有南山寺塔(文峰塔),高插雲間,每當夕陽西駛,塔影落泮池內,宛如大筆,成一美景。文峰塔俗稱南山寺塔,為宋時泰州知州周孟陽所建,何時傾圮無確切記載。據傳儀征鄭節婦借宿其中焚香遺火,出門而去,火作塔毀。嘉靖初遺址尚存。末年,僧官盛芳掘地取磚,於方孔中得金佛,當沒入官,後湮為平地,遂失其所。“明萬曆四十八年,州守韋宗孔命僧官尋覓塔基,掘地三尺,得舊址重建,基向俱如舊。清光緒十三年復毀於火,邑人陳文鐸等募捐修復如舊。” 解放後,塔尚屹立如故。一九六八年始被拆除,於其基地建泰州水泥製品廠倉庫。而鳳池則早在解放初期修建糧庫時為便於裝卸,開通河道而改變面目。“鳳池筆穎”,遂成陳跡。

貢院奎光

宋時貢院在南山寺西,遺址在今海能水泥製品公司西。紹聖四年建,有殿堂亭閣六十三處,州守陳垓造屋備制,以選秋闈之士(省試)。地勢高敞,如天馬橫空,名天馬峰。康熙時移試院至明都察院舊址,遺址在今府前路2號。有詩云:俊×何時海上收,鎖闈開向郡南頭。文章一代聲華往,禮樂千年教化留。地廢自應禾黍長,時來還見鳳麟遊。興賢會萃鐘山勝,夜夜奎纏紫氣浮。

西湖春雨

西湖即小西湖,因其小巧玲瓏而得名。湖畔有“春雨草堂”,建者取:春花秋月,細雨輕風之意,故景曰:“西湖春雨”,遺址在今泰山公園內岳阜西側。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經常在此吟詩作畫,曾寫下有名的《賀新郎》一詞,膾炙人口。可惜湖上一些古建築今已湮沒。解放後,人民政府為保護名勝古蹟,於一九五一年七月開始疏浚泰山腳下玉帶河,溝通小西湖的水源,浚深拓寬小西湖。湖西擴展土地二十畝,植樹綠化。在迂迴曲折的小西湖上先後架起四座造型各異的小橋。在樹蔭、竹林之間,建有仿古六角亭兩座、竹亭一座。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別饒佳趣。另有洞壑幽深的假山,點綴其間,增添秀色。湖上拱式橋之西北角有樓,樓周廣植天竹、繡球、龍槐、紫薇、楓樹、香樟等花木;樓後方則為桂花林、臘梅叢。古老典雅的閱覽室和新建的古槐亭分布左右。隔湖東北望,有拆遷來的泰山行宮二殿,巍峨壯麗,保留了明建築的特色和南方風格。

范堤煙柳

宋范仲淹為泰州鹽官時,奏築長堤以捍海潮,護民田數百里,生民恃之無恐;堤上遍植垂柳以固堤身,夏秋濃陰蔽地,行客譽為甘棠。遺址在今海安、東台沿海一帶。有詩云:長堤捍海幾經年,萬柳青青含曉煙。鰲極永安潮應月,蜃樓高結碧連天。自宜煮水堪成賦,不畏揚波好種田。我亦鄉人事疏鑿,漫將經濟繼前賢。

董井寒泉

井在東台(舊屬泰州)西溪鎮,遺址在今東台鎮。相傳董永遇仙女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這個故事內容和《天仙配》大體相似,但情節稍有不同。據云:“永為西溪人,值年飢喪父,無以葬,乃賣身於富室,貸主人萬錢,以營喪葬,後感動天女,為偶一月,織縑三百六十匹以償,乃凌空而去。”井乃仙女繅絲所用之井。附近有辭郎河、鳳升橋,為仙女別永處。董永逝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和善良的仙女,在東台廣福寺後建了董永墓和董孝子祠。明英宗天順(1462)陝西巡撫李誠蒞臨此地,查問了“繅絲井”的遺蹟並慷慨捐銀在井上建亭,興化人顧繁為其作記。明萬曆四十年(1612)西溪巡檢劉文奎又在此修亭作記。

天目晴嵐

天目即天目山,在姜堰鎮(原屬泰州,今姜堰市)北二里許罈子口(今姜堰溱河南端),高二丈三尺,周二百三十步,形似伏缽。此山有二井,其水清冽,相對如目,故名天目山,天目山有鹿女台,相傳王鹿女者曾居此山。有詩讚曰:形勝東來第一山,嵐光飛滿日堪攀。塵封廢井璧何在,草沒高丘鹿未還。

後八景

清鹹同間,兩淮鹽運使喬松年駐泰州,詠海陵後八景,書贈斗姥宮道士宋陽裕,並刻石嵌於該宮小有天園內廳事迴廊壁間。海陵後八景為:斗壇來鶴、梵宮花雨、城樓眺海、古阜斜陽、長橋煙景、南濠漁唱、泮池桃李、草堂花竹。

斗壇來鶴

斗壇在斗姥宮內,遺址在今八字橋西。清道光二十九年邑人沈瀠撰《重修斗姥宮宮碑誌》云:“州治斗姥宮本王仙翁誕降之地,晉時在郊外,至後周團練使荊罕儒築羅城增子城,宮始在城內,里人即其地建仙翁祠。五季時,祠為兵燹所毀。宋建隆間詔重修祀呂祖兼祀仙翁。金兵南來,其祠又毀。元泰定間始改為斗姥宮,於前殿祀呂祖,正殿奉玉皇,後殿奉斗姥,經徐神翁畫像祔而王仙翁之祀替焉。自國朝嘉慶十一年,州刺史奉文春秋致祭呂祖……。因閱歲既久,宮室荒圮,道友韓一鋆有志重修而未果。邑人國子生劉燦周暨同人肩任之,鳩工庀材……。自呂祖殿至後殿,高甍翼雲,重軒障日,厥工畢舉,又於宮之艮方新建文昌殿……。又復廣以陂塘,繚以周垣,啟徑開軒,蒔花藝竹,以為士人會文之所。落成三日,於聵堙叢中獲古井一區,水甘如醴,其甃則苔青石赤,字跡隱然,曰:‘玉麗泉’……”至此,斗姥宮內,殿宇輝煌,面貌一新。東側花竹紛陳,假山玲瓏,碧水荷池,宛然如畫,大有林泉之勝,取名“小有天園”。

清鹹豐、同治間,兩淮鹽運使喬松年修葺斗姥宮,在廳事迴廊上嵌有他所撰新(後)海陵八景詩石刻,內懸“斗壇來鶴”匾額,以此為後海陵八景之冠。其詩序云:“斗姥宮為徐神翁棲真之地,有斗壇來鶴,其境翛然絕塵”。

梵宮花雨

梵宮花雨即梵宮花雨台,乃取維摩說法即天女散花意。遺址在今五一路西段光孝寺內。光孝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規模巨麗。清乾隆間僧律嚴密,曾在該寺增建香雨樓,即今存的方丈樓。方丈額“碧雲”二字,宋寧宗書。福州梁章巨海陵舟中雜詩注有詩云:“此間刺史舊同官,助我清談憶古歡。愛讀渭南碑記好,碧雲香雨一庭寬。”明季劉公大參改書“碧雲方丈”上題“宋額”二字,下署忠孕居士,“忠孕”是劉的字。樓前後自成院落,左右有長廊,上下通連,甚為幽靜。又於清乾隆初年修拓方丈戒石,壁間樹觀音像,為求戒時講經說法處。

城樓眺海

城樓即望海樓。遺址在今東方食品廠東側。接壤州城城牆,西近文昌閣,北為空地,建於南宋紹定二年(公元1226年),初名海陽樓。明代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州守鮑龍重建。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樓圮,惟存遺址。清康熙年間,州牧施潯江與紳士合議,重建海陽樓。落成之日,雷雨大作,有白鶴來翔,視為瑞異,因更名靖海樓。嘉慶初,樓欲圮,州牧楊璽拆而重建,將樓基增高一丈二尺,並予以加固,更名為鳴鳳樓,取“朝陽鳴鳳”之意。樓於抗日戰爭期間拆除。樓為二層楠木結構,古樸典雅,頗為壯觀。明代劉萬春登望海樓詩曰:“落日憑欄望眼開,蒼茫氣色接蓬萊。千家井灶孤城合,萬里帆檣一水回。不見秦鞭驅石去,空聞漢弩射波來。即今過客知多少,可有元虛掞藻才”。明徐蕃子徐嵩曾為鮑龍重建此樓作《重修望海樓記》。清人黃仙裳、楊古存、程孚夏等皆有詠望海樓詩。泰州城東方,古為海域,登海陽樓遠眺,滄溟惝恍入目,故在明代即俗呼海陽樓為望海樓。相傳儲山雚幼年曾在此樓讀書,後來應科舉試,中了解會兩元,官至吏部侍郎。他聰敏好學,為官清正,是明代泰州的一位名人,至今民間還流傳著他的許多故事。這座樓也因此更負盛名。

古阜斜陽

古阜斜陽又稱岳阜晴雲,古阜又名岳墩,即泰山(岳墩)。遺址在今泰山公園內。泰山,乃宋紹興年間開東西市河壘土而成。高五丈,周圍一百二十丈。登山四望,百里風光俱收眼底,江南圌、蔣二山,時隱時現。明御史方岳登山詩有云:“凌雲入青霄,秀色貫千古;乘風一登之,去天如尺五”。宋寶慶二年,州守陳垓浚深山下小西湖,並于山巔建“起雲樓”,取杜詩中“西嶽雲峰起”之意。樓高四丈,俯瞰方州(宋表泰州的園林,今廢),松柏蔥籠,幽邃凝寂。登樓矚目,心曠神怡,後廢於兵燹。明正統九年,泰州同知王思旻在起雲樓舊址建“泰山祠”。正德間,千戶王華又在山南建“玉女祠”,後都湮沒。萬曆十年,兵備副史舒大猷在山巔建岳武穆祠,奉祀岳飛。大殿建築,宏偉壯麗,飛檐串角,花梁聖斗,頗具明代風格。殿三面有迴廊,殿中塑岳武穆王像,左右塑周侗像和岳雲像。兩旁塑岳飛部將像十六尊,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傳為泰州塑像名手吳廣裕所作,有楊惠之風格。東西殿壁嵌石刻數方,內有岳飛手札和王鐸手跡。萬曆三十四年,兵備副使張鳴鶚重建,增添碑刻甚多,不少出自名家手筆。另置石刻秦檜、檜妻王氏像跪於殿外西牆腳,遊人過而唾之。墩下西側原有臨湖禪院,舊珍藏清畫家葉叔猷臨摹的岳飛父子真像,上印宋高宗玉璽,四周俱名人題跋。民初為奸人竊賣。今存泰州市博物館之畫像,乃邑人王耔所摹繪。1953年人民政府撥款將岳廟大殿及迴廊、平台修葺一新,在泰山四周壅土植樹,面貌為之改觀。殿內塑像及殿外牆腳秦檜夫妻跪像,曾於“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存為後來重塑。據史載,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兵入侵,通泰鎮撫使兼泰州知州岳飛率軍於九月初九抵達泰州,據城抗敵。後因泰州無險可恃,乃渡百姓於沙上(今靖江、江陰一帶),退保柴墟(今口岸)。在南壩橋一戰,岳家軍雖大破金兵,終因孤軍無援,被迫撤退。金人於建炎四年十一月入占泰州,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退走。泰州人民懷念岳飛,故又稱泰山為岳墩。清高鳳翰《岳台春曉》圖跋云:“海陵城西有老斥堠,為岳武穆公所築以覽形勝防北侵處也。”又有民間傳說,當年岳飛命士兵用鍋巴復于山上,鳥雀啄飛城外,以示城內軍糧充足,遂使金兵畏退。此雖無史可考,但足以反映人民對岳飛的崇敬和愛戴。

長橋煙景

長橋古稱鳳尾橋,即趙公橋,遺址在今老、小漁行之間。遠望煙景瀰漫,古之長橋側,煙波浩渺,春日逕行,偶逢煙雨,如在畫中。有詩讚曰:細雨疏疏帶晚煙,橋頭回首覺春妍,最憐澤國呼鷗地,恰是花陰試燕天。一杵涼鍾岩樹杪,幾人輕笠石欄邊。詩情何用思風雪,喚作羅浮境已仙。

南濠漁唱

南濠即南城門外之濠,又稱打漁灣。遺址在今柳園附近。原是由東、西城河夾著城南大道分別向南伸展約數百公尺,形成東、西兩灣。垂楊蘆獲,夾岸傍水,漁船夜泊,鳴榔互答,景色很是優美。清末民初,西打漁灣傍水有張氏花園,為清末泰州書法家張髯(逸君)所建設。林木蔭翳,小橋流水,曲徑通幽,也是一個勝境。解放後,張氏花園逐漸蕪沒,風景蹤跡渺然難尋了。惟有東打漁灣還是河水清泚,兩岸有不少垂柳蘆花,風物尚不減當年。

泮池桃李

泮池在學宮前,環池都種植桃樹和李樹,花開時尤為繁盛,炫耀眼目。學宮遺址在今國泰賓館東側。學宮亦稱文廟。

州志稱:儒學,自唐高祖武德三年,更海陵縣為吳陵縣,以縣置吳州時已建。宋慶曆中建學於城內。紹興八年,建學海陵縣治西。二十五年,州守王楊英建宣聖廟於城東隅,即廟建學,前泮池,後宸章閣,初具規模。嘉泰元年州守李茂英重建。元季毀於兵燹。明洪武初,知州張遇林就故址重建,始復舊觀。永樂至成化間,幾經修葺。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間,又多次修葺。學宮規模很大,屋舍林立,殿宇軒昂。主要建築有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崇聖祠、名宦祠、名賢祠、思槐堂、聚奎樓,以及魁星亭、射圃亭、敬一亭、爐亭和武齋等。

大成殿為廡屋重檐,梁架高起,上蓋筒瓦,飛檐翹角。西南三間,柱頭拱出三排,結構嚴謹,用材合度。平棋格,上天花,中梁無字可考。據《道光志》卷八記載:“大成殿三楹,康熙四十二年知州柯榮庚修。”爾後屢經修葺,未改舊觀。學宮內思賢堂,宋建。初為五賢堂,祀韓琦、歐陽修、劉敞、呂公著、蘇軾。後增祀陳瓘、任白雨為七賢堂。繼又增祀王禹偁、杜衍、包拯、唐介、呂頤浩,更名為“景賢堂”。端平中又增祀宋庠生鄒浩、李衡、崔與之,名曰:“思賢堂”。明嘉靖初,建“名賢祠”於“思賢堂”內,祀宋富弼、范仲淹、胡瑗、王揚英、陳瓘等。清光緒三十一年廢科舉,學宮日漸荒蕪。民國創泰縣縣立中學於此,加以修葺。抗戰期間,偽師長孫玉田拆明倫堂、尊經閣,取其材,興建同樂大舞台,後改為大華電影院。解放後,在學宮遺址建糧食倉庫,僅存之大成殿亦被拆除。

草堂花燭

草堂指城西草堂,又名方洲,遺址在今南園小區方洲居委會附近。宋朝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州守李駿建此園,廣約百畝。據李所作“方洲記”:全園亭、榭、泉、洞等景觀甚多,僅已命名者即有“水雲鄉”、“醒翁堂”、“小有洞天”、“六宜”、“知魚”、“盟鷗”、“椒嶼”、“桃源”、“葦間”、“詹葡林”、“公來游”、“一春佳處”、“瓢庵”、“七一泉”、“漁村”、“青龍莊”等十六處。總名“方洲”,以其地環水故稱,且取“方丈瀛洲之義”。當時規模之大,確為泰州歷代園林之冠。西園幾經興廢,曆元、明而趨湮沒。至清道光初(公元1821年後),邑人尤金鏢、尤金城兄弟以西園故址為別業,修葺經營,蒔花種竹,別有一番風景,易名“城西草堂”,里人稱為“尤園”。當時,邑中文士,流連其地,觴詠迨無虛日。“草堂花竹”即指此。吳讓之曾為草堂篆額,並為主人鐫“城西草堂”白文小印。而今匾雖不存,但“城西草堂”印拓,仍可見於《師慎軒印存》,可作名勝物證。邑人清貢生趙瑜,曾作《草堂六言十二詠》,收入《漁亭詩文集》。讀來如見“草堂”景色。清末,市河淤塞,園亦荒廢。民國後僅存松梅老桂,後闢為菜園,西園諸景無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