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體制,簡稱經濟體制。 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制度下,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以及組織、管理和調節國民經濟的制度、方式、方法的總稱。
概念
內涵:包括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地區、各個行業、各個經濟單位的各項體制;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個過程的體制;農業、工業、基本建設、交通、運輸、建築、物資、外貿、商業、服務等各個部門的體制;計畫、勞動、工資、財政、金融、價格、稅收等各個環節的體制;中央與地方、經濟區、中心城市、企事業等各個層次的體制;總公司與分公司、全民所有制企業和集體經濟組織的體制,等等。各個過程、部門、環節、層次等經濟體制互相聯繫、相互交錯,形成了整個的國民經濟體制。
歷史
改革開放的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的發展,在實踐的探索中,經歷了一個艱難,曲折的歷程。新中國剛成立時,由於長期的戰爭,工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國家財政經濟極端困難,在繼續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同時,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恢復和發展的措施,國家的經濟情況逐漸好轉,1961年至1965年,國民經濟轉入調整時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正如鄧小平同志後來所指出的“建國頭七年的成績是大家一致公認的。”“當然也有缺點。從工作來看,有時候在有的問題上是急了一些”“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應當肯定,總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發展的。這中間有過曲折,犯過錯誤,但成績是主要的。這以後,1966-1976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則幾近停止狀態,到1976年,整個國民經濟瀕臨崩潰。
傳統計畫經濟體制的歷史作用和局限
改革開放前的二十多年,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於長期排斥發展商品經濟,社會生產里發展十分緩慢。
建國初期,中國參照蘇聯的模式,確定了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這種經濟體制在建國初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它越來越顯示出了局限性和弱點,成為生產力發展的一大障礙。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的二十多年,中國曾有多次的權利下放,但又都只限於調整中央和地方,條條和塊塊的管理許可權,並沒觸及體制問題,傳統計畫經濟體制模式沒有絲毫問題,這種情況下,企業變成了行政機關的附屬物,沒有了生產經營積極性,缺乏活力,計畫經濟體制與社會生產力發展也日顯不適,改革舊體制迫在眉睫。“要發展生產力,經濟體制改革是必由之路。”“為了發展生產力,必須對我國的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
改革開放初期經濟體制改革的前期探索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從高度集中統一的計畫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當時,鄧小平同志曾明確指出:“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重大改革”。在1978年12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中也指出:“現在我國的經濟管理體制權利過於集中。應該有計畫的大膽下放,否則不利於充分發揮國家,地方,企業和勞動者個人四個方面的積極性,也不利於實現現代化的經濟管理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應該讓地方和企業,生產隊有更多的經營管理的自主權。”這些講話表明一個正確的思想:行政手段雖然是管理經濟的一種方式,但經濟方法應逐漸成為管理經濟的有效手段。
從1978年開始,中國先後推行了企業擴大自主權試點和貫徹經濟責任制逐步實行了企業利潤留成制度。一系列的改革從一定程度上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但也十分有限,經濟的發展仍十分緩慢。所以,企業必定要成為獨立自主的經濟實體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企業也必須要走向市場,實行一種與計畫經濟體制完全不同的新的經濟體制。
發展歷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國猶如一個極度貧弱的巨人,近5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國家,全國主要工業品最高年產量僅為:紗44.5萬噸,布27.9億米,原煤6188萬噸,發電量60億千瓦小時;糧食最高年產量也只有1.5億噸,棉花84.9萬噸。此為新中國經濟發展的起步點。
通過有計畫地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50餘年後的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國之一,人民生活也整體達到小康水平。從1953年到2000年,中國已陸續完成九個“五年計畫”,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而1979年以來的改革開放,則使中國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步高速增長,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萬億元,增長速度達8%。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內容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的前30年,中國政府一直推行計畫經濟體制,由國家專門機構“計畫委員會”來規劃和制定經濟發展各個領域的目標。工廠按照國家計畫生產產品,農村按照國家計畫種植農作物,商業部門按照國家計畫進貨和銷售,所有的品種、數量和價格都由計畫部門統一制定。這種體制使中國經濟能夠有計畫有目標地穩定發展,但也嚴重地束縛了其本身的活力和發展的速度。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當時的中國領導人注意到中國經濟及其發展速度與世界的差異,作出重大決策:對中國實行了幾十年的經濟體制進行改革。
1978年,改革率先在農村展開。推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農民重新掌握土地的使用權,可以自主安排農活和處置農產品,由他們自行決定種什麼、種多少;在農產品的經營方面也給予農民更多的選擇權,取消統購派購的做法,放開大部分農副產品價格;取消過去眾多的限制性政策,允許農民發展多種經營、開辦鄉鎮企業,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以空前提升。
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移到城市。
1992年,經過十幾年改革開放的嘗試,中國政府有了更加明確的改革方向,此便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根據政府正式發布的檔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銜接,促進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巨觀調控體系;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為城鄉居民提供同中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1997年,中國政府進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使經濟體制改革邁出更大步伐。
到2002年,各項改革有序推進,成效明顯。現在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顯著增強,巨觀調控體系日趨完善;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個體和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經濟成長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按預定計畫,到2010年,中國將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內容
國民經濟體制包含的內容主要有:①國家管理國民經濟的基本原則、方針和政策;②生產資料所有制具體形式與結構,包括各種經濟形式的配置和經營方式;③經濟組織形式,包括管理、調節、監督機構的設定等;④管理許可權的劃分,包括計畫、人力、物力、財力等許可權,中央與地方、國家與企業以及管理機構、各類人員的許可權與職責的劃分;⑤管理制度,包括計畫、財務、物價、稅收、信貸、現金、物資、商業、外貿、勞動、工資、人事、基本建設、技術改造、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以及企業的生產、購銷、質量、技術、儲運、承付等一系列管理制度;⑥管理方法,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經濟手段。上述各項內容是相輔相成的。
依據
經濟體制建立的依據 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產物。它產生的具體條件是:①首要的是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或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家有管理和組織經濟的特殊職能,它可以確立經濟體制的重要原則、方針、政策和措施,建立經濟管理機構,劃分管理許可權,運用各種經濟槓桿。②實行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由於根本利益的一致,就為正確地處理各種經濟關係,調節各種經濟利益提供了條件。③實行計畫經濟。這既保證國民經濟有計畫按比例發展,又為正確劃分管理許可權,建立和健全決策、指揮、監督、調節機構,建立和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創造前提。④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分工協作和部門、地區、企業之間的經濟聯繫也越來越密切,客觀上要求建立統一的協調的國民經濟體制。
完善和改革
經濟體制的完善和改革 各社會主義國家為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先後進行或正在進行國民經濟體制的改革。
中國原有的經濟體制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和弊病。主要表現為:①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低而且不平衡的實際情況,片面追求生產資料所有制的高度公有化,甚至追求單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②忽視甚至否認商品經濟,排斥利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槓桿,過分集中,不利於國民經濟生動活潑地發展。③沒有全面貫徹社會主義物質利益原則,忽視勞動者集體和個人的物質利益,實行統收統支的財政管理體制,形成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的平均主義弊病,嚴重地束縛了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的發揮。④政企職責不分,把全民所有同國家機構直接經營混為一談,壓制了企業的生機和活力。條塊分割、割斷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經濟的自然聯繫,妨礙了經濟技術交流與商品經濟的發展。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著手對國民經濟體制進行改革。1984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經過幾年的改革實踐,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198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深化改革的任務,要求圍繞轉變企業經營機制這箇中心環節,分階段地進行計畫、投資、物資、財政、金融、外貿等方面體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計畫商品經濟新體制的基本框架,即:①按照所有權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搞活全民所有制企業;②促進橫向經濟聯合的進一步發展;③加快建立和培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④逐步健全以間接管理為主的巨觀經濟調節體系;⑤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繼續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⑥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和正確的分配政策。(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
改革的意義
經濟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①經濟體制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它要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相互聯繫的環節和方面,是各種經濟關係、經濟利益的調整。它要通過正確地處理中央與地方、國家與企業、國家與集體、集體與個人的經濟利益,以充分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②經濟體制改革是促進社會生產力更快發展所必需的。只有改變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某些環節,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改變一切不利於或妨礙生產力發展的所有制結構、經營方式、組織形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才能解除對生產力發展的束縛,促進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③經濟體制改革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保證。社會主義是在與資本主義制度和封建主義殘餘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不斷地從體制上變革舊思想、舊制度、舊機構、舊辦法,創立新的思想、制度、組織、方法,社會主義才能得到不斷鞏固和發展。④社會主義制度有一個從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只有通過改革,才能使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日益鞏固和發展,使它的各項具體制度日益健全和成熟起來,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⑤經濟體制改革是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保證,它貫串於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全過程。如果不對體制進行改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不會順利前進,對經濟體制進行有計畫、有步驟而又堅決徹底的改革,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客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