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屬
回民秧歌,產生於清朝中期的河南項城縣南集鎮,為一種民間集體演唱的方式。歷史
回民秧歌,產生於清朝中期的河南項城縣南集鎮,為一種民間集體演唱的方式,由11人組成一隊,領隊一人左手持串鈴,右手打傘燈指揮表演。男丑角拄拐杖,扮瞎子;女丑角斜背包袱;其餘4名男子挎腰鼓,戴禮拜帽,4名女子持鑼,搭蓋頭。但全部由男子扮演。演出者邊唱邊表演,唱的內容有民間故事、傳統戲曲,也有唱歷史人物、天文地理的。演出形式主要為跑場子、擺畫面、變隊形等。唱段多種多樣,流行的有《十二個月》、《織手巾》、《送飯》、《王林休妻》等。描述
由11人組成一隊,領隊一人左手持串鈴,右手打傘燈指揮表演。男丑角拄拐杖,扮瞎子;女丑角斜背包袱;其餘4名男子挎腰鼓,戴禮拜帽,4名女子持鑼,搭蓋頭。但全部由男子扮演。演出者邊唱邊表演,唱的內容有民間故事、傳統戲曲,也有唱歷史人物、天文地理的。演出形式主要為跑場子、擺畫面、變隊形等。唱段多種多樣,流行的有《十二個月》、《織手巾》、《送飯》、《王林休妻》等。
發展
周口在歷史上曾經是我國內陸最大的港口之一,長期異域貿易造成商賈聚集,人口流動,在周口回民區至今仍能看到濃烈的來自伊斯蘭的生活風俗。回民秧歌是河南省為數不多的回族民間舞蹈,風格與漢族傳統秧歌有明顯區別,韻味獨特高雅,並充滿異域情調。回民秧歌分布在周口項城的南頓集。在南頓流傳著關於回民秧歌的歷史傳說,相傳唐朝時期國家發生大亂,唐王派大將郭子儀(據說郭也是回民)帶三千回兵平亂。戰亂平息後,郭子儀帶兵士駐紮南頓,為了安頓軍心民心,號召回族兵士們唱歌跳舞,活躍生活。據秧歌老藝人馬仁傑(已去世)所述,回民秧歌在南頓代代流傳,到他這一代,僅馬姓家族也有七八代了,有記憶的流傳時間約為200多年。
南頓回民秧歌雖然流傳於當地回民之間,但由於漢回長期的文化交流和相互滲透,在表演場景和方式中與漢族傳統民間舞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同樣都是在春節、燈節或各種集會中進行助興表演,類似傳統的漢族民間社火活動,為後人研究中原地區回族文化的形成和變異提供了鮮活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