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聞名中外的周原遺址,就處在歧山、扶風兩縣交界處的方圓2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經考古勘察,發現了周王室的宗廟、墓葬、府庫和文書檔案(銅器銘文與甲骨文)。其中西北部是宮殿和宗廟區域(今歧山縣鳳雛村,扶風縣召陳村)。東南部為國人居住區,也是冶造銅器、燒制陶器、刻制骨器的手工業作坊區(今扶風縣齊鎮、莊白、齊家黃堆鄉雲塘村)。西南部為墓葬區(今歧山縣京當鄉賀家村、禮村)。
文化專題
周原遺址中心在今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和滅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周原遺址博物館是周原遺址大規模考古發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專題性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周原遺址出土的萬餘件珍貴文物。有巧奪天工的青銅器、彌足珍貴的甲骨文、玲瓏剔透的玉器以及大量從周原遺址中出土的陶器、蚌器、原始陶器、生產生活用具、建築材料等珍貴文物,全面地反映了三千年以前周人的生產、生活習俗和政治、經濟狀況,同時也為周原這塊寶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鐘鼎彝器甲天下,金甲陶文冠古今",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華夏文化的源。
地理環境
周原,位於關中西部,據西安市約100公里,範圍包括今鳳翔、歧山、扶風、武功4縣大部分。史載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周太公)率族人至此,定居於今歧山之陽的“周”地。周國號亦因地而得名。這裡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周文王以前,是周人的活動中心。
建築遺址
從1976年起在岐山縣鳳雛村和扶風縣召陳村發掘出兩個大型建築遺址。鳳雛村建築遺址,南北長46米,東西寬23.5米,面積約1500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以影壁、門道、中院、大廳、過廊、後室為中軸線,兩邊排列有東西廂房和耳房,其間都有迴廊連線。屋脊和天溝處用瓦(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瓦)。牆面和屋內地面皆用黃土、沙土、石灰攪拌的三合土塗抹鋪墊,質地堅硬光滑。檐柱和廊柱排列井然有序,門下有台階通向院落。院內有陰溝排水管道。這種兩進院的封閉式建築,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對稱嚴密的四合院建築形式。據推測該建築很可能是西周早期的“太廟”。召陳村建築遺址規模宏大,柱礎直徑達1.9米,柱礎形成網狀結構。這可能是座巍峨壯麗的宮殿建築。引人注目的是,在鳳雛村遺址中,發現了約17000多片卜骨卜甲。其中290多片有字,這些甲骨文記載了祭祀、征戰、狩獵、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內容。有的甲骨文字筆畫細如髮絲,小如粟米粒,用放大鏡方可看清。據判斷此系金屬微型刻字,反映出我國微雕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
歷史文物
周原被譽為“青銅器之鄉”,出土青銅器歷史之長、數量之多,為世界所僅見。自漢宣帝劉詢神爵三年(公元前58年)以來,這裡就開始出土青銅器,並屢有重大發現。
1890年,扶風縣任家出土一窖青銅器,達120餘件。著名的毛公鼎、大克鼎、小克鼎和衛鼎等,都出土於此。其中毛公鼎的銘文497字,記載了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鎬京為中心爆發的國人暴動的歷史事件。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大克鼎高近1米,直徑1米,造型宏偉、壯麗。現存於上海博物館。1957年,歧山縣京當鄉董家村出土了一窖青銅器共37件,其中衛鼎、衛盉等銘文,記載了西周中期有關土地的轉讓和買賣情況,對研究探討西周中期土地制度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1974年冬,扶風縣莊白村南出土了窖藏青銅器103件,為建國後一次出土數量最多的窖藏青銅器。其中名氣最大的是牆盤。牆盤的銘文長達284字,記述史牆的家族史,並追述了文、武、成、康、昭、穆諸王的世系,曾運往北京在保和殿展出1年零3個月。另外,歧山禮村出土的大、小盂鼎,南宮編鐘都具有極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原堪稱一座地下文物寶庫,1982年國務院將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原遺址博物館是在周原遺址大規模考古發掘的基礎上,於1987年建立的遺址性博物館。館址設在扶風縣法門鎮召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