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姓名

四字姓名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獨生子女們到了結婚生子的高峰期,對於同為雙方家庭里的“獨苗苗”,下一代該隨母姓還是隨父姓,年輕夫婦已很難抉擇。有的乾脆是父姓母姓加在一起,成為了孩子的姓氏。而姓名,也就從傳統的2個字或3個字變成了4個字。起四字姓名成取名流行趨勢。

基本信息

現象

四字姓名四字姓名

只要留意身邊親友子女的名字,細心的人們會發現,父親母親姓氏加在一起變成孩子姓氏的情況越來越多了。尤其是不少獨生子女家庭里,都是父姓和母姓加在一起,成為了孩子的姓氏。而姓名,也就從傳統的2個字或3個字,變成了4個字。

據一項調查顯示,在“90後”和千禧年後出生的孩子中,取四字名主要是父姓排第一個字,母姓排第二個字,後面跟了個雙名。其中部分人曾用名是三個字的,後來明顯加入了母姓。而據一些父母反映,他們本身就是獨生子女,給下一代取四字姓名便把兩人都照顧到了,雙方長輩也不會有意見。

另外,有些姓名與“掌上明珠”或“壯志凌雲”等成語諧音,或者用四個字突顯了詩意,還有類似於外語的漢譯字,如單姓後的名字為“愛因斯”。

原因

一些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民眾,取四字名主要是因為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沒有正式起學名,後來申領身份證時,便使用了小名或綽號。

而1990年代後的四字名,多是父母特意取的,不少父母文化程度較高,對孩子的名字有多元化要求。因為在中國現行法律中沒有不可以使用四字名的規定,只要父母提出,所起名字不在有損國家或民族尊嚴等限制範圍內的,公安機關都給予登記。

其次,中國是人口大國,重名現象比較嚴重,而四字姓名有效地降低了同名同姓的機率,避免了重名帶來的不便,並且比較個性化。

形式

複姓+雙名

司馬相如司馬相如

在中國,漢族兩字姓稱為複姓,例如歐陽司馬諸葛上官淳于公孫西門皇甫司徒東方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傳統姓氏。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各兄弟民族在長期的相處和交往中,姓氏也出現了同化和融合,如漢族姓氏里就保存了歷史上少數民族的一些古姓,如呼延、綦毋等源自匈奴族古姓;賀蘭、宇文、慕容、拓跋等源自鮮卑族古姓;耶律、石抹等源自契丹族古姓;哥舒、仆固等源自突厥族古姓等等。

複姓加雙名是四字姓名的基本形式,例如:歐陽山尊、司馬相如、諸葛文森、上官雲珠淳于緹縈公孫景茂、西門惠君、皇甫惟明、司徒美堂、東方既白、呼延夜泊、綦毋懷文、賀蘭進明、宇文化及、慕容延釗、拓跋思恭、耶律仁先、石抹宜孫、哥舒雲漢、仆固久安等。

雙姓+雙名

複姓是以兩字為姓,而雙姓卻是兩個單姓的組合。所謂“雙姓”,就是在我國東南沿海某一個地域範圍內,源於兩家通婚或過繼,把兩個不同的單性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雙字的新姓氏,並子孫後裔一脈相承,旨在同時繼承兩家的煙火。

如浙江的陸費、廣東的劉胡、福建及香港的錢王、台灣的張簡和范姜等雙姓,均有上百年或幾百年的歷史。如清道光年間湖南巡撫陸費恩洪(後改名為“瑔”)、中華書局的創始人陸費逵(字伯鴻)等都是浙江桐鄉“陸費”雙姓的後人。

夫姓+父姓+雙名

范徐麗泰范徐麗泰

在中國港台地區,已婚婦女往往在自己的姓名前冠以丈夫的姓,形成“夫姓+父姓+雙名”的格式,如陳方安生范徐麗泰等。有人說:這種已婚婦女的姓名格式是受英語姓名結構的影響而產生的。這種說法並不確切,因為早在上古時期,中國的貴族女子婚後就有以“夫姓”加上“父姓”為姓名的傳統規約。如姬姓女子嫁給孔姓男子為妻,就稱為“孔姬”;姜姓女子嫁給趙姓男子為妻,就稱為“趙姜”等。後來,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裡,婦女大多沒有正式的名字,婚後的正式稱謂格式就是“夫姓+父姓+氏”。港台地區已婚婦女以“夫姓”加上“父姓”的姓名格式,與中國古老的姓名規約是一脈相承的。

父姓+母姓+雙名

2000年以來,中國內地的一些思想開放的年輕夫婦,為了強調男女平等,在為新生兒取名時採用“父姓+母姓+雙名”的格式。這種命名格式使人口普查中四字姓名大量出現,如張楊舒儀、唐林婉兒、鄭赫蓮子、馬陸辭玉、楊柳娉婷、周袁亞雄、何華德龍等。這種新穎的取名格式可以極大地減少重名現象,同時體現了男女平等的理念,對計畫生育工作的開展不無裨益。

但是這種姓名格式存在著一個問題,它與港台地區已婚婦女“夫姓+父姓+雙名”的姓名格式很難加以區分,極易產生誤解。例如港台人士看到張楊舒儀、楊柳娉婷之名,容易產生名花有主的誤會;內地人士看到姚林秀瓊、鄭黎佩珊之類姓名,可能誤認此人父親姓姚、母親姓林或父親姓鄭、母親姓黎等等。

單姓+三字名

改革開放以來,為新生兒取四字姓名的逐漸增多,在一些大城市的人口普查中出現了如張聰穎子、方永正則、張百真銘、齊家若楠、楊鸞珍倩、王宸欣慰等。其中既有含義深婉的精品,也有效顰洋名,失卻中國特色的敗筆。這種良莠不齊、優劣雜陳的命名現實是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或杞人憂天。

觀點

支持

現在不少人樂意給孩子起四個字的名字,這是追求時尚、張揚個性之舉,但也是社會的進步。人們現在對姓名的要求,已不僅僅是原來的“符號”作用了,而是突出文化和修養、夫妻共有的愛心,是個性的象徵。

四字姓名也為國人的“名字擴充”開創了寬廣的路子,不僅不容易重複、好記、個性化突出,而且根據我們中國人讀詞念句的習慣,四字姓名讀起來更有一種詩意,一種兩字和三字姓名無法達到的韻味,這在我們朗讀漢語成語時就能體會出來。

反對

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取四字姓名可能聽上去不像中國人,比如父親姓宮、母親姓齊,孩子叫宮齊惠一,就很像日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