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特級教師7人,碩士研究生32人,研究生課程班86人,省、市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掛牌教師、骨幹教師200餘人。260人次獲省以上獎勵,其中2人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大賽均獲獎。
學校以文化建設作為發展戰略,內涵發展為引導,凝練出了全校師生認同並自覺遵循的,以“教育就是播種愛”為核心理念,“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突出個性,培養能力”為辦學指導思想,“做人—做中國人—做特區現代中國人—做具有移動能力的世界人”為培養總目標的學校文化體系。
多年來,南山實驗學校一直不遺餘力地堅持推進素質教育,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在課程改革、信息化發展、國際化探索、藝體特色教育、科技教育、學生社團、陽光體育等方面成果顯著,實現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重要突破,為深圳市、廣東省乃至全國的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目前,學校優秀科研成果已輻射到全國10個省市以及澳門、香港,60多所學校。
校長簡介
李先啟,深圳南山實驗學校總校長、黨總支書記,全國國小骨幹校長工作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國小教育專業委員會會長,全國中國小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首批基礎教育系統名校長,深圳市優秀校長、名校長,粵南優秀校長,深圳教育30年30事30人優秀人物,深圳市南山區30年改革開放最具影響力人物,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出版專著《創建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語文提前讀寫實驗》、《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語文教學改革的探索》。
創新發展
深圳南山實驗學校的前身為南頭國小(1932年建校),從2000年開始,我們經過10多年的打造,目前學校已由24個教學班發展成為擁有2所國中、3所國小和1所幼稚園,占地總面積達77180㎡,中國小共159個教學班,7580多名學生,490多名教職工的九年一貫制的集團化辦學實體,成為深圳南山最受家長歡迎的學校。集團化、教育國際化、信息化、課程改革等品牌項目已成為學校靚麗的名片,學校優秀科研成果已輻射到全國10個省市以及澳門、香港,60多所學校。
建構核心理念文化
多年來,我們始終把文化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戰略目標,經過多年的共同努力與堅守,凝練出了全校師生認同並自覺遵循的,以“教育就是播種愛”為核心理念,“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突出個性,培養能力”為辦學指導思想,“做人—做中國人—做特區現代中國人—做具有移動能力的世界人”為培養總目標的學校文化體系。
1.培養總目標:做人——做中國人——做特區現代中國人——做具有移動能力的世界人
做人:有全人類所共有的美德,做一個自律堅毅、勤勞、文明、善良、誠實守信的人。
做中國人: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以自己為中國人而自豪的人,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人。
做特區現代中國人:做一個具有現代意識(人文精神,環保意識,溝通合作,國際禮儀,創新精神等)面向全世界的人。
做具有移動能力的世界人:語言能力、對國際世界的多元了解與包容能力,對普世價值的尊重和遵從,對各民族先進文化的認同和敬重,融入當地社會、對跨文化溝通與協調的能力,是我理解的具有“有移動能力”的世界人必備的能力。
學校的培養目標應該始終注重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著眼於時代的發展要求,著眼於教育最前沿的領域,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
2.辦學指導思想: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突出個性,培養能力
面向全體:創造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孩子。
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學會交往。
突出個性:發展孩子的個性,為孩子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培養能力: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等。
總之,學校辦學思想要以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同時,在實踐探索中要不斷豐富辦學指導思想的內涵。
核心辦學理念
“教育就是播種愛”是李先啟校長在2000年後提出的教育理念,這個理念不僅僅是一個口號,還是實現我校培養總目標的一套完整理論體系和操作體系。教育是什麼?現代漢語詞典對“教育”是這樣解釋的:“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主要是指學校對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說到教育,我們一般會想到學校、教師、學生、課本、傳道、授業、解惑等關鍵字。而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最好的教學方法是什麼?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與思考,李先啟校長概括為“教育就是播種愛”,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教育、詮釋教育。這一理念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對學生。教會學生“愛人”、“愛大自然”、“愛學習”、“愛生命”、“愛夢想”、“愛真、愛善、愛美”。我理解的教育,應該是在孩子的心靈播下這些愛的種子,讓愛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第二部分是對老師,就是要“熱愛每一個學生,會愛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愛”。師生在愛的浸潤中一起共同成長。
“愛人”:是做人的核心,就是愛父母,愛兄弟姐妹,愛同學,愛老師,愛鄰居,愛夥伴,愛所有的一切人。
“愛大自然”:就是要愛家庭、愛學校、愛家鄉、愛大自然、進而愛祖國。“愛大自然”還有一層含義:就是愛護、保護自然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愛學習”:就是要教師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滿懷激情地摘取人類積累的文明成果。當然,教師淵博的學識,橫溢的才華能夠挖掘出學科知識中動人的美,也能激發學生,但這些都得根植於愛學生之上。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會愛每一個學生,欣賞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愛。愛——是情感的和諧交融,學習——是智慧型的發展,和諧的情感發展會激發高效的智慧型發展,這就是的教育本質,這就是生命的奇妙之處。我提出“熱愛——會愛——讓學生感受到愛”,是想通過老師主動釋放出愛,讓學生感受到愛,讓學生喜歡教師而遷移到教師所教的科目,把情感的發展轉化為學習的動能。
“愛生命”:就是要珍愛生命,珍惜人生,對人生充滿信心,有快樂的心情。愛生命首先要愛自己的生命,同時,還必須具備基本的生存技能與救生技能。“愛生命”還包括動物植物在內的生命。要給孩子們樹立一種現代的觀念,人類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最基本的觀念,是珍愛生命、珍視生命。
“愛夢想”:我們認為,童年和少年的夢想決定了人的一生,沒有夢想的童年和少年,決定了沒有成功的成年。夢想猶如一顆種子,時刻都在等待
時機,夢想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就一定有美好的人生。因此老師、家長要鼓勵孩子的夢想,呵護孩子的夢想,幫助孩子實現夢想。即使孩子的夢想也許不太現實,可以引導,絕對不可以打擊。
“愛真”:簡單來講就是:誠實守信,追求真理。
“愛善”:愛“善”,就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感恩的心,同情的心,寬容的心,而不是有一顆怨恨、刻薄的心。
“愛美”:就是要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強學生對美的體驗和品味,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播下美的種子,並引導學生對科學、數學的美的欣賞。
辦學模式
名校是一種社會資源,如何把這種寶貴的公共資源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集團化辦學是一項有效的探索。南山實驗學校前身南頭國小,經過多年的發展,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經樹立起了良好的社會形象。良好的社會聲譽讓更多的老百姓對學校優質學位的渴求,但學校原有的學位已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同時,隨著深圳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優質學位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深圳新學校也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如果一所新建學校,採用“爬坡式”的發展模式往往發展緩慢,周期較長。但如果將名校良好的管理經驗、優秀的師資、優質的教育資源遷移進來進行整合共享,那么它的成長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縮短新校的發展周期,成功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快速擴張,有效解決老百姓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從2001年起,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們開始了集團化辦學的探索。
採用“填谷造峰”“名校辦新校”的發展模式,先後創辦了麒麟國小、麒麟中學、鼎太國小、荔林中學,讓名校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課程文化、理念文化等很快輻射到新辦學校,新學校藉助集團化辦學優勢,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展起來,形成自己的特色項目,樹立起了良好的學校品牌形象,讓更多的老百姓在較短時間內享受到了優質教育資源。
隨著學校集團化發展步伐,學校的管理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經過多年的實踐,學校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學、高效的人本化管理的集團化管理新模式。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為學校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集團化管理實踐的基礎上,借鑑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建立新型的學校管理制度,使學校管理逐漸從傳統經驗型轉向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從事務型轉向文化型、內涵型,逐步形成新型的學校管理文化。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我們逐步形成了“服務、嚴謹、溝通、理解、相互支持、動態協調”的管理理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這些管理方法可以簡單概括為:校級幹部管“線”,校長安排的工作由各部落實;各部部長管部,中層幹部貫徹落實;協調部、後勤部協調於各部、服務於各部。
把總的管理思路概括為:校級幹部管“線”,“部”級幹部管“部”。換言之,即校長出思想,副校長出思路,部長出措施,中層幹部具體貫徹落實。學校人事、招生、重大財務開支與決策等均由學校進行統管。
由於單一學校的運行模式,容易形成相互競爭及體制僵化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很難達到很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而集團化辦學的實踐讓我深深感受到,集團內各分部之間在高度“協作”的基礎上,讓教師資源高度共享,並充分利用名師、骨幹教師的優勢打造一支學習型教師團隊,為學校集團化均衡發展奠定基礎。
在集團化發展過程中,我們苦心經營的學校文化原動力和支持力日益凸顯出來,辦學理念的核心作用、辦學模式的靈魂作用決定性地、強有力地支撐著集團穩步快速地發展。
數字校園
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1995年,李先啟校長提出創設“校園信息高速公路”的構想。通過建網、建隊、建制,建立數位化的工作和學習方式、網路化的學校文化以及高效得力的網路管理團隊,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果。早在2001年,學校就被評為“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中期評估成果突出學校”,名列全國84所受表彰單位之首。
目前,學校已建成38間計算機網路教室,160多間教室和功能室配備多媒體套用系統,2260台計算機可接駁網際網路。學校為師生提供了總數據量超過1000個GB的學科資源庫和學科專題網站,給予學生的學、教師的教有力的支撐。同時,根據師生的需求,學校開發了一批套用導入平台,為學生的言說提供多樣化服務,讓技術套用向課程、向學科、向師生髮展逐步深入。目前,運用信息技術已成為師生工作和生活的習慣和需求,促進了學校管理模式的變革,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變革,並在核心學科運用上有重大的突破,在全國信息化運用與創新中始終保持引領地位。
學校“校園網群”把集團內各分部連線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得整個校區內的信息資源實現了高度同步與共享,保證了信息化運用的均衡發展。
隨著技術運用的變化,我們的教學理念、教研理念也發生了變化:
從“不會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老師不是合格的教師”,過渡到“計算機教師學科化,學科教師計算機化”。(90年後期)
當絕大部分的學校還在使用“粉筆+黑板”的教育教學方式時,我們已經走到“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打破班級授課制帶來的弊病;(2000年)
課堂教學與網路課程的有效結合(2001)
從網路主題探究式的教學到基於項目的遠程協作學習。(2002)
從傳統的教研到基於網路的主題教研、遠程視頻實時教研……(2003)
從傳統的集體備課到遠程網路協作備課(甘肅-山東-深圳)(2009)
從固定的PC聯網學習到基於平板智慧型觸控技術的移動學習。(2010)
這一系列的變化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需求,學校整體發展的需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套用,逐步形成具有南山實驗學校特色的“數字文化”,引領學校內涵發展。
教育探索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全球化進程步伐加快,這為教育提供了新機遇和挑戰。我在“做人、做中國人、做特區現代中國人”的培養目標基礎上,提出了“做具有移動能力的世界人”的新目標,進一步推動學校教育國際化。
從1995年開始,我們便開始通過教師國外培訓、冬夏令營、藝術團出訪,開辦國際班等形式開展多樣化的國際交流。2007年,經過多方努力,我校和加拿大列治文市教育局聯合設立了“國際交流班”,由加拿大列治文市教育局委派資深教育專家到學校任教,教授英語、科學、音樂、美術、禮儀、體育等科目,給孩子一個足夠充分的全英語純語境,用與加拿大完全相同的教育方式進行教學,讓孩子在純英語語境中學習、使用、感知和習得英語。
經過三年多的實踐探索,我們終於找到了一種方法:不用苦背單詞,不用死記語法,不用做大量的課外作業,就能聽會說英語,還能夠考試得高分!
終於找到了一種途徑:不用出國,請來外國先生面對面教育中國學生,這告訴我們外國的先進方法適合中國的孩子。
終於找到了一種模式:既體現了中國教育的優勢,又吸納了西方教育的長處。不僅僅是英語語言學習的突出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理念、規則、普世的價值觀等方面的認同和融入,為培養“能移動的世界人”奠定了基礎。
該項實驗項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方式給學校英語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新突破。外教通過大量的英文原版書籍的閱讀和多形式的口語交際,為學生創設更多純英語語境;用寫英文隨筆的方式取代傳統大量機械的練習;有效融合科學、音樂、美術、禮儀等知識,加大英語辭彙積累,拓展英語學習渠道;不用固定教材,而根據學生學情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將中加教材融會貫通,突破了傳統英語教學的單向模式,提升中國孩子英語學習的能力……。同時,該項實驗在“班級授課制模式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提升教師統整教材、統整學科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世界普適價值觀”、“知識的傳授”與“文化的薰陶”並重等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三年多來,參與該實驗項目的班級英語平均分均高出平行班10分以上。在2010年教育部學業質量檢測中,實驗班英語學科的合格率和優秀率均為100%。可以說,我校中學英語教學國際化創新實驗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捷徑。同時,實驗的一些教學方法與策略也逐步輻射到其他學科,引發了學校其他核心學科課程的新一輪改革。
課改創新
2000年,在李先啟校長的主導下開展了“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語文提前讀寫”的實踐研究,開啟了以“意義理解,多識少寫;先學識字,儘早閱讀;後學拼音,電腦作文”為教學策略的語文教改實驗。經過10多年的努力,實驗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兒童語文學習的重大突破,並形成了信息技術環境支持下的,以先進教育理念為指導,融合各教學流派有效方法的“激發潛能,藉助計算機促進識、讀、寫語文能力整體協同發展”的語文讀寫策略,並在巨觀、中觀、微觀等層面上形成了一整套先進的讀寫方法,被專家譽為“國小語文課程改革里程碑式成果”。
在兒童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信息技術環境支持下,運用“提前讀寫”實驗的教學方法,可以實現中國兒童八歲“能讀會寫”的目標。同時,漢字象形表意的造字方法和人類幼年的思維方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藉助兒童天生的學習母語的潛能,採用與兒童情緒、認知發展需求相適應的方法,可以使兒童輕鬆地大量識字,提前閱讀。
“提前讀寫”實驗是目前國內第一個用計算機輔助漢語拼音教學的研究,並籍此搭起兒童口語到書面語言過渡“橋樑”,使六七歲兒童可以直接用漢字打寫作文,克服了以前語文實驗的弊病,藉以優先發展兒童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同時,海量的閱讀規範了兒童書面語言系統,讓兒童有話可說,解決了“寫什麼、如何寫”,計算機網路及時發表,激發起兒童相互激勵、相互關注、相互求助的心理,滿足了兒童情感表達的需求,發展了兒童的語言和情緒能力。
目前,深圳南山區15所學校,陝西、山西、山東、甘肅、內蒙、江蘇、浙江、廣東、河南、新疆喀什等10個省區的60多所學校自願加入該項實驗研究。本實驗還被聯合國兒基會納入到東西部遠程協作學習項目,在西部學校大力推廣。同時,“澳門早期成功兒童教育協會”也把實驗引進澳門,在澳門開展實驗,取得顯著成效。“香港教育研究中心”考察實驗項目後,也有意在香港推動本項實驗,並於2010年9月17日在香港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召開了學術研討會,引起了香港同仁的廣泛關注。
目前,代表實驗理論水平的兩本專著:《創建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語文提前讀寫實驗》(四川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語文教學改革的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已正式出版發行,填補了“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語文教學改革”領域的理論空缺。
像夸父追日一樣追求理想的教育,我深知,理想的教育永遠都在追尋之中,因為時代是發展的,教育思想也得發展;教育思想是一系列相互聯繫,相互支撐的理念體系與價值觀體系,絕不是一句話可以完全概括的,因此教育思想是系統的;教育思想的建立,絕不能脫離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學校培養的人要積極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教育思想應該是超前的;“世界是平的”,如今的世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以更“平”的方式互相聯絡,互相合作,互相競爭。文化的、價值觀的溶合與認同使得教育思想是相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