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概況
太倉市位於江蘇省東南端,東瀕長江、南鄰上海,總面積約823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6萬,常住人口90多萬。太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江南絲竹的發源地、婁東畫派的發祥地和牛郎織女的降生地,素有“錦繡江南金太倉”的美譽。太倉經濟發達、社會和諧,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中國百強縣前十位,成為江蘇省首批6個率先全面實現高水平小康的縣市之一,被評為全國十佳節約型中小城市、中國製造業十佳投資城市、亞洲製造業示範基地。
江蘇省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太倉港區)位於太倉市東部,於2011年6月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同意,太倉港經濟開發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
國務院批覆檔案指出,太倉港經濟開發區升級後定名為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檔案要求,該開發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最佳化利用外資結構,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著力提高開放水平,完善體制機制,提高創新能力,充分發揮輻射、示範和帶頭作用。商務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服務,促進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健康發展。
太倉港經濟開發區創建於1991年,並於1993年11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為省級開發區,由港區和新區兩部分組成。20年來,太倉港經濟開發區以爭創一流開發區為目標,開發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已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裝備、石油化工、輕工造紙、精密機械、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等優勢產業,成為太倉對外開放、產業帶動、優勢輻射的經濟高地。其中,港區按照“港口碼頭、臨江工業、現代物流、新港城”四位一體、整體推進的發展戰略,開發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區共引進各類內外資項目630多家,總投資約110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寶潔公司等9家世界500強企業和中集集團等22家中央企業,成為全球第二大貨櫃標準箱製造基地、全國最大的高級潤滑油生產基地、華東地區最大的LPG清潔能源基地和江蘇省最大的PVC生產基地;新區以爭創一流的工業示範區、科技先導區和現代新城區為目標,已引進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許多著名跨國公司來區落戶,在區內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精密機械和新材料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群。截至目前,全區共引進各類項目超2000家,總投資超500億元,其中僅德資企業就超過150家,成為中國德資企業最密集地區。區內總投資額超千萬美元的企業有100多家,形成了以德國為主的歐美企業群、以日本為主的日韓工業群和以港台為主的國內規模企業群等三大企業集群。
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躋身國家級後,一方面將圍繞“大港口、大物流、大產業”的目標定位,堅持港口功能開發和臨港服務業發展有機結合,進一步構建以港口為核心的現代物流體系,大力培育龍頭型物流企業,加快建設區域性的國際採購、分撥和配送中心,拓展信息、金融、經貿等物流增值服務,並持續引進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特大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保持臨江工業大開發、大投入、大建設的態勢,集中力量發展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另一方面將利用沿江沿滬的區域優勢,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放大以德企為標誌的歐美企業集聚優勢,進一步加強對接央企和其他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集中資源引進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的新興產業項目,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機構、結算中心和行銷中心,促進太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港區概況
基本情況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太倉市境內東部,陸域規劃控制面積約261.8平方公里,沿長江入海口38.8公
里的黃金深水岸線呈帶狀分布(其中深水岸線25公里),是國家一類口岸、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組合港和貨櫃幹線港、江蘇省第一外貿大港——太倉港的直接經濟腹地。近年來,在中央和省市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港口碼頭、臨江工業、現代物流、新港城”四位一體、整體推進的發展路徑,圍繞建設創新型開發區的發展目標,加快實施“135”的發展戰略,開發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已完成開發建設的20平方公里土地上,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超過600億元,每平方公里創稅超億元,工業產出占太倉全市的30%,財政收入約占全市的20%。先後獲得“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最具投資價值園區”、“江蘇省勞動關係和諧工業園區”等榮譽稱號。經濟發展臨江產業集聚區:
經過多年的發展,全區共引進各類內外資項目630多家,總投資約110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資項目近236家,註冊外資56.5億美元。太倉港區優越的開發投資環境吸引了包括寶潔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BP公司、億康公司、協鑫光伏、海德魯公司、中國石油、中化集團、中遠集團、中集集團、華能集團、武鋼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其中世界500強企業9家,“中字頭”、“國字號”的央企22家;形成了光伏光伏、裝備製造、新材料、電力能源和現代物流等幾大主導產業。
建成了幾大特色產業基地:
一是國內最大的潤滑油生產基地,年產能力達到70萬噸,主要有埃克森—美孚潤滑油、碧辟潤滑油和中石油崑崙潤滑油等,併入選中國產業集群品牌50強;
二是長三角地區石化原料倉儲中轉基地,主要有長江石化、碧辟液化氣、陽鴻石化等企業,年周轉各類石化原料超過300萬噸,其中甲醇進口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三是江蘇省最大的PVC塑膠生產基地,年產PVC樹脂14萬噸、PVC粉10萬噸、PVC薄膜8萬噸;
四是沿江地區最大的電力能源基地
五是單廠生產規模最大的貨櫃生產基地,中集貨櫃製造項目全部投產後,可年產40萬隻貨櫃標準箱,將成為世界第二大貨櫃標準箱製造基地。
同時,正在建設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等新能源、高科技產業基地。
江蘇省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前身為江蘇省太倉劉家港港口開發區,於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蘇政復〔1993〕55號)批准設立,1996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對外開放辦公室批覆同意更名為江蘇省太倉港港口開發區。1996年11月8日,太倉港作為國家一類口岸正式對外國籍船舶開放。1999年9月,國家海關總署正式批准太倉港為貨櫃中轉港。2001年,國家交通部、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明確地把太倉港定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貨櫃運輸的幹線港。2003年,江蘇省委、省政府實施“沿江開發”戰略,把太倉港作為重點建設的“江蘇第一港”。2008年12月,經國家海關總署等部委批准,港口開發區內設立了保稅物流中心,規劃面積1.39平方公里。
產業發展方向
太倉港區始終按照“建設國內一流開發區”的目標,秉承“港口碼頭、臨江工業、現代物流、新港城”
四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發展規劃為了科學、合理地利用好太倉港寶貴的岸線資源和土地資源,我們始終堅持長遠發展與現實利用相結合,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相結合,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提高規划水平,完善規劃體系,為合理、有序開發太倉港奠定基礎。從1992年以來,先後編制了《太倉港總體布局規劃》、《太倉港港口開發區綜合布局規劃》等一系列規劃。近年來,為加快沿江開發和新港城的啟動建設,又編制完成了《太倉沿江地區發展規劃》、《太倉港港城分區規劃》以及《太倉港港城中心區控制性詳規》等。
根據《太倉港總體布局規劃》,太倉港劃分為四大港口作業區,規劃建設大小泊位17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82個,規劃建設泊位的總長度32.8公里,設計吞吐能力為2.82億噸,貨櫃吞吐能力2210萬標箱。自上游而下,各作業區的功能定位和泊位規劃情況如下:
1、新涇作業區:以貨櫃運輸為主,兼顧部分雜貨運輸功能。規劃3~7萬噸級貨櫃泊位19個,3~5萬噸級雜貨泊位5個,共形成吞吐能力8100萬噸,其中貨櫃約950萬TEU。
2、盪茜作業區:以服務於長江沿線的鐵礦石海進江中轉為主的大型散貨作業 區,兼有臨港工業開發功能。規劃萬噸級以上泊位8個,萬噸級以下泊位6個,形成吞吐能力約4900萬噸。
3、浮橋作業區:近期太倉港區貨櫃運輸的專用作業區。規劃萬噸級以上貨櫃泊位29個,吞吐能力約1260萬TEU。
4、茜涇作業區:主要為後方石化、電力等臨港工業服務,兼有石油、化工和液化氣的中轉儲運功能。規劃形成萬噸級以上泊位21個,萬噸級以下泊位39個,形成吞吐能力約5200萬噸。
太倉港陸域規劃控制面積261.8平方公里,自上游開始,依次規劃有船舶和海洋工程製造區、重大技術裝備製造區、新港城和先進制造業工業區、石化工業區等特色功能園區。
1、船舶和海洋工程製造區:主要依託新涇作業區及預留岸線,著力發展船舶改裝及海洋工程。
2、重大技術裝備製造區:依託盪茜作業區內重型件雜貨泊位和散雜貨泊位,著力發展重大技術裝備製造。
3、新港城和先進制造業工業區:規劃面積52平方公里,依託浮橋作業區的貨櫃泊位,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物流業及其配套的新港城。
4、石化工業區:規劃面積37平方公里,依託茜涇作業區以及後方建成的石化、電力等臨港工業和石化產品的中轉基地,著力打造現代化的石化工業。
太倉保稅物流中心:
太倉保稅物流中心(B型)規劃面積1.39平方公里,於2009年5月正式封關運作。太倉保稅物流中心規劃建設55萬平方米庫房、16萬平方米中轉堆場、10萬平方米件雜貨堆場,設計年運作保稅監管貨櫃貨物100萬標箱、件雜貨2000萬噸。
區位交通
太倉港區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帶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處,處於接軌上海的最前沿和長三角經濟的中心位置。
太倉港區距長三角地區主要城市市中心距離及車程:
至 上海市中心 距離50公里 車程約45分鐘
至 蘇州市中心 距離50公里 車程約45分鐘
至 無錫市中心 距離70公里 車程約1小時
至 常州市中心 距離100公里 車程約1小時15分鐘
至 南京市中心 距離200公里 車程約2小時30分鐘江海聯運
太倉港區地處長江入海口南岸,聯接江、海、河,屬於江海聯運的最佳結點,擁有38.8公里長江岸線,
平均水深-12.5米(潮差2米,即最深可達-14.5米),可允許5萬噸船舶迴轉停靠,10萬噸船舶乘潮而入。1996年11月8日,太倉港作為國家一類口岸正式對外國籍船舶開放。1999年9月,國家海關總署正式批准太倉港為貨櫃中轉港。2001年,國家交通部、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明確地把太倉港定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貨櫃運輸的幹線港。2003年,江蘇省委、省政府實施“沿江開發”戰略,把太倉港作為重點建設的“江蘇第一外貿大港”。
目前太倉港已建成各類萬噸級泊位28個,已開通美國西岸、日本關東、關西、韓國釜山、仁川、台灣等各國際港口及國內沿海主要港口和長江沿線各港口航線80多條。內河運輸
太倉港區以瀏河、楊林河、七浦塘三條流域性河道為主要航道,與京杭大運河貫通聯接進入內河航運網。
公路運輸高速公路:
沿江高速(上海-太倉-南京)
蘇崑太高速(太倉港-崑山-蘇州)
高等級公路:
滬太北路(上海-太倉港-蘇通大橋)
204國道(上海-太倉-青島)
錫太一級公路(太倉港區-無錫)
339省道(太倉港區-蘇州)
距周邊主要機場距離:
上海虹橋機場 40公里
上海浦東機場 80公里
無錫碩放機場 80公里
距滬寧鐵路崑山站30公里,上海南翔站30公里,上海站50公里。正在建設的滬通鐵路(上海-南通)穿越太倉境內,並在港區設編組站。
基礎設施
已建成萬噸級泊位28個開闢國內外航線80多條
貨櫃吞吐能力435萬標箱(全部建成後設計吞吐能力2200萬標箱,最高可達3000萬標箱)
件雜貨碼頭最大單件起吊能力1200噸
2009年位列全球港口56位、中國港口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