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父

壤父

壤父是相傳盛行於帝堯時的"擊壤"之戲,實際上就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投射遊戲活動。

介紹

古代典籍中多處有關於“堯民擊壤”的記載。晉人皇甫謐《高士傳》說:“帝堯之時,天下太和,百姓無事。壤父年五十而擊壤於道中。觀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為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哉?”這就是著名的“堯民擊壤”的故事。其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為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哉”,被後世稱作“擊壤歌”“壤父歌”“堯民歌”而傳布甚廣。清人沈德潛編《古詩源》一書,還赫然將其列為卷首,視為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的一首詩歌。

簡介

相傳盛行於帝堯時的"擊壤"之戲,實際上就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投射遊戲活動。據《帝王世紀》中記載:"堯時有壤父五十人,擊壤於康衢,或有觀者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壤父作色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由此可見,早在原始時代,擊壤遊戲就已產生,當時它是一種鄉村野老玩的"土俗之戲"。《釋名》云:"擊壤,野老之戲,蓋擊塊壤之具,因此為戲也。

這種遊戲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性,只有瞄得準,力量用得得當,才能擊中目標。據晉周處《風土記》和魏邯鄲淳《藝經》等書介紹,"壤"是用木頭做的,前面寬後面尖,闊約三寸,形狀就像一隻鞋子一樣。玩的時候,先把一隻壤插在地上,人走到三四十步開外,用手中的壤向地上的壤擊去,投中的就算贏。擊壤對後世遊戲的影響非常之大,如宋代的"飛?",清代的"打瓦"等等遊戲形式,都是由擊壤演變而來的。擊壤是一項古老的投擲遊藝,相傳遠在帝堯時代已經流行。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上:"壤夫者,堯時人也。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壤夫年八十餘而擊壤於道中,觀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夫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德與我哉!'"的確是一幅恬靜閒適的畫面。

壤用木製成,前寬後窄,其形如履(鞋子),長一尺余,闊約三寸;玩法是置一壤於地,後退三、四十步,以手中之壤擊地上之壤,擊中為勝。這項遊戲因器具簡易、頗能激發興趣的緣故,長期在民間流傳,並演變出多種形式,較為人們熟悉的是拋堶,也稱飛堶,用白話說就是打瓦,即以磚瓦替代壤木。另一方面,其原始形態亦長流不竭,清周亮工《書影》:"秣陵童謠有'楊柳黃,擊棒壤'。"用於投擲的壤木則由鞋形變為圓形的棍棒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尚是少年人的筆者在上海熱衷於玩一種"篤棚門板"遊戲;"篤"乃滬音,意為"投擲",該遊戲亦從擊壤演變而來,只是壤棍變成了似撲克牌盒子形狀的木塊。

源遠流長的擊壤之戲是怎樣產生的,它於遊樂之外還有無其他的文化功能?不少學者對此產生了興趣。

有人根據《高士傳》關於"壤父"擊壤的描寫,認為擊壤與投壺相似,本是士大夫的一種休閒習藝方式,因具有較強的娛樂性,遂逐漸流向民間,並改變了活動形式。所謂"壤父",特指善於擊壤的人。有人認為,擊壤活動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生活實踐,在沒有發明弓箭以前,初民主要靠投擊石塊來捕獵飛奔的禽獸,為了提高投擲的命中率,自然需要經常進行動作訓練。古老的擊壤遊戲,很可能是從這項遠古的謀生手段中蛻變而來。後人每將擊壤與飛堶並稱,甚至混為一談,也是其端初意義的折射。還有人認為,擊壤最初是從事農作的初民藉以謝土報社的俗信活動,蘊含在遊戲外表中的核心是對土地神的膜拜。以《高士傳》的描述看,雖然沒有直接言及親土祭神之事,但"壤父"所唱歌辭與農事興作飲食相關,並與擊壤動作相配,應當是奉獻土地神的祝頌。正如《詩經·小雅·甫田》中關於"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的描寫一樣,擊壤和擊鼓都用娛樂的方式祭奉土地,是一種動態的樂神行為。由於這種俗信活動所具有的歡怡氣氛,決定它由娛神向娛人的方向轉化,最終形成為一種季節性遊戲,並在傳習過程中逐漸淡化掉俗信的成分。但作為歷史遺存,它仍潛含著早期的文化信息。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仍舊盛行於南京的擊壤之戲的變態形式"打梭"為例,遊戲者以"斗一"、"斗二"、"斗三"的計數判定勝負。這種斗量計數方式,其實表達出萬擔歸倉的謝土報社的喜悅,並寄託著來年獲佑的願望(陶思炎《風俗探幽》)。

另外,也有人推測擊壤遊戲的源頭可能是一種生產巫術,或一種預測秋成的占卜形式,但都不具論據。總之,有關擊壤之戲溯源尋義的討論,異說紛紜,莫衷一是,學者對此還會繼續探討。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