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和平鳥科Irenidae :雀形目(Passeriformes)的一個鳴禽科,包括東南亞森林和農田中綠葉鵯屬(Choropsis)、雀鵯屬(Aegithina)及和平鳥屬(Irena)約14種體小羽色鮮豔的鳥類。體長13?25公分(5?10吋),頸背部有毛飾,親緣關係與鵯科(Pycnonotidae)接近。嘴細長下曲,短腿,翼圓。以果實、嫩芽及昆蟲為食。許多種類有引人注目的婚飛和悅耳的囀鳴及長笛般的鳴叫。有些人將該科稱為綠葉鵯科(Chloropseidae),隸於燕雀亞目(Passeres)。
分類
原包括2種和平鳥、8種葉鵯和4種雀鵯,構成了東洋界鳥類中唯一特產的一個科,是東洋界鳥類的代表。DNA研究表明和平鳥和葉鵯親緣關係很近,而雀鵯則被劃為鴉科的一個亞科。我國有1種和平鳥和3種葉鵯,金額葉鵯Chloropsis aurifrons在我國分布於雲南西南和西藏東南,國外分布於印度到東南亞一帶。
描述
中等體型(25厘米)的藍色及黑色和平鳥。雄鳥:頭頂、頸背、背、翼上覆羽、腰、尾上覆羽及臀均為鮮亮的閃光藍色,餘部黑色。雌鳥:全身暗鈷藍綠色,腰及臀的色較鮮亮。
虹膜-紅色;嘴及腳-黑色。
叫聲
響亮而拖長的如流水般的升調笛音whee-eet,有時前帶幾個降調音的過門。常在飛行時鳴叫。
分布範圍
印度至中國西南部、東南亞、巴拉望島及大巽他群島。
分布狀況
常見的低地留鳥,見於西藏東南部近邊境地區及雲南南部的原始森林,高可至海拔1100米。
習性
單獨或結成小群活動。棲於高樹頂,與其他鳥混群在結果的無花果樹上找食。飛行呈波狀。
雀形目鳥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綱: 鳥綱 (Aves) | 目: 雀形目(Passeriformes) | |||
雀形目(Passeriformes)包括現存鳥類一半以上的種類,形態和習性都有極大的多樣性。雀形目可分為亞鳴禽和鳴禽,鳴禽具有最發達,最複雜的鳴肌,非雀形目鳥類只有簡單的鳴肌甚至沒有鳴肌,亞鳴禽的鳴肌則介於二者之間。亞鳴禽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鳴禽則遍及世界各地,是數量最多也是最進步的鳥類。雀形目通常進一步劃分成4個亞目,即闊嘴鳥亞目,霸鶲亞目,琴鳥亞目和燕雀亞目,共有64科,中國國有34科。 | |||
目 | 小類 | 科 |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亞鳴禽(suboscine) 雀形目闊嘴鳥亞目(Eurylaimi)、霸鶲亞目(Tyranni)及琴鳥亞目(Menurae)鳥類的統稱,與通稱鳴禽(songbird)或鳴禽類(oscine)的燕雀亞目(Passeres)種類,兩者有所區別。一般以為鳴禽是特化程度最高的鳥類,而亞鳴禽一詞意味著這些種類在解剖構造及行為方面較鳴禽原始,這種說法大致正確。 | 闊嘴鳥科 | 砍林鳥科 | 灶鳥科 | 蟻鳥科 | 食蚊鳥科 | 竄鳥科 | 傘鳥科 | 侏儒鳥科 | 霸鶲科 | 尖喙鳥科 | 刈草鳥科 | 八色鶇科 | 刺鷯科 | 裸眉鶇科 | 琴鳥科 | 藪鳥科 | 百靈科 | 燕科 | 鶺鴒科 | 山椒鳥科 | 鵯科 | 和平鳥科 | 伯勞科 | 鉤嘴鵙科 | 太平鳥科 | 棕櫚鵖科 | 河烏科 | 鷦鷯科 | 嘲鶇科 | 岩鷚科 | 鶇科 | 畫眉科 | |
鳴禽(Oscines) 約占世界鳥類的五分之三。鳴禽的外型和大小差異較大。小的如柳鶯、繡眼鳥、山雀和啄木鳥;大如烏鴉、喜鵲。 | 鶯科 | 細尾鷯鶯科 | 鶲科 | 攀雀科 | 長尾山雀科 | 山雀科 | 鳾科 | 短嘴鏇木雀科 | 鏇木雀科 | 啄花鳥科 | 太陽鳥科 | 繡眼鳥科 | 澳鵖科 | 吸蜜鳥科 | 鵐科 | 森鶯科 | 管舌鳥科 | 綠鵑科 | 擬黃鸝科 | 雀科 | 梅花雀科 | 文鳥科 | 椋鳥科 | 黃鸝科 | 卷尾科 | 垂耳鴉科 | 鵲鷚科 | 燕鵙科 | 鍾鵲科 | 園丁鳥科 | 極樂鳥科(風鳥科) | 鴉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