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歧視

地域歧視

地域歧視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歧視”就是“區別對待”,地域歧視就是基於地域差異而形成的一種“區別對待”。它是由地域文化差異、經濟發展不平衡、人類心理活動等因素引發的一種刻板、片面的觀念和錯誤傾向。當外地人來到這一對他不熟悉的地域時,當地人便會依社會上的偏見來解釋其性格,因此而可能產生偏見和妖魔化。若某一地域有較多人移動到另一地域時,偏見和妖魔化的問題便會開始明顯,由於社會制度問題。

基本信息

概述

地域歧視地域歧視

地域歧視是歧視的一種。由於人類的活動範圍大多在同一個地域,對其他地域的人民通常不熟悉,所以會產生偏見甚至妖魔化,如中國人北京人上海人河南人等的刻板印象;日本東京人和關西人之間的偏見,以及日本東南亞各國人民的醜化。當外地人來到這一對他不熟悉的地域時,當地人便會依社會上的偏見來解釋其性格,因此而可能產生偏見和妖魔化。若某一地域有較多人移動到另一地域時,偏見和妖魔化的問題便會開始明顯,並變成一個社會問題。很多新疆人流浪全國鋌而走險,導致國民對新疆人,特別是新疆少數民族體貌的人士有恐懼心理。

地域妖魔化在網路上多表現為地域貼,地域笑話等。

當偏見和妖魔化以制度性的政府行為和企業行為,或者污辱性言詞等個人行為出現,損害了他人的利益或者名譽的時候,可以認為這些行為屬於歧視行為,稱為地域歧視。地域歧視不同於地域妖魔化,地域歧視對被歧視人的利益和名譽造成實質性損害,因此不再是個人印象或者開玩笑那么簡單,地域歧視一般需要訴諸法律程式解決。

針對中國各地人的地域妖魔化和地域歧視不僅發生在中國國內各地,也發生在世界各國,不過各個國家國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在中國某些地區,偷渡現象盛行,出國人員滯留不歸現象嚴重,導致國際社會對這些地區,比如福建,有不同程度的簽證歧視。

消除地域歧視的根本途徑是消除地域發展的不平衡,縮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消除貧困和不平等,提高公民素質和文化程度。

產生原因

地域歧視地域歧視

其一,地域歧視是極度膨脹的自我優越感的產物,它源於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差距。地區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地區之間因為資源的爭奪而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利益矛盾。地區差距和地區利益矛盾的存在,必然反映在社會心理方面,形成優勢地區人群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如果不加節制而過度膨脹,對落後地區和弱勢群體的歧視就難以避免了。

其二,地域歧視是“社會刻板印象”的一種體現。所謂“社會刻板印象”,指的是對某一類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通常帶有片面、負面的色彩),並以此作為參照框架,主觀認為這類人所有成員都符合這種看法。“社會刻板印象”是對社會團體最簡單的認識,它雖然有利於對某一群體作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產生偏差,造成“先入為主”的成見,阻礙人與人之間正常的認識和交往。“刻板印象”還往往導致誤解,因為,“刻板印象”所根據的並非事實,有時是由於偏見的合理化而來,有時是以群體有某種特性(事實上,群體並不具有這種特性)而推斷個人也必然具有這種特性而形成的。

其三,地域歧視是從眾心理和集體無意識的結果。在現代信息“大爆炸”的社會裡,普通人特別容易喪失自主思考和判斷能力,對許多事物往往不作獨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斷,從而形成從眾心理和集體無意識現象。例如,前一段時間,一些媒體對流動人口犯罪個案的報導,就常常成為民眾判斷身邊人的心理基礎,並被誇大化和擴大化,從而輕易把某個群體符號化、標籤化地對待。這不能不說是地域歧視產生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心理基礎。

其四,地域歧視是“賤貧”心理的體現。中國目前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發展出現一系列階段性特徵,如各種社會矛盾交織在一起,社會問題比較多。特別是因為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而造成的“仇富”心理和“賤貧”心理,使窮人與富人之間的鴻溝拉大。貧窮地方的人到了沿海一些經濟發達省份謀生,容易遭到歧視的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因為他們的家鄉太窮,富人看不起窮人,城裡人看不起鄉下人,才產生了歧視。

其五,地域歧視也是小農意識的反映。中國長期處於農業社會,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和小農心理。小農意識和小農心理在人際關係上的典型反映,就是因家族認同而產生家族之間的歧視,對鄉土的認同而產生鄉土歧視。表面看,地域歧視表現為城裡人瞧不起鄉下人,發達地區的人瞧不起落後地區的人,但是在其骨子裡、在內心深處仍然是小農心理在作怪。

社會危害

地域歧視地域歧視
地域歧視的社會危害顯而易見。以東北、河南為例,地域歧視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一部分人的生存權,形成了社會不公,而且還容易使一些素質較低的人破罐破摔,從而對社會構成新的危害。流言蜚語,社會毒瘤,重於利劍。如果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有幾億人口被不公平對待,這些人被激怒之後所產生的“爆發力”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對於地域歧視,我們必須未雨綢繆,高度重視。
地域歧視與現代社會倡導的公平、平等、正義的理念是相悖的,它不利於人權的保護。任何一個社會,不要說發展,就穩定來講也是起碼的基礎。一個公平的社會起碼有三個層次的公平:一是起點的公平,二是過程的公平,三是結果的公平。如果一個人處於被歧視的境地,會給個人造成消極的心理影響,甚至會使個人採取一些極端的報復社會的行為。我們要構建和諧社會,而地域歧視會孕育一些潛在社會矛盾,很容易給和諧社會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第一,地域歧視不利於建設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地域歧視違背了公平、正義的基本準則,對被歧視者是不公平的,是缺乏正義的。公車上的對方言的蔑視,一些商店打出不賣某地貨的牌子,招工單位聲稱不要某地人,2011年深圳某派出所扯出“堅決打擊河南籍敲詐勒索團伙”的大橫幅等地域歧視現象,都是同公平、正義相違背的違法行為。
第二,地域歧視不利於建設誠信友愛的和諧社會。誠信要求社會成員自覺遵守社會規則、規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友愛強調的則是要在全社會倡導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地相處。
第三,地域歧視不利於形成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局面。地域歧視會使社會處於一種難以整合的狀態,矛盾激化後,極易導致社會出現撕裂狀態,也就是社會學家所講的“斷裂社會”。“斷裂社會”絕不可能是和諧社會。

法律干預

在現代社會,反對地域歧視也必須依靠法制。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為反對地域歧視、實現平等權利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據。但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
從國際上看,地域歧視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潛在的精神歧視,一種是顯形的行為歧視。對於前者,法律無能為力,對於後者法律並非萬能。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通過制定一系列的國際公約和簽訂多邊協定,努力消除地域歧視,但現在看來效果並不明顯。有些國家特別是超級大國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對其他國家採取歧視性做法,並且把國內法強加於其他國家。面對這種明目張胆地地域歧視,國際社會幾乎束手無策。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消除地域歧視,必須首先建立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秩序,確保每一個地區的居民都能普遍享用人類文明的成果,其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就一個國家來說,法律應該對反地域歧視有所作為。在現代文明社會,各個國家都通過憲法確立了本國公民的平等權利,地域歧視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侵犯公民憲法權利的行為。有的國家的民法中就明確地寫上了“反地域歧視”這一條。我國除了在憲法中規定公民的平等權之外,民法通則中還規定了名譽權、榮譽權等具體的民事權利,並且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定了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權。這些法律規範有助於公民在受到嚴重地域歧視的時候,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人格尊嚴和其他民事權利。從程式法來看,面臨地域歧視時,可以提起行政之訴,要求行政機關承擔行政責任,消除各種地域歧視;也可以提起侵權之訴,要求加害人承擔民事責任。
但是,從法律個案來看,如果一個地區的居民認為自己的民事權利受到損害,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另一個地區的居民承擔民事責任,其訴訟請求就很難得到法院的支持。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將原被告之間“有利害關係”作為提起訴訟的基本條件。普遍存在的地域歧視不可能通過具體的訴訟加以根治,絕大多數居民的利益不可能通過少數人的訴訟加以保護。
因此,消除地域歧視必須重塑我國的法律體系,必須在平等原則基礎之上,為每一個公民參與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法律條件,並且採取法律措施努力消除我國各地生產力發展不均衡現象,建立一個均衡的和諧社會。具體來說,重塑我國的法律體系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憲法在保護公民基本權利的同時,為了促進各地生產力均衡發展,應當通過完善的財稅法律規範,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確保一個國家不同地區的居民貧富差距不再擴大。其次,應當建立非政府組織——“平權委員會”,對全國各地涉及到地域歧視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加以認真清理,並且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加以審查,以確保公民憲法和法律上的權利能夠落到實處。第三,應當修改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建立公益訴訟制度,確保公民能夠通過訴訟方式維護自己的基本權利。

地域

由於中國大陸的戶籍制度使得中國公民在中國境內自由選擇戶籍所在地方面存在諸多限制,尤其以經濟相對發達的大都市限制最多,而在中國境內的某一城市居住但不具有當地戶籍的中國公民與具有當地戶籍的中國公民相比往往會遭遇不公平的差別待遇。這種因為戶籍制度造成的地域歧視是中國特有的現象。這種歧視包括教育、就業以及各種社會福利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具體形式包括:

大學入學

由於中國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公平,一些教育資源缺乏,人口眾多的省份,比如河南,山東,為了考上同樣的大學,需要比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多考幾十分甚至上百分。為了擺脫戶籍的桎梏,許多考生甚至遷居外地參加聯考,成為所謂聯考移民

招工

早期,中國很多地區,地區性公務員主要招收本地戶籍人員。因為務工人數眾多,容易形成勞資博弈,許多中關村的公司拒絕招聘北京本地人,因為輿論認為本地人好吃懶做,眼高手低,導致本地人失業率居高不下。

城鄉

因為持農村戶口,相對的社會保障和收入處於劣勢。而與之相反的是,在南方很多發達地區,農村戶口的居民由於有巨額的田地補償和縣級行政單位的征地分紅以及生產隊福利,農村戶口成為金字招牌,很多城市戶口的市區居民為得到郊區戶口的醫療保障不得不花錢轉移戶口,如蘇州紹興溫州等地。

性服務者

因為中國區域發展很不平衡的原因,許多地區由於發展及其落後,為改善生活這些地區的女性就會選擇去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就業。但是由於這些女性受教育程度相對低無法找到報酬很高的工作,大多數只能從事底層的重勞動力和保姆等工作,少部分則成為性工作者。由於經濟和人口問題上的原因造成一些省份產生的性工作者較多。

在大陸一個典型的性服務者通常來自相對偏遠並人口稠密的地區,。近十幾年來,有人認為大部分從事性服務業的女子是自願的。性服務潛在的好處,比如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有機會進入上層社會、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成為從業者放棄其他工作的原因。由於中國社會上總體上保守的風氣,性工作者為社會所不恥。

而一些因為經濟文化上原因產生性工作者較多的地區就受到了地域性的歧視。比如在某些地方男方招外地媳婦時,會指出一些特定地區的女性是不被允許。

特定區域

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加上某些地區是聯考地域歧視,招工地域歧視的多發地或者既得利益地,在中國也出現針對特定地域的歧視。•北京地域歧視,該地區因為享有中央給與的各種特權,是中國地域歧視的既得利益者,因此也經常受到中國其他各地人的敵視和不屑。同時由於北京利用政治上的優勢吸取周圍城市的人才和資源,用一些超過其他地區的政策發展自己,因此造成北京附近地區的貧困,引起了不滿。同時很多外地人對北京人自認“高人一等”表示不平。•上海外來人口問題,由於上海19世紀末的幾次人口大逃荒,導致從上世紀初開始自安徽河南逃難來到上海的外來人口不斷增加,被認為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造成上海本地人對外來人口,尤其是長江以北官話地區的外來人口的歧視,“江北人”一度成為一個專指外來人口的貶義詞。反之其他地區的人也因此對上海人頗有偏見。另外從共和國成立後經歷文革,上海從建國前的遠東第一大都市一落千丈,百廢待興。改革開放後上海市政府爭取來的重新發展,浦東開發區建設等被認為是有賴於中央政府政策的相當大傾斜而導致外省人的不滿 。本世紀初,上海市政府進一步增加外地入滬籍配額以及放寬一系列非上海戶籍人員工作、就學和買房政策,帶來新一輪人口遷徙高峰。僅2010年一年就巨增常住外籍人口近500萬人 ,而同年的上海戶籍人口為1400多萬人。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諸如城市無法短期提供超額工作崗位而帶來的治安問題,醫療資源緊張導致本地產婦建卡困難等等導致矛盾加劇,集中體現為上海本地居民對一些素質行為差的外來人員的不滿,並隱諱的用“yp”或“硬碟”來指代這些外來人員。•新疆地域歧視,長期以來,西部邊疆地區經濟發展滯後,由於很多新疆人流浪全國鋌而走險,導致國民對新疆人,特別是新疆少數民族體貌的人士有恐懼心理。•河南地域歧視,該省農民人口多,外出務工人員多,農民工多,再北京做本地人不願意幹的事情,比如建築工人。特別在北京蒙受各類地域歧視的人員較多。•東北地域歧視,該地區原為重工業基地和國家農業基地,失業下崗人員多,外出務工人員多,由於少數東北人在內地多從事賣淫嫖娼,殺人放火等惡性案件,特別是近年來東北人在廣東,海南欺行霸市,惡性攻擊打人鬧事事件多發,蒙受各類地域歧視的人員很多。•對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地域歧視,主要是因為上述這些地區本地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但是由於人口巨大,外出打工的人比較多,因此這些地區外出務工人員多比較多,對那些他們工作的地區治安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包括一些從事性工作者對當地人家庭造成了破壞),被當地人歧視。

社會心理

社會意識

地域歧視在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是難以完全避免的。中國社會生活中也存在地域歧視現象,在某些方面還相當嚴重。地域歧視的產生有其歷史、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其特殊的社會心理基礎。
社會心理基礎
形成優勢地區人群的優越感和落後地區人群的羞辱感。
地域歧視是“社會刻板印象”的一種體現。所謂“社會刻板印象”,指的是對某一類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通常帶有負面色彩),並以此作為參照框架,主觀認為這類人所有成員都符合這種看法。社會刻板印象是對社會團體最簡單的認識。刻板印象還往往導致誤解,因為,刻板印象所根據的並非事實,有時是由於偏見的合理化而來,有時是以群體有某種特性(事實上群體並不具有這種特性)而推斷個人也必然具有這種特性而形成的。
地域歧視是從眾心理和集體無意識的結果。隨著信息傳播渠道越來越多樣化,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人們越來越被信息所包圍。但是,在資訊時代。前些時候媒體對流動人口犯罪個案的報導,就常常成為民眾判斷身邊人的心理基礎,並被誇大化和擴大化,從而輕易把某個群體符號化、標籤化對待。這不能不說是產生地域歧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地域歧視是“賤貧”心理的體現。因為社會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一系列階段性特徵,我國各種社會矛盾交織在一起,使窮人與富人之間的鴻溝變得難以跨越。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因為他們的家鄉太窮,富人看不起窮人,才產生了歧視。
地域歧視也是小農意識的反映。我國在長期在農業社會,地域歧視表現為城裡人瞧不起鄉下人、發達地區的人瞧不起落後地區的人,但是在其骨子裡、在內心深處仍然是小農心理在作怪。
地域歧視不利於社會和諧
地域歧視同社會和諧背道而馳,它對和諧社會建設產生的消極影響和負面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地域歧視不利於建設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地域歧視違背了公平正義的基本準則,深圳某派出所扯出“堅決打擊河南籍敲詐勒索團伙”的大橫幅等地域歧視現象,都是同公平正義相違背的。一個存在地域歧視的社會,是不能稱之為公平正義的社會的。
友愛強調的則是要在全社會倡導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地域歧視則使人們彼此失去信任,由隔膜到隔絕,甚至相互敵視,嚴重者更可能會發展到引發紛爭,造成衝突。
地域歧視不利於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斷裂社會決不可能是和諧社會。

意識矯正

反地域歧視要從多方面共同努力
反地域歧視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會和公民個人都應該分別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社會各界的共識。一項關於地域歧視的網上調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近8成的網友認為,要提高自身素質;有1成半的網友認為,應該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地域歧視;也有6.65%網友則主張通過政府的力量來解決。
優勢地區和處於優勢地位的群體,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通常來講,所謂地域歧視,都是優勢地區和處於優勢地位的群體歧視落後地區和處於劣勢地位的群體。因此,地域歧視的產生,是優勢地區和處於優勢地位的群體不能平等地對待落後地區和處於劣勢地位的群體,過錯首先在前者而不在後者。
從被歧視者來講,則要自強自立,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改變自身形象,用行動去改變別人的偏見。正如四川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勞務工作處副處長梁浩濱所說,要樹立四川人在深圳的良好形象,最根本的是提高他們的素質,從根本上提高四川人在深圳乃至全國的形象。湖北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綜合處副處長牟松也認為,作為外來的湖北人,要想更好地融入深圳,首先要內強素質。不管在哪一個地方,提高自身的修養都是必要的。
現代社會是法制社會,反對地域歧視也必須依靠法制。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為反對地域歧視、實現平等權利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據。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地域歧視現象還相當普遍和嚴重。要有效防止類似深圳地域歧視事件以及其他歧視事件的再次發生,制定《反歧視法》應該儘快納入國家有關部門的議事日程。加強相關法律的建設,已迫在眉睫。
反對地域歧視,最根本的一條還是要靠發展,尤其是加快落後地區的發展,從而逐步縮小地區差距。正如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做客人民網時所說,要靠發展來贏得尊重,真正使全國人民對河南有一個好的印象。當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加強誠信建設與和諧文化建設,促進不同地域人們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和相互理解。

臨近地區

指同一個省或相鄰省之間地理、語言、文化、經濟上的差異導致的歧視。•蘇北地域歧視,江蘇蘇南與蘇北按照長江劃分。蘇南地區的經濟較發達,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較高,長江以北蘇北地區的居民,被稱為“江北人”。•皖北地域歧視皖南地區與皖北地區在語言,文化上南北差異明顯,皖南的文化傳統與地形地貌和農業結構均與浙江省一脈相承,而皖北地區基本與河南省地貌、文化與農作物結構相近。經濟文化條件相對皖北較發達的皖南地區常歧視落後的皖北地區。皖北地區淮河泛濫,導致疾患、饑荒和戰亂橫行。皖南自古有“皖北飽,皖南富;皖北荒,皖南無寧日也”的說法。但相對於皖南,皖北地區,皖中地區的合肥等經濟較發達,文化素質、教育水平也很高。也使得皖北、皖南人受到合肥人的歧視。•烏蘭察布地域歧視烏蘭察布市在內蒙古自治區內經濟較為落後,外出務工人員多,其中部分務工人員有偷竊等不良行為。且方言與內蒙古其他地區差別較大。因而受到區內其他城市(尤其是鄰近的經濟較發達的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居民的歧視,如曾有房屋出租者拒絕烏蘭察布人。並衍生出很多歧視烏蘭察布人的笑話,甚至曾因此而釀成血案。

港澳地區

香港澳門這兩個中國劃分的特別行政區內,有部分人歧視中國大陸人士,一般會稱中國大陸人民為“大陸仔”,意思就是來自大陸,後來又有“阿燦”、“大陸妹”等稱呼。和部份香港人說有北佬和死北佬(北佬是指北方人的別稱),因為有部份香港人和廣東人都認為北方人做事是太不知所謂,敗壞該地區的名聲,更迫逼他們使用國語來溝通和強占我們的地方,所以現在有一部份的人繼續使用這些詞語。與此同時,對於來自台灣的人亦會稱呼為“台灣土佬”。

居住地區的歧視

近年由於香港傳媒廣泛報導天水圍新市鎮社會問題,加上該區新移民和低收入家庭較其他地區多,令該區被標籤成“悲情城市”。

台灣地區

在台灣,部分人士會稱香港留學生為“港仔”,遇到馬來西亞人會問對方“是不是住在樹上”,令留學生感到不快。某些台灣人指香港人或廣東人說的國語很奇怪,帶有廣東腔(又稱香港腔),會說“廣東腔很好玩”之類令對方難堪的說話。台灣人或外外華人來到香港上班或出席會議,還反過來要求在地人千萬不要說廣東話。台灣人也經常批評,嘲笑,“糾正”香港或廣東人的發音。模仿香港人或其他族群說國語當作笑點的人也不。台灣媒體訪問香港人的時候也特彆強調香港人說話有“廣東腔”,原因不明。而普通民眾遇到騙子,一聽到對方有廣東腔,就會先入為主假定對方必定是香港人。情況就好像香港人遇到說國語的旅客,就假定對方必定是大陸人。某些台灣旅客也經常批評香港人“傲慢”。由於香港人的國語水平非常有限,可能勉強聽的懂卻不會說,甚至完全不懂,遇到台灣人或大陸人問路的時候,可能無法以國語回答,只能以廣東話或英語回復,甚至乾脆不回答,可能會予人傲慢的感覺。儘管廣東話和英語都是香港的法定語言,前者是香港人的母語,後者是香港學生的必修課,也是工作常用的語言。而國語在香港尚未普及,可是不少台灣人常假定香港人一定懂聽懂說。有時香港的本土居民會因為對旅客說英文而被冠上“英奴”和“殖民優越感”等惡名。某些台灣學生喜歡稱呼香港留學生為共匪大陸人。這種事即使在1997年以前也有發生,儘管當時的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而且大陸人也從不會稱香港人為“大陸人”。有時台灣人以為香港人說國語寫簡體字,也會令後者深感困擾。

日本國內

1.關東關西間的地域歧視
2.對琉球的地域歧視

韓國國內

1.全羅道與慶尚道間的地域歧視
2.對濟州島的地域歧視

英國及愛爾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亦出現對愛爾蘭人的地域歧視,事件結果導致愛爾蘭在1920年代後期從聯合王國獨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