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危機理論

國家財政危機理論

國家財政危機理論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一個重要流派,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對上世紀50、60年代西方國家干預經濟進行反思和批判的理論成果。

國家財政危機理論概述
國家財政危機理論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一個重要流派,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對上世紀50、60年代西方國家干預經濟進行反思和批判的理論成果。

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美國“新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奧康納(James O‘Connor),1973年在《國家的財政危機》一書中提出這一理論。國家財政危機理論分析了在國家經濟職能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在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領域的新變化,提出了國家財政危機這一經濟危機新的表現形式。

國家在資本積累中的作用

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並不把國家當作與經濟危機的發生直接聯繫的因素。20世紀40年代後,隨著

國家財政危機理論國家財政危機理論
西方國家對經濟干預的加強,西方馬克思主義者開始重視國家在經濟危機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但國家始終是馬克思主義傳統中的上層建築範疇,不可能是一個生產性的機構。美國學者巴蘭和斯威齊在60 年代所提出的經濟剩餘理論中,國家的作用也只是體現在經濟剩餘的吸收上,認為國家依然是純粹消費性的。

奧康納國家財政危機理論中,第一個創新是賦予國家在資本主義再生產領域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奧康納從資本主義生產領域中已經發生的重大變化來確立國家的生產性角色。隨著生產社會化的發展,資本主義積累也表現出社會化的特徵。擴大再生產所必需的許多社會化了的條件,只能由國家而不是私人資本家來創造。例如耗資巨大的公共工程,對於整個社會的資本積累發揮重要的作用,而私人資本就不可能承擔其投資、建設和維護,唯有國家才能擔當此任。勞動力的再生產也是維持擴大再生產持續進行的必要條件,由社會對勞動者進行教育、培訓,顯然比私人資本更有效率。通過國家開支的運用,國家在創造社會再生產條件的同時,形成了國家產業部門。這樣,國家再不僅僅是市場經濟的守夜人,也不僅僅是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巨觀調控者,而是社會生產的直接參與者,是國家資本家

國家作為社會資本家的功能,與國家作為一般社會管理者的功能發生矛盾和衝突。奧康納用“合法性”(或譯“義理性”)概念來描述國家與積累對立的一般社會管理功能,意指國家不能單純站在資本積累的立場上,通過犧牲工人階級的利益來維持積累,而應該凌駕於各個階級之上,儘量協調、緩和階級之間的關係,維護社會公正,從另一方面創造資本積累的條件,即經濟發展所必要的社會安定環境。

奧康納對國家作用的分析,實際上是在國家作為一般社會管理者和一般國民經濟管理者的基礎上,加上了國家為維持私人資本能有利可圖地積累這樣一個條件。這樣,國家就變成了生產性的,儘管在很多情況下,國家只是間接地對剩餘價值發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奧康納突破了馬克思主義傳統中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界限。

國家開支的構成

奧康納國家財政危機理論中,第二個理論創新是使用馬克思的價值範疇,對資本主義國家開支的作用進行

國家財政危機理論國家財政危機理論
分析。顯然,國家履行上述兩重職能的活動,從而國家雙重角色之間的矛盾,都通過國家開支表現出來。奧康納第一次獨創性地從剩餘價值生產的角度,將國家開支劃分為社會資本和社會支出。

社會資本就是國家開支中用來創造剩餘價值生產條件、體現國家積累職能的部分。社會資本包括社會投資和社會消費。社會投資指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提高資本利潤率那一部分國家支出,主要包括私人企業無法承擔、必須由政府投資的工程項目和服務設施,例如通訊衛星、水壩、高速公路、輸油管道等等。社會投資相當於不變資本,但它是由政府投入的、具有一定社會化性質的不變資本。在這裡,不變資本的概念拓寬了。社會消費指為了降低勞動力再生產成本從而最終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利潤率的那一部分政府支出,例如社會保險教育事業公共醫療等。社會消費相當於可變資本,與社會投資一樣具有一定社會化的性質。概言之,社會資本就是國家支出中的間接生產性支出。

社會支出是國家支出中的純粹非生產性支出,主要用於維持階級統治、保證社會安定和提高消費能力,體現了國家的合法性職能,也體現了社會為經濟發展所支付的代價。例如,國家維持法制的開支,對失業者的津貼,對窮人的救濟等。顯然,這部分開支在剩餘價值生產中不起作用,應該排除在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外,但是,從價值範疇出發給這一部分開支定性不太容易。籠統地說,它屬於由社會扣除的、支付給非生產人口的社會剩餘價值的一部分。

社會資本和社會支出之間並沒有一刀切的區分標準。從統計學的角度看,政府開支中的社會資本和社會支出難以清晰劃分。一項政府開支,可能同時具有多重性質。奧康納以國家投資的高速公路為例,認為高速公路用作商業運輸時,這種投資是社會投資,而用作工人上下班時,便是社會消費,而當高速公路被五角大樓使用時,則是社會支出。造成這種重疊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無論是社會資本還是社會支出,都有十分明顯的社會化特徵。另外,價值範疇本來就是高度抽象的概念,使用這些概念判斷一項十分具體的政府開支對剩餘價值生產和整個社會的作用,其結果必然是各種作用交叉重複。但是,這種統計學上的難以區分並不妨礙奧康納的立論。重要的是,奧康納力圖從紛繁複雜的國家開支項目中,從剩餘價值生產的角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從階級分析的角度,區別出國家開支所體現的兩種本質上相互矛盾的力量,再從這種矛盾中推導出國家的矛盾。

應該承認,上述這種統計可能發生的重疊還說明,在一定程度上,社會資本和社會支出並不矛盾,也就是說,國家的積累職能和合法化職能之間也並不矛盾。奧康納關於積累職能和合法化職能之間互為矛盾並將國家推向危機的理論,是通過他的第三個理論創新引出來的。這就是在一個由三個部門組成的社會再生產模型中積累職能和合法化職能的矛盾分析。該分析也包含了壟斷資本主義下市場結構的分析。

財政支出的分配

奧康納將資本主義經濟劃分為三個部門:壟斷部門、競爭部門和國家產業部門。壟斷部門由資本密集型的大壟斷企業組成,這裡工會組織程度高,工人的工資也高。競爭部門勞動密集度高,工會組織程度低,工資也低。國家產業部門包括由聯邦、州、地方政府提供的服務,如教育、服務、醫療、軍隊,也包括完全依賴於政府生存的私人企業,如軍工等。奧康納對壟斷條件下資本主義經濟的這種分析,是一種獨特的巨觀分析方法。可以說,在奧康納的理論中,這三個部門互動的結果就是巨觀經濟長期發展的態勢。

三個部門的相互聯繫中,競爭部門是依附於壟斷部門的。競爭性部門壟斷企業共生,為壟斷企業提供廉價的“

國家財政危機理論國家財政危機理論
輸入”和銷售渠道,發揮補充性作用。雖然奧康納不像一些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家一樣,在分析壟斷問題時完全抽象掉了競爭部門,但是,奧康納認為,兩個部門之間的關係仍然是“一邊倒”的。無論是在商業上,還是在政治上,壟斷部門都占據著統治地位。

在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壟斷部門的增長依賴於國有產業部門的增長。國有產業部門是國家發揮積累功能的產物,壟斷部門是這種國家開支的最大受益者。壟斷部門通過壟斷價格把稅收負擔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對社會資本支付最小代價,卻使用了社會投資和社會消費中的絕大部分。壟斷企業使用了更多的能源,占用了更多的交通、輸油管和通訊設施、高技術研究,雇用了更高的教育水平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等。與此同時,壟斷部門卻製造出更多的社會問題,例如高度自動化的設備造成了更多的失業。壟斷所帶來的有害後果由國家來承擔,因此,為了保證壟斷企業的不斷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必須要求國家開支不斷增加。

國家財政的困境

奧康納的第四個理論創新是從剩餘價值再分配的角度,分析了國家的財政困境。隨著生產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要求國家開支日益增大以提供更多的社會資本和社會支出,但是,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制度實質是社會剩餘不斷被私人所占有。“財政危機的基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生產的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而生產資料私有化這一事實。”

由於社會剩餘大部分落入私人資本家之手,由政府支配的社會資本和社會消費基金不能與壟斷經濟同步增長,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之間出現“結構性缺口”,由此導致了政府在雙重角色之間的兩難困境。政府支持壟斷企業,將提高生產能力,增加剩餘價值,同時也將加劇消費不足,以至於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地位。政府壓制壟斷企業,國有產業部門不能迅速增長,將傷害剩餘價值的生產條件,使生產停滯。

這一過程的表現,首先不是經濟崩潰,而是圍繞政府財政預算上的鬥爭。壟斷企業的代言人要求國家預算用於社會投資,組織起來的工人們卻要求國家預算更多地用於社會消費,而失業者和經營破產者則要求擴大社會支出。隨著壟斷的不斷發展,可以想像,收入有限的政府在越來越大的支出壓力下,財政危機將日趨嚴重。

防範與規避

奧康納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角度,論述了國家在資本主義再生產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揭示了國家在兼顧積累和合法性

國家財政危機理論國家財政危機理論
能力上的局限。國家財政危機理論表明,國家開支的構成能夠左右經濟的興衰。從這一點上說,奧康納的理論具有凱恩斯主義的色彩。但是,奧康納卻用馬克思的價值範疇,剖析了國家財政的兩難處境。政府承擔提供積累社會條件的任務,必須以剩餘價值的合理分配為前提。如果私人壟斷資本攫取了大部分剩餘價值,而資本積累的社會成本則由政府承擔,有限的財力將使政府在積累和合法性之間顧此失彼、左右為難。在這種情況下,圍繞國家預算的鬥爭,成為社會各個利益集團鬥爭的焦點,成為傳統的工人階級資本家階級鬥爭一種新的表現形式。

國家財政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國家所支配的剩餘價值太少。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說,奧康納所描述的國家財政危機有所緩和。隨著利潤不斷流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整個社會的剩餘價值總量不斷增加。由於總量的絕對增大,剩餘價值是在政府、資本家和工人階級之間的分割,總是比較充裕的、從容的,隨之產生了已開發國家階級關係緩和的趨勢。在全球範圍內,這個緩和趨勢無疑是有沉重代價的。

伴隨著更多的利潤流向國外的壟斷集團,資本輸入國可支配的剩餘價值將減少。這個趨勢將導致剩餘價值分配在國家、資本家、勞動者三者之間出現嚴重的矛盾。由於本國可支配的剩餘價值總量不足,在維持勞動力再生產和素質提高的費用、維持社會穩定和發展的政府支出、維持資本投資勢頭和利潤率這三方面之間,衝突將凸現出來。尤其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以低廉的勞動力作為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所得收入與維持這個龐大勞動力大軍、提高他們的素質所需要的費用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我國GDP增長舉世矚目,但社會發展諸多問題卻不能得到解決,教育投入不足、醫療投入不足、社會保障資金缺乏、農民負擔重、拖欠民工工資等等,正是這個深層次矛盾的表現。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在積極引進外資的同時,必須警惕這種引入型的財政危機。

《國家的財政危機》

《國家的財政危機》是詹姆斯·奧康納探討戰後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危機趨勢特徵及其根源的著作。該著作出版於1973年。該著作提出的財政危機理論,建立在兩個基本前提之上:

第一,資本主義國家必須完成兩個基本的、但又常常是相互矛盾的職能——積累和合法。這就意味著,國家必須維持或創造使資本積累具有可能性的條件,必須維持或創造使社會得以和諧發展的條件;

第二,和資本主義國家這兩種基本職能相對應,國家的支出也必然具有社會資本和社會支出雙重特點。社會資本就是對有利可圖的私人積累來說所必需的支出,它間接地用於剩餘價值的增長。社會資本又可分為社會投資和社會消費兩部分。社會投資是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提高利潤率而增加的工程和服務設施(如運輸、教育、科研等等)的投資。社會消費就是降低勞動力再生產費用,從而提高利潤率的工程和服務設施(如社會保險等等)的投資。社會支出則是為了維持社會和諧,即完成國家“合法”職能所需的工程和服務設施上的支出,其中如發展福利制度的支出。社會支出無益於利潤的增加。

基本論題

從這兩個基本前提出發,可以推導出兩個基本論題:

國家財政危機理論國家財政危機理論

第一,國有產業部門的增長和國家支出的增長,日益成為壟斷產業部門和整個生產增長的基礎;反過來也可以證明,國家支出和國家計畫的增長,又是壟斷產業部門增長的結果。但是,事實上,國家支出中社會資本增長得越快,壟斷產業部門才增長得越快;而壟斷產業部門增長得越快,國家社會資本(包括社會投資社會消費)上的支出也就更大;

第二,社會資本和社會支出是一個矛盾的過程,這一矛盾產生了經濟、社會和政治危機的趨勢。一方面,國家儘管使資本費用越來越社會化,但是,由此而產生的社會剩餘(包括利潤)卻不斷地被私人占有。資本費用的社會化和利潤的私人占有的對立運動,形成了以國家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之間“結構上的缺口” 為特徵的財政危機。另一方面,國家權力被為了個人主義目的的私人控制,又進一步加劇了財政危機。一大群具有 “特殊利益”(企業、工業等經營利益)的人,要求國家預算用於社會投資,組織起來的工人們卻要求用於社會消費,而失業者和經營破產者則要求擴大社會支出。這些為了控制國家財政預算而展開的鬥爭,進一步損害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財政能力,並潛在地威脅著這一制度生產剩餘的能力。因此,資本主義國家財政危機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本身的矛盾,即資本主義生產是社會的,而由此產生的利潤卻被私人占有的矛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