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根糙蘇

塊根糙蘇

中文學名是塊根糙蘇,界是植物界門是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產黑龍江,內蒙古及新疆;中歐各國,巴爾幹半島至伊朗,蘇聯,蒙古也有。

基本信息

塊根糙蘇塊根糙蘇

【中藥名】 塊根糙蘇
【蒙藥名】 奧古樂今一土古日愛
【別名】 野山藥、魯各木日
【學名】Phlomis tuberosa L. [唇形科]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一110厘米。根粗壯,鬚根上具圓形、橢圓形的增粗塊根淡黃褐色。莖單生或分枝,紫紅色或綠色,下部近無毛或疏被柔毛。葉對生,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5一15厘米,寬4—9厘米,先端鈍圓或急尖,基部心形、深心形,少截形,邊緣具粗圓鋸齒,上面被稀疏剛毛或近無毛,下面無毛或僅脈上被極疏剛毛,葉柄長達15厘米,上部葉近無柄,被毛。輪傘花序生於主莖及分枝上部,多花密集;花萼管狀鐘形,長8一l0毫米,無毛或僅靠近萼齒部分疏被剛毛,萼齒5,相等,先端具刺尖;花冠紫紅色,長1.6—2厘米,二唇形,上唇盔狀,邊緣為不整齊的牙齒狀,密被白色毛,外面密被星狀毛及星狀具節柔毛,下唇平展,3裂,中裂片倒心形,較大,側裂片卵形,較小:雄蕊4,內藏,前對較長,後對雄蕊在花絲基部具反折的短距狀附屬器;花柱先端具不等長的2裂。小堅果頂端被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

生於山地溝谷草甸、灌叢、林緣或草原。

【分布】

興安北部及南部,嶺西、蒙古高原東部、陰山。我國新疆黑龍江蘇聯蒙古歐洲

【產地產量】

呼倫貝爾盟興安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產量較少。

【入藥部分】

塊根及全草入中藥
塊根入蒙藥。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除去雜質,洗淨泥土,曬乾,塊根切片,全草切段,備用。

【藥材鑑別】

性狀塊根呈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扁圓形,長0.8—3厘米,直徑0.5一1.5厘米,少數大的直徑可達4厘米;表面棕色或棕褐色,有粗抽皺,有的一端殘留莖基,另一端為連線兩塊根間的細根,有的兩側端均為細根,細根直徑約2毫米。質硬,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地上部分含多種酚酸類成分,其中有咖啡酸、4一O一咖啡醯基一D一奎寧酸以及咖啡酸的葡萄糖、木糖、鼠李糖酯,還含有原生物鹼一另據報導,本品還含黃酮羥基肉桂酸環烯醚萜類等。

【性味功能】

中藥味微苦,性溫。有小毒。活血通經,解毒療瘡
蒙藥味甘,性輕、糙、平。清熱,止吐,消“奇哈”。

【主治】

中藥治月經不調,腹痛,癰瘡腫毒,梅毒。
蒙藥治感冒發燒,鼻癢噴嚏,痰咳,咽熱乾燥,胸熱,頭痛,關節痛,骨“奇哈”病,脈“奇哈”,肌“奇哈”病。

【用量用法】

中藥3—6克,水煎服,或熬膏服用;外用研末調敷患處。
蒙藥單用1.5—3克,或入丸散劑。

【使用注意】

孕婦忌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