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信息
創作團隊:
編劇:李 超
導演:宋江波 王學新
出品公司:
長春電影製片廠
江西電影製片廠
九江長江影視公司聯合攝製
演員列表
毛澤東(青年)……王英飾
(老年)……古月飾
斯 諾(青年)……約翰·嘉德那飾
(老年)……龎順飾
馬海德(青年)……穆薩飾
(老年)……穆罕默德·傑拉德飾
周恩來……蘇林飾
賀子珍……傅沖飾
黃 華(青年)……黃鵬飾
(老年)……高惠彬飾
吳亮平……趙炬飾
海 倫……安娜飾
故事梗概
1936年夏天,為揭開“紅色中國”之謎,向世界報導解放區真相,美國記者斯諾與醫學博士馬海德冒生命危險,來到了陝北蘇區。作為職業記者的斯諾信奉“眼見為實”,他要採訪紅軍和毛澤東,向世界揭開謎底。 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接見斯諾,破舊的窯洞、樸素的軍裝,桌上的地瓜、野菜、紅辣椒,斯諾簡直就不敢相信這就是南京政府懸賞2 5萬大洋要他腦袋的毛澤東。 斯諾開始了歷史性的採訪,毛澤東平易近人的微笑,質樸、真誠、幽默及淵博的知識和尖銳的洞察力令斯諾欽佩不已。他們坦率地就東西方文化等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探討。斯諾真實地記錄下陝北蘇區的每件事,以及他所接觸到的紅軍及共產黨的領導人和普通的老百姓。 1937年,斯諾終於在北平寫完了( 《紅星照耀中國》 一書,第一次向世界公開了陝北蘇區、紅軍和毛澤東及共產黨的領導人的真實情況。此書的出版震撼了世界。 1941年,由於斯諾向國際上報導了“皖南事變”的真相,國民黨政府取消了他在中國採訪的權利,斯諾被迫離開他生活了13年的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他因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受到美國麥卡錫主義的迫害,在瑞士定居。他日夜想念著中國。直到1960年他才以作家的身份,衝破重重阻撓來到中國,見到了闊別21年的毛澤東。 1970年,年邁的斯諾在天安門城樓上,站在毛澤東身邊,檢閱人民的遊行隊伍,沒有任何一個外國記者享受過如此高的待遇。 回去後,斯諾的身體每況愈下,他堅持著想要見到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的那一天。毛澤東和周恩來得知斯諾的病情,派馬海德帶領一個中國醫療組到瑞士,要接斯諾到中國治病。但斯諾的身體已不允許他乘坐飛機了。 為中美關係友好奮鬥了整整一生的斯諾,在他永遠閉上眼睛後的第三天,美國總統尼克森正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 按照斯諾的遺願,他的一半骨灰埋葬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
主演簡介
古月
生平:古月(1937~2005),原名胡詩學,1937年出生於湖北漢口。1949年參軍,1978年被葉劍英元帥親自圈定為演毛澤東的特型演員。從影二十七年間,古月已在84部影視作品中出演了毛澤東。
2001年3月1日,中央軍委為專業技術三級以上的文職幹部佩將官金色帽飾帶,扛將官柏枝,並配備工作用車。由此古月成為全軍17位文職將軍之一。
作為中國最形似毛澤東的特型演員,古月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演主席是我終身的任務,我會一直演下去。現在我最想演一些鮮為人知的老年毛主席的形象,包括文革那段時間。因為這段歷史不能空白,我們要對後代負責。”
代表作品: 《開國大典》 、 《大決戰》 、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第十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3年)
最佳男演員 古月(《毛澤東的故事》)
第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0年)
最佳男演員 古月(《開國大典》)
導演簡介
宋江波,生於1954年9月,吉林抉餘人,中國電影導演,1970年,曾下鄉插隊,1975年,考進長春電影製片廠任場記編輯,同年8月被分配到林農執導的影片《金光大道》劇組當場記。1976年10月被長春電影製片廠保送到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修班學習,1984年,任影片《人到中年》的副導演,1985年,首次獨立執導影片《飄逝的花頭巾》 ,創作視點更多地關注於現實問題的展示,受到好評。1987年,執導影片《城市假面舞會》 ,在寫實基礎上鏡頭觸角伸向現代人的心態和生態,影片獲長影小百花獎優秀影片特別獎,並選送參加第五屆慕尼黑國際電影節,受到好評。1989年,他又執導了《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 ,以上海大都市為背景,寫了一群馬路工的生活,以高度電影化的手法,創作了由現實世界逐漸過渡到童話境界的嶄新電影樣式。有較高的文化品味和觀賞性,觀眾對影片表現高度的熱忱,獲長影“小百花”優秀影片特別獎。1992年執導了影片《蔣築英》,榮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92年優秀影片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1992年,執導影片《離婚喜劇》 。1993年,導演影片《血色玫瑰》 ,他善於執導城市青年題材,揭示現代大都市各個階層人們的心理和生存狀態,近年來,他不斷活躍在影視界,拍出一些受好評的作品。
影片看點
真摯友誼
他,一位新中國宏基偉業的締造者;他,一位美利堅胸懷正義的記者。兩人在炮火隆隆的戰爭歲月中一見如故,經過 4個月的促膝相談,進而結成長達 35載的真摯友誼。影片《毛澤東與斯諾》用貼近生活的筆觸描繪出了偉大領袖與異國記者之間感人肺腑的友誼。影片以斯諾 5次來華訪問作為情節主線: 1936年,為揭開迷霧中的“紅色中國”的內幕,埃德加·斯諾突破封鎖來到延安,訪問被稱為“中國脊樑”的紅軍將領和普通士兵們。交往中,他不僅對紅軍戰士堅定的革命信念、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樂觀主義精神有了切身感受,也和這支神秘軍旅的統帥毛澤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他撰寫了聞名世界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翔實地向世人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使全世界人民得以真切地了解到尚處於弱小的紅色力量以及這股力量的生命力。 1939年,斯諾再次來到延安,他目睹了中國革命力量的壯大。新中國成立之後,斯諾應毛澤東邀請先後 3次來華,暢敘離別友情,感受中國變化。在此期間,斯諾用他文思泉湧的筆真實地向外部世界宣傳中國的最新變化,也積極為中美建交進行不懈的努力。然而就在尼克森訪華的前兩天,斯諾卻因病去世,未能了卻夙願而留下深深遺憾。大洋彼岸的毛澤東聞知訊息,佇立窗前,淚流滿面。
影片特色
《毛澤東與斯諾》以1936年至1972年毛澤東與斯諾長達36載的真摯友誼為主題,在展現兩位偉人思想溝通、交流的綿綿情誼之中,展現了東西方文化在艱苦卓絕的中國革命戰爭和東西方尖銳對立的冷戰期間如何相遇、相撞、相通、相融,同時也折射了新中國外交萌芽、發展和壯大,以及中美從敵對到友好、從互不往來到關係解凍半個多世紀的曲折歷程。
影片《毛澤東與斯諾》運用寫實抒情的筆法,透過崢嶸的歷史風雲,如詩如畫地再現了毛澤東與斯諾不同尋常的交往與友誼,充滿深情地展現了他們相知、相助的心路歷程,謳歌了毛澤東與斯諾獻身於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業績。能從影片中領略領袖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英雄氣質,感受領袖平易近人、質樸平和的儒雅品質,也能從影片中領略斯諾探求真理的嚴謹風範,感受斯諾注重友誼,噓寒問暖的深情厚意。影片摒棄以往塑造偉人高大全的定勢,專注於在點滴小事的細微之處畫龍點睛,平鋪直敘中又不乏感情波瀾,寓意綿長而催人淚下。
美國電影史家理希克爾曾說過:“令人振奮的主題,遠比明星和類型本身重要”。《毛澤東與斯諾》的創作者正是看中了這部影片不凡的主題,傾灑滿腔熱血來譜寫這一曲不凡的壯歌,使偉大的主題產生了巨大的力量。
《毛澤東與斯諾》是一部獨具藝術特色的佳作。影片採用以現實框架與歷史回顧交織進行的“平行線”手法。一條主線輝映兩個偉人之間友誼開始、發展和高潮的過程,一條輔線寫照斯諾晚年生活,使觀眾在兩個時期的對比中不斷感受到心靈的撞擊,不由得為情所動。影片有來自8個國家的演員加盟,美國小伙子加德納和加拿大退休外交官龐順分別出演青、老年斯諾。斯諾夫人等角色分別由加拿大駐華使館參贊、英國留學生、敘利亞電子工程師、巴勒斯坦的阿拉伯語翻譯、法國的電影碩士研究生、明尼蘇達大學生、西班牙駐華使館商務參贊等飾演。來自8個國度的朋友共同譜寫了一曲國際友人共同演繹偉人故事的壯歌。影片突破描寫偉人的程式,注重於細微處折射偉人內心的變化。影片中毛主席為農民減輕交糧負擔、飛馬探望紅軍傷員、紅軍某幹部槍殺無辜婦女被處死刑等小故事、小插曲,於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中展現了偉人的友情、親情、夫妻情、同志情。因此影片既展現了氣勢磅礴的歷史場面,如片中黃河長江太行山和黃土高坡的巨幅畫卷,又有主席贈斯諾四個銀元、斯諾臨終前注視著主席戴過的紅軍八角帽等精到的細節,使人物的形象和思想內涵清晰地映在觀眾腦海中。
《毛澤東與斯諾》是中國現代外交史和中美關係史的高度濃縮。影片實際還有第三條線,即新中國外交和中美關係的“暗”線。斯諾的到來為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打開了對外宣傳、對外交往的一扇窗戶,也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最初的外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新中國成立至1960年,斯諾多次欲赴華採訪受到美當局重重阻隔,正映射了冷戰時期太平洋兩岸的世界兩個大國互相敵視,阻塞往來的“冰封期”。而當斯諾晚年在瑞士接到請他作為尼克森總統訪華特約記者的邀請信時,中美關係已現出冰雪消融的轉機。影片最後,幾行歡快的字幕告訴人們:1979年中美這兩個長期相互敵視的偉大國家終於實現了建交。此時此刻,畢生致力於中美友好,把中美建交作為人生最大期盼的斯諾先生卻溘然與世長辭,留下了多少遺憾、多少無奈,也引發了觀眾對中國外交和中美關係的不盡思考……
相關評價
《毛澤東與斯諾》是中國影人成功表現 領袖人物的鴻篇新作;是歌頌中美人民友誼和人類進步事業的精彩篇章。 《毛澤東與斯諾》透過崢嶸的歷史風雲, 如詩如畫地展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和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綿綿35載的交往和友誼,充滿激情地展現了他們相識、相知、 相通、相助的心理歷程;漚歌了毛澤東與斯諾獻身於中國人民獨立自由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偉大業績。 《毛澤東與斯諾》濃墨重彩刻畫人物, 全篇布局充盈紀實風采;歷史回眸,激情盪它氣勢恢宏,凝重、深沉;卻又是如此細膩抒情,感人肺腑!在影片中你將看到936年,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斯諾衝破反動的重重阻撓,置生命危險於不顧,親歷紅都保全,深入“西線”,採訪紅軍和當地民眾,與中國人民和紅軍的領袖毛澤東結下情誼;以及1939年,斯諾來到延安,深為中國人民的革命所震撼的情景;影片再現1960年斯諾再一次來到中國,在中南海的書房裡與毛澤東推心置腹的長談;1970年他又一次作中國之旅,登上天安門城樓,受到老友毛澤東的親切接見,成為中美友誼使者的歷史性鏡頭。影片揭開了歷史的神秘面紗;真實地再現了中美兩國人民友誼史中鮮為人知的一幕幕:尼克森總統訪華在 即,中美兩國領導人即將進行跨越大洋的歷史 性握手的前夕斯諾不幸身染絕症,毛澤東甚 為惦念,派出技藝高明的醫務人員乘專機飛赴 瑞士;在斯諾家中為他精心守護,日夜守護;並派黃華同志送去老友的真摯的關懷鐘情 於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斯諾也留下遺言;把自 己一半的骨灰安放在他曾執教過的北京大學未 名湖畔 《毛澤東與斯諾》乃驚天地之詩篇!《毛澤東與斯諾》乃泣鬼神之畫卷!
拍攝記趣
對於許多人來說,斯諾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人們從著名的《西行漫記》中認識了他,他與中國共產黨人的感人故事令人由衷地感嘆。而影片《毛澤東與斯諾》的編導演們,則讓更多的人了解、感受到了從瀏陽河畔與密蘇里河邊走來的兩位非凡人物35個春秋的誠摯友誼和人格魅力。
寫真實的生活細節
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來刻劃、表現、認知毛澤東的文藝作品,過去還從來沒有過。為收集創作素材,編劇李超去了北京圖書館、北大圖書館、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拜訪了非常熟悉斯諾的馬海德夫人蘇菲女士和從18歲時就認識斯諾,並在斯諾的影響下投奔了延安的外國專家艾潑斯坦老人,以及北大斯諾研究會的專家和當年斯諾病重時我國派往瑞士的醫療隊的護理人員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李超講了這樣幾個採訪到的真實有趣的生活細節——
在延安,斯諾採訪毛澤東時,正好日本飛機來轟炸,警衛人員讓毛澤東躲避一下,毛澤東談興正濃,堅持不走,後來是彭德懷下令,將毛澤東抬了出去。到了掩蔽處,毛澤東還大談飛機扔下的炸彈可以造鋤頭之類,最後還風趣地問:咱們的客人(日本飛機)走沒走?
1964年斯諾來華先到馬海德家拜訪,恰巧馬海德外出不在家,蘇菲接待了他,斯諾出來時在馬家四合院的台階上摔了一下,碰破了鼻子。第二天,毛澤東接見斯諾時得知此事,便同斯諾開起了玩笑,說馬海德不在家,你斯諾這個時候去還碰破了鼻子,云云。
在採訪過程中,類似這種生活細節李超了解到許多,對於更深地認識毛澤東真實的一面和他與斯諾親密的關係提供了寶貴的依據,劇本中毛澤東的文化品格、生活情趣、幽默感和詩人氣質也因此而清晰起來。毛澤東愛吃辣椒,還有一套“辣椒理論”——愛吃辣椒的人最革命。據說毛澤東還唱過一首《辣椒歌》,為了找到歌詞,李超費盡了心機也沒找到,卻於不經意中見到一篇寫毛澤東的短文里提到毛澤東唱湖南小調《辣椒歌》,繼而找到在北京的作者,搞到了歌詞。
難度再大也要拍好
《毛澤東與斯諾》是一部分量很重的大型傳記影片,為拍好此片,導演宋江波和王學新閱讀了《斯諾眼中的中國》等一百多萬字的資料。
他們在劇本的基礎上形成了結構上的三大板塊:30年代斯諾到延安、60年代斯諾重回延安、70年代斯諾在北京,通過這三大板塊的對比,展現毛澤東與斯諾之間的感情、友誼和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毛澤東與斯諾》的外景地除北京外,大部分在陝北的綏德、保全和延安,那裡的拍攝條件相當艱苦。拍寧夏玉旺堡彭德懷的部隊歡迎外國友人的戲時,在河灘上搭了個很大的台子,動用了部隊、中學生和老百姓共1500多人,因現場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同期錄音,僅歌詞就印了500多張,歌詞是修改前的老版本,是作曲費盡周折才找到的。拍攝部隊演習時,同樣動用了1500多人,並用了60多匹馬,加上爆炸四起,場面十分壯觀,令外籍演員們驚嘆不已。
在易河拍外交部招待所的戲,借用了一位老紅軍的住房,按當地的風俗,那天恰巧不能搬家,但這位老紅軍還是把房子騰了出來。由於附近307國道時有汽車拖拉機的噪聲,使同期錄音不能進行,往往一個鏡頭要錄音十幾次。雖然那位紅軍老太太好長時間生活不能恢復正常,但這是在拍毛主席、拍斯諾,老太太沒有半句怨言。
八國演員一台戲
在影片中飾演青年斯諾的是美國人約翰·嘉德納,他畢業於美國馬里蘭大學,在美國做電台播音員,後來到中國留學,一呆就是16年。飾演老年斯諾的龐順是加拿大人,一位退休的外交官,目前是新華社的外文顧問,他的妻子樂靜宜是加拿大駐華大使館的新聞官,也加入了這個劇組,在劇中飾演斯諾後來的妻子洛伊斯。對於斯諾,這些外籍演員不僅知其名,更有著崇敬之情,對能參加《毛澤東與斯諾》的拍攝,他們都有一種榮耀感。飾演斯諾前妻海倫的是法國人安娜,她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研究生。斯諾兒子克里斯托夫的扮演者路鳴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現在天津南開大學讀中文。斯諾女兒西安的扮演者劉翠花是位英國姑娘。還有一位中國名字叫李郁安的西班牙女郎在劇中飾演一名女記者。加上分別扮演青年、老年毛澤東的王、古月等人,一台戲的演員來自8個國家。扮演青年馬海德的穆薩是敘利亞人,在北京郵電學院讀電子工程碩士,敘利亞駐華大使對他說:在北京有這么多青年人,你能被選中是我們國家的光榮。影片拍好了,我們要到馬海德的原籍(馬海德為敘利亞裔)放映,把毛澤東與斯諾的精神傳遞到我們的國度。
扮演老年馬海德的穆罕默德是巴勒斯坦人,現任新華社高級專家,他來到劇組後堅決不肯剃掉鬍子,因為他是個虔誠的穆斯林,十分珍視自己的鬍子,他表示寧可不拍這部戲也絕不能剃掉鬍子。劇組這下子就難住了,為找到較理想的“老馬海德”,副導演已經是費盡了心機,於是,他們打電話找到馬海德夫人蘇菲,詢問馬海德是否有過留鬍子的時候,回答是從來不留鬍子。沒辦法,還得動員老穆剃鬍子。後來,導演和製片主任將老穆請到一家很講究的餐廳,大講毛澤東的偉大,人民對他的愛戴,聽得老穆激動不已,提出要唱毛主席的歌,結果大家就陪著他唱,一首接著一首,唱得老穆十分高興,也同意剃鬍子了。在老穆離開劇組時,組裡為他織了一副假鬍子,粘上後效果很好,老穆十分滿意。誰料臨上飛機前吃飯時,他把假鬍子給弄濕了,之後又不知不覺地弄丟了。組裡送行的人提議退機票,回組裡再織一副,老穆感激地說:“算了,丟了就丟了吧,反正也是假的,回去好好跟夫人解釋一下,只要她不跟我離婚,怎么懲罰我都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