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是升發脾陽,以治脾虛氣陷,胃失降納之法。
解讀
昇陽益胃是升發脾陽,以治脾虛氣陷,胃失降納之法,本法由李杲所創,代表方劑為昇陽益胃湯。
金元醫家李東垣的代表作《脾胃論》多年來一直流傳,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李東垣創立的昇陽益胃法為內傷雜病的證治開闢了新的途徑,他指出脾胃虛弱肺最易受病,故採用“昇陽益胃湯”來治療脾胃虛弱所致之肺病。
昇陽益胃湯收錄在《內外傷辨惑論》及《脾胃論》中,方由黃芪二兩,半夏、人參、炙甘草各一兩,防風、白芍藥、羌活、獨活各五錢,橘皮四錢,茯苓、澤瀉、柴胡、白朮各三錢,黃連二錢,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組成;具有補脾益肺、升舉陽氣、祛風除濕清熱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脾陽不升,濕熱內停,兼有外感風寒表證。《內外傷辨惑論》載:“脾胃之虛,倦怠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口苦舌乾,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洒淅惡寒,慘慘不樂,乃陽氣不升故也。”症見倦怠嗜臥,四肢乏力,正當秋燥令行,濕熱稍退,體重節痛,口苦口乾,不欲食,飲食不化,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微微惡寒,悒悒不樂,面色不和,脈緩,舌淡,苔厚膩。蓋因脾陽虛弱不能勝濕,濕邪重故感到體重節痛,四肢乏力;中焦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傳化失宜,故不欲食,飲食不化,二便不調;土不生金,母病及子,故肺衛不固而微微惡寒;陽氣不得升,故慘慘不樂,面色不和。
中醫套用
1、昇陽益胃湯的用藥特點
李東垣善用經方加減藥物治療經方所對應的主症併兼症,如四君子湯加陳皮為異功散,治療脾胃虛冷,腸鳴腹痛自利;四君子湯加木香、藿香、葛根為白朮散,治療脾虛濕盛泄瀉。昇陽益胃湯也為四君子湯加減而成,治療脾虛脾陽不升證。方中黃芪、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生薑、大棗甘溫補益脾氣,其中黃芪、人參、炙甘草又可補益肺氣,是為脾為肺之母,母病及子,肺氣虛弱,氣虛而不能外合皮毛,故而風寒濕邪傷於肺,此為培土生金。黃連苦寒、澤瀉甘寒,兩者清熱燥濕,方中是為甘溫補脾之方,而此兩味藥卻為寒涼之性,在此是為去其性而取其用,用於內有濕熱;半夏辛溫,燥濕化痰,三藥合用,清熱燥濕。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既可調暢脾胃氣機,又可祛濕。白芍藥養血斂陰、平抑肝陽,一則防諸辛溫藥燥熱傷陰,二則肺金虛,肝木易亢,用以其平肝抑陽。柴胡升舉陽氣;羌活、獨活祛風勝濕止痛,而羌活善祛上半身濕邪、獨活善祛下半身濕邪,合用祛全身之濕邪;防風,風藥之潤劑,祛風勝濕止痛;以上四藥皆為風藥,是為升舉陽氣,又可祛風解表、祛濕止痛。方中黃芪、四君子湯補益脾胃,又有風藥昇陽祛濕散發;而昇陽發散藥又得黃芪、芍藥固表斂陰,防止發散太過,耗氣傷津,全方補中有散,散中有收,諸藥合用,共奏昇陽健脾、清熱祛濕、祛風解表之功。
凡治中氣下陷之方,都選用黃芪,是為取其昇陽舉陷之效,如補中益氣湯、升陷湯、舉元煎三方都用於氣虛下陷證,均重用黃芪為君。本方昇陽益胃湯也是重用黃芪為君藥。對於昇陽風藥柴胡、羌活、獨活、防風,用法用量最宜深講。風藥升發脾陽,助於脾氣升清,脾升則胃降,脾胃升降協調;另風藥多燥,燥能勝濕化痰,脾陽不升,易生痰濕,風能勝濕,助脾祛濕,因此可增強補益脾氣藥物之效。若本方用於脾胃氣虛證者,則風藥用量宜少,以防其疏泄太過,耗傷氣血,使虛者更虛;若用於濕阻脾虛證者,風藥用量宜重,一則升發陽氣,二則燥濕醒脾。
2、昇陽益胃湯的現代套用
昇陽益胃湯在消化系統疾病方面運用廣泛,脾惡濕,濕邪是引起消化系統疾病的常見原因,脾虛是濕邪產生的主要根源,慢性胃炎、胃腸性感冒、慢性腸炎,雖屬不同疾病,但病因相同,其共同特點是:脾胃虛弱,升清降濁功能紊亂,使用昇陽益胃法的目的在於補脾胃,升清降濁,治病求本,都獲得同樣的好療效。此外,昇陽益胃湯在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代謝性疾病,精神、神經性疾病,五官科疾病、癌症術後調理等領域,只要有脾胃虛弱、濕邪困脾、升降失調的表現,都可套用本方加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