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7年8月發射升空以來,美國“旅行者”號(Voyager)星際探測器目前已經飛離太陽系,進入太陽系與星際空間的交界處。“旅行者”號攜帶了一批最能代表地球生命形態的“地球名片”,其中包括刻著各種幾何圖形的鍍金銅片,以及記錄有地球上各種聲音的唱片,目的是為了讓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物了解人類生存的地球。
概況
“地球名片”是由康奈爾大學的行星天文學家、著名科普作家卡爾·薩根、美國國家天文與電離層研究中心主任德里克和藝術家琳達·蘇爾茲曼·薩根共同設計的,目的是使可能收到該“名片”的地外文明了解地球人類的信息。“名片”由鍍金鋁板製成,長13.5厘米(9英寸)、寬7.5厘米(6英寸)。特殊的材料和加工工藝可以保證它在星際空間中暴露數億年而不變形、不變質。這張凹版的星際問候卡傳遞了關於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該探測器建造、發射時間的信息。其中,太陽的位置是用它與14顆脈衝星的相對位置關係來表示的。作為“宇宙的時鐘”,脈衝星以長期恆定的速率自轉。在銀河系中脈衝星的數量不多,而脈衝星的精確周期在“名片”中用二進制碼描述,據此天文學發達的地外文明可以很容易判斷太陽系的位置。
為了使地外文明準確地了解到探測器的發射地,鋁板上還繪出了太陽系的圖案。太陽與九大行星按由內向外的順序畫出,圓圈的大小代表星體的相對尺寸。從左數第四個小圓圈發出的曲線表示“先驅者”號探測器的太空旅程航跡:由太陽系的第三顆行星--地球出發,繞過第五顆行星--木星,向太陽系外飛去。
最後,鋁板上還刻有地球上裸體男女的形象,男人舉起右手表示向外星人致意。在他們身後,是相同比例的“先驅者”號飛船的輪廓。一旦有地外文明截取這艘飛船,他們就可以根據飛船的比例推斷地球人的身材。同時,他們的身高也以氫在1420兆赫的21厘米譜線(宇宙中分布最廣泛的電磁輻射譜線)波長為單位描述為二進制碼的形式。
地球的位置和男女畫像
1972年至1973年,美國宇航局先後發射“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行星探測器,這兩個探測器分別都攜帶了本圖所顯示的圖案。本圖被刻畫在一張15X23厘米大小的鋁盤上,目的是為了告訴所有可能遇到的外星人,本飛船何時從何地發射,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圖上有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畫像,這可能會是外星人最難理解的。“先驅者10號”是人類建造的第一個成功飛越太陽系的飛行器,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它將注定會比其它任何探測器更有資格樹一座豐碑。隔著大約119億公里,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日前再次成功地與“先驅者10號”取得通信聯繫。科學家們說,這次超遠距離的長途通話效果不錯,證明這顆漂泊在太陽系外的探測器依然正常運轉。科學家利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射電望遠鏡,向“先驅者10號”發去了信號。經過22小時零6分鐘,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設在西班牙馬德里的一台射電望遠鏡,收到了來自“先驅者10號”的回應。
55種問候語和各類聲音
美國宇航局又通過“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傳送了更多的信息,信息包括描述地球上生命多樣性的聲音和圖片。這些信息,如115張圖片、不同的自然界聲音、不同地區和文化的音樂以及55種問候語言,分別被編碼到一個個鍍金的銅盤之上(如圖)。1977年8月20日,“旅行者1號”從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爾角發射升空。2年以後,“旅行者2號”也同樣被發射升空。據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測算,如果“旅行者-2”號一直能順利地飛行下去,從理論上將,它將在公元8571年飛抵距離地球4光年的Barnard恆星附近,而到公元20319年,其將飛抵距離半人馬座3.5光年的地方,而到296036年,它將到達距離天狼星約4.3光年處。
數字和計算公式
據道格拉斯-科瓦赫介紹,“在‘旅行者’系列飛船上,除了攜帶一些圖片和聲音信息外,還有一些外星人與地球人可能共同擁有的東西,如基本的數字和科學公式(如圖)。”早在17世紀初,義大利哲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就認為,數學語言是解讀宇宙語言的鑰匙。當代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深信,宇宙中的技術文明無論差異多大,都有一種共同的語言--數學語言。中國數學家和語言學家周海中在論文《宇宙語言:設計、傳送與監聽》中指出,數學語言具有明確性、單義性、緊湊性、普遍性、抽象性、邏輯性等優點,是星際交流的理想工具。荷蘭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漢斯-弗羅登塞爾則精心設計了一種以數學為基礎的宇宙語(Lincos),靠發射不同波長的無線電波來表示不同的意思。
基本度量衡單位
後面的數幅圖片都是“旅行者”所攜帶的重要信息。本圖定義了地球上基本的質量、長度和時間度量單位。“旅行者1號”探測器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升空。著名科學家卡爾-薩根等人讓它攜帶了“地球名片”--這是一個刻著各種幾何圖案的鍍金銅片,飛船上還有地球上各種聲音的記錄,為的是讓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物知道地球上也存在著生命。據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測算,如果“旅行者-2”號一直能順利地飛行下去,從理論上將,它將在公元8571年飛抵距離地球4光年的Barnard恆星附近,而到公元20319年,其將飛抵距離半人馬座3.5光年的地方,而到296036年,它將到達距離天狼星約4.3光年處。
太陽系四大行星
四張圖片,從左上角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水星、地球、木星和火星。在這些向外星人傳送的信息中,什麼內容才是最重要的?科學家最直接想到的是太陽系中一些代表性的星體,這樣外星人就有可能會注意到地球的具體位置,並了解到這顆星球上擁有一個智慧的的文明物種,然後與地球人類取得聯絡。但這種思路卻遭到一些社會學家的質疑。他們懷疑,假如外星智慧生命是高度發達的文明物種,比地球人還要先進很多的話,當他們看到我們的這些信息,也許會認為我們太低等了--就像人類見到了猩猩一樣。這可能導致外星人不屑於回復我們的信息。在哲學家看來,傳送自然界基本事實的做法也顯得幼稚。
地球大氣的成份
這張埃及的衛星照片之上的文字,是關於地球大氣層中最重要的幾種氣體的化學分子式和他們含量。有科學家認為,無論地球人類如何精心設計我們送往太空的信息,它都有可能被外星人誤讀。著名天文學家弗蘭克-德瑞克說,他在1962年曾經用相同的方法設計過一條信息。那條信息中包含了人類形象、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形象,在他看來一切都很清楚。然而,一名人工智慧專家後來指出,如果以另一種不同的方式來解讀這幅圖像,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圖中的碳原子和氧原子可能被看成一種有著六條腿的生物,而兩足的人類則會被看成一顆人造衛星。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傳輸的過程中,我們無法保證外星人收到的是完整的信息。它們收到的信息中也許包含了10%的噪聲,或者某些重要的部分會在傳輸過程中丟失。這就更可能造成外星人對人類信息的誤讀。
人類DNA遺傳圖
人類繁殖原理也是“旅行者”所攜帶重要信息之一。本圖解釋了DNA的原理,並說明了地球上的化學物質與人類遺傳的關係,描繪了人類的性與繁殖的關係。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宇宙生命理論家保羅-戴維斯教授認為,地球上已知生命主要基於五種主要元素:碳、氫、氧、氮和磷。但是,有機體也有可能由砷組成,而不是磷。此外,許多生命分子是左螺鏇形狀,也有的是右螺鏇形狀,而DNA的雙螺鏇線總是右螺鏇形狀。也許真的存在某種擁有左螺鏇形狀DNA的微生物,只不過沒有被識別而已。戴維斯認為,由於目前科學家們所掌握的微生物研究技術都是基於常見的生物學方法,因此他們仍然無法識別這種神秘的生命。如果能夠識別,這將有助於在火星上或太陽系的其他地方發現類似的生命。
人類日常動作
本圖描繪了人類“舔、吃、喝”等飲食動作。有科學家認為,無論地球人類如何精心設計我們送往太空的信息,它都有可能被外星人誤讀。著名天文學家名叫弗蘭克-德瑞克說,他在1962年曾經用相同的方法設計過一條信息。那條信息中包含了人類形象、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形象,在他看來一切都很清楚。然而,一名人工智慧專家後來指出,如果以另一種不同的方式來解讀這幅圖像,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圖中的碳原子和氧原子可能被看成一種有著六條腿的生物,而兩足的人類則會被看成一顆人造衛星。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傳輸的過程中,無法保證外星人收到的是完整的信息。
人類手掌的X光照片
“旅行者”所攜帶的信息中,還包括與人類健康和身體有關的知識。本圖就是描繪人類手掌的X光照片。所傳送的信息也在儘量避免出現諸如核試驗所產生的蘑菇雲圖片。數十年來,科學家科一直在積極地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命,也在積極地發出同外星人聯繫的信息,試圖揭開外星文明的廬山真面目。但這些信息猶如石沉大海,迄今人類尚未收到來自外星人的隻言片語。對此,加拿大的天體物理學家拉姆-皮爾斯說,在外星人看來,人類傳送到太空的信息太過無聊,他們懶得予以回復,人類應該嘗試改善之前同外星人的溝通方式。
地球脊椎動物進化過程
本圖描述了地球脊椎動物的進化過程。圖中列舉了幾種典型的脊椎動物,如兩棲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迄今為止,人類已向茫茫太空傳送了多條專門為外星人打造的信息。這些信息大多進行了數學加密處理,描述了一些物理學和化學原理,並夾雜著一些基本的物理學和有關對人類的簡單描述。科學家們表示,當人類向外太空傳送海量信息時,外星人就有可能從如此多的信息中發現圖形並進而了解人類居住的地球。有科學家說,人類也應該試一試其他的方法,不過單單信息也完全可以起到同外星人接觸的效果。
人類生活多樣性
美國宇航局通過“旅行者”儘可能地攜帶世界的各種圖片和聲音,儘可能地表現地球人類生活的多樣性。有學者認為,無論人類如何精心設計送往外太空的信息,它都有可能被外星人誤讀。著名天文學家弗蘭克-德瑞克,他在1962年曾經用相同的方法設計過一條信息。那條信息中包含了人類形象、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形象,在他看來一切都很清楚。然而,一名人工智慧專家後來指出,如果以另一種不同的方式來解讀這幅圖像,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圖中的碳原子和氧原子可能被看成一種有著六條腿的生物,而兩足的人類則會被看成一顆人造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