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鄉村
位於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在中堂鎮墟西南方 6 千米 處,是中堂鎮境域最西邊的一個村。四鄉村三面環水,東北面與馬瀝村接壤,西南面與麻涌鎮東太村和新基村隔河相望,南面與望牛墩鎮福安村、朱平沙村隔河相對。 2006 年村總面積為 2.3 平方千米。
村名及立村沿革
四鄉村因由泗涌、東涌、西涌和西華 4 條自然村組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定村名為“四鄉”並沿用至今。
泗涌自然村開村始祖郭德尚(字佐君)原居南沙(今高埗鎮草墩村),於清朝乾隆 18 年( 1735 年)提議遷移並成行,擇今地定居,定村名為泗涌。當年同遷的有 24 人,後因強鄰侵襲及遭遇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同來者都退回南沙定居,唯有佐君堅持不走固守家園 20 餘年,之後其子郭朴齋再次組合十多戶村鄰到泗涌,重整村舍,墾土農耕,村莊得以不斷擴大,於 1839 年,村人建郭氏宗祠。 2006 年有戶籍人口 112 戶 485 人。
東涌自然村於清康熙年間立村,有近 300 年歷史。立村前此地有馬瀝村人居住,為方便耕作,到此建房定居的人多起來,形成村莊,並取村名東涌,定居村民以彭、梁、蕭、黃等姓為早,後陸續有梁、袁、吳、張等姓氏村民從附近遷來,至建國初期,全村已有 10 多個姓氏。 2006 年有戶籍人口 197 戶 797 人。
西涌自然村於清乾隆年間(約 1735 年)立村。自郭氏在泗涌立村後,立村較早的馬瀝村梁氏族人為防止郭族發展擴大地域,便派出部分梁氏族人到馬瀝洲西南端定居,後來其他姓氏也陸續從附近遷來,便形成村莊,取名西涌。民國後期由於社會黑暗,爭權霸地,矛盾激化,終於 1947 年暴發了宗派大械鬥(俗稱西涌崩圍),當時人心惶惶,紛紛外出投親靠友,至使村中人煙稀少,一片荒涼,建國後村民才返鄉重整家園。 2006 年戶籍人口 220 戶 883 人。
西華村立村於清朝乾隆年間(約 1738 年),立村時僅馮、黎兩家,共 10 多人,馮氏從莞城遷來,黎氏從麻涌東浦村遷來,因當時兩家所建房屋均西向,所以取村名西華。 1740 年李氏一族 70 多人從增城遷來, 1742 年周氏從常平周屋廈遷來,並認定一片風水好地,買地十畝建戶落戶,後人稱此片地方為“周家村”。“西涌崩圍”事件中有小部分西涌人流入。 2006 年戶籍人口有 260 戶 973 人。
經濟狀況
四鄉村經濟核算一直以來都是各自然村獨立核算。村集體經濟主要是兩間紅磚輪窯,第一間建於 1976 年,第二間建於 1985 年,兩廠年產紅磚約 528 萬塊。各自然村數百年間均以農業為主,到 1990 年, 4 個自然村共建起建材廠(輪窯) 12 間,集體總資產 1000 多萬元,年純收入 400 多萬元。至 2002 年,其中 6 間磚廠已停產並拆除。拆除紅磚廠後,四鄉村積極盤活土地資源,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至 2006 年共引進東莞市金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東莞市眾興船舶製造有限公司、東莞市東上板業有限公司、東莞市鴻業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東莞市新華業環保纖維有限公司、東莞市奧環沙泵廠等 6 間民營企業進駐我村。 2006 年全村企業及個體戶總數為 47 個,工業總產值 4960 萬元,村本級資產總額為 907 萬元,農村人口人均年純收入為 8449 元。
教育、文體及其他
四鄉村在 1949 年前有私塾國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由各自然村自辦國小,於 1957 年集中到四鄉大隊開辦四鄉國小,於 1994 年村集資 55 萬元進行重修。四鄉村民歷史以來喜好粵曲,除請外地劇團來村演出外,還有村民自娛自樂的粵曲演唱、演奏活動,村有樂手多人。 2002 年,全村共有籃球場 5 個,其中燈光球場 4 個,龍舟 7 條。
揭陽市行政區劃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勢自西向東傾斜,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東南部都是廣闊肥沃的榕江沖積平原和濱海沉積平原,素稱“魚米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