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是一種始發於非洲的病毒性傳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尚尼亞發現本病流行,1953年分離到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基孔肯雅”這個名稱音譯自坦尚尼亞的Swahili土語,意思是“屈肢痛”,形容病人因嚴重的關節疼痛而蜷縮著身體的特徵體態。這種傳染病主要分布於冬季氣溫18℃以上的非洲及東南亞熱帶及亞熱帶地區。2009年11月19日深圳口岸首次檢出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2010年10月1日,東莞市報告萬江新村社區發現基孔肯雅熱疑似病例。

簡介

基孔肯雅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

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引起,經伊蚊傳播,以發熱、皮疹及關節疼痛為主要特徵的急性傳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尚尼亞證實了基孔肯雅熱流行,1956年分離到病毒。本病主要流行於非洲和東南亞地區,近年在印度洋地區造成了大規模流行。

該病臨床症狀與登革熱類似,容易誤診。雖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較高地區易形成大規模暴發和流行。

中國曾於80年代報導在雲南人群中發現存在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近期檢疫部門又在赴斯里蘭卡務工回國人員中檢出輸入性病例。為指導臨床醫生和傳染病預防控制專業人員做好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的監控,做好蚊媒密度監測和控制,有效防範和處置疾病的本地傳播和流行,制定本技術指南。

病原學

CHIKV屬於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的Semliki forest(SF)抗原複合群。病毒直徑約70nm,有包膜,含有3個結構蛋白(衣殼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個非結構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CHIKV的基因組為不分節段的正鏈RNA,長度約為11~12 kb。病毒基因組編碼順序為5’-NS1-NS2-NS3-NS4-C-E3-E2-E1-3’。通過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統發生分析可將CHIKV分為3個組:第1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離株,第2組是亞洲分離株,東、中、南部非洲的分離株構成了第3組。

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細胞中繁殖並產生細胞病變。對血細胞如原代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等不敏感。CHIKV可感染非人靈長類、乳鼠等動物。

CHIKV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較弱,對酸、熱、脂溶劑、去污劑、漂白粉、酚、70%酒精和甲醛敏感。

傳染源

法國2005年3月暴發基孔肯雅傳染病以來,迄今已有18.6萬人受到感染。) 法國2005年3月暴發基孔肯雅傳染病以來,迄今已有18.6萬人受到感染。)

人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是CHIKV的主要宿主。急性期患者、隱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1. 患者:基孔肯雅熱急性期患者是主要傳染源。人患該病時,在發病後2~5天內可產生高滴度病毒血症,有較強的傳染性。

2.隱性感染者:是CHIKV的重要傳染源。

3.非人靈長類動物:在叢林型疫源地內,亦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已證實非洲綠猴狒狒紅尾猴黑猩猩長臂猿獼猴蝙蝠可自然或實驗感染CHIKV,並能產生病毒血症。

傳播途徑

蚊蟲是基孔肯雅熱的主要傳播媒介,包括埃及伊蚊、白紋伊蚊、非洲伊蚊和帶叉-泰氏伊蚊。其中埃及伊蚊為家棲蚊種,是傳播基孔肯雅病毒能力最強的蚊種;白紋伊蚊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島嶼基孔肯雅熱流行的主要媒介,該蚊種在中國分布較為廣泛。

流行特徵

地區分布

基孔肯雅熱是由蚊蟲傳播 基孔肯雅熱是由蚊蟲傳播

基孔肯雅熱主要分布於非洲南亞東南亞地區。在非洲主要流行的國家為坦尚尼亞、南非、辛巴威、薩伊、塞內加爾、安哥拉、奈及利亞、烏干達、羅得西亞、葛摩、模里西斯、馬達加斯加、馬約特島、塞席爾及法屬留尼旺島等國家和地區。在亞洲有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泰國、寮國、高棉、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2005-2007年本病在印度洋島嶼、印度和東南亞地區廣泛流行,導致數百萬人患病。

其中,法屬留尼旺島的發病數高達27萬,接近當地人口的40%;印度當年報告的疑似病例超過139萬,部分地區的發病率超過45%。而法國和美國等非流行國家不斷發現輸入性病例。

人群分布

任何年齡均可感染髮病,但新老疫區有差異。在新疫區或輸入性流行區,所有年齡組均可發病;在非洲和東南亞等長期流行地區,兒童發病較多。無性別、職業和種族差異。

季節分布

本病主要流行季節為夏、秋季,熱帶地區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季節分布主要與媒介的活動有關。

對非洲疫情的分析發現,基孔肯雅熱的流行高峰一般呈循環性出現,經常間歇3~4年或更長時間後又反覆發生疫情,這種情況可能與自然宿主靈長類動物間的病毒傳播及動物的免疫狀況有關。

輸入性

凡有伊蚊存在地區,當伊蚊達到一定密度且自然條件適合時,如有CHIKV傳入,就可能引起流行或暴發。

發病機制

基孔肯雅熱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來的研究有如下看法。

病毒直接侵犯

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

人被感染CHIKV的蚊子叮咬,約2天后即可發病。發病後第1~2天是高病毒血症期,第3~4天病毒載量下降,通常第5天消失。病毒通過其包膜上的E1、E2蛋白與巨噬細胞、上皮細胞、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室管壁膜細胞、小腦膜細胞等細胞上的受體結合,然後通過格線蛋白(calthrin)介導的細胞內吞作用進入細胞,並在細胞內複製,導致細胞壞死和凋亡。

病毒還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導致流產或胎兒死亡。

動物實驗證明病毒易侵犯新生小鼠的中樞神經系統、肝、脾及結締組織。

免疫機制

有研究發現,患者病後2~6天血清中一些細胞因子濃度增高,如干擾素g誘導蛋白-10(CXCL-10)、白細胞介素-8(IL-8)、單核細胞化學趨化蛋白-1(MCP-1)和干擾素g誘導的單核因子(MIG/CXCL9)等,而且以CXCL-10增高為主。患者血清中干擾素g、腫瘤壞死因子a及Th2細胞因子,如IL-1b、IL-6、IL-10和IL-12的濃度保持在正常範圍。在恢復期,CXCL-10和MCP-1的濃度下降,由於CXCL-10的功能是在細胞免疫反應中對Th1細胞起化學趨化作用,因此病情嚴重程度及進展可能與其濃度持續在高水平相關。另外,動物實驗證明,干擾素a起著主要的抗病毒作用。

臨床表現

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留尼旺島居民出現嚴重蛻皮症狀 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留尼旺島居民出現嚴重蛻皮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為2~12天,通常為3~7天。

急性期

1. 發熱: 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戰、發熱,體溫可達39℃,伴有頭痛、噁心、嘔吐、食慾減退,淋巴結腫大。一般發熱1~7天即可退熱,有的病人約3天后再次出現較輕微發熱(雙峰熱),持續3~5天恢復正常。有些患者可有結膜充血和輕度畏光的結膜炎表現。

2. 皮疹: 80%的患者在發病後2~5天,軀幹、四肢的伸展側、手掌和足底出現皮疹,為斑疹、丘疹或紫癜 ,疹間皮膚多為正常 ,部分患者伴有瘙癢感。數天后消退,可伴有輕微脫屑。

3. 關節疼痛: 發熱同時,多個關節和脊椎出現疼痛、關節腫脹,可伴有全身性肌痛。關節痛多為遊走性,隨運動加劇,晨間較重。病情發展迅速,往往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關節功能喪失,不能活動。主要累及小關節,如手、腕、踝和趾關節等,也可能涉及膝和肩等大關節,腕關節受壓引起的劇烈疼痛是本病的特點。關節積液少見。X線檢查正常。

4.其他: 極少數患者可出現腦膜腦炎、肝功能損傷、心肌炎及皮膚黏膜出血。

恢復期

急性期後,絕大多數患者的關節疼痛及僵硬狀態可完全恢復。部分患者持續性關節疼痛和僵硬可達數周至數月,甚至3年以上。

個別患者留有關節功能受損等後遺症。

檢查

一般檢查

法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名為“基孔肯雅”的病毒 法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名為“基孔肯雅”的病毒

1.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多為正常,少數患者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減少、血小板輕度降低。
2. 生化檢查:部分患者血清ALT、AST、肌酸激酶(CK)升高。
3. 腦脊液檢查:腦膜腦炎患者腦脊液檢查符合病毒性損傷的改變。

血清學檢查

1. 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採用ELISA、免疫層析等方法檢測,捕獲法檢測IgM抗體的結果較為可靠。一般情況下,發病後第1天出現IgM抗體,第5天多數患者呈陽性。

2. 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採用ELISA、免疫螢光抗體測定(IFA)、免疫層析等方法檢測。一般情況下,發病後第2天出現IgG抗體,第5天多數患者呈陽性。

病原學檢查

1. 核酸檢測:採用RT-PCR和Real-time PCR等核酸擴增方法檢測。一般發病後4天內在多數患者的血清中可檢測到病毒核酸。

2. 病毒分離:採集發病2天內患者血清標本,用Vero、C6/36、BHK-21和HeLa等敏感細胞進行病毒分離。

診斷

診斷依據

1. 流行病學資料:生活在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或12天內有疫區旅行史,發病前12天內有蚊蟲叮咬史。
2. 臨床表現:急性起病,以發熱為首發症狀,病程2~5天出現皮疹,多個關節劇烈疼痛。
3. 實驗室檢查:(1)血清特異性IgM抗體陽性;(2)恢復期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3)從患者標本中檢出基孔肯雅病毒RNA;(4)從患者標本中分離到基孔肯雅病毒。

診斷標準

1. 疑似診斷:具有上述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無流行病學史者,但具有上述典型的臨床表現。
2. 確定診斷:疑似診斷基礎上具備診斷依據中實驗室檢查任一項者。

鑑別診斷

1. 登革熱: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的傳播媒介相同,流行區域基本相同, 臨床表現亦類似,與登革熱較難鑑別。基孔肯雅熱發熱期較短,關節痛更為明顯且持續時間較長,出血傾向較輕。鑑別有賴於實驗室特異性檢測。

2. O’nyong-nyong等甲病毒感染:O’nyong-nyong病毒、Mayaro病毒等甲病毒感染引起的臨床表現和基孔肯雅熱相似,不易根據臨床表現和一般實驗室檢查進行鑑別,需要通過特異性檢測進行鑑別診斷。由於這些病毒之間存在抗原性交叉,對血清學檢測結果需要仔細分析。核酸檢測和病毒分離是鑑別這些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

3. 傳染性紅斑:由細小病毒B19引起,首先出現顴部紅斑,伴口周蒼白,2~5天后出現軀幹和四肢的斑丘疹。關節受損表現為多關節周圍炎,較多發生在近端指趾關節、掌關節,可侵犯腕、膝和踝關節。細小病毒B19特異性抗體和核酸檢測陽性。

4.其他: 本病還需與流感、麻疹、風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風濕熱、細菌性關節炎等疾病相鑑別。

治療

本病無特效藥物治療,主要為對症處理。

一般治療

發熱期應臥床休息,不宜過早下地活動,防止病情加重。採取防蚊隔離措施。

對症治療

1. 降溫:對於高熱病人應先採用物理降溫。有明顯出血症狀的患者,要避免酒精擦浴。可使用非甾體消炎藥(NSAIDs),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類藥物。
2. 止痛:關節疼痛較為嚴重者,可使用鎮痛藥物。
3. 腦膜腦炎的治療:治療要點主要為防治腦水腫。可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藥物降低顱壓。
4.關節疼痛或活動障礙者可進行康復治療。

預防

 基孔肯雅熱的預防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一)控制傳染源。
儘量就地治療,以減少傳播機會。患者在病毒血症期間,應予以防蚊隔離。隔離期為發病後5天。發現疑似確診病例應及時上報。

(二)切斷傳播途徑。
 病室中應有蚊帳、紗窗、紗門等防蚊設備。消滅蚊蟲和清除蚊蟲孳生地。

(三)保護易感人群。
目前尚無可供使用的疫苗。主要採取個人防蚊措施。

病理改變

1.骨骼肌: 主要感染成纖維細胞,在肌外膜檢測到大量的病毒,肌束膜和肌內膜有少量的病毒,而且肌外膜可見巨噬細胞浸潤;在肌纖維基底層可見小單核細胞。在感染CHIKV的新生小鼠中可見嚴重的壞死性肌炎,表現為嚴重的肌纖維壞死、淋巴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浸潤。
2.關節:關節囊成纖維細胞可見病毒抗原。
3. 皮膚:深真皮層的成纖維細胞可見病毒抗原。
4.中樞神經系統:小鼠實驗顯示,脈絡叢上皮細胞嚴重的空泡變性,脈絡叢上皮細胞、室管壁膜細胞和小腦膜細胞有大量的病毒,但腦實質及構成血腦屏障的微血管上皮細胞未見明顯改變。
5.肝臟:免疫標記及透射電鏡顯示,在病毒感染小鼠的肝竇毛細血管上皮細胞、巨噬細胞和Kupffer細胞可見病毒抗原及出芽。
6.脾臟:在紅髓中觀察到病毒抗原。

控制措施

病例管理和病例搜尋

基孔肯雅蚊症1950年代在非洲坦尚尼亞首次記載 基孔肯雅蚊症1950年代在非洲坦尚尼亞首次記載

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疑似基孔肯雅熱病例後要及時報告,使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儘早掌握疫情並採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醫院對處在病毒血症期的病人(發病後4天內)應採取蚊帳或驅蚊劑等措施防止蚊蟲叮咬,病房內採用殺蚊劑殺滅成蚊,以防止病毒傳播。

疾控人員接到病例報告後要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包括調查疑似病例在發病期間的活動史、調查接觸者和共同暴露者、尋找感染來源和可疑的感染地點,搜尋病例發病前2周和發病後5天內居留地點的漏報和漏診病例,以指導疫點的緊急噴藥、清除孳生地等後續工作。

媒介應急監測和控制

 (1)蚊媒應急監測
疫情發生後,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在疫區內,重點是疫點及周圍地區開展蚊媒應急監測,調查疫區內50~100戶居民,檢查室內外所有積水容器及蚊幼蟲孳生情況,計算布雷圖指數、容器指數,每3天進行一次。同時,捕捉伊蚊成蚊分離病毒,鑑定型別。及時根據媒介監測及控制情況,評估疫情擴散的風險。
(2)媒介控制
發生暴發疫情時,要針對不同蚊種、當地孳生地特點儘快採取滅蚊和清除蚊蟲孳生地等措施,以降低成蚊或蚊幼蟲密度。特別要做好流行區內醫院、學校、機關、建築工地等範圍內的滅蚊工作。

(1)緊急噴藥,殺滅成蚊。根據病例調查資料,針對病例可能傳播給他人的地點,立即緊急噴藥殺滅成蚊,間隔一周再次噴藥,共噴藥三次。

(2)清除伊蚊孳生地。在疫點周圍半徑100米範圍內開展清除伊蚊孳生地工作。根據疾病傳播風險的評估結果,結合蚊媒監測情況,在更大範圍內開展緊急蚊媒控制工作。
開展滅蚊工作後,要對媒介控制效果進行評估。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1個月內無新發病例,以及布雷圖指數和誘蚊誘卵指數降到5以下時,可結束本次應急處理工作。

社區動員和健康教育

發生本地暴發疫情時,要立即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和社區動員,發動社區和廣大民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整治環境和清除蚊蟲孳生地。

其它

出院標準
體溫恢復正常,隔離期已滿(病程大於5天)。

預後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一般預後良好。

深圳口岸首次檢出

深圳檢驗檢疫局2009年11月21日對外通報,該局日前在寶安機場口岸檢出深圳首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患者。據了解,該男性旅客來自上海,入境前一周在馬來西亞出差,其血樣於11月19日確認“基孔肯雅病毒核酸”呈陽性。深圳檢疫部門已經通報上海的衛生部門共同做好防控工作。患者已被轉診。

爆發疫情

2010年10月1日,東莞市報告萬江新村社區發現基孔肯雅熱疑似病例。10月2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東莞市送檢的15例發熱病例血標本中檢測到10例基孔肯雅熱病毒核酸陽性。根據病例的臨床特徵、流行病學調查及實驗室檢測結果,認定為一起基孔肯雅熱社區聚集性疫情。經流行病學調查,截至10月1日,共發現91例疑似病例。病例均為輕症病例,以發熱並伴有關節痛、肌肉骨骼痛或皮疹症狀為主,絕大多數已經痊癒,無住院、重症和死亡病例。

2013年9月,據澳大利亞“新快網”報導,不少從巴厘島等亞洲景點旅遊回國的澳大利亞遊客都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報導稱,2013年頭9個月裡,感染這種病毒的澳人增加至創紀錄的107人,而2011年同期才37人,2012年僅19人。

盤點那些曾經致命的病毒

1939年,科學家發現了病毒。病毒體積小威力大,複製能力強,變異迅速,能廣發傳播。一些病毒通過侵入新物種大量繁殖:愛滋病毒是黑猩猩所攜帶的某種變體,非典病毒與果子狸的冠狀病毒有關
伊波拉病毒 | 拉沙熱病毒 | 登革熱病毒 | 馬秋波病毒 | DNA腫瘤病毒 | 瘋牛病病毒 | 天花病毒 | 脊髓灰質炎病毒 | 流感病毒 | RNA腫瘤病毒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 禽流感 | 口蹄疫病毒 | 狂犬病毒 | 豬瘟病毒 | 雞新城疫病毒 | 超級病菌 | 基孔肯雅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