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驅者10號

先驅者10號

先驅者10號(Pioneer 10 (Pioneer Jupiter, Pioneer F))是 NASA 於1972年3月3日發射的一艘航天飛行器。它是第一艘越過小行星帶的飛行器,第一艘近距離觀測木星的飛行器,並於1973年12月3日發回了第一組木星的近距離拍攝的圖像。1983年6月13日,先驅者10號越過海王星軌道,從而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造物體。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圖)先驅者10號的構造先驅者10號的構造

先驅者10號(Pioneer10或PioneerF)是NASA在1972年3月2日發射的一艘重258公斤的非載人太空飛行器,用意是為了研究小行星帶、木星的周遭環境、太陽風、宇宙射線以及太陽系與太陽圈之中最遠能夠到達的地方。它是人類史上第一個安然通過火星與木星之間有如地雷般危險的小行星帶,以及第一個拜訪木星的太空飛行器。1985年6月13日,飛越當時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成為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當時的速度更高達每秒鐘將近十四公里,創下了有史以來人造物體最快的速度,創下了人類文明史上一項歷史性的新紀錄。由於它本身電力的限制以及對地球距離過於遙遠而導致2003年1月23日之後的失聯。

在成功飛掠木星、土星後繼續朝深空飛去,並於1982年飛越太陽系的邊際,按慣性駛向畢宿五恆星。畢宿五距離地球68光年,要到達畢宿五恆星這個目標,大約還需要200萬年時間。到目前為止,先驅者10號正位於距地球100多億公里的太空。它相對於太陽的飛行時速為44064公里,儘管它的功能正在不斷惡化,但仍運轉正常,發電機繼續為它的電池充電(那裡已無陽光),仍不時地向地球傳送較弱的信號。但由於財政預算

先驅者10號模擬圖先驅者10號模擬圖

的減少,先已無法對它進行常規的跟蹤,先驅者計畫也於1997年3月31日正式終止。先驅者10號曾是離我們最遠的飛行器,在最後一次與之聯繫時,先驅者10號距離地球的距離是 122.3 億公里。這一紀錄,一直保持到 1998年2月17日,那天,旅行者1號據太陽的距離和先驅者10號持平(都是 69.419 AU),並因為速度的優勢(每年大約多飛行 1.016 AU)而在此後在距離上超過了後者。直到 1997年3月31日 任務結束之前,先驅者10號在太陽系外層空間中,進行了很多有價值的科學研究和調查。此後,它微弱的信號一直被深度空間網路所追蹤,用以研究混沌理論。1997年之前,它還被用來訓練飛行控制員,如何接受從太空傳來的無線電信號。和先驅者11號一樣,先驅者10號攜帶了一塊人類向可能存在的外星人問候,並表明我們在銀河系位置的鍍金鋁板。

基本特徵

先驅者10號金屬板名片圖案先驅者10號金屬板名片圖案
先驅者身上攜帶著表明地球文明外貌、位置的金屬板,以及其他表示友好的圖片、聲音、音樂等。當它離開太陽系時,將把這幅6*9英寸的金屬板彈出飛行器主框架。希望有一天能被外星文明發現。
先驅者10號是人類建造的第一個成功飛越太陽系的飛行器,儘管經歷了許多可怕的險情:先鋒號任務其中之一是用來測試通過小行星帶與木星巨磁場的生存率的。事實看來,小行星帶實在是小菜一碟,但它們卻差點被木星磁場中的離子炸裂。這個情報使得後來的旅行者計畫的形勢十分嚴峻。它將成為人類建造的,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工程都會持久的一座豐碑。

先驅者10號探測器飛出海王星軌道

(圖)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的飛行軌跡
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的飛行軌跡
1972年美國國家航空與宇宙飛行局(NASA)發射的先驅者10號,於1983年6月13日飛出海王星的軌道。
由於冥王星的軌道是個大橢圓,在此後17年裡,其軌道都將在海王星的軌道內。先驅者10號將是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造物體。11年來,這個重達290公斤的探測器一共從地球上接收了98900個指令信號;向地球發回1260億個信息單位的資料和照片,有關木星的美麗圖片是它拍攝並發回地面。

主要作用

內容全部在錄音帶中,裡面有許多國家的語言,圖中所示的是詳載錄音帶的使用方法圖案內容全部在錄音帶中,裡面有許多國家的語言,圖中所示的是詳載錄音帶的使用方法圖案
“先驅者10號”探測器,它探索和研究的主要目標是木星。這個探測器只有260千克,帶有10多種儀器。由於它很小,無法帶更多的其他設備,如姿態控制系統、大型電源系統等,因此“先驅者10號”採用了各種簡化設計的辦法。探測器上面帶的儀器包括磁強儀、輻射儀、溫度儀、照相機、氣壓計等。它還有一個重大使命是考察行星際空間的物理環境,以便為未來深入探測外行星開闢道路。
在大約飛行了半年後,“先驅者10號”探測器進入火星與木星間的小行星帶,與木星的相會階段持續了2個月。1973年12月3日,“先驅者10號”探測器到達整個旅途距木星最近處,約13萬千米。在它掠過太陽系這顆最大的行星時,傳送回來300張中等解析度的木星和其衛星的照片。它還探測到木星的一些物理參數。發回的資料表明,它所俘獲的輻射帶強度是地球周圍范·艾倫帶強度的10000倍,它那巨大的脈動磁場一直延伸到土星附近。
在飛過了木星之後,“先驅者10號”探測器利用木星的巨大引力加速,向太陽系邊緣的冥王星軌道飛去,並於1986年10月通過冥王星平均軌道,成為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造物體。“先驅者10號”探測器帶有一張表明地球方位和大致特徵的“名片”,上面畫著地球人的形象、太陽系相對於14顆脈衝星的位置、地球的方位等信息。它們經過800萬年的飛行後,可能會同某一顆具有生命的恆星及行星系相會。

失蹤

先驅者10號和11號位置示意圖先驅者10號和11號位置示意圖

遨遊太空近31載的“先驅者10號”,已是杳如黃鶴。美國宇航局稱,上個月曾經接到微弱的信號,看上去是來自這顆探測器的最後訊息。

美國宇航局日前發布的新聞公報介紹說,“先驅者10號”的最後一次信號是1月22日接收到的,其中已無任何遙測數據。2月7日,宇航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澳大利亞和西班牙的巨型天線“深空網路”與該探測器的聯絡都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專家們認為,由於放射性同位素動力源已衰變殆盡,探測器估計已無力再向地球傳送信號。美宇航局於是決定放棄與探測器繼續聯繫的努力。

1972年3月2日,“先驅者10號”發射升空,並在隨後的日子裡,在太空探索領域屢創第一。它是第一個穿過小行星帶,成功到達木星附近並獲取近距離圖像的探測器;1983年,它又成為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造探測器。

“先驅者10號”計畫原定時間不到兩年,但它“探測生命”之長遠遠超出了預期。直到1997年3月底,科學家才正式結束“先驅者10號”的科學考察使命,宣告它的“退役”。該探測計畫項目經理拉舍博士認為,這顆探測器絕對是“物有所值”。

異常之謎

在研究人員對先驅者號異常現象進行初步分析後,他們把目標轉向了先驅者10號探測器長達11.5年的空間觀測遙感數據上,儘管先驅者11號只有大約4年的服役壽命。在由星際協會贊助發起的詳細研究過後,圖里謝夫和他的研究小組不僅得到了先驅者10號大約30年的遙感數據和先驅者11號20年的數據集,還整理獲得了先驅者10和先驅者11號飛船完整詳盡的遙感數據。

這些數據中的很多被存儲在了400盒磁帶中,它們完好的保存在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中。總的說來,所收集的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宇宙飛船的數據有將近800億位元組,大約相當於數字高清有線電視半小時內播放的電視節目占用的數據位元組。把有9磁軌的磁帶數據轉換成現代的數據存儲形式並把一些人工添加的數據和其他壞掉的數據篩除掉對於先驅者號異常現象的研究人員來說非常耗時。但是圖里謝夫對此卻非常自信,一旦這些數據處理任務完成,那么先驅者號異常現象背後的秘密就可以發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