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基本介紹
古月原名胡詩學,1937年出生。古月的家庭、身世一直是個謎,他從小生長在孤兒院,相親相伴只有一個姐姐。1949年解放軍解放廣西桂林時,他成了13軍文工團的一員。從此跟著解放軍從廣西到雲南。他酷愛畫畫,還多次獲獎,1955年,《一年級新生》在全國青年美展中獲獎。這時他給自己起名:古月。這一時期的繪畫經歷為他今後的從影打下了基礎。古月談到從影體會時曾說:“得力於繪畫不少,繪畫使我準確地把握了人物的神態,心理,為我的表演鋪墊了基礎。”70年代,一些領袖相繼去世。為紀念、謳歌他們,國務院、文化部、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發出了《關於挑選特型演員的通知》。一年後,古月被葉劍英親自圈定,從此與毛澤東結下不解之緣。古月一心撲在如何塑造好毛澤東形象上,他收集了600多張毛澤東從生活到工作的各種照片掛滿房間,細心揣摩。在《西安事變》中,他第一次塑造了毛澤東形象,立刻引起了注意。如果這對他還只是從外形進行摸擬,到了1992年《毛澤東的故事》中精湛嫻熟的表演已得到了中央領導和專家們的一致評價:“古月的表演很成功,可以亂真。”古月從影二十七年間,在87部影視作品中出演了毛澤東。
放棄本我
古月作為特型演員,古月要求自己“乾,就要乾好”。他甚至放棄“自我”,從說笑走路,起坐吃飯,吸菸等幾十年的生活習性改起,要求自己以另一個人的這一切代之。也正是由於古月忘我的鑽研,使古月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01年3月1日,中央軍委為專業技術三級以上的文職幹部佩將官金色帽飾帶,扛將官柏枝,並配備工作用車。由此古月成為“文職將軍”之一。作為中國最形似毛澤東的特型演員,古月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演主席是我終身的任務,我會一直演下去。現在我最想演一些鮮為人知的老年毛主席的形象,包括文革那段時間。因為這段歷史不能空白,我們要對後代負責。”早年經歷
古月是孤兒。關於他的出生和身世,曾有不少的傳聞。抗戰期間,年幼的姐弟倆隨父母流浪到了廣西。一次日本飛機狂轟濫炸,古月的父親當場被炸斷了一條腿,因無錢醫治得了敗血症而死。而母親在兵荒馬亂中失散。姐弟倆被送進了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潔女士開辦的桂林第一育幼院(即孤兒院),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涯。古月曾說:“我的確是個孤兒。在部隊填履歷表,家庭成員這一欄幾乎都是空白。我至今也記不清我父母的姓名和職業;就連我出生在哪月哪日,我也含含糊糊地填了9月9日。湊巧,毛主席逝世的祭日也是9月9日,後來有人跟我打趣:‘老胡,怪不得你像毛主席,連出生日期都有緣分呢。’其實,當時我哪裡知道天下有這么巧的事呢。“孤兒院的生活是寂寞而悽苦的。對於過早失去母愛的古月姐弟來說,唯一的慰藉就是姐弟還能生活在一起。姐弟倆相依為命,在孤兒院中度過了四個春秋。古月讀書很聰明,悟性特好。雖然小小年紀,卻對繪畫有著特殊的愛好。桂林街頭有一位流浪藝人,擅長書畫。堪稱一絕的是此人還能同時用雙腳的腳丫夾住兩支毛筆,雙管齊下寫字。古月一天見到他,便拜他為師。天長日久,古月也竟然能夠雙腳並用寫出流暢的大字來。由此可見古月的聰慧過人。但古月從小就顯出了倔犟的性格,有著剛正不阿的秉性。在孤兒院,有一次古月因看不慣教師對孤兒的斥罵和毆打,下課後就在黑板上畫一幅漫畫:一個臉形變態的大人,揮舞著教鞭在毒打一個瘦小孱弱的孩童。院方後來查出是古月所為,就關了他的禁閉。深夜,姐姐胡敏就把自己捨不得吃的那份飯菜,偷偷地給弟弟送去。看著弟弟大口大口地吞咽著,胡敏的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1949年12月,解放軍南下大軍從孤兒院中救出了這一對患難與共的姐弟。當時,發生了一件影響古月終身的事:部隊文工團挑中了胡敏,古月則準備交給當地政府安置。但不到10歲的古月赤著雙腳,緊緊跟在隊伍後邊。著名作家馮牧發現了這個“小鬼”,就把他抱到馬背上問:“小鬼你要到哪裡去?”古月便用手指指隊伍,意思是說跟著你們走。後來部隊領導了解到他和姐姐自幼失去父母,一直相依為命,就讓文工團破例收下了他。於是,姐弟倆一起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在文工團里,胡敏擔任宣傳員兼俱樂部的圖書員,經常上街搞宣傳,打腰鼓,扭秧歌。古月因人小,就派他敲木魚,學吹笛。組織上發現了他的特長,就送他去西南一家美術學院學習美術,回部隊後就到美術隊工作。古月的技藝日益長進。他創作的《露宿》、《巡邏歸來》等曾先後獲得軍區美展二、三等獎,還參加過全國性的大型美展,並在日本、古巴等報刊上發表過作品,成為雲南省美協的首批會員。1963年,胡敏隨丈夫轉業到安徽省合肥江淮儀表廠工作。她丈夫擔任了首任廠黨委書記,而胡敏則在科室供職。從此,患難與共、生死相依24年的姐弟天各一方。“他喜歡抽菸,但片場不允許抽菸,喜歡吃花生米的他就隨時在口袋裡裝著花生米來解菸癮。休息的時候,他總是抓出花生米跟我們一起吃,還說他也和毛主席一樣愛吃紅燒肉,讓我們覺得很親切。他還告訴我,他是個孤兒,10歲就當了兵,被選中當毛主席的特型演員經過了層層政審。很多老幹部見到他會情不自禁地大喊:“毛主席萬歲”。也有很多人會給他寫信反映情況,其實他知道,他們是把對毛主席的感情加在了他身上。馬導說古月當年為拍好《重慶談判》下了很多工夫,幾乎每天晚上都會看相關的書籍。很多人對《重慶談判》里毛主席的“揮手之間”印象都很深刻,那次在重慶老機場拍攝這個鏡頭時,導演李前寬表揚古月。說他這個動作是最像毛主席的,古月淡淡一笑說:“你知道嗎?我練習這個動作已經快100遍了。”曾在《開國大典》、《重慶談判》等影片中,多次為古月親手上妝的我國著名特型演員化妝師郭珍,她講述了關於古月許多不為人知的化妝技巧。她說:“我給很多扮演毛澤東的演員當過化妝師,古月是最像毛主席的。他的個子比較高,面部也很像毛主席,所以為他化妝難度不大。為古月化妝主要就是耳朵、頭型和痣三個方面,毛主席的耳垂比古月長,所以給他化妝首先要把他的耳垂加長。先用石膏翻好古月的模,再把加上的耳垂部分雕塑好,然後再把雕塑好後的耳垂再翻一個模,最後把古月的耳垂加上。一生都在演毛澤東,這對於古月而言,很光榮,但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很大壓力。一開始,古月在影片中扮演毛澤東戲份很少。但在他本人的不斷努力下,古月獲得了觀眾的肯定。1990年,古月憑藉在《開國大典》演毛澤東一角獲得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這為他贏得了“演毛澤東最成功的特型演員”的地位。演藝經歷盧奇說,古月為人有點孩子氣,喜怒皆形於色,我行我素,自信達觀,平時喜歡打撲克、下象棋、畫畫。作為毛主席的“化身”,聞名全國的古月平時不愛上街,因為常常被影迷認出來要求合影,甚至還有老人家拉著他的手反映基層問題。古月生前曾幾次到廣州拍戲。廣州青宮電影城的“紅櫻桃”廳的每個坐椅都冠以國內外著名電影演員的名字,其中第一排第三個座位,就是“古月”。特型之旅
眾里尋他
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個秋天,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的辦公桌上,放著二十多張全國各地演員扮演毛澤東的彩色照片。葉劍英拿著放大鏡,凝神注目地一張又一張審看,總是難下決斷。1976年,偉人毛澤東溘然長逝。人民緬懷毛澤東,熱切地期盼著銀幕上再現毛澤東的形象。1978年,國務院文化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分別下達通知,在全國全軍範圍內挑選適合塑造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形象的特型演員。經過搜尋和挑選,終於,二十多位酷似毛澤東中青年時代形象的扮演者從千軍萬馬中走將出來。許久,葉劍英拿起紅筆,準備在一張照片背面畫圈。誰知,他忽然放下了紅筆,拿著那張“毛澤東”照片站起身,坐到一側的沙發上。他招呼坐在一旁的耿飆“來,來,耿飆同志,你坐這裡,給我介紹一下這個人的來歷。”耿飆從葉劍英手上接過照片,端詳一瞬,便說:“葉帥,此人是昆明軍區的一位文化幹部,名叫胡詩學,是總政文化部副部長胡可同志發現的。您是不是覺得他有點像主席?”“像!很像!”試妝拍照
胡詩學,也就是1955年為自己改名的古月。他身高1.80米,五官輪廓酷似中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平素常有人對他指指點點。事情不知怎么傳到了北京,胡可便借到昆明軍區檢查工作之機,來到他家裡了解,最後“攤牌”:“今天我來,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和你們夫妻商量。中央決定在全國、全軍挑選一批扮演領袖的特型演員,文化部和總政還分別下達了檔案,不知小胡看到沒有?”“看到過,看到過。”古月當時是昆明軍區的文化科長,這種事他當然知道。胡可說:“我看小胡各方面的條件都不錯,如果能在下半輩子把這個形象塑造好,對個人的前途、對黨的事業都是一件大好事。”古月妻子桂萍也挺高興:“我覺得也像。可他從來沒有演過戲呀。”“那不要緊,那不要緊。”“不會演戲可以學嘛,你就可以教他。”古月自己挺興奮,但同時也猶豫不決,扮演偉大領袖可不是一件小事,萬一以後自己不符合人家的要求給打回來,豈不是丟臉。古月按照胡可的吩咐,去拍定裝照。他留了個心眼兒。雲南省話劇團的黨委書記是軍區一位副部長的愛人,古月便決定偷偷去她那兒試裝。沒想到,穿上省話劇團《西安事變》中的毛主席服裝,化妝師簡單進行了一些面部處理,效果立即出來了,連化妝師都叫了起來:“比我們團的‘毛主席’像多了。”古月讓人從各種角度拍了幾張照片。照片放大了一套,交胡可帶回了北京。古月便忙著出差去了。
葉帥欽定
沒過幾天,北京打來電話,讓把底片也寄過去。事後才知道,胡可把古月的定裝照片帶回北京,興奮地拍案叫絕。但胡可不是最終拍板者。演毛澤東,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讓桂萍寄底片正是為了放大若干套,分送中央有關領導,請他們定奪。終於,葉劍英又重回辦公桌前,拿起紅筆,在古月的照片背面畫了一個圈。於是,古月榮幸地於1980年1月進入了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的特型演員組。半年後,總政領導去玉泉山看望葉劍英,順便表示:“葉帥,總政文化部的同志要我們向您表示謝意,感謝您慧眼為他們找到了‘毛主席’。”
葉劍英說:“不管怎么說,我和主席在一起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我對主席的音容笑貌是很熟悉的。
所以,我的選擇,應該是不會錯的。當然,拍電影,是藝術創造,就要看那個演員的演技如何了。”不久,古月在影片《西安事變》中首次亮相,一舉贏得觀眾承認。其後,在十幾部影視作品和舞台戲中,成功地塑造了從1921至1965年跨度45年的毛澤東形象,聲名日益遠播。
影視作品
參演電影
首映日期 | 劇名 | 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1981年 | 《西安事變》 | 毛澤東 | ||
1982年 | 《四渡赤水》 | 毛澤東 | ||
1988年 | 《彭大將軍》 | 毛澤東 | 丁笑宜 | |
1989年 | 《開國大典》,上下集 | 毛澤東 | ||
1991年 | 《大決戰,遼瀋戰役》 | 毛澤東 | ||
1991年 | 《大決戰,淮海戰役》 | 毛澤東 | ||
1991年 | 《大決戰,平津戰役》 | 毛澤東 | ||
1991年 | 《決戰之後》 | 毛澤東 | 李前寬,肖桂雲 | |
1992年 | 《重慶談判》 | 毛澤東 | ||
1993年 |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 毛澤東 | ||
1993年 | 《毛澤東的故事》 | 毛澤東 | ||
1995年 | 《金戈鐵馬》 | 毛澤東 | ||
1996年 | 《大轉折--鏖戰魯西南》 | 毛澤東 | ||
1996年 | 《大轉折--挺進大別山》 | 毛澤東 | ||
1996年 | 《大進軍--解放大西北》 | 毛澤東 | ||
1997年 | 《大進軍--南線大追殲》 | 毛澤東 | ||
1997年 | 《旭日驚雷》 | 毛澤東 | 吳若甫 | |
1999年 | 《大戰寧滬杭》 | 毛澤東 | 韋廉,石偉,和,小江 | 孫飛虎,盧奇,劉鍚田,謝偉才 |
1999年 | 《肝膽相照》 | 毛澤東 | ||
2000年 | 《毛澤東與斯諾》 | 毛澤東 | ||
2001年 | 《走出西柏坡》 | 毛澤東 | ||
2002年 | 《庫爾班大叔上北京》 | 毛澤東 | ||
2005年6月9日 | 《風起雲湧》 | 毛澤東 | 謝鋼 |
電視劇集
拍攝年度 | 首播日期 | 播出 | 劇名 | 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1987年 | 中國大陸 | 《古城情恨》 | 毛澤東 | |||
1989年 | 1991年 | 中國大陸 | 《南陽大會戰》 | 毛澤東 | ||
1991年 | 中國大陸 | 《七戰七捷》 | 毛澤東 | |||
1993年 | 中國大陸 | 《豫東之戰》 | 毛澤東 | 景慕逵,龔藝群 | 謝偉才 | |
1997年 | 中國大陸 | 《西藏風雲》 | 毛澤東 | |||
1998年 | 中國大陸 | 《上海滄桑》 | 毛澤東 | |||
1998年 | 中國大陸 | 《中國命運的決戰》 | 毛澤東 | |||
2000年 | 未播出 | 《抗美援朝》 | 毛澤東 | 李前寬,肖桂雲 | 丁笑宜,郭連文 | |
2001年 | 中國大陸 | 《向前,向前!》 | 毛澤東 | |||
2002年 | 中國大陸 | 《彭真》 | 毛澤東 | |||
2004年 | 2008年 | 中國大陸 | 《任弼時》 | 毛澤東 |
所獲獎項
1993年第十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毛澤東的故事》1992年第一屆山東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毛澤東的故事》
1990年第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開國大典》
1990年第十二屆小百花獎故事片優秀男主角《開國大典》
人物評價
外形最像
“他演的毛澤東深入人心。目睹好友的離去,感到格外痛苦。古月此次完全屬於突發性疾病,以前從未有過心臟不適症狀。古月的去世,絕對是影視界的一大損失,他演的毛澤東形象深入人心,倍受觀眾肯定,我想沒有幾個人能比他更優秀!”——盧奇(鄧小平特型演員)
“我和古月原來都是八一廠的,還在一個大院住過,一起拍過《四渡赤水》,因為忙,一起交流的時候不是很多。扮演毛澤東的演員每個都有自己的長處,而古月的扮相是無法複製的。”——唐國強(毛澤東特型演員)
“古月似乎總想用自己的熱情來燃燒你!在戲裡,我和他分別扮演老年時期的周恩來和毛澤東,為了表現老態龍鐘的感覺,化妝上必須做一些特殊處理,比如古月的頭髮很濃密,但是老年毛澤東的頭髮卻應該是稀疏的,所以他必須戴假髮套。而由於化妝品和膠水中很多都含有酒精成分,古月又對酒精過敏,所以在戴了發套的第二天,他的皮膚就開始發炎,等到拍了一個星期以後,整個額頭的皮膚都已經潰爛了,送他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額頭一圈已經開始發黑。我在邊上看著,但是真的很佩服他的敬業精神。”——劉勁(周恩來特型演員)
“古月和毛澤東外形最像,這是別的毛澤東特型演員都很難超越的,這是他最大的優勢。他不容易啊,聽說他原來是昆明軍區的文化幹事,還不是走專業表演道路的,能有這樣的成績真的是很不容易。”——張克瑤(毛澤東特型演員)
角色人生
“我曾經與古月合作過影片《毛澤東與斯諾》,在這部影片中,其實古月的毛澤東戲份只有五分之二,其它五分之三的戲份都是年輕毛澤東的戲份。但古月並沒有因為戲多戲少的原因就對角色草率處理。在一些重要戲份的處理上,他的表現讓在場的不少工作人員看了之後都相當感動。除了工作上的認真態度之外,古月對於毛澤東生活的了如指掌。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中他扮演的毛澤東所穿的衣服都是他自己帶來的,包括影片中表現上個世紀60年代的毛澤東穿什麼衣服他都非常清楚。古月對於毛澤東的研究可以說是相當深入細緻,對於毛澤東各個歷史階段的各種情況都很了解,所以我們在溝通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困難。”——宋江波(導演)
“古月從不計個人利益得失,中年之後的毛澤東形象古月在外形上是最像的,而且他有自己樸實無華的特點,外部設計的痕跡不是很明顯,抓住的是人物的內心。他對生活和創作都相當有熱情。其實當初找到古月的時候,他已經演過5次這個時期的毛澤東了,而且這個時候他作為特型演員已經很有成就了。如果要按照以前的套路來的話,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但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第一次和我見面就達成共識,想要塑造一個與其它影片不同的毛澤東形象。在正式拍攝的時候,古月根據自己對毛澤東的研究,有不少自己設計的東西,包括衣服、一些小的細節等等。結果我們發現這些設計與我們的構想驚人的一致。另一方面,古月在拍攝現場顯得相當虛心,如果自己的設計和我們導演的意圖有什麼出入的話,他都會及時按照導演的想法進行修改。”——李歇浦(導演)
歷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第1屆 崔嵬《紅旗譜》 | 第2屆 張良《哥倆好》 | 第3屆 李仁堂《淚痕》 | 第4屆 達式常《燕歸來》 | 第5屆 王心剛《知音》 | 第6屆 嚴順開《阿Q正傳》 | 第7屆 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 第8屆 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 第9屆 楊在葆《代理市長》 | 第10屆 姜文《芙蓉鎮》 | 第11屆 張藝謀《老井》 | 第12屆 姜文《春桃》 | 第13屆 古月《開國大典》 | 第14屆 李雪鍵《焦裕祿》 | 第15屆 王鐵成《周恩來》 | 第16屆 古月 《毛澤東的故事》 | 第17屆 李保田《鳳凰琴》 | 第18屆 李仁堂 《被告山槓爺》| 第19屆 張國立《混在北京》 | 第20屆 高明《孔繁森》 | 第21屆 葛優《甲方乙方》 | 第22屆 趙本山《男婦女主任》 | 第23屆 潘長江《明天我愛你》 | 第24屆 王慶祥《生死抉擇》 | 第25屆 葛優《大腕》 | 第26屆 盧奇《鄧小平》 | 第27屆 葛優 《手機》 | 第28屆 吳軍《張思德》 | 第29屆張涵予《集結號》|第30屆陳坤《畫皮》|第31屆文章《失戀3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