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民擊壤

“堯民擊壤”是指:“帝堯之時,天下太和,百姓無事。壤父年五十而擊壤於道中。擊壤這種流傳久遠的上古時代的遊戲,與流行在晉南鄉間、被稱作“打缸”的遊戲頗為相似。這一古老的遊戲在晉南流傳下來,沿襲數千年,歷久而不衰。

遊戲類型

所謂“擊壤”這種遊戲,因年代久遠,後人說法不一。三國時代魏人邯鄲淳在《藝經》中這樣記述:“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四尺,闊三寸,其形如履。將戲,先側一壤於地,遙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為上。”以此看來,這種遊戲的主要特徵是:一、賽具為“壤”,木製,“其形如履”;二、賽距為“三四十步”;三、比賽方式是“先側一壤於地”,然後“以手中壤敲(擊)之”;四、以投擲命中為標的,“中者為上”;五、活動似不受節令限制。

對照“擊壤”的這些特點,人們發現,這種流傳久遠的上古時代的遊戲,與流行在晉南鄉間、被稱作“打缸”的遊戲頗為相似。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當地許多人都玩過這種遊戲,至今記憶猶新。

“打缸”又稱“砸缸”“叩缸”,是一種競技比賽,參賽人數一般為三四人,或者多至五六人亦可。賽具“缸”是較為方正的半截磚,每人各執兩塊。賽前先劃A、B、C三道線,兩線間距離約為丈許。比賽開始,一方先將自己的一個“缸”立於A線上。由另一方站在c線上,以各種規定的動作將手中的“缸”投擲過B線,藉助於腿腳,將對方的“缸”擊倒。然後再站在B線上,以同樣的動作投擲,直接將對方的“缸”擊倒,是為一段兩節。全部賽程總計八段十六節,每段規定的投擲動作姿勢各不相同,每節均以擊倒對方的“缸”為標的,最終以先完成全部程式者為勝。如果參賽者較多,屬於同一方的人員可以互相幫忙。遇到雙方相持不下時,還可增加比賽動作的難度。這種遊戲不拘節令,春夏秋冬四季皆可,活動場所多在大道上,或場院一角平坦開闊地帶。

我們將“打缸”遊戲同《藝經》所載“擊壤”比較對照,可以看出,“打缸”除了所用賽具為磚塊,與“擊壤”所用為“木製履形”的“壤”不同外,其餘則完全保留了古代“擊壤”遊戲的特點,且程式更加細緻、完備、豐富、有趣。

“擊壤”賽具由“木製履形”演變為磚塊,於隋唐時代已見記載。《隋書》卷十五說:隋煬帝曾令樂工白明達造新樂,創製《藏鉤》《投壺樂》《擲磚續命》《鬥雞子》等曲。顯然是為“擲磚(擊壤、打缸)”“投壺”“藏鉤”“鬥雞”等種種遊戲所配製的樂曲。故可知當時“擊壤”之戲已開始演變為“擲磚”了。晉南的“打缸”所保留的或許就是當時宮廷“擲磚”遊戲的形式。宋元以下,“擊壤”又被稱作“拋堶”“飛垛”(古代又稱磚為“堶”或“垛”),遊戲形式或簡或繁各地不盡相同,但其以投擲命中為標的的基本特徵始終沒有改變。

“擊壤”之戲為何稱為“打缸”?很可能與古代遊藝多“擊瓮以和歌”的習俗有關。上古之遊戲往往是載歌載舞且有伴奏,伴奏多是“擊瓮(缸)叩缶”以應節拍。“擊壤”之戲稱為“打缸”,又稱“叩缸”“砸缸”(打、叩、砸都有“敲擊以令發聲”的意思),或許就是用伴奏來代指全部遊戲的,猶如後人將蒲劇、秦腔、晉劇、豫劇之類聲腔藝術稱作“梆子”一樣。

晉南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是上古時代聖君堯舜禹活動的中心地區。《左傳·孔疏》稱“堯治平陽(今臨汾),舜治蒲坂(今永濟),禹治安邑(今夏縣)”;《通典》稱“堯初都蒲坂,後都平陽”,又稱“安邑為堯舜舊都”,等等。帝堯活動的遺蹟和傳說遍及晉南各地,而在臨汾一帶更加密集,城東北康村依然保留有堯民“擊壤處”的碑刻。因此,這一古老的遊戲在當地流傳下來,沿襲數千年,歷久而不衰,當非偶然。

史料記載

我國古代典籍中多處有關於“堯民擊壤”的記載。晉人皇甫謐《高士傳》說:“帝堯之時,天下太和,百姓無事。壤父年五十而擊壤於道中 。

觀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為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哉?”這就是著名的“堯民擊壤”的故事。其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為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哉”,被後世稱作“擊壤歌”“壤父歌”“堯民歌”而傳布甚廣。清人沈德潛編《古詩源》一書,還赫然將其列為卷首,視為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的一首詩歌。“擊壤”一詞也被歷代文人用作形容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的代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