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學校的地質學系合併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建校初期,學校分別在北京沙灘(原北京大學地質館)、端王府夾道(原北京大學工學院)和河北宣化地質學校三處辦學。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
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952年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
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
2012年,正在武漢考察的溫家寶總理回訪母校
2012年,正在武漢考察的溫家寶總理回訪母校
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
1970年遷出北京。
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為武漢地質學院。
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原北京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兩地辦學。
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對兩個校部一體建設。
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定。
2010年9月,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定。
2012年,中國地質大學參與組建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
辦學條件
截至2013年5月,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有學生6.4萬餘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近2.5萬人,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2800餘人,成教及網路教育註冊學生3.9萬餘人,各類留學生400餘人。院系設定
學院 (課部) | 代碼 | 本科專業 | 學制 | 備註 |
---|---|---|---|---|
地球科學學院 | 070901 | 地質學 | 四年 | 國家理科基地,兼有二學位(2010年批准) |
070902 | 地球化學 | 四年 | ||
070501 | 地理科學 | 四年 | ||
資源學院 | 081403 | 資源勘查工程 | 四年 | 部工科基地,兼有二學位(2010年批准) |
081502 | 石油工程 | 四年 | ||
070701 | 海洋科學 | 四年 | ||
材料與化學學院 | 070302 | 套用化學 | 四年 | |
080403 | 材料化學 | 四年 | ||
080401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科引導目錄 | |
環境學院 | 081102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四年 | |
071001 | 生物科學 | 四年 | ||
082502 | 環境工程 | 四年 | ||
081404T |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2006年批准 | |
工程學院 | 081402 | 勘查技術與工程 | 四年 | |
081001 | 土木工程 | 四年 | ||
080303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 四年 | (暫不招生) | |
082901 | 安全工程 | 四年 | ||
081401 | 地質工程 | 四年 | 2010.1批准 | |
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 | 070801 | 地球物理學 | 四年 | |
070903T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
081402 | 勘查技術與工程(勘查地球物理) | 四年 | ||
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 | 080301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四年 | |
080202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
080801 | 自動化 | 四年 | ||
080701 | 電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
080703 | 通信工程 | 四年 | ||
080205 | 工業設計 | 四年 | ||
經濟管理學院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四年 | 兼有二學位 |
120202 | 市場行銷 | 四年 | ||
120203K | 會計學 | 四年 | ||
120901K | 旅遊管理 | 四年 | ||
12010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四年 | ||
120204 | 財務管理 | 四年 | 2004年批 | |
120103 | 工程管理 | 四年 | 2004年批 | |
020101 | 經濟學 | 四年 | 兼有二學位 (2005年批准) | |
02040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四年 | ||
071201 | 統計學 | 四年 | 2004年批 | |
外國語學院 | 050201 | 英語 | 四年 | |
信息工程學院 | 070504 | 地理信息科學 | 四年 | |
081201 | 測繪工程 | 四年 | ||
080902 | 軟體工程 | 四年 | ||
081202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2005年批准 | |
080706 | 信息工程 | 四年 | 2008年批准 | |
數學與物理學院 | 070101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四年 | |
070201 | 物理學 | 四年 | ||
070102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四年 | ||
體育部 | 040203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四年 | 2005年招生 |
珠寶學院 | 080410T |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 四年 | |
130504 | 產品設計(珠寶首飾設計) | 四年 |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050302 | 廣播電視學 | 四年 | |
130502 | 視覺傳達設計 | 四年 | ||
130202 | 音樂學 | 四年 | ||
130503 | 環境設計 | 四年 | ||
130310 | 動畫 | 四年 | 2013年審批通過 | |
公共管理學院 | 120402 | 行政管理 | 四年 | 兼有二學位(2005年批准) |
030101K | 法學 | 四年 | ||
120401 | 公共事業管理 | 四年 | ||
120404 | 土地資源管理 | 四年 | ||
070502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四年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030503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2004年批准 |
計算機學院 | 08090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
080903 | 網路工程 | 四年 | 2004年批准 | |
080904K | 信息安全 | 四年 | 2005年批准 | |
李四光學院 | 創新人才培養 | 2+1+1模式 | 2012年設立,與中科院合 |
學科總覽
學校大力構建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導的學科體系。在繼續鞏固地學優勢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套用科學、前沿科學,與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信息、納米、材料、生物、能源、環保等新興交叉學科領域。分層次、分階段地推進國家重點學科、湖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校級重點培育學科建設,改善學科結構,構建相互支撐、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學科生態系統,顯著提升了學科建設水平。截至2013年10月,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導的學科體系初步建成。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工程等兩個專業全國排名第一,被列為自然科學、理學A級以上學校。學校現有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其中“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與“地質學”2個一級學科全國排名第一;有17個學院(課部)、60個本科專業;擁有國家地質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土資源部地質工科人才培養基地;擁有碩士學位授予點120個,博士學位授予點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具有高校教師碩士學位授予權;有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藝術碩士(MFA)、法律碩士(J.M)、資產評估碩士、翻譯碩士、會計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和工程管理碩士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包含19個專業工程領域。2005年,新增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博士點,在文科博士點申報方面取得了突破。
重點學科
學科門類代碼、名稱 | 學科代碼、名稱 | 自設學科代碼、名稱 | ||
02 經濟學 | 0202 | 套用經濟學 | ||
07 理學 | 0707 | 海洋科學 | ||
0708 | 地球物理學 | |||
0709 | 地質學 | 0709Z1 | 寶石學 | |
0709Z2 | 地球生物學 | |||
0709Z3 | 行星地質與比較行星學 | |||
0709Z4 | 水文地質學 | |||
08 工學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0814 | 土木工程 | |||
0815 | 水利工程 | |||
0816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
0818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0818Z1 | 資源產業經濟 | |
0818Z2 | 資源與環境遙感 | |||
0818Z3 | 地學信息工程 | |||
0818Z4 | 地質裝備工程 | |||
0820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
083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0830Z1 | 資源與環境化學 | |
0830Z2 | 環境生物與生態技術 | |||
0837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
12 管理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學科門類代碼、名稱 | 學科代碼、名稱 | 自設學科代碼、名稱 | ||
02 經濟學 | 0201 | 理論經濟學 | ||
0202 | 套用經濟學 | |||
03 法學 | 0301 | 法學 | ||
030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
04 教育學 | 0401 | 教育學 | ||
05 文學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 | ||
0503 | 新聞傳播學 | |||
07 理學 | 0701 | 數學 | ||
0702 | 物理學 | |||
0703 | 化學 | |||
0705 | 地理學 | |||
0707 | 海洋科學 | |||
0708 | 地球物理學 | |||
0709 | 地質學 | 0709Z1 | 寶石學 | |
0709Z2 | 地球生物學 | |||
0709Z3 | 行星地質與比較行星學 | |||
0709Z4 | 水文地質學 | |||
0710 | 生物學 | |||
0712 | 科學技術史 | |||
0713 | 生態學 | |||
0714 | 統計學 | |||
08 工學 | 0802 | 機械工程 | ||
0804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081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
0811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0814 | 土木工程 | |||
0815 | 水利工程 | |||
0816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
0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
0818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0818Z1 | 資源產業經濟 | |
0818Z2 | 資源與環境遙感 | |||
0818Z3 | 地學信息工程 | |||
0818Z4 | 地質裝備工程 | |||
0820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
083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0830Z1 | 資源與環境化學 | |
0830Z2 | 資源生物與生態技術 | |||
0835 | 軟體工程 | |||
0837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
09 農學 | 0903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
12 管理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1202 | 工商管理 | |||
1204 | 公共管理 | |||
13 藝術學 | 1305 | 設計學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海洋科學博士後流動站
地球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
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水利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安全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教學成果
學校歷年獲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覽表 | ||||
時間 | 成果名稱 | 獲獎類別 | 等級 | 主要完成人 |
1989 | 地質類工科專業課教學改革成果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優秀獎 | 電法勘探課程教學組 張桂青 劉崧 潘玉玲 |
1989 | 結合地質專業特點,改革體育教學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優秀獎 | 體育部 胡燕生 張雪芹 朱發榮 |
1993 | 以資隊伍建設為核心,創建一流的《岩石學》課程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游振東 葉德隆 王方正 鍾增球 朱勤文 |
1997 | 構造地質學(教材)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朱志澄 宋鴻林 李智陵 郭穎 李德威 |
1997 | 實現零的突破,開創寶石教育的先河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顏慰萱 李婭莉 薛秦芳 亓利劍 袁心強 |
2001 | 土木工程(岩土)專業人才產學研合作培養方案研究與實踐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唐輝明;林彤;李雲安;吳詩鑫;程祖依 |
2001 | 國家理科基地地質學專業研究型 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及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李昌年 杜遠生 歐陽建平 金振民 劉世勇 |
2005 | 創新型地質人才培養模式與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潘 懋 鄭海飛 趙連澤 於在平 李昌年 |
2005 | 周口店實踐教學基地野外地學實驗室開放建設及輻射功能研究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趙溫霞 章澤軍 曾廣策 李方林 李昌年 |
2005 | 地學類創新人才培養方法和途徑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趙鵬大 呂新彪 歐陽建平 杜遠生 李正元 |
2009 | 依託區域優勢,高校聯合培養人才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國家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李文鑫 許曉東 劉建清 康燦華 陳 飛 徐躍進 劉茂林 吳 平 |
1989 | 地質類工科專業課教學改革成果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電法勘探課程教學組 張桂青 劉崧 潘玉玲 |
1989 | 結合地質專業特點,改革體育教學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體育部 胡燕生 張雪芹 朱發榮 |
1989 | 面對未來世紀、培養開創型人才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張本仁 |
1989 | 綜合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趙鵬大 陳鍾惠 楊巍然 |
1989 | 提高野外地質教學實習質量,建設地質工程師的搖籃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譚應佳 郭鐵鷹 |
1989 | 深化改革,開拓前進,將套用化學系建成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體制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姚俊安 |
1989 | 學為主體,重點培養學生能力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張人權 許紹倬 高雲福 |
1989 | 研製開發儀器設備,增強教學科研能力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李建設 孫連發 吳百一 |
1989 | 教書育人,積極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謝興武 |
1989 | 大學生思想教育模式探索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霍紹周 |
1993 | 以資隊伍建設為核心,創建一流的《岩石學》課程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游振東 葉德隆 王方正 鍾增球 朱勤文 |
1993 | 開展系列評優 強化基層一線管理 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陳鍾惠 張桂珍 梁志 魏振蘭 王曉明 |
1993 | 地質工科艱苦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大力加強以穩定專業思想為主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湯鳳林 姚金素 譚義賢 謝志華 曾鶴陵 |
1993 | 關於教學與科研、生產三結合的研究與實踐--石油系河南油田三結合基地建設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田世澄 郝東恆 孫永傳 張樹林 趙彥超 |
1993 | “地球化學與勘查”專業建立專業教學實習環節的探索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朱有光 李澤九 谷曉明 蔣敬業 馬振東 |
1993 | 堅持《大綱》教學目標,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總體水平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曹亞軍 劉心全 丁愛政 |
1993 | 提高地礦類《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探索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葉牡才 許小平 謝興武 張一球 |
1993 | 教學評價技術的研究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梁嘯吟 瞿蓓敏 陳瓊 |
1997 | 構造地質學(教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朱志澄 宋鴻林 李智陵 郭穎 李德威 |
1997 | 實現零的突破,開創寶石教育的先河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顏慰萱 李婭莉 薛秦芳 亓利劍 袁心強 |
1997 | 地質類工科專業的教學改革及提高學生能力的研究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劉天佑 潘玉玲 萬樂 詹正彬 顧漢明 |
1997 | 跨世紀地學人才智慧型結構最佳化的研究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馬昌前 傅安洲 唐仲華 李長安 趙俊明 |
1997 | 機械設計電教教材編制和教學最佳化的研究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秦婉芳 譚義賢 何聖熙 趙鶴林 孟科 |
1997 | 理論力學CAI軟體的研究與套用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張建民 蔣國盛 張瑩 白景嶺 姚正學 |
1997 | 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魏振蘭 劉傑 吳太山 戴庭勇 胡長華 |
2001 | 土木工程(岩土)專業人才產學研合作培養方案研究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唐輝明 林彤 李雲安 吳詩鑫 程祖依 |
2001 | 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工程圖學教育模式實現圖學教育的現代化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王巍 錢可強 吳志軍 方興 周琴 |
2001 | 國家理科基地地質學專業點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及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李昌年 杜遠生 歐陽建平 金振民 劉世勇 |
2001 | “外生存體驗”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意義的研究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董范 張志堅 桑祖南 劉亞非 周雲 |
2001 | 中俄高校合作教材《岩心鑽探學》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湯鳳林 蔣國盛 楊凱華 馮德強 鄢泰寧 |
2001 |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程建設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鄭貴洲 郭際元 黃曉萍 王琪 曾文 |
2001 | 培養具有地質特色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研究與探索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王焰新 程勝高 梁志 蔡鶴生 劉傑 |
2001 | 套用地球物理專業面向二十一世紀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姚姚 張勝業 王興 潘玉玲 段梅英 |
2001 |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改革及CAI在其實驗教學中的套用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孫立鵬 饒建華 鄧群 蔡建平 曾小慧 |
2001 | 樁基計算機模擬教學試驗仿真系統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蔣國盛 汪國香 段隆臣 陸洪智 吳翔 |
2001 | 工科化學系列課程建設的研究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金繼紅 夏華 何明中 |
2001 | 教育部“國家理科基地創建名牌課程項目”《古生物地史學》課程體系的最佳化與更新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楊逢清 龔淑雲 張雄華 馮慶來 盧宗盛 |
2001 | 《離散數學》網路輔助教學及試題庫系統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蔡之華 薛思清 呂維先 趙蔓 羅忠文 |
2001 | 新形勢下研究生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陳金銀 成中梅 史元盛 牛雅莉 朱增榮 |
2005 | 周口店實踐教學基地野外地學實驗室開放建設及輻射功能研究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趙溫霞 章澤軍 曾廣策 李方林 李昌年 |
2005 | 國家地質學理科基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杜遠生 劉世勇 楊坤光 李昌年 歐陽建平 |
2005 | 計算機輔助區域地質填圖系統(教學版)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吳沖龍 劉剛 汪新慶 趙溫霞 李偉忠 |
2005 | 基於INTERNET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體系及其評估模型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趙晶 王菁 張峰 於志平 |
2005 | 地學類創新人才培養方法和途徑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趙鵬大 呂新彪 歐陽建平 杜遠生 李正元 |
2005 |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人才知識結構體系與素質特徵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吳信才 楊倫 郭際元 鄭貴洲 黃曉萍 |
2005 | 《現代晶體化學》(教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陳敬中 孟大維 吳秀玲 何涌 趙珊茸 |
2005 | 國外地質類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賴旭龍 金振民 鮑征宇 曾廣策 王華 |
2005 | 環境生態意識教育在大學生素質培養中的地位與途徑研究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王焰新 羅澤嬌 張首麗 龐嵐 王群英 |
2005 | 新型地質工科人才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的方法與途徑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呂新彪 王華 張吉軍 蘭廷澤 郭秀蓉 |
2005 | 編寫面向21世紀《岩石學》教材構建現代化岩石學課程教材新體系(教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桑隆康 路鳳香 鄔金華 廖群安 |
2005 | 提高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措施與途徑研究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姚光慶 王華 蘭廷澤 關振良 趙彥超 |
2005 | 機率統計面向21世紀改革探索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謝興武 劉安平 李宏偉 沈遠彤 趙晶 |
2005 | 工程製圖教學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蔡建平 周琴 李波 孫立鵬 王巍 |
2005 | 理工類專業課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改革出路研究--以石油地質學課程為例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徐思煌 袁彩萍 馬立祥 陳振林 |
2005 |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產學研三結合實踐基地建設研究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李江風 張麗琴 渠麗萍 劉建華 王占岐 |
2009 | 依託區域優勢,高校聯合培養人才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李文鑫 許曉東 劉建清 康燦華 陳飛 徐躍進 劉茂林 吳平 |
2009 | 地質學品牌專業建設與特色人才培養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楊坤光 杜遠生 王家生 徐士元 尹翠芬 |
2009 | 地史古生物4合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龔一鳴 童金南 杜遠生 謝樹成 馮慶來 |
2009 | 地質類理工科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與途徑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歐陽建平 楊倫 李鵬翔 袁晏明 張先進 |
2009 | 面向西部優秀地礦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張錦高 傅安洲 萬清祥 劉世勇 龐嵐 |
2009 | Metamorphic Petrology變質地質學(教材)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Roger Mason 桑隆康 |
2009 | 發揮傳統優勢專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相關新專業的成功拓展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王華 姚光慶 李江風 解習農 焦養泉 |
2009 | 套用地球物理專業系列課建設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張勝業 姚姚 劉天佑 潘玉玲 李大心 |
2009 | 我國珠寶本科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薛秦芳 袁心強 李婭莉 陳美華 李立平 |
2009 | 石油工程專業油藏地質類課程體系、教材建設與新型人才培養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姚光慶 徐思煌 謝叢姣 蔡忠賢 周鋒德 |
2009 | 促進學科交叉,構建“地下水與環境”的創新型實驗教學體系與平台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馬騰 王焰新 李義連 楊倫 潘歡迎 |
2009 | 研究生培養管理信息系統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李門樓 郭嘉 張俐 柯小玲 葉靜 |
2009 | 套用化學專業課程改革及綜合實驗課建設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趙中一 魯立強 李季 何明中 楊冠青 |
2009 | 舞龍運動引進高校體育教學課堂對弘揚民族精神的研究 | 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三等獎 | 胡凱 楊漢 蔡楚元 金連坤 熊昌進 |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 | 周口店野外地質實踐教學 | 古生物學 | 地史學 |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 |
工程地質學基礎 | 地下水污染與防治 | 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 | 結晶學及礦物學 | 岩石學 |
構造地質學 | 岩土鑽掘工程學 | 管理學 | 變質地質學 |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
戶外運動 | 地球化學 |
分析化學 | VisualC++程式設計 | 大學物理 | 資源信息系統 | 寶石學 |
地球科學導論 | 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 | 大學英語 | 線性代數 | 油氣儲層地質學 |
物理化學 | 岩石學 | 大學化學 | 高等數學 | 礦床學 |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 |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 | C語言程式設計 | 地理信息系統 | 機械設計基礎 |
財務管理 | 水文地質學基礎 | 地下水動力學 | 普通地質學 |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5月,學校有教職員工3205人,其中專任教師1600多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博士生導師183人,教授420人,副教授497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5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5人。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8人(含“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2人),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畫”1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31人,入選“湖北省百人計畫”4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畫”累計入選3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08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8人。2008年,該校成秋明教授繼該校趙鵬大院士之後,成為榮獲國際數學地質學會最高獎——克倫賓獎的第二個亞洲人。院士名錄在校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
在校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4人)
趙鵬大 | 湯鳳林 | 桑隆康 | 鄢泰寧 |
趙鵬大 |
湯鳳林 | 李硯耕 |
袁道先 | 張宗祜 | 金慶煥 |
常印佛 | 劉光鼎 | 劉廣潤 |
張國偉 | 鄭綿平 | 湯中立 |
蘇義腦 | 歐陽自遠 | 楊文采 |
李廷棟 | 區域地質學家 | 張彭熹 | 鹽湖地球化學家 |
劉寶珺 | 沉積學家 | 孫大中 | 前寒武紀地質學家 |
馬宗晉 | 構造、地震地質學家及減災專家 | 秦蘊珊 | 海洋地質學家 |
傅家謨 | 有機地球化學家及沉積學家 | 馬 瑾 | 構造地質學家 |
張本仁 | 地球化學家 | 殷鴻福 | 地質古生物學家 |
歐陽自遠 | 地球化學家天體化學家 | 汪集暘 | 地熱學家 |
張瀰漫 | 古生物地層學家及古脊椎動物學家 | 葉大年 | 礦物學家 |
戎嘉余 | 地層古生物學家 | 程國棟 | 冰川凍土學家 |
陳 旭 | 古生物與地層學家 | 鍾大賚 | 構造地質學家 |
金振民 | 構造地質學家 | 楊文采 | 地球物理學家 |
盧耀如 | 水文地質學家及工程地質學家 | 胡見義 | 石油地質學家 |
湯中立 | 礦產勘察專家及礦床地質學家 | 鄭綿平 | 礦床地質學家及鹽湖學家 |
金翔龍 | 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學家 | 馬永生 | 石油地質學家 |
莫宣學 | 岩石學家 | 高山 | 地球化學 |
舒德乾 | 古生物學及進化生物學 | 王成善 | 地球化學 |
金之鈞 | 石油地質學 |
馮景蘭 | 礦床學家及工程地質學家 | 尹贊勛 | 古生物學家及地質學家 |
袁見齊 | 礦床學家 | 傅承義 | 地球物理學家及地震學家 |
秦馨菱 | 地球物理學家及地震學家 | 池際尚 | 岩石學家 |
馬杏垣 | 構造地質學家及地震學家 | 張炳熹 | 礦床學家 |
塗光熾 | 礦床學家及地球化學家 | 郝詒純 | 地層古生物學家 |
曾融生 | 地球物理學家及地震學家 | 劉光鼎 | 海洋地質學家及地球物理學家 |
丁國瑜 | 第四紀地質學家及地震地質學家 | 劉寶珺 | 沉積學家 |
馬宗晉 | 構造、地震地質學家及減災專家 | 金翔龍 | 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學家 |
胡見義 | 石油地質學家 | 楊遵儀 | 古生物學家 |
王鴻禎 | 地層古生物學家 | 高山 | 地球化學家 |
學術研究
科研建設
2009年至2013年之間,學校主持“973”項目及專題、“863”項目及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各類國家級項目600餘項。殷鴻福院士主持完成的確定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金釘子”(國際標準)的科技成果榮獲“2001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進展”、“200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2001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的殊榮。學校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發表論文4篇。學校共有50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十一五期間”,學校獲得國家科技獎勵6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70餘項,各類專利336項。在國外發表論文400餘篇,發表論文總數超過7500篇,被SCI、EI、STP收錄論文700多篇,其中,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上發表文章1篇,在地質學國際權威期刊《GEOLOGY》發表文章4篇。
研究機構
學校有各類科研機構、實驗室、研究院(所、中心)86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5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岩石圈構造、深部過程及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
礦產資源定量評價及信息系統國土資源部重點研究實驗室(國土資源部重點)
殼幔體系組成、物質交換及動力學國土資源部開放研究實驗室
環境岩土技術國土資源部開放研究實驗室
國家遙感中心地殼運動與深空探測部(科技部)
工程地球物理國土資源部開放研究實驗室
地球表層系統開放研究實驗室(湖北省重點)
構造與油氣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
湖北省廢物地質處理與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地球物質與區域資源和環境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重點)
湖北省油氣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中心(籌)(教育部重點)
聯合共建油氣資源勘查研究中心(地大與中國石化共建)
中匈聯合環境科學與健康實驗室(與匈牙利羅蘭大學共建)
貴陽。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循環經濟研究院(與貴陽市聯合共建)
中美聯合非開挖研究中心(與美國高校)省部級工程中心
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統軟體開發及套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岩土鑽掘與防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納米礦物材料及套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國土資源法律評價工程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
地理信息系統軟體開發及套用工程中心(湖北省)
湖北省岩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
湖北省黃姜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
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
資源環境經濟研究中心(湖北省)國家級、省級實驗示範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網站
湖北省高等學校周口店野外地質實踐教學示範中心
湖北省高等學校地質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湖北省高等學校電子電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湖北省高等學校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湖北省高等學校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湖北省高等學校物理實驗中心
檢測機構
國土資源部武漢資源環境監督檢測中心
珠寶檢測技術研究中心
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研究所
行星科學研究所
沉積盆地及沉積礦產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中心
電子商務國際合作中心
套用心理學研究所
華中構造力學研究中心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學校主辦的《地球科學》中、英文版被世界著名六大檢索系統
的《EI》、《CA》、《PЖ》、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4大檢索系統,以及地學資料庫《GeoRef》、《GeoBas》等收錄。英文版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SCIE收錄。《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進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系統(CSSCI),該刊位居70種高校綜合性學報第11位、在湖北省綜合期刊中排名第2位,並於2013年首次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實現“三大核心”大滿貫。《地球科學》入選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地學核心期刊第3名,1997年500名被引頻次最高中國科技期刊第51名,位居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前列;1999年《地球科學》(中英文版)又獲6項大獎,其中《地球科學》以總分第一(95.5分)的佳績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期刊評比一等獎。2002年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2001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高期刊"(高知名度,高學術水平),獲得"首屆國家期刊獎",首屆"湖北十大名刊","湖北雙十佳期刊",還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等國家、省、部級獎勵20餘項。
工程地球物理學報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地質科技情報
安全與環境工程
寶石和寶石學雜誌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學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獻為主體、地球科學類文獻為特色的館藏體系。學校擁有紙質圖書資料170.46萬冊,電子圖書7000GB,期刊1500餘種,中外文資料庫20個。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 郝 翔 |
校 長 | 王焰新 |
黨委副書記 | 朱勤文 |
黨委副書記 | 傅安洲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成金華 |
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 | 唐輝明 |
副校長 | 賴旭龍 |
副校長 | 郝 芳 |
副校長 | 王 華 |
副校長 | 萬清祥 |
文化傳統
學校標誌
校名中國地質大學的校名是該校優秀校友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為中國地質大學題寫。2011年9月,溫家寶總理到國土資源部調研。在溫家寶總理主持的座談會上,該校原校長、中科院院士趙鵬大教授圍繞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向溫家寶總理匯報了地質人才培養、中國地質大學校園拓展等問題,並提出2012年是中國地質大學建校60周年,懇請溫家寶總理為母校題寫校名。2011年11月中旬,在該校遞交溫家寶總理的一份報告中,趙鵬大院士再次懇請溫家寶總理為母校題寫校名。2012年3月下旬,溫家寶總理為母校題寫了校名。校訓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訓“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是著名校友溫家寶於1994年10月19日視察母校時為地大的題詞。
“艱苦樸素”就是要求師生要堅持樸實無華、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求真務實”,就是求大學之真,務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創建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之實。
校徽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徽外圓圈內上方是漢字校名,下方為英文校名。
中間圓形為放大鏡,內置地質錘和指南針,顯示學校優勢與特色,以及久遠的辦學歷史,指明學校向綜合性穩步發展的方向。
放大鏡外圍為地球經緯線,不僅代表著中國地質大學與地球的親密關係,同時蘊含著地大人對實現開放型、現代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學辦學目標的矢志追求和豪邁情懷。
校歌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歌是電影《年輕一代》的主題曲《勘探隊員之歌》。由佟志賢作詞、曉河作曲。從北京地質學院時期起,新生們入學後學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勘探隊員之歌》,師生人人會唱。1990年6月19日,在第九次校務會議上正式決定將《勘探隊員之歌》定為校歌。
歌詞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
是那天上的星,為我們點上了明燈。
是那林中的鳥,向我們報告了黎明。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
是那條條的河,匯成了波濤的大海,
把我們無窮的智慧,獻給祖國人民。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
校園貼吧
校園貼吧為中國地質大學吧,創吧時間不詳,發展潛力巨大。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已成為中國地質大學最大的網路交流平台和大家的樂園。
校園景點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的前身是北京地質學院博物館,1982年在武漢重建。2001年,中國地質大學獲邵逸夫基金資助,建設新博物館大樓,於2003年落成,2005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新建後的博物館是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也是中國內地高校規模最大的博物館。2006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4A級風景旅遊區,使中國地質大學成為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高校。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館藏各類地質標本達3萬餘件,其中珍貴罕見的館藏珍品近3000件,包括體長10.5米、體高6.1米的恐龍化石珍品:黑龍江滿洲龍化石;長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的魚龍化石之王:梁氏關嶺魚龍化石;面積達15平方米的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等。
知名校友
歷任校長時期 | 院校長 | 上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
北京地質學院 | 劉型 | 1952年 | 1958年 |
高元貴 | 1958年 | 1976年 | |
湖北地質學院 | 王 煥 | 1976年 | 1980年 |
武漢地質學院 | 王鴻禎 | 1980年 | 1983年 |
趙鵬大 | 1983年 | 1988年 | |
中國地質大學 | 朱訓(兼) | 1988年 | 1994年2月 |
趙鵬大 | 1994年 | 1997年兼研究生院院長 | |
趙鵬大 | 1997年 | 2005年大學總部撤銷 | |
武漢校區 | 趙鵬大 | 1988年 | 1996年 |
殷鴻福 | 1996年 | 2002年 | |
張錦高 | 2003年 | 2010年 | |
王焰新 | 2011年 | 今 | |
北京校區 | 翟裕生 | 1988年 | 1990年 |
程業勛 | 1990年 | 1994年 | |
趙鵬大(兼) | 1994年 | 2000年 | |
吳淦國 | 2000年 | 2010年 | |
鄧軍 | 2011年 | 今 |
姓名 | 生卒 | 籍貫 | 畢業時間 | 當選院士時間 | 成就 |
---|---|---|---|---|---|
劉寶珺 | 1931年9月13日 | 天津 | 1953屆 | 1991年 | 沉積學家 |
馬宗晉 | 1933年1月4日 | 吉林長春 | 1955屆 | 1991年 | 構造、地震地質學家及減災專家 |
孫大中 | 1932年6月20日-1997年5月21 | 山東威海 | 1955屆 | 1991年 | 前寒武紀地質學家 |
歐陽自遠 | 1935年10月9日 | 江西吉安 | 1956屆 | 1991年 | 地球化學家天體化學家 |
傅家謨 | 1933年7月14日 | 上海 | 1956屆 | 1991年 | 有機地球化學家及沉積學家 |
張彌曼 | 1936年4月17日 | 江蘇南京 | 1991年 | 古生物地層學家及 古脊椎動物學家 | |
葉大年 | 1939年7月21日 | 廣東鶴山 (生於香港) | 1962屆 | 1991年 | 礦物學家 |
李廷棟 | 1930年10月7日 | 河北欒城 | 1953屆 | 1993年 | 區域地質學家 |
殷鴻福 | 1935年3月15日 | 浙江舟山 | 1956屆 | 1993年 | 地質古生物學家 |
程國棟 | 1943年7月11日 | 上海 | 1965屆 | 1993年 | 冰川凍土學家 |
秦蘊珊 | 1933年6月1日 | 遼寧瀋陽 | 1956屆 | 1995年 | 海洋地質學家 |
汪集暘 | 1935年10月11日 | 江蘇吳江 | 1956屆 | 1995年 | 地熱學家 |
湯中立 | 1934年10月30日 | 安徽安慶 | 1956屆 | 1995年 | 礦產勘察專家及礦床地質學家 |
馬瑾 | 1934年11月27日 | 江蘇如皋 | 1956屆 | 1997年 | 構造地質學家 |
戎嘉余 | 1941年12月7日 | 上海 | 1962屆 | 1997年 | 地層古生物學家 |
胡見義 | 1934年3月25日 | 北京 | 1997年 | 石油地質學家 | |
金翔龍 | 1934年11月29日 | 江蘇南京 | 1956屆 | 1997年 | 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學家 |
盧耀如 | 1931年5月22日 | 福建福州 | 1953屆 | 1997年 | 水文地質學家及工程地質學家 |
鄭綿平 | 1934年11月7日 | 福建漳州 | 1997年 | 礦床地質學家及鹽湖學家 | |
張彭熹 | 1931年2月5日 | 天津 | 1956屆 | 1997年 | 鹽湖地球化學家 |
張本仁 | 1929年5月28日 | 安徽懷遠 | 1956屆 | 1999年 | 地球化學家 |
鍾大賚 | 1933年8月11日 | 山東青島 | 1954屆 | 2001年 | 構造地質學家 |
陳旭 | 1936年 | 江蘇南京 | 1959屆 | 2003年 | 古生物與地層學家 |
金振民 | 1941年9月 | 浙江溫州 | 1965屆 | 2005年 | 構造地質學家 |
楊文采 | 1942年10月 | 廣東大埔 | 1964屆 | 2005年 | 地球物理學家 |
馬永生 | 1961年 | 內蒙古 | 1984屆 | 2009年 | 地質勘探學家 |
莫宣學 | 1938年12月 | 廣西融水 | 1960屆 | 2009年 | 岩石學家 |
高山 | 1962年6月 | 雲南石屏 | 1985屆 | 2011 | 大陸動力學與地球化學 |
舒德乾 | 1946年 | 湖北鄂州 | 1987屆 | 2011年 | 古生物學及進化生物學 |
趙鵬大: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中國原中國地質大學校長。
張宏仁:1954屆畢業生,國際地質科學聯盟主席。
歐陽自遠:1956屆畢業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研究員。
李久林:國家體育場“鳥巢”工程的總設計師。
張文岳:1967屆畢業生。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原中共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書記。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壽嘉華:1965屆畢業生。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兼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
王安順:1983屆畢業生。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北京市市長。
孫金龍:1990屆畢業生。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原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安徽省委副書記。
方曉宇:1976屆畢業生。原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南省常務副省長。2010年5月13日21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7歲。
黃詒純:1968屆畢業生。甘肅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蔣承菘:1962屆畢業生。1998年至2001年任地質礦產部副部長。
嚴宏謨:1957年畢業生。1985年6月至1995年9月任國家海洋局局長、黨組書記。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冀文林:1989年畢業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物探系勘查地球物理專業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學歷,助理經濟師。中共海南省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
張一偉:1956屆畢業生。原中國石油大學校長。
武能樂:1959屆校友、越南留學生,原河內礦業地質大學副校長。
王富洲:1958屆畢業生。原國家登山隊黨委書記、現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李致新:國家級運動健將、中國登山協會常務副主席。1985屆畢業生。1988年參加中、日、尼雙跨珠穆朗瑪峰並獲成功,李致新是唯一登頂的漢族隊員。也是中國地質大學第二位登上世界高峰的運動員。是中國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兩位登山家之一。
王勇峰:國際級運動健將、中國登山隊隊長,1984屆畢業生,1993年參加海峽兩岸珠峰隊登頂成功。他和李致新為中國目前僅有的兩位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
佟璐:1985屆畢業生,1990年登上了海拔8012米的西夏邦瑪峰,成為中國第一位登上8000米以上獨立山峰的漢族女性。
次洛:1999屆畢業生,1998年5月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第一位登頂珠峰在校大學生。
高崚:羽毛球運動員,2004屆畢業生,2000年悉尼奧運會羽毛球混雙金牌、女雙銅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羽毛球混雙金牌、女雙銀牌。
袁復棟:2005級大學生,中國地質大學登山隊隊員,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珠峰火炬傳遞,並成功登頂珠峰,被選為2008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高山:1989年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博士學位,地球化學家,2009年11月當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康學增:中國地質大學產業經濟學碩士,振華重工總裁。
曾玉康:教授級高級經濟師,畢業於湖北地質學院石油地質專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郭清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副教授,2010年被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授予埃貝爾蒙獎,以表彰其在高溫水熱系統的水文地球化學研究領域取得突出成績,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該獎的學者。
“嫦娥”套用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國際地聯主席張宏仁,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奧運會冠軍高凌在內的大批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