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鹽

大青鹽

大青鹽,原名戎鹽,為氯化物類石鹽族礦物石鹽的結晶體。具有瀉熱;涼血;明目;潤燥的作用。主要為氯化鈉。此外還夾雜有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鎂,硫酸鈣和鐵等,其所含雜質多半是機械混入物。晶體結構屬等軸晶系。晶體多為立方體,集合體成疏鬆或緻密的晶粒狀和塊狀,常因立方體的晶棱方向生長快而晶面下凹呈漏斗狀。無色透明或呈灰色(染色質為泥質油點)、黃色(染有氫氧化鐵)、紅色(染有無水氧化鐵)、褐色或黑色(染有有機質)等,或有藍色斑點。條痕為白色。具玻璃光澤,因潮解光澤變暗或呈油質狀。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硬度2-2.5。相對密度2.1-2.2(實測值為2.152)。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大青鹽大青鹽

出處:大青鹽原名戎鹽,《五十二病方》中已供藥用。

拼音名:Dà Qīnɡ Yán

藥材基源:為氯化物類石鹽族礦物石鹽的結晶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alite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一般多在6-8月進行,自鹽湖中取出,曬乾。

原形態

晶體結構屬等軸晶系。晶體多為立方體,集合體成疏鬆或緻密的晶粒狀和塊狀,常因立方體的晶棱方向生長快而晶面下凹呈漏斗狀。無色透明或呈灰色(染色質為泥質油點)、黃色(染有氫氧化鐵)、紅色(染有無水氧化鐵)、褐色或黑色(染有有機質)等,或有藍色斑點。條痕為白色。具玻璃光澤,因潮解光澤變暗或呈油質狀。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硬度2-2.5。相對密度2.1-2.2(實測值為2.152)。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多形成於乾涸含鹽盆地和現代鹽湖中,為鹽湖中化學沉積而成,還包括不同地質時代沉積層中的崖(岩)鹽,且多為原生鹽。因常有混入物而不同於光明鹽和人工煉製的食鹽。

資源分布:主產於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其他省區亦有產出。

性狀

大青鹽大青鹽

性狀鑑別:該品單晶體呈立方體狀,多棱,常連結在一起,呈不規則塊狀。一般粒徑0.2-2.0CM。大顆粒者可見漏斗狀生長遺蹟,呈不規則凹窩形狀。青白色或暗白色,半透

明;脂肪樣光澤,有的可見分布不均勻的藍色斑點。質硬脆,易砸碎,斷面潔淨,玻璃樣光澤。氣微,味鹹。(彩照26) 以顆粒大、有空洞、立方形、色暗白、潔淨者為佳。

顯微鑑別 :透射偏光鏡下,無色透明,多呈方形或不規則形;突起和糙面幾乎見不到(因折射率N=1.5443,同樹膠相近)。正交偏光間全消光;干涉色均質性;有時因應力影響可有微弱的干涉色。

化學成份

主要為氯化鈉。此外還夾雜有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鎂,硫酸鈣和鐵等,其所含雜質多半是機械混入物。

理化鑑別

大青鹽大青鹽

(1)取該品約0.1g,加水2ml,使溶解、濾過,濾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後,滴加硝酸銀試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狀沉澱。分離,沉澱加氨試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澱復生成。(檢查氯化物)(2)取鉑絲,用鹽酸濕潤後,蘸取該品粉末在無色火焰中燃燒,火焰即顯鮮黃色。(檢查鈉鹽)

大青鹽的特徵:顆粒呈方形或不規則多棱形、青色至暗白色,具小形孔洞、質硬、砸碎,潔淨光亮,味鹹。

而光明鹽則為不規則塊狀,全體暗白色,不具小孔洞為異爾。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飲片性狀:參見藥材鑑別項。 貯乾燥容器內,置乾燥處,防潮,防塵。

主要價值

《五十二病方》中已供藥用。為氯化物類石鹽族礦物石鹽的結晶體。全年均可采,一般多在6-8月進行,自鹽湖中取出,曬乾。

【功能主治】瀉熱;涼血;明目;潤燥。主尿血;吐血;齒舌出血;目赤腫痛;風眼爛弦;牙痛;大便秘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揩牙;或水化漱口、洗目。

《品匯精要》:性冷不宜多服。2.《得配本草》:嘔吐者禁用。

附方

大青鹽大青鹽

1、治遠年風赤眼腫痛 青鹽、硇砂、石膽各一分。上藥用醋漿水一小盞,於瓷器

中浸,日中浸之,候其藥著於瓷器四畔,乾刮取如粟大,夜臥時著兩眥,不過三四度。(《聖惠方》)2.治風眼爛弦 戎鹽化水點之。(《普濟方》)3、治腎臟虛冷,肝膈浮熱上沖,兩目生翳,黑花久不愈 青鹽一兩(明淨者生研),蒼朮一兩(米泔浸),木賊一兩(小便浸)。上為細末,空心熟水調下一錢,如大不見物者不過十服,小可只二三服。(《古今醫統》青鹽煎)4、治風熱牙痛 青鹽一斤,槐枝半斤。小四碗,煎汁二碗,煮鹽至乾,炒研,日用揩牙。(《唐瑤經驗方》)5、治腎虛齒痛 戎鹽一分,地骨皮一兩,細辛半兩,生地黃(切,焙)一兩。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煎十餘沸,去滓熱煠,日三。(《聖濟總錄》戎鹽湯)6、治咽喉疼痛,水谷不下 青鹽、白礬、硇砂各等分。上為末,吹患處,有痰吐出立效。(《口齒類要》破棺丹)7、治舌腫滿口 青鹽放鐵器上燒紅為末,摻之立效。(《奇驗喉證明辨》)8、治浸淫瘡 戎鹽二分,大黃四分,(艹閭)茹一分。上三味搗散,以酒和敷瘡上,日三。(《古今錄驗方》戎鹽散)9、治痔瘡漏瘡 白礬四兩,青鹽四兩,為末,豬尿脬一個,盛之,陰乾。每服五錢,空心溫水下。(《趙氏經驗方》)10、治腰疼痛,下膿水 石鹽(一方作食鹽)、乾薑、杏仁(去尖)、醬瓣各等分。上為末,以錦裹,導之六七過,下膿水,腰下疼痛瘥止(一方無醬瓣)。(《普濟方》)11、治小便不利 茯苓半斤,白朮二兩,戎鹽彈丸大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再服。(《金匱要略》茯苓戎鹽湯)12、治遺尿 戎鹽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蒲黃一兩,白礬三分(燒令汁盡),龍骨一兩,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煎棗湯調下二錢。(《聖惠方》戎鹽散)13、治乾霍亂 炒鹽一錢,並河水各半盞,調飲,效。(《良方集腋》)14、治小兒赤痢青鹽搗汁,每服半盞。(《丹溪治法心要》)15、治中砒毒,煩躁,心腹疼痛,頭鏇,欲吐不吐,面青黑,四肢冷 青鹽一握,細研,以井花水調下一碗灌之。(《古今醫統》)。

各家論述

1、李當之《藥錄》:戎鹽味苦,臭。是海潮水澆山石,經久鹽凝著石。取之北海者青,南海者紫赤。

2、陶弘景:虜中鹽乃有九種:白鹽、食鹽,常食者;黑鹽,治腹脹氣滿;胡鹽,治耳聾目痛;柔鹽,治馬脊瘡;又有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四種,並不入食。馬齒即大鹽,黑鹽疑是鹵鹹,柔鹽疑是戎鹽,而此戎鹽又名胡鹽,兼治眼痛二三相亂。

3、《新修本草》:戎鹽即胡鹽,沙州名為禿登鹽,廓州名為陰土鹽,生河岸山坂之陰土石間,塊大小不常,堅白似石,燒之不鳴灹爾。

4、《本草拾遺》:生海西南雷、羅諸州山谷。似芒消末細。入口極冷。

5、《本草圖經》:醫家治眼及補下藥多用青鹽,疑此即戎鹽也。而《本經》云:北海青,南海赤:今青鹽從西羌來者,形塊方棱,明瑩而青黑色,最奇。北胡來者,作大塊而不光瑩,又多孔竅,若蜂窠狀,色亦淺於西鹽,彼人謂之鹽枕,入藥差劣。北胡又有一種鹽,作片屑,如碎白石,彼人亦謂之青鹽,緘封於匣中,與鹽枕並作禮贄,不知是何色類?

6、《本草衍義》:戎鹽成垛,裁之如枕,細白,味甘、鹹。

7、《綱目》:本草戎鹽雲,北海青,南海赤。而諸注乃用白鹽,似與本文不合。按《涼州異物志》云:姜賴之墟,今稱龍城。剛鹵千里,蒺藜之形。其下有鹽,累棋而生。出於胡國,故名戎鹽。贊云:鹽山二岳,二色為質。赤者如丹,黑者如漆。小大從意,鏤之為物。作獸辟惡,佩之為吉。或稱戎鹽,可以療疾。此說與本草本文相合,亦惟赤、黑二色,不言白者。蓋白者乃光明鹽,而青鹽、赤鹽則戎鹽也。故《西涼記》云:青鹽池出鹽,正方半寸,其形如石,甚甜美。《真臘記》云:山間有石,味勝於鹽,可琢為器。《梁傑公傳》言,交河之間,掘磧下數尺,有紫鹽,如紅如紫,色鮮而甘,其下丈許,有瑿珀。《北戶錄》亦言,張掖池中出桃花鹽,色如桃花,隨月盈縮。今寧夏近涼州地,鹽井所出青鹽,四方皎潔如石,山丹衛即張掖地,有池產紅鹽,紅色。此二鹽,即戎鹽之青、赤二色者。醫方但用青鹽,而不用紅鹽,不知二鹽皆名戎鹽也,所謂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而言,非炎方之南海也。張果《玉洞要訣》云:赤戎鹽出西戎,稟自然水土之氣,結而成質。其地水土之氣黃赤,故鹽亦隨土氣而生。味淡於石鹽,力能伏陽精。但於火中燒汁紅赤,凝定色轉益者,即真也。亦名絳鹽。《抱朴子》書有作赤鹽法。又嶺南一種紅鹽,乃染成者,皆非真紅鹽也,又《丹房鏡源》云:蠻鹽可伏雌雄,作金用紅鹽為上。(《本草求原》)論

劉若金:沉香磁石丸治上盛下虛,眩暈,耳鳴,耳聾用大溫補以歸腎。又如二至丸治老人腎氣虛損腰痛,不可屈伸亦大用溫補以實腎氣,二症皆用戎鹽入於溫補中,借元陰之氣和陽而歸陰也。(《本草述》)2、蔣溶:方書溫補藥亦用之、蓋借元陰之氣和陽而歸陰,故治白淫,遺精。淋瀝。由於腎虛均入此味,所以和陰使為陽守也。至陽根於至陰,不求元陰之本,焉能補腎氣乎?(《萃金裘本草述錄》)

1、《神農本草經》:“戎鹽。主明目、目痛……”

2、梁·《名醫別錄》曰:“戎鹽生胡鹽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祿城東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

3、陶弘景曰:“史書言虜中鹽有九種:白鹽、食鹽、常食者;黑鹽主腹脹氣滿;胡鹽主耳聾目痛;柔鹽,主馬脊瘡;又有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四種,並不入食。馬齒大鹽,黑疑是鹵鹼,柔鹽疑是戎鹽,而此戎鹽又名胡鹽,二三相亂。今戎鹽虜中甚有,從涼州來,亦從敦煌來。其形狀作塊片,或如雞鴨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甚鹹,口嘗氣臭正如毈雞子臭子乃真。又河南鹽池泥中,自有凝鹽如石片,打破皆方,青黑色,又疑此是戎鹽。又巴東朐腮縣北崖有鹽井,鹽水自凝,生傘子鹽,方一二寸,中央突張如傘形,亦有方如石膏、博棋者。”

4、唐·蘇恭曰:“戎鹽即胡鹽,生河崖山坂之陰土石間,大小不常,堅白似石,燒之不鳴炨也。”

5、宋·蘇頌曰:“陶氏所說九種,今人不能遍識。醫家治眼及下藥多用青鹽,恐即戎鹽也。本草云:北海青,南海赤。今青鹽從西羌來者,形塊方棱,明瑩而青黑色,最奇。北海來者,作大塊而不光瑩,又多孔竅,若蜂窠狀,色亦淺於西鹽,彼人謂之鹽枕,入藥差劣。”

6、明·《本草蒙荃》:“戎鹽類石,出自西羌,一名青鹽。”

7、李時珍曰:“本草戎鹽雲,北海青、南海赤。而諸注乃用白鹽,似與本文不合。按涼州異物志云:姜賴之墟,今稱龍域。剛鹵千里,蒺藜之形。其下有鹽,累棋而生。出於胡國,故名戎鹽。此說與本草本文相合,亦惟赤黑二色,不言白者。蓋白者乃光明鹽,而青鹽、赤鹽則戎鹽也。今寧夏近涼州地,鹽井所出青鹽,四方皎潔如石。……醫方但用青鹽。”

8、清·《本草從新》:“戎鹽一名青鹽。甘鹹而寒。出西羌,不假煎煉,方棱明瑩色青者良。”

相關詞條

《本草綱目》 李時珍 華佗 大青木 大青根

中藥材(七)

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中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