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鄉

大堡鄉

中國有3個大堡鄉,一個位於甘肅省,一個位於湖南省,最後一個在廣西。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大堡鄉位於康縣城北15公里處。東鄰雲台鎮,南連三官鄉,西與鞏集、豆坪鄉及長壩鎮相接,北與李山、寺台兩鄉交界。面積57.8平方公里。人口7224。湖南省常寧市大堡鄉位於常寧市西部、湘江中游南岸、東與新河鎮毗鄰,南與官嶺鎮接壤,西與祁陽縣黃泥塘鎮交界,北隔湘江與祁東縣河洲鎮相望,素有“一腳踏三縣”之美稱。廣西蒼梧縣大堡鄉素以六堡散茶聞名(本詞條是歧義詞條,著重介紹湖南省常寧市大堡鄉,最後幾個目錄介紹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大堡鄉和廣西蒼梧縣大堡鄉)。

基本信息

簡介

全鄉總面積78.9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27788畝,其中水田面積25302畝、旱土2486畝,總人口28243人,轄29個村、2個居委會、339個村民小組,境內農業底蘊豐厚,主要生產水稻、花生、玉米、大豆、油茶、茶葉、果產品以柑桔、奈李為主,其中的大堡水王李盛譽湘南,大堡花生聲名遠播,產品銷往廣東、北京、上海等地。

大堡礦產資源得天獨厚,主要有石灰煤炭等資源優勢,尤以大堡的石灰粘性強、質量好,是上乘的建材產品,在湘南一帶享有聲譽、十分看好。

近年來,大堡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項各業都得到了很快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GDP和財稅收入逐年遞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經濟環境進一步改善。

氣候狀況

大堡鄉大堡鄉油茶
分水鄉屬中亞熱同季,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1℃,適合農作物的生長,主產玉米水稻、薯類、烤菸等。境內植被資源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30%,現有深溪溝6000餘畝,植被好的森林被列入了縣級自然保護區,有國家保護的紅豆杉蘭草紫荊樹銀杏、白鶴、五步蛇、野豬、野生黃羊、獐子、錦雞、水獺等珍貴稀有動物;還有大量的重金石、瑩石等礦產資源。主要經濟來源靠烤菸生產和外出務經商,做好烤菸這塊品牌,努力培植後續支柱產業,正逐步向畜牧產業化發展,且初具規模。

經濟狀況

大堡鄉是典型的農業大鎮,養殖業是傳統的支柱產業,全鎮年發展生豬22.2萬頭,年出欄16.5萬頭,年產值達1.46億元,是生豬販運業最發達的鄉鎮之一。以九江村、疊福、洪托、羊鹿、渡口、曠家、金龍等村為規模養殖的瘦肉型基地已形成,規模養殖戶逐年增加,養豬規模戶達239戶,其中年出欄瘦肉豬500頭以上的有3戶,存欄100頭以上生豬的規模戶有129戶。網箱養漁是大堡鄉一大特色農業,全鎮網箱養魚1400餘口,水產品年總產量3800噸。荊洲管區洪坪村的網箱養魚協會,會員已有320餘戶且規模仍在逐年擴大,成為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重要載體。

大堡鄉大堡鄉養殖業
工業基礎已初具規模,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化工、冶金、機械加工、建材、裝飾等行業齊全。資源豐富,具有來料加工和發展高新產品能力。小城鎮建設初具雛形,形成“三橫一縱”街道模式,商業發達,服務功能齊全並將在“十一五”規劃期間大力發展小城鎮建設,以此帶動全鎮經濟發展。全鎮有水泥生產企業1家,石灰生產企業20家,40口石灰窯,機磚生產企業6家,已形成建材板塊鏈,其中有5家石灰廠與湘鋼簽訂了購銷契約,產品直接銷往湘鋼;有非煤礦山企業6家,主要生產海泡石,現海泡石已運銷河北河南廣東江蘇上海等地,產品供不應求,初步形成了科研、生產、銷售三位一體的海泡石生產基地。肉類聯合加工廠家2家,產品遠銷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全國各地大中城市,是大堡鄉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的龍頭企業。無論是建材企業板塊,還是海泡石加工企業板塊,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起著支撐和主導作用。同時,大堡鄉礦產資源豐富,有豐富的海泡石和石灰石及煤礦資源,大堡鄉投資環境好,優惠政策多,工業基礎設施齊全,具有建材、化工、冶金、機械製造生產和加工能力。大堡鄉計畫在5年內建立以建材企業為龍頭,海泡石深加工企業為主體的工業園區,一是潭衡西線高速公路大堡鄉段轉盤處,二是峽山口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小區,三是以海泡石深加工為主的雁坪工業園區。預計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0億元,年工業增加值突破3億元。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2007年,投資500萬元,硬化鄉、村公路共25公里,93%以上的村實現了通水泥路;投資200多萬元,對鎮區內的四座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153口山塘進行了高標準改造,建設高標準砼渠道4800米;完成了13個村的農網改造;鎮區建有移動聯通塔,用戶達3900多戶,程控電話用戶達2000戶。大堡鄉有普通中學2所,在校學生644人,專任教師75人;普通國小6所,在校學生1570人,專任教師113人。新建鎮中心衛生院大樓,有病床30張,新添置B超機CT掃描機。有村級醫務室27個,實現了小病不出村。

民間藝術

皮影戲的歷史淵源

大堡鄉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獨特而又古老的民間藝術。它融繪畫、雕刻、音樂、表演於一體。據考證:皮影戲始於漢,興於,盛於宋,歷千年而不衰。就是到了百花齊放,連電影都敗下陣來的今天,它在廣闊農村仍為千家萬戶所歡迎。

皮影戲,又叫影子戲。雕刻的影人,據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汴京初以素紙雕刻,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妝飾,不致損壞。”臉譜、盔式、髮式、衣飾,姿態韻味,精妝巧點,用琴弦連綴關節,活動自如,配上優美的音樂,圓潤的唱腔,恰到好處的表演,簡直令人陶醉。小家獨院,或涼憩,或圍妒,眼觀古聖先賢,耳悅清音雅唱,真樂也陶陶。難怪它走鄉串戶忙不贏。

湘潭皮影戲的淵源,沒有文字記載,祖輩傳下來這樣的說法:盛唐開元年間,明皇女兒銀萍公主,喜愛音樂、舞蹈、宮女們將些歷史故事請藝人用影子戲放映出來,以豐富宮庭文化生活。皮影本是陝西大荔發祥,其中的湘籍弟子將它傳入了湖南。到清朝鹹豐、同治年間,這裡就有了皮影戲班子。清末潭衡鄉一帶著名皮影戲人為王少雲(王一戲子)、王少春(王二戲子)兄弟。他倆是花石、留田、較場、瓦葉開綻的一對奇葩,享譽一方。帶外甥符玉生(秀戲子)、符桂生(滿戲子)為徒,為今日瓦葉塘皮影戲栽種下藝術根苗。

表演形式

大堡鄉皮影戲
皮影戲的舞台,只有幾平方米。它要表演生旦淨醜帝王將相,又要改朝換代,又要萬馬千軍在同一時間內,螢幕上人影行坐敘斗,演奏里鼓樂琴弦,唱白中抑揚哀樂,渾然一體,默契天生,唱做俱佳,迥然妙絕。故此每一個戲人,必須是多面手,能唱念台詞,能演奏樂曲,能表演。名師出高徒,秀戲子兩兄弟,經過千錘百鍊,終於在民國十幾年出了師,在形山成立了自己的皮影戲班。常年累月出入在湘潭衡山、湘鄉毗連方圓幾十里範圍內“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由於有過硬的基本功,又聰明善變,表演出來的戲劇,情真意切,悅目賞心。常常是這裡爭,那裡搶,預約到十天半月,甚至幾個月之後,大堡鄉被譽為“皮影戲之鄉”。

藝術家

符桂生八十有幾,別看他台下老態龍鍾,台上卻是生龍活虎,老生唱得雄渾深厚,字正腔圓, 《陶澍訪江南》中的陶澍、《乾隆下江南》中的乾隆《收姜維》中的諸葛亮,是他的拿手好戲。唱小生風流瀟灑,倜儻不凡, 《雙麒麟》 中的董仲舒《方清打漁鼓》 中的方清更顯得英氣勃勃,概宇昂昂。他還能側著嗓門唱花旦。那輕佻歡快,嬌柔動人的唱腔,決不會相信那是出自一個老翁之口。管弦吹打,都能上手。至於擺弄菩薩,更是得心應手,靈活自如。七十多年的藝術生涯,用傳統道德文化滋潤家鄉人們的心田。人們都記得他。

大堡鄉皮影戲
胡藝芳,同符桂生比是後起之秀。論血緣,他是符玉生、符桂生的外甥。論從藝,他是兩個舅父親手調教出來的弟子。因為他聰明刻苦,又從不滿足現有的成就,已經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胡藝芳,七歲從師學戲,八歲開腔唱戲,經師父、大舅父符玉生的教導,得到表舅祖王老的指點調教。稍後,又拜師名藝人王九如學唱。這時,他的湘劇鐵本子戲、南路八板頭、十板頭、八板半,北路花腔,都已更上一層樓。他的唱腔板韻均勻,聲律和諧,輕重快慢中表達出喜怒哀樂,使人拍掌大笑、憤怒填膺,甚至淚隨聲下。真的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後來,他結識名噪省內名音樂師郭仲伯,師禮事之,虛心求教。經刻苦操練,舞台上不管是琴弦絲竹,還是鑼鼓鈸梆他都樣樣運用自如,精深奧妙。他還練就一筆工整秀麗的小楷字,抄下來的劇本條分類析,寫出的書奏,清新亮麗,甚至不忍焚燒。他的傑出才華,過硬的本領,贏得同行的擁戴,各界的好評。早就是縣皮影戲協會會員,並擔任一至四屆縣協會的秘書。

胡藝芳班,多次出席湘潭市(縣)皮影戲會演。每次都獲得演出獎,其中1979年11月17日的湘潭皮影戲會演,演出的 《月明心亮》 一劇,榮獲一等演出獎。

湘劇鐵本子

傳統戲有湘劇鐵本子179本,其他水本子——搭橋戲313本,特別是 《方清打漁鼓》、 《水滿金山》 《收姜維》 、《盧俊義上梁山》 更是膾炙人口、廣為傳誦。演得入情入理,惟妙惟肖。他們在提高各自技藝,和諧配合的基礎上,在整體結構、布局上也在刻苦追求,力爭走在時代的前列。影人採購最新產品,使之服飾鮮艷,光彩照人。音響採用電子、聲音清晰亮麗,情感逼真,銀幕採光,專制能收光的照射燈,光度強,力度柔,可辨析毫末之微;可鑑愛惡之情,在波瀾起伏的情節中,優美動聽的音樂里,入微的表演,動情的演唱,把觀眾帶進了藝術的天堂,故事的仙境,悠哉,游哉,何其樂也。如此造詣,難怪各地爭相聘請。有的寧可等上幾個月,甚至半年,非胡藝芳班不唱。現在他們的足跡不僅遍及鄰近鄉村,還遠涉河口、易俗河、朱亭、錄口、衡山、湘鄉方圓百多里地。

甘肅省大堡鄉

歷史沿革
以駐地有一古城堡而得名,相傳為楊氏西征時構築。建國前置大堡鄉。1949年設大堡區。1958年成立大堡社。1983年改大堡公社為大堡鄉。1985年改設大堡鎮至今。現轄大堡居委會 及大堡、郭家灣、宋家壩、黃家山、朱家壩、何家溝、管家溝、大城、安場、莊子、四合11個村委會,126個自然村。

自然與經濟

大堡鄉甘肅省大堡鄉歡慶活動

地處萬家大梁北側。地勢起伏較小,坡度較緩。有大堡河橫穿全境,並有尹家河自南向北,在大堡村附近注入大堡河,形成窄狹的河谷地。最高海拔1929米,在南部的萬家大樑上;最低點在境東北大堡河谷的李家河村,海拔1000米。屬溫帶濕潤氣候,雨量充足,年平均氣溫11度,年降水量858毫米,無霜期210-240天。境中南部多為黑黃土,濕潤而肥沃,宜於家作物生長。耕地面積1.15萬畝,山地占90%以上。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黃豆,還有洋芋、高粱,沿河地帶產少量水稻。經濟作物有核桃、柿子板栗、藥木子、蘋果等。養蠶業為大堡的傳統副業。
交通
境內有長(壩)窯(坪)公路穿越11公里,並有通往寺台鄉的公路1條,交通較方便。
文教衛生
建國前僅有1所國小和1處中藥店。現有中學1所,國小12所,有中心醫院1所,醫療站11處。還有廣播放大站、文化室等。

廣西蒼梧縣大堡鄉

大堡鄉大堡鄉 六堡散茶
六堡散茶因原鄉產於廣西蒼梧縣大堡鄉面臨是名,已有200多年的生產歷史。現在六堡散茶產區相對擴大,分布在潯江鬱江賀江、柳江和紅水河兩崖,有蒼梧、賀縣、橫縣,恭城、鐘山、富川、貴縣、三江、河池、柳城等20~~30個縣生產六堡散茶。主產區是梧州地區。 六堡用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長整尚緊,色澤黑褐光潤,湯色紅濃。香氣醇陳,滋味甘醇爽口,葉底呈桐褐色,並帶有松煙味和檳榔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