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棘索深鼬䲁

多棘索深鼬䲁

多棘索深鼬䲁,學名Ophidiidae,是鼬魚科魚類。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文名 多棘索深鼬䲁

觀賞魚類 否
俗名 鼬魚

食用魚類 否
是否有毒 否
經濟魚類 否
科目鼬魚科

最大長度 44.7 cm
命名者 Shcherbachev, 1980

棲息深度 1500-2000公尺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台灣發現於花蓮外海。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

形態特徵

頭相當短(約只有標準體長的16%),頭部渾圓且膨脹,肌肉組織疏鬆;吻端鈍;眼小,吻長為眼徑的3 倍。身體細長且尾部尖細,背鰭起點在鰓蓋後緣之前。體側鱗片細小,鱗列數約為30-35 。各齒板上布滿由圓形小齒排列而成的齒列;有一細長的中間基鰓骨齒板。背鰭鰭條127; 臀鰭鰭條112; 腹鰭軟條數1,相當短, 不到標準體長的7%; 胸鰭鰭條23; 尾鰭鰭條8;鰓條骨8;第一鰓弓上的鰓耙數17;脊椎骨數73; 尾前脊椎骨數15。體色呈現淡褐色,頭部顏色較身體為深。

漁業方法

屬於非常罕見的魚類,所以就算一般漁民撈獲,也只是棄置於下雜魚堆中,除了學術研究之外,食用的經濟價值並不大。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二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