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學名 Pseudonus squamiceps命名者 (Lloyd 1907)
棲息深度 416 - 1270公尺
中文名 鱗頭擬鼠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深海鼬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23 Bythitidae
食用魚類 否
模式種產地 Southeastern coast of Arabia
觀賞魚類 否
俗名 深海鼬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最大體長 11.6 cm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
參考文獻 Nielsen (2011)
典藏標本 ASIZP0063829. ASIZP0064137.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短;頭部略寬且扁;軀幹及尾部略側扁;腹鰭通常存在,各具一鰭條,兩者相連;背鰭鰭條95-102;臀鰭鰭條64-71;嵴椎骨數55-59。頭部及鰓蓋覆滿小圓鱗,與側線鱗不明顯區隔;主鰓蓋骨具有一強棘;第一鰓弓上部具有2個突起,下部具有3個細長之鰓耙以及8-10個突起;鰓絲與長鰓耙等長,偽鰓具2鰓絲;頭部具有相當大之感覺孔;保存標本全身澹褐色。棲所生態
深海底棲性。地理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台灣採自西南海域。漁業利用
不具經濟價值。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二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