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人文中學的老師,名叫拉特(Raat),是一位教授(當時德國的中學教師也有得到教授職稱的),本應稱拉特教授,但人們都管他叫垃圾教授,怎么回事呢?這是他一生行為使然。小說所描寫的就是垃圾教授一生的所作所為。故事發生在19世紀末德國北方一個海港城市。
垃圾教授是一個學校的暴君,他的教學從來就是以學生為敵。他認為學生是被管教的對象,他們的本性就是任性放縱,不知好歹;他們天性好玩的舉動無異於墮落;他們粗心大意、嘻嘻哈哈就是對國家權力的反抗;他們的任何一個“出軌”行為都會導致一場騷亂,這無異於暴民的“暴動”。對學生嚴厲殘暴,無端刁難,動輒就“關禁閉”,成他的習性。不料在這個海港城市出現了一個歌女叫羅莎·弗蕾利希(Rosa Fr hlich),這是一個飽受侮辱和傷害的風塵女子。垃圾教授非常害怕他的學生與這個歌女勾搭成奸,便使出混身解數,對學生跟蹤追查,併到處打聽歌女的下落,鬧出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殊不知他的學生並沒有與歌女勾搭成奸,而他自己倒成了這個風塵女子的情夫,甚至跟她結為夫婦。這一醜聞一經傳出,他就成為名副其實的“道德垃圾”了。學校當局理所當然地開除了他的公職。
垃圾教授的“維護道德準則”的假面具被撕破以後,他便一反常態,公然以“道德垃圾”的面目出現,把歌女弗蕾利希當作自己手上一個得力的工具,與她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大肆販賣道德垃圾。他們開設賭場,把自己的寓所變成妓院,自己甘願戴綠帽子也在所不惜,把個小小的海港城市搞得烏煙瘴氣。這個城市的人,上至社會名流,下至平民百姓,包括他的歷屆學生,因為這個賭場和妓院,一個個都象掉了魂似的,傷風敗俗的事件屢見不鮮。不少人破產乃至自殺。垃圾教授對此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他的迫害狂和報復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最後,當他的最後一個“死敵”———他的學生洛曼(Lohmann)和他的老婆呆在一起時,他瘋狂了,完全喪失了理智。他粗暴地搶過洛曼的錢包並動手想掐死歌女弗蕾利希,從而觸犯了刑律,被關進監獄。他的另一個學生基澤拉克(Kieselack)看到這一場景時,不無嘲諷地說:“終於運走了一車垃圾”。
背景與特色
小說有力地抨擊了德意志帝國的教育制度對青少年的殘害,極其深刻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那些“社會名流”可算是滿嘴的“道德準則”、滿肚子的“男盜女娼”的代表人物。小說編者按構嚴謹,語言生動,可讀性很強。值得德語學習者一讀。
這部小說以漫畫手法,多方面地暴露和諷刺了德皇威廉二世統治下摧殘人性的法西斯奴化教育制度和醜惡的社會現實。小說有一個副標題:《一個暴君的末日》。由於小說的背景正是德國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的時代,因而作者筆下的垃圾教授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他的整個階級,以此反映十九世紀末德國封建貴族和資產階級的虛偽和墮落:他們自己虛偽墮落,卻指責別人道德敗壞;他們為了鞏固軍國主義統治,採用專制高壓手段,對青年一代進行奴化教育,稍有越軌,就關禁閉懲罰,或是利用權勢,斷送年輕人的前程。垃圾教授對待學生猶如一個“暴君”。可是,瘋狂一時的垃圾教授是短命的。垃堤這個暴君的末日也象徵了德國帝國主義的末日。
作者介紹
亨利希·曼。1871年生於呂貝克。父親是當地的大商人,又是該城的參議員,他年輕時就死了父親,人文中學畢業後曾在德勒斯登當過書店店員,在柏林費舍爾印書館作過職員。後來他在柏林和慕尼黑念過大這,不久就專門從事寫作。1893年第一次旅行法國,法國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對他後來的世界的形成和文學創作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898年前,享利希·曼和他的弟弟托馬斯曼(1875—1955)主要生活在義大利;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給了他不可磨滅的印象。回國後,他先住在慕尼黑,後定居柏林。他擁護主,反對戰爭。他熱烈地歡迎德國1918年的十一月革命,曾對魏瑪共和國寄予很大的希望。從1930年起他擔任普魯士藝術科學院創作協會主席,一貫堅持人文主義的文化主張。他大聲疾呼地反對軍國主義的復活、大國沙文主義的強權政冶和法西斯主義的野蠻行徑。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他經過布拉格流亡到法國。希特勒法西斯分子禁止他的作品流傳,焚毀任旅漢人民陣線委員會主席,他同德國共產黨人、社會民主黨人、無黨派知識界人士等一道對希特勒法西斯主義進行了堅決的、不調和鬥爭。法國淪陷後,1940年他又流亡到美國。1950年3月他病逝於加利福尼亞洲。
亨利希·曼的創作成就以長篇小說最為突出。他一生寫有十九部長篇小說,五十五篇中、短篇小說,十一部劇本以及為數眾多的政治論著。在藝術上他深受法國作家司湯達、福樓拜和左拉等的影響,對資產階級社會持批判態度,創作具有批判現實主義風格。他的主要作品有早期的《在懶人的樂園裡》(1900),描寫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一個外省大學生在柏林的沉浮,反映帝國主義時期壟斷資產階級的某些特徵,對柏林的交易所和新聞界形形色色的投機家作了辛辣的諷刺。一九○九年發表的小說《小城》,通過描寫義大利一個小城因劇團演出而引起兩派人的爭論以及最後和解的過程,頌揚良好的民主精神和愛的傳統,表現了作者的高尚理想。一九一一~一九二五年創作的長篇巨著《帝國三部曲》(《臣僕》、《窮人》和《首腦》)最為著名。它全面批判了普魯士軍國主義,揭露德意志帝國的反動社會制度,諷刺沙文主義者和社會民主黨人中的工人貴族,是德國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在德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國外流亡時期在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八年發表的長篇小說《亨利四世》(包括《國王亨利四世的青年時代》和《國王亨利四世的完成》上、下兩部),敘述十六世紀宗教戰爭中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過程,塑造了一個代表人民利益的領袖形象,用歷史小說的形式抨擊和反對希特勒政權,對反法西斯鬥爭具有積極影響。他還創作了四部共和國小說,從不同角度揭露資產階級的腐朽沒落。亨利希·曼這些偉大作品的貢獻在於把德國長篇小說推上了新的高度,具備了世界水平。
電影版
《垃圾教授》是德國作家亨利希·曼的一部中篇小說,1930年,美國導演約瑟夫·馮·斯登堡將其改編拍攝成有聲電影,取名《藍天使》。
《藍天使》是在德國烏髮(UFA)電影製片公司拍攝的。當年,這裡擁有世界上最現代化的攝影棚,其完善的技術足以與好萊塢抗衡。此外,烏髮公司的院線在41座城市裡擁有上百家影院。那是德國電影的無比繁榮的年代,不僅誕生了《杜伯瑞夫人》、《卡利加里博士》、《最卑賤的人》、《大都會》、《五分錢的歌劇》等一大批電影史上的經典名片,還出現了表現主義、室內劇、新客觀派等風格迥異的電影流派,同時也湧現出了像茂瑙、劉別謙、朗格那樣一流水準的大師級導演。但是,陰錯陽差,德國的第一部有聲電影《藍天使》卻是由一個出生在奧地利的美國導演約瑟夫·馮·斯登堡拍攝的。
《藍天使》的導演約瑟夫·馮·斯登堡1894年5月29日出生於維也納,後隨父母移民美國,家境貧寒。年輕的斯登堡先在紐約第五大街的一家商店工作,後來又轉到一家專門修復有劃痕的電影拷貝的公司。之後,他來到好萊塢,先做剪輯師助理,後來成為剪輯師。1925年,斯登堡導演了第一部影片《求救者》,描繪了被社會遺棄的人們在碼頭上的悲慘生活。1927年,斯登堡拍攝了《下層社會》,這是他第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影片。1928年,他又執導了《最後的命令》,1957年,斯登堡執導了最後一部作品《噴氣機飛行員》。1969年 12月22日,斯登堡在好萊塢逝世。
《垃圾教授》出版於1905年,當時正值專橫跋扈的德皇威廉統治時期,小說通過教授這類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墮落與死亡,隱喻德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喪和必然滅亡。導演在改編時有所側重,為了迎合有聲電影初期觀眾的口味,導演斯登堡在影片中有意突出了翁拉特教授同舞女洛拉的關係,從而削弱了原著的社會批判意識。所以,當亨利希·曼看了這部影片後,不無嘆息地說,他吹響的是反對統治者的號角,他是以翁拉特教授象徵著權威的崩潰,電影中的“垃圾教授”卻成了洛拉吊襪帶下的犧牲品。編導別有用意地將時代背景移到了上世紀20年代,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德國經濟蕭條,社會動盪不安,希特勒及其領導的納粹黨乘虛而入,擴展自己的勢力。影片通過為人師表的教授翁拉特墮落成拜倒在舞女洛拉石榴裙下、醜態百出、最後飽含羞辱地死在講台上的沒落形象,映襯出那個時期為納粹提供黨徒的某些資產階級階層的窮途末路,這正是本片的思想價值所在。
將文學名著寓以新意,改編成電影並獲得成功,這在當時並不多見。因此,斯登堡的改編方法曾遭到不少人的反對,其中包括烏髮製片公司的老闆。但當影片完成他看了之後,不得不承認,一部真正好的小說,完全可以以另外一種形式拍成電影。1959年,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重拍了《藍天使》,卻遠不如斯登堡在上世紀30年代拍攝的這部黑白片。
《藍天使》的女主角瑪琳·黛德麗在遇見斯登堡之前只是一個毫無名氣的小演員。1930年,導演斯登堡去柏林為派拉蒙公司和烏髮公司合拍的《藍天使》物色女主角,他獨具慧眼,在黛德麗身上發現了洛拉的特質,即隱藏在冰冷外表之下的火熱的情慾,於是果斷起用黛德麗扮演洛拉。本片使德國女演員瑪琳·黛德麗一舉成名。《藍天使》首映當晚,斯登堡將黛德麗帶到好萊塢。此後,為她“量身定做”了五部電影。瑪琳·黛德麗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有間諜、流浪女、情婦、妻子和母親,這些完全不同的角色使黛德麗成為一位“全能型”的演員。這五部電影中的《上海快車》(1932)、《金髮碧眼的維納斯》(1932)和《女惡魔》(1935)是斯登堡最優秀的作品。
在《藍天使》中,扮演“垃圾教授”翁拉特的是德國早期著名演員、德國戲劇界“教皇”級的人物埃米爾·強寧斯。他曾主演過劉別謙的著名影片《杜巴瑞夫人》和《女王安娜傳》。1924年,強寧斯因主演了德國表現主義代表作《最卑賤的人》而聲名遠揚。此後,強寧斯也去了好萊塢。在那裡,他扮演的不是與《最卑賤的人》中門童類似的角色,就是年邁潦倒的下等人,這些角色雖然千篇一律,但他悲壯的表演所產生的藝術感染力,卻使他成為一名國際明星。1928年,他和《藍天使》的導演約瑟夫·斯登堡再次合作,在好萊塢拍攝了《最後的命令》一片,同年他還主演了維克多·弗萊明的影片《肉體之道》,憑藉這兩部影片的出色表演,強寧斯獲得了首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的稱號,成為了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的歐洲演員。也正是他將斯登堡介紹到柏林,將亨利希·曼的小說《垃圾教授》搬上了銀幕,拍攝完成了《藍天使》。不過,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強寧斯蹩腳的英語讓他不得不又回到了德國從事舞台表演。在納粹時期,強寧斯成為納粹時期身價最高的電影演員,他的榮譽幾乎達到了個人崇拜的地步。戰爭結束後,他被禁止工作,1950年,這位偉大的電影演員在孤獨和淒涼中死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藍天使》越發顯現出它的永恆的價值。新德國電影的主將法斯賓德評價影片時說:“斯登堡使用電影這種方式,不是直接講述歷史檔案,而是間接地加以講述……這真是一種絕妙的藝術性,其活力是從後來的效應中顯示出來的。”《藍天使》使法斯賓德獲得了靈感和啟迪,1982年,他以《藍天使》的女主角為素材,拍成了他的名片《洛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