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柏林是一座著名的博覽會城市,其中博物館名目繁多、包羅萬象:德意志民族學博物館向人們展示了歐洲德語區從17世紀至今的民族文化活動物品;史前及古代歷史博物館展示了歐洲及小亞細亞史前及早期的文物珍品、舊石器及中石器時代的文化等;古文物館展出的是希臘和羅馬古代藝術品、雅典及義大利的花瓶和繪畫及古代金飾珍品等。此外,還有埃及博物館、印度藝術博物館、民族學博物館、東亞藝術博物館、郵政博物館、樂器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通過各種引人入勝的方式,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博物館島上的建築群是一組獨特的文化遺產。島上的五座博物館形態各異,卻又和諧統一,施普雷河從兩側流過,使它們的氣勢更加宏偉磅礴。島的最南端,緊鄰宮殿大橋和柏林大教堂的是老博物館(AltesMuseum),在它前面伸展著盧斯特花園。最北端是新博物館(NeuesMuseum)和老國家藝術畫廊(AlteNationalgalerie)。面向西側的是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最外側的是博德博物館(Bodemuseum)。這組經過百年歷史建造完善起來的博物館群體建築在二次大戰中70%以上被毀,二次大戰之後,東西柏林分裂,博物館中的藏品也被分散在東西柏林多處。要對博物館進行重新修復,並將以前的藏品大部分物歸原處,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1999年,這組博物館群落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老博物館建於1830年,由申克爾設計。內部的圓形大廳帶有高大的圓頂,將館內的古代藝術雕塑藏品籠罩在迷人的氛圍中。新博物館建於1843年至1859年,由F·A·Stüler設計。新博物館是為分擔老博物館的藏品太多的壓力而建,曾展有人類發展史展覽,整個建築也依展覽內容,同歷史發展的各階段相呼應。二次大戰中的轟炸使新博物館成為一片廢墟,重建工程由建築家DavidChipperfield設計,預計到2007年完成。國家藝術畫廊,現稱老國家藝術畫廊,建於1867年至1876年,同樣由Stüler設計,由JohannHeinrichStrack完成。最初意在建造一個“科學家的殿堂”,建成之後卻成為德國十九世紀繪畫的收藏館。建築外層帶有高大、寬闊的階梯,和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騎馬銅像。整個建築於五十年代被重新修建。自1997年起再次得到重修。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建成的博德博物館是帶有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建築強悍的圓頂和宏偉的入口大廳宛如橫跨在施普雷河上的一條大船。當時的博物館大臣威廉·馮·博德將內部的展廳按照各各時代的風格逐一進行設計。該館的修復工程將於2005年完成。館內的繪畫藏品現在可在文化中心的名畫陳列館內欣賞到。島上最年青的建築是1930年建成的佩加蒙博物館,展有氣勢磅礴的宙斯祭壇,巴比倫的遊行大街Ischtartor及羅馬式的Milet大門。柏林老博物館同其後的新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博德博物館及佩加蒙博物館組成柏林著名的博物館島。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館所收藏的大型硬代建築物部分最具盛名。如希臘佩加蒙神廟的祭壇、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的小亞西岸密列特的市集大門和巴比倫的依舒塔爾城門。歷史回顧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柏林博物館島Museumsinsel(MuseumIsland)由柏林老博物館同其後的新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博德博物館及佩加蒙博物館組成柏林著名的博物館島。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館所收藏的大型硬代建築物部分最具盛名。如希臘佩加蒙神廟的祭壇、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的小亞西岸密列特的市集大門和巴比倫的依舒塔爾城門博物館島集中了德國博物館的精華,如展現古埃及歷史的佩加蒙博物館、匯集了世界美術大師作品的國家繪畫陳列館、德國歷史博物館等。博物館島位於前東柏林地段,當時由於經濟困難,島上各大博物館年久失修,破爛不堪。德國歷史博物館在歷史上曾是一個兵器庫。1695年弗里德里希三世為兵器庫奠基,1730年才全部完工。從1731年到1876年普魯士王國一直把它作為國家重要的軍事器械庫,1952年原東德政府將其改作為歷史博物館。兩德統一後德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對島上的所有建築進行重新維修。值得一提的是,柏林歷史博物館新館事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博物館島(museumsinsel)上的建築群是一組獨特的文化遺產。島上的五座博物館形態各異,卻又和諧統一,施普雷河從兩側流過,使它們的氣勢更加宏偉磅礴。島的最南端,緊鄰宮殿大橋和柏林大教堂的是老博物館(AltesMuseum),在它前面伸展著盧斯特花園。最北端是新博物館(NeuesMuseum)和老國家藝術畫廊(AlteNationalgalerie)。面向西側的是佩加蒙博(Pergamonmuseum),最外側的是博德博物館(Bodemuseum)。這組經過百年歷史建造完善起來的博物館群體建築在二次大戰中70%以上被毀,二次大戰之後,東西柏林分裂,博物館中的藏品也被分散在東西柏林多處。要對博物館進行重新修復,並將以前的藏品大部分物歸原處,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分類說明
包浩斯檔案、設計博物館(Bauhaus-Archiv, Museum fuerGestaltung)是一處有關包浩斯學派檔案展覽及研究包浩斯學校的設計、建築及藝術的博物館。包浩斯(建築)學派是建築設計的派別之一,一九一九年瓦爾特.格魯皮阿斯創立於魏瑪,它綜合了功能建築、抽象藝術、革新使用建築材料;在設計上不用實用裝飾並以綜合套用技術、工藝和設計美學,以不區分純美術和實用美術為其綱領。此博物館於1964年由沃爾特.克羅皮尤斯設計,並於1979年開放。檔案室、圖書館、演講室及行政辦工室位於大樓北面,而南面則有四個展覽廳。布羅汗博物館是一處集青春藝術風格、裝飾派藝術及功能主義於一身的州立博物館,專門收集和研究新藝術、裝飾派藝術及功能主義的歷史資料。裝飾藝術和繪畫是兩個主要涉及的對象。通過精心挑選的玻璃物品、陶瓷、銀及金屬作品、家具、地毯、燈 飾等,博物館引進新藝術及功能主義建築。手工藝博物館(Kunstgewerbemuseum)是德國同類型博物館中歷史最悠久的。二次大戰中雖然遭到嚴重破壞,但還擁有一些全世界最重要的歐洲手工藝品。博物館位於屈爾特爾弗朗 及正在修建中的科派尼克城堡。手工藝博物館收藏藝術歷史裡古典時期後的物品,包括絲綢和服飾、鑲板及家具、玻 璃、象牙及瓷製器皿等。在屈爾特爾弗朗的博物館大樓約有7000平方米、介紹由中世紀至新藝術年代手工藝的發 展及差異。在地庫的新收藏系列展出了二十世紀的手工藝品及一些工業產品,後者比一 些個別的手工藝 品更能反映現今的生活方式。工業設計收藏系列博物館本是柏林工業設計學院("Instituts fuer industrielle Gestaltung")的一個參考系列。二十世紀日常文化博物館(Werkbundarchiv E.V. - Museum der Alltagskultur des 20.Jahrhunderts)由1973年成立的德國手工藝聯會的資料記錄活動發展而成。最初博物館的目的為記錄德國手工藝聯會的歷史,博物館的另一目標為研究大量生產的物品的歷史及其美的一面,還有二 十世紀的日常文化發展。博物館於1986年搬進了位於柏林的馬丁-克羅皮斯博現址 ,此後它便成為了手工藝聯會檔案、二十世紀日常文化博物館。博物館視自己為一間文化歷史博物館,它包含設計史、科技史、思想系統史、社會史、藝術史及感知史。此外,柏林博物館還包括兩處目錄博物館:比勒費爾德和達姆施塔德博物館。
評價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柏林博物館屬於18世紀啟蒙運動的一種社會現象的產物。它的五個部分建於1824年至1930年,完成了預想中的計畫,並推動了博物館設計向前發展。每個部分均由不同的方案設計而成,然後組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博物館融合的重要性是體現了文明的高度發展,提高了城市建築和建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