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石

花蕊石

花蕊石,別稱花乳石、白雲石,產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靈寶市一帶。該石為變質岩類含蛇紋石大理岩的石塊,主含碳酸鈣及含水矽酸鎂。呈不規則的塊狀,有稜角而不鋒利,表面白色或淡灰白色,夾雜有淡黃色或黃綠色的點狀或條紋彩暈,陽光下有閃爍的星狀光澤。體重質堅,斷面不整齊,以有黃綠色斑紋者為佳。可用於琢制器物,亦可入藥。

基本信息

簡要概述

花蕊石花蕊石
花蕊石出自《嘉祐本草》。《本草圖經》:花乳石,出陝州閿鄉縣。體至堅重,色如硫黃,形塊有極大者。人用琢器。古方未有用者,近世以合硫黃同煅研末,敷金瘡。又人倉卒中金刃,不及煅合,但刮石上取末敷之,亦效。采無時。《本草綱目》:《玉冊》雲,花乳石,陰石也。生代州山谷中。蜀中漢山、彭縣亦有之。凡入丸、散,以罐固濟,頂火煅過,出火毒,研細,水飛,曬乾用。
花蕊石大理岩主要由礦物方解石形成的大理岩蛇紋石組成。
1、大理岩由方解石形成,方解石是三方晶系。晶體為菱面體,也有呈柱狀及板狀者。集合體常呈鍾乳狀或緻密粒狀體產出。顏色大都為無色或乳白色,如含有混入物,則染成灰、黃、玫瑰、紅、褐等各種色彩。具玻璃樣光澤。透明至不透明。有完全的解理;可沿三個不同的方向劈開。斷面貝殼狀。硬度3。比重2.6-2.8。
2、蛇紋石為矽酸鹽類蛇紋石族礦物。晶體結構結構屬單斜晶系。單個晶體呈片狀、針狀,但罕見。常呈板狀、鱗片狀或為顯微粒狀集合體。以纖維狀紋理或斑點狀團塊分散於方解石晶粒中。一般呈綠色,深淺不等,了有呈白色、淺黃色、灰色、藍綠色或褐黑色者,纖維狀或鱗片狀者呈絲絹光澤。硬度2.5-3.5,相對密度2.5-3.6,撫摸之有滑感 。

藥品簡述

花蕊石花蕊石

藥名:花蕊石
漢語拼音:huaruishi
英文名:Ophicalcite,Ophicslcit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rpentine
功效分類:止血藥;活血藥。
科屬分類:鈣化合物類。
別名:花乳石、白雲石。
性味:酸;澀;平;無毒。
歸經:肝經。
功能:化瘀;止血。
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婦血暈;死胎;胞衣不下;金瘡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入散劑,1-3錢。外用:研末撒。
生態環境:分布廣泛,是內生熱液礦脈及沉積的碳酸鹽類岩石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於沉積岩和變質岩中,金屬礦脈中也多有存在,而且晶體較好。
資源分布: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湖北、廣東、廣西、甘肅、新疆、貴州、西藏、青海等地均有產出。
藥材基源:為變質岩類岩石含蛇紋石大理岩的石塊。

採收儲藏

採挖後,敲去雜石,選取有淡黃色或黃綠色彩暈的小塊。

用藥禁忌

花蕊石花蕊石
1、凡無瘀滯及孕婦忌服。
2、《本草經疏》:無瘀血停留者不宜內服。不由內傷血凝胸膈板痛,而因火炎血溢以致吐血者,忌之。

化學成分

花蕊石主含鈣、鎂的碳酸鹽,並混有少量鐵鹽、鋁鹽,及鋅、銅、鈷、鎳、鉻、鎘、鉛等元素以及少量的酸不溶物。

臨床套用

1、治多年障翳:花蕊石(水飛)、防風、川芎、甘菊花、白附子、牛蒡子各30g,甘草(炙)15g。上為末,每服1.5g,臘茶下。方中花蕊石止血、化淤,明目,為君藥。(《衛生家寶方》)
2、治咳血,吐血,及二便下血:煅花蕊石9g,三七6g,血餘炭3g。上為細末,分2次沖服。方中花蕊石止血、化淤,為君藥。(《醫學衷中參西錄》化血丹)
3、之繭唇:花蕊石、孩兒茶、雞內金、血竭各6g,飛丹、乳香、紅絨灰、黃連各3g。上為細末,加冰片0.3g,乾摻。方中花蕊石止血、化淤,為君藥。(《醫部全錄-唇口門》生肌散)

常用選方

花蕊石花蕊石
1、五內崩損,大出血。用花蕊石,煅過,研細。飯後,以童便一小杯煎溫調服二錢,病重者可至五錢。血止後,宜服獨參湯補身體。此方名“花乳石散”,見葛可久《十藥神書》。又方:硫磺四兩、花乳石一兩,共打碎,曬乾,裝瓦罐中,以泥封口,再焙乾,以炭火煅過,冷定後,取出研為細末,收存瓶中備用。此方也叫做“花蕊石散”,見“和劑局方”。治跌打損傷,下死胎,落胞衣,去惡血,都很見效。每服一錢,童便調服。
2、多年目翳。用花蕊石(水飛,焙過)、防風、川芎、甘菊花、白附子、牛蒡子各兩,灸甘草半兩,共研為末,每服半錢,茶湯送下。
3、腳縫出水。用好鉛丹加花蕊石粉塗敷腳縫。

常用方劑

花蕊石花蕊石
1、花蕊石散(《十藥神書》),治咳血及五臟崩損,涌噴血成升斗者。
2、花蕊石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金刃箭鏃傷中,及打撲傷損,貓狗咬傷,內損血入臟腑,婦人產後敗血不盡,血迷血暈,惡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
3、花蕊石散(《實用中藥手冊》),治咯血,吐血,大便下血。
4、平肌散(《證治準繩·瘍醫》),治瘡瘍久不收斂。
5、平肌散(《外科精義》),治諸瘡久不收斂者。
6、潰瘍丸(《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治瘀血型潰瘍病,有明顯出血者。

文獻論述

花蕊石花蕊石
1、《嘉祐本草》:主金瘡止血,又療產婦血暈、惡血。
2、《本草綱目》:治一切失血傷損,內漏,目翳。
3、《玉楸藥解》:功專止血。治吐衄崩漏胎產,刀杖一切諸血。
4、《醫林纂要》:瀉肝行瘀血,斂肺生皮肉。
5、《本草綱目》:花蕊石,其功專於止血,能使血化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惡血,惡血化則胎與胞無阻滯之患矣。東垣所謂胎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故赤石脂亦能下胞胎,與此同義。葛可久治吐血出升斗,有花蕊石散,《和劑局方》治諸血及損傷金瘡胎產,有花蕊石散,皆雲能化血為水,則此石之功,蓋非尋常草木之比也。
6、《本草經疏》:花乳石,其功專於止血,能使血化為水。婦人血暈,惡血上薄也,消化惡血,則暈自止矣。以酸斂之氣,復能化瘀血,故敷金瘡即合,仍不作膿也。
7、《本草述》:花蕊石,其於血證,似以能化瘀為止。繆仲淳氏所云,吐血諸證,多因於火炎迫血以上行,如斯藥性非宜,亦是確論也。然有血證不盡因於陰虛者,則此味又為中的之劑矣。
8、《本草求真》:花蕊石原屬劫藥,下血止後,須以獨參湯救補,則得之矣。若使過服,則於肌血有損,不可不謹 。

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本品為粒狀和緻密塊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較粗糙,具稜角而不鋒利。白色或淡灰白色;對光照之具閃星樣光澤。其中夾有點狀或條狀的花紋(蛇紋石),呈淡黃綠色,蠟樣光澤,習稱“彩暈”。體重,質硬,砸碎後,斷面粗糙;可用小刀刻劃成痕。無臭,無味。以塊整齊、夾有黃綠色斑紋者為佳。
顯微鑑別
1、方解石透射偏光鏡下薄片中無色透明。參見“方解石”條。
2、蛇紋石透射偏光鏡下薄片中無色,呈片狀或長纖維狀。低正突起。片狀者干涉色為Ⅰ級灰色,波浪狀消光;長纖維者,干涉色可達到Ⅰ級黃色,近於平行消光,正延長符號。二軸晶,負光性。
理化鑑定
1、取本品粉末約0.5g,加稀鹽酸,顯碳酸鹽反應,而濾液顯鈣鹽的各種反應,參見“方解石”條。
2、取上述加稀鹽酸反應後溶液,靜置。取上清液1ml,滴加氫氧化鈉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澱;分離,沉澱加碘試液,轉成紅棕色。(檢查鎂鹽)
藥物套用鑑別
花蕊石、茜草、蒲黃、血餘炭皆為化瘀止血藥。然花蕊石具酸澀之功,茜草可涼血通經,蒲黃能利尿通淋,血餘炭則生肌斂瘡,每味各有偏重,所謂同中有異。

社會用途

花蕊石花蕊石
在工業上,方解石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是冶金水泥塑膠玻璃、陶瓷、橡膠、造紙、合成纖維等多種工業的重要原料。五色透明的方解石稱為冰洲石,以其強重折射而成為貴重的光學原料。在寶石學領域,艷色方解石也常被用於磨製寶石,但因硬度低,解理髮育,無法用於鑲嵌,僅用於收藏。一些造型良好的晶簇可用作觀賞石。另外,方解石還是許多重要的彩石(如漢白玉、菊花石等)和硯石(如松花硯石、紅絲硯石)及各種裝飾用大理石的主要組成礦物。
冰洲石因具雙折射,常被利用於偏光稜鏡,如以一定的方式切割成柱狀,可當顯微鏡之稜鏡,檢測礦物之光學性,其品質要件須為:無色透明,內部不含氣泡或裂痕,不帶雙晶或歪曲,0.5吋(12.5mm)立方以上。

加熱變黃

花蕊石花蕊石
方解石英文名來自拉丁語,意為“石灰”;化學成分碳酸鈣,系“沉積碳酸鹽類岩石”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酸性溶液中能被溶蝕;三方晶系;無色或乳白色,若含有雜質能被染成多種顏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光澤;摩氏硬度3;比重2.6-2.8;菱面解理完全,屬於一種“低檔次”寶石,能在各種地質作用中產生,因而分布很廣。中國是世界上出產優質方解石的五大國(另為法國、美國、冰島、英格蘭)之一,多出自“喀斯特”的“內生熱液礦床”。其形成過程是:含礦的“氣化——熱液”,在各種岩石裂隙及孔洞中流動時,由於溫度、壓力以及與圍岩相互作用,引起了“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而聚集沉澱成礦床。黔中方解石晶體,呈復三方偏三角面體,或菱面體;集合體呈粒狀、鍾乳狀、泉華狀、晶簇狀;通常為無肥,或乳白色。它有兩個“變體”:一是“冰測石”,多於洞穴中,形成美麗而碩大的晶體,無色透明或金黃色,有顯著的“雙折射”現象;二是“文石”,亦稱霸石,它與方解石是“同質二象”變體。

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的方解石世界之最的方解石
2004年8月17日,貴州省貴陽市徐氏珠寶製作室把其研琢成功的目前世界最大的兩塊方解石寶石捐獻給中國地質博物館珍藏。當日,貴州省貴陽市徐氏珠寶製作室把其研磨成功的目前世界最大的兩塊方解石寶石捐獻給中國地質博物館珍藏。其中一塊寶石(右)為淺黃色、翻面葡萄牙式琢型方解石寶石,重172.5克拉;另一塊(左)為金黃褐色、密切爾六角型方解石寶石,重84克拉。這兩塊寶石的重量都超過了目前珍藏在美國斯密遜博物館的75.8克拉的金黃褐色階梯琢型的翻光面方解石寶石。這兩塊方解石寶石是貴陽市徐氏珠寶製作室歷經2000年至2002年兩年多時間精心研琢成功的,填補了中國艷色方解石寶石加工的空白。

其他現象

方解石英文名來自拉丁語,意為“石灰”;化學成分碳酸鈣,系“沉積碳酸鹽類岩石”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酸性溶液中能被溶蝕;三方晶系;無色或乳白色,若含有雜質能被染成多種顏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光澤;摩氏硬度3;比重2.6-2.8;菱面解理完全,屬於一種“低檔次”寶石,能在各種地質作用中產生,因而分布很廣。中國是世界上出產優質方解石的五大國(另為法國、美國、冰島、英格蘭)之一,多出自“喀斯特”的“內生熱液礦床”。其形成過程是:含礦的“氣化——熱液”,在各種岩石裂隙及孔洞中流動時,由於溫度、壓力以及與圍岩相互作用,引起了“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而聚集沉澱成礦床。黔中方解石晶體,呈復三方偏三角面體,或菱面體;集合體呈粒狀、鍾乳狀、泉華狀、晶簇狀;通常為無肥,或乳白色。它有兩個“變體”:一是“冰測石”,多於洞穴中,形成美麗而碩大的晶體,無色透明或金黃色,有顯著的“雙折射”現象;二是“文石”,亦稱霸石,它與方解石是“同質二象”變體。

中藥材(七)

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中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