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捕魚蛛(Dolomedes)是盜蛛科的一個屬,又稱食魚蜘蛛、狡蛛、跑蛛等。雖然它們因擅長捕魚而得名,但其實它們也會捉其他水生小動物食用。差不多所有捕魚蛛都是半水棲動物,目前只知有2個亞種並不是水陸兩棲:
住在樹上的D. albineus:分布於美國西南部;
草原品種D. minor:分布於紐西蘭。
捕魚蛛通常不會用蜘蛛絲來捕食,反而是用它把卵載著,作用就好像育嬰室。雌性蜘蛛只須花很少時間便可以製造網,載著卵到處走動,通常能24個小時。而北美洲的捕魚蛛,甚至會留在網中一個星期。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門: 節肢動物門
綱: 蛛形綱
目: 蜘蛛目
科: 盜蛛科
屬: 捕魚蛛屬
Latreille, 1804
多樣性
99 種
亞種
D. albineus
D. aquaticus
D. fimbriatus
D. gertschi
D. holti
D. minor
D. okefinokensis
D. plantarius
D. scriptus
D. striatus
D. sulfureus
D. tenebrosus
D. triton
D. vittatus
及其他
分布

捕魚蛛分布很廣。除了南美洲,幾乎各洲都有它的足跡。捕魚蛛生活在水面,雖不會游泳, 但有時卻能鑽入水底。為了避敵和捕捉獵物,它經常從一個立足點移到另一個立足點。人們常在池、河邊發現捕魚蛛後腿抓住樹葉桿, 其餘腿和觸肢輕輕拍打水面, 耐心地等待獵物。
生活習性

生性兇猛,一般生活在水面岩壁上,主要以水面浮游生物、昆蟲等為食,也是獵殺小魚的高手。盜蛛具有較強的潛水能力,有時能潛入水中呆上近1個小時,因此,捕魚常常成為它的“主業”,捕食昆蟲反而成了它的“副業”。普通蜘蛛通常是結網捕捉昆蟲,而盜蛛的殺手鐧卻是長長的螯肢和致命毒牙。盜蛛捕捉獵物時,先以螯肢扼住魚體,隨即迅速將毒牙刺入敵人最致命處,並快速分泌具有毒性的消化液,將其殺死並吃掉。
捕魚蛛雖不結網,但水面就是它的蛛網。如有昆蟲落在水面,也難逃出它的手掌。最有趣的是它的捕魚技巧, 先用觸肢在水面上輕拍, 以引誘周圍的魚類。一旦有魚上"鉤", 它就跳上魚背,抓到魚後,先用兩只含有毒液的螯撲刺入魚體,隨後把魚拖到水面,拉到乾燥的地方 (因為泡在水中,毒液會被水沖淡,失去效果) ,緊接著就把魚懸掛在樹枝上,最後享受其肉。
捕魚蛛也常在水下跟蹤魚類。有時鑽到水中的樹枝上,埋伏偷襲獵物。這種蛛雖名曰捕魚蛛, 但並不是天天捕魚, 有的甚至一生中從未捕過魚,僅靠食蟲為生。
各地情況
亞洲的捕魚蛛

目前中國大陸已記錄了328種捕魚蛛,台灣就有6種捕魚蛛,分別有:
黑背跑蛛-Dolomedes horishanus Kishida;
褐腹跑蛛-Dolomedes mizhoanus Kishida;
溪跑蛛-Dolomedes raptor Boes. et Str.;
赤條跑蛛-Dolomedes saganus Boes. et Str.;
長觸肢跑蛛-Hygroposa higenaga (Kishida)
白條跑蛛-Thalassius phipsoni O.P. Cambridge
北美洲的捕魚蛛
目前北美洲有9種捕魚蛛,以下是它們的種類:
Dolomedes triton;
Dolomedes striatus;
Dolomedes scriptus;
Dolomedes vittatus;
Dolmedes gertschi;
Dolomedes holti;
Dolomedes tenebrosus;
Dolomedes okefinokensis;
Dolomedes albineus.
歐洲的食魚蛛
歐洲現時只發現2種捕魚蛛:Dolomedes plantarius及Dolomedes fimbriatus,而前者更被列入英國瀕危物種名單入面,同全球瀕危物種之一。
價值

據有關專家研究,蜘蛛具有很高的醫藥及食用價值,目前已引起全世界科學家的高度重視。中國在蜘蛛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較大成就。以蜘蛛及蜘蛛毒液為原料的醫藥、保健品等,均已投入使用。蜘蛛毒液也已廣泛套用於治療人類腦溢血、動脈硬化、癌症等疾病,而且效果非常好。
由於蜘蛛具有較高的經濟開發價值,目前中國已開始研發規模養蛛產業。
在平樂秀溪發現的盜蛛體形較大,個體特徵和生活習性與原來中國已發現的一般盜蛛有較大差異。這種蜘蛛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極有可能是“盜蛛”科的一個新種。此次在秀溪發現並捕捉到這么多盜蛛實屬難得,對於蜘蛛物種的科學研究,探索規模養蛛產業發展和蜘蛛醫藥開發等,均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廣西發現

2009年7月23日,湖北大學生科院副教授劉鳳想與央視《走進科學》欄目攝製組一行,在當地幹部的帶領下來到平樂縣張家鎮老鴉村委夏城自然村旁的秀溪沿岸,進行科學考察,並現場拍攝科教專題片。
在一叢水草裡面,發現一種名叫盜蛛的“捕魚蛛”。這種蜘蛛體形較大,呈棕黃色,背部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白圈。開始,專家還以為是狼蛛,但經過仔細比較,最後確定為盜蛛的一種。 不到一個小時,專家就捕捉到10多隻體形較大的“捕魚蛛”,而且還提取到兩種“捕魚蛛”的“卵袋”及“保育網”。捕捉到的兩種“捕魚蛛”,既有雌性,也有雄性。
經兩天的考察發現,生活在秀溪的兩種“捕魚蛛”均屬盜蛛,不僅數量較多,而且個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