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食

合食(hé shíㄏㄜˊㄕㄧˊ ):1. 猶合祭,2. 同炊。謂不分家。3. 同時受享幾處食邑。

【拼音】hé shí
【注音】ㄏㄜˊ ㄕㄧˊ
【條目】合食
【引證解釋】
1. 猶合祭。《公羊傳·文公二年》:“其合祭奈何?毀廟之主,陳於大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大祖。”《新唐書·禮樂志三》:“禘、祫,大祭也。祫以昭穆合食於太祖。” 宋 曾鞏 《為人後議》:“夫所謂收族者,記稱與族人合食,序以昭穆,別以禮義之類。”參見“ 合祭 ”。
2. 同炊。謂不分家。 漢 焦贛 《易林·睽之姤》:“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樂相好,各得所欲。” 明 宋濂 《鄭都事墓志銘》:“其家自 宋 南渡初即合食為義門,迄今已歷十世。”
3. 同時受享幾處食邑。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 冀 合食四縣,賞賜皆如 霍光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