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北陀鎮下轄13個村,431個村民小組,3.61萬人口,全鎮總面積417平方公里。操客家方言。南亞熱帶的溫度氣候,土地肥沃。以種水稻為主的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北陀白米”聞名於世,是昭平縣的“糧倉”之一。且山多地少,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年產木材16000立方米,松脂油近3000噸,特別是四級聯營林場,二萬畝濕地松已進入采脂盛期,是民眾增收的主渠道之一,高山是一片用材林,低嶺是一片經濟林,鏝頭山是一片水果林的規模基本形成,北陀“三華李”是北陀鎮水果名優特立,顆大甜脆,年產量達200多噸,興建有一級、二級電站的良佑村是良好的旅遊開發處女地。
昭平縣北陀鎮是一個農業大鎮,歷年以種植水稻為主,農業種植結構單一。為了引導農戶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實現農民增收目標,各村委會積極主動為村民們尋找致富路子。該鎮立教村把桑蠶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優勢產業來抓,村委會幹部發揮經濟帶頭人作用,及時捕捉市場信息,為村民們搭橋引線。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以福源小組為試點,引導農民種桑養蠶,到目前已發展桑園100多畝。為了推動桑蠶業向規模化、企業化發展,讓更多農民學到更先進適用的技術,立教村委會特邀請縣裡的三名技術人員親自到該小組開展了種桑養蠶技術培訓班。技術人員在對村民進行技術輔導和培訓同時,還提供有關桑苗、蠶種、及蠶繭收購的最新信息。預計今年該小組種桑養蠶收入達42萬元,比種植糧食增收20多萬元。
北陀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風俗漢化,教育辦得十分紅火,有著興學重教的傳統特色。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位居昭平鄉鎮首位,村村都有教學大樓,校園綠化整潔,校舍布局美觀。一九九五年普級了九年義務教育,九十年代就籌建了教育基金會,北陀人每年都以百幾十人考上大中專院校。
北陀鎮圩鎮建設逐步完善,鎮政府所在地,逐步建成了全鎮政治、文化、貿易中心,每逢圩日2、5、8日,趕集的民眾不下七千人,周邊鄉鎮的民眾也前來經商貿易,北陀圩是昭平縣三大貿易集市之一。目前通過引資,占地二萬平方米,投資五百萬元的北門商貿開發區正在施工之中,同時,北陀的生活和生產用水用電均可滿足需求。第三產業方興未艾。北陀歷經三百多年風雨的古城牆,記錄著北陀人勤勞樸實,不甘人後的足跡,記錄著北陀這塊古老樂土的歷史。
地理概況
地理位置 昭平北陀鎮位於北緯23°39′—24°24′,東經110°34′至111°19′,地處廣西東部、桂江中游。氣候 屬南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短,年平均氣溫為20.3-20.8度,年降雨量為1660.2-1751.5毫米。
土壤 土質屬中層沙頁紅壤,酸性較強,疏鬆濕潤,透水性良好,有機質含量較高,肥力中等。
地形地貌 地處南嶺南延余脈,山區面積占全縣面積90%以上,是以土山為主要特徵的山區縣。地形結構為北高南低,地貌特點為西北部、中部及東西邊境處為低山和山間盆地,南部為丘陵地帶,東北部為岩溶窪地(喀斯特)地貌。
自然資源
1、山青水碧的生態環境
當地空氣清新,氣候宜人,雨量充沛,河道密布,群山環繞,原始森林、次森林和人工林連綿疊翠,森林覆蓋率80.7%、綠化率98.18%。森林裡植被繁茂,種類眾多,有野生植物1700多種,獸類、鳥類、爬行類動物將近千種,其中有世界稀有樹種小葉紅豆、四方竹以及被譽為“活化石”的珍稀動物鱷蜥和娃娃魚等。廣西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昭平大廣原始森林有林面積74.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5%,古木參天,神秘莫測,各種珍稀動物數量繁多,是省級自然保護區。鬱鬱蔥蔥的森林,優良的大氣和水質,恍若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都市綠肺”。2002年6月,昭平縣被國家環保總局列入全國生態建設示範縣。
2、豐富的林業資源和山地資源
昭平是全國十大產脂基地、廣西四大林業縣之一和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廣西首批綠化模範縣。全縣林業用地面積27.53萬公頃,有林面積26.26萬公頃,生態公益林區9.32萬公頃,商品林區18.3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003.99萬立方米,
人均有林面積、人均活立木蓄積量均居廣西前列。主要樹種有松、杉、毛竹、尾葉桉,其中:針葉林10.27萬公頃,蓄積量599.77萬立方米;竹林0.58萬公頃;尾葉桉0.35萬公頃。“十五”期間年森林採伐限額47.13萬立方米(蓄積),其中商品材可出材15.59萬立方米。
3、豐富的水力資源
昭平縣是全國第一批農村電氣化達標縣。境內眾多河流屬桂江水系,桂江由北向南流經全縣7個鄉鎮,有思勤江、桂花河、九龍河、富群河、臨江河等14條較大的支流。目前已查明,全縣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38.5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25.2萬千瓦,境內規劃建設電站44座。
人文歷史
該鎮在北宋形成村落,最早叫會波村,南宋改名七間村。一直到元代中葉,因外波涇、通波涇、洞涇、張涇四條涇水匯集於此,才正式取名為“北陀”。元末文學家陶宗儀挈家來此隱居,在泗水之南構築“南村草堂”;藏書家孫道明則築“映雪齋”於泗水之北。元代後期始成集鎮,稱“北陀里”。明正德年間改稱“北陀市”。七寶徐壽出資沿蒲匯塘北岸構築石橋9座,七寶、北陀間交通遂便,鎮的規模日益擴大。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北陀塘上“普渡”、“福連”和“武安”3座3孔石拱橋相繼落成,塘南塘北連成一片,市面日旺。清代,石板街道兩側商店櫛比,樓房對峙,鎮上“百業輻輳,戶口繁盛,街巷縱橫,橋樑相望”。
附近農村盛產“薄稻”,兼有“香粳”等各種稻米,該鎮米市素盛。抗日戰爭前夕,沿河下塘有米行(店)37家,碾米廠12家,米市交易量最高日達2000餘石(約158噸),成為東鄉18個集鎮的主要大米集散地,交易範圍遠及上海、南匯、川沙等地。
該鎮在抗倭、清兵南下、太平軍進攻上海、抗日戰爭等時期,屢遭戰禍。特別是日軍入侵,鎮上房屋被毀2/3,東半鎮幾乎夷為平地,常住戶口銳減。抗戰勝利後,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市面仍未恢復。
解放初,縣人民政府在該鎮成立。縣府遷往城區。北陀既是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為本縣北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之一。1985年,全鎮有1個街道辦事處,5個居民委員會,101個居民小組。計2718戶,7270人,其中女性3727人。還有鄉政府機關和鄉辦企事業單位在鎮工作人員3700人,農業戶660人。
解放後,該鎮建設事業蒸蒸日上,逐步從商業消費集鎮發展成以工業生產為主的市鎮。1985年,鎮內有工廠企業22家,其中市屬、縣屬7家,鄉、鎮屬15家,職工共4929人,工業總產值9874萬元。生產和加工的門類有化工、電子元件、熱工儀表、橡膠製品、消防藥劑、碾米、釀造、絨布等。
總體規劃
北陀鎮將建設成為“水鄉”、“古鎮”、“現代化”的特色城鎮風貌,北陀鎮老城區的西起洞涇港,向東、向南至滬松公路,北至鼓浪路,總規劃用地面積約1.12平方公里,從老城區建設狀況來看,北陀塘橫貫整個老城區,將其分為南北片。北陀塘以北,開江路沿線為傳統的老鎮區,兩側分布有較多的商埠和老建築。沿江川路兩側為解放後新建的城鎮公共中心,分布有農貿市場、圖書館、電影院、醫院、稅務所、商業站等大量的公共服務設施。沿鼓浪路為80、90年代後發展起來的新城鎮居住、商業區,分布有江川一村、江川二村、會波苑、潤和苑、金港花園等較大規模的居住區,鼓浪路以北建有鎮政府、市民廣場,新建沿街商業。老城區東部張涇沿岸為新建的明清商業旅遊街,老城區東部沿滬松公路有部分工廠。滬松公路以東地區高壓線密集,沿北陀塘北岸擬新建動遷安置住宅區和商品房住宅區,高壓線與新建住宅區之間為新建的北陀五金城。北陀塘以南,沿江川南路兩側為在建的新居住小區,張涇以南保留有較大面積的傳統民居及泗聯中心國小等公共設施。滬松公路沿線以北,分布點有長江化工廠、北陀絨布廠、上海消防藥劑廠等多家工業企業。
工業發展
1993年,北陀鎮工農業總產值4.53億元,比上年增59.4%,其中工業產值完成4.06億元,比上年增75.4%,增幅名列全區第三位;村辦工業產值達到3.21億元,比上年增102.3%,村辦工業產值絕對額居全區第三位,增幅為全區第二位;工業利潤實現3179萬元,比上年增16.5%;外貿撥交額3223萬元,比上年增183.2%;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646萬元,比上年增204.6%;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52億元,比上年增55.4%;鎮級財政收入1644萬元。
蔬菜生產在減少菜田面積3000多畝和自然氣候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仍得到穩步發展。完成了市、區下達的產值指標和“兩淡”上市任務,年產值達1422.39萬元,比上年增212.5萬元。
鎮副業公司從原單純的行政型轉向經濟實體型,在穩定副業生產前提下求發展,求效益。全年上市肉豬40686頭、鮮蛋181.5萬千克,家禽27萬羽。實現利潤70.3萬元。全鎮三級分配總額達到4211萬元,比上年增32.8%;三級勞均收入4299元,比上年增加1105元,增34.6%;居民儲蓄存款9318萬元,比上年增加3111萬元,增長51.6%,人均存款約4650元。
1993年,投資520萬元的購物中心於12月竣工使用,金路1600米白色路面於9月建成通車,2000門程控電話於7月正式開通,有線電視站於12月建成開播,工業小區基本形成框架,中心校、國小主體樓結頂,曹安路真新至勤豐的商業網點初具規模。1993年,全鎮第三產業總收入達16438萬元,實現利潤1407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達2998萬元,比上年增136.8%。三產的主要行業有:江橋建材交易市場,年內完成交易額4564萬元,實現利潤36.6萬元,創稅83.9萬元;倉儲業全年產值1630萬元,比上年增21.2%,實現利潤617萬元,比上年增14.8%;房地產業,隨著江橋地區房地產的大面積開發和市政建設的大規模上馬,6月,鎮成立建築工程公司,僅下半年就完成施工產值2000萬元,經營收入37萬元;汽車出租業,年內江貿汽車公司計程車增至43輛,營業額194.8萬元,利潤35.2萬元。
1993年,三資企業發展勢頭看好,共新辦企業15家,這15家“三資”企業是:上海伊莉特日化有限公司、上海奇甫士時裝有限公司、上海雄昶家俬裝飾有限公司、上海源綠建築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捷福裝飾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鑫鼎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上海歐綸織品服飾有限公司、上海優世電子有限公司、上海好家鄉玩具禮品有限公司、上海國匯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上海蘭月時裝有限公司、上海群揚機械有限公司、上海井隆建材五金有限公司、上海歐豐機械有限公司、上海瑞隆塑膠有限公司。總投資3560萬美元,引進外資1935萬美元,註冊資本2401萬美元,到位資金586萬美元。至1993年末,全鎮共有“三資”企業27家。
距今一萬年,地質史上稱為全新世。這一時期,因氣候逐漸變暖,地球表面冰川消融,大量冰川水流入海洋,海面上升。以後由於地殼運動、海陸變遷,約在5—6千年前,海面逐漸下降到目前海面以下5—6米處,形成了條沙嘴。在這以後又形成了二條沙帶。其中一條位於婁塘、嘉定、南翔、封浜、拓林一線。這些沙帶成為天然的防潮堤障,稱為崗身,崗身地區就成為現在的北陀鎮區域,總的地勢表現為北高南低。
現在的北陀鎮面臨著史無前例的開發機遇。列為上海市“十五”期間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新興物流產業基地之一“西北物流園區”和1.45 億元的市政基礎設施投入已經陸續到位。在房地產業,除華江建設外,上海地產集團、綠洲集團、東苑房產等都不約而同地將房地產開發陣地轉移,最近市政府中低價示範居住區又圈定落戶,未來的必將迅速形成南北聯動、東西呼應的大開發態勢。在以後的規劃中,這裡將形成與國際都市相匹配的郊區現代居住區群落,使這座上海邊緣的市郊新城煥發出現代新型都市的艷麗光彩。
華居住區以新思路規劃、新理念開發,採用低密度、低容積率和高綠化率方式開展多期連續開發,力爭成為“郊區城市化”的典範。4600 畝中將引入北陀鎮政府的行政中心、高爾夫球場、北陀鎮文化展示生活館和大面積的商業、休閒、購物場所,從而確立了自己城市次副中心的地位,起到促進江橋、連結嘉定真正橋樑作用。
綠色產業
北陀鎮立足本鎮實際,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幫民眾搭上了“致富快車”。 該鎮積極探索大棚“蠶雞輪養”綜合利用新模式,深挖大棚增收潛力。對蠶雞兩用大棚進行統一規劃,使全鎮蠶雞兩用大棚集中成區,迅速普及。目前,綜合利用大棚已發展到1400多個,年實現經濟收入1500萬元,僅此一項,全鎮人均增收近700元。
北陀鎮人少地多,河流、溝渠、道路縱橫交錯,宜林土地資源豐富,發展林業的條件得天獨厚。近幾年來,該鎮圍繞著公路建設和國家土地整理項目,大搞植樹造林,現有樹木存量400多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30%,木材蓄積總價值達3億多元,林業成為該鎮的主導產業之一。
該鎮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植樹造林,在全鎮形成了“現在擁有樹木、將來擁有財富”,“一畝林、十畝田”的廣泛共識,民眾造林綠化的積極性更加高漲。鎮上成立專門班子,對今年所有計畫植樹地段,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栽植,逐路段確權承包到戶,每株新植樹木最高招標價達到44.6元,有的路段還未植樹就招標到16元/米。該鎮所有道路、河流、成片林地的樹木都已確權到戶,通過拍賣僅村集體就增加收入300多萬元,達到了政府得生態、集體得效益、村民得實惠的目的,實現了多方共贏。該鎮共植樹40多萬株,其中成片造林植樹4.8萬株、四旁五荒植樹12萬株、林網植樹7萬株、村莊綠化植樹2萬株、道路綠化植樹9.3萬株、河流改造植樹4.1萬株。 該鎮堅持栽管並重,服務到位。對所有新植樹木進行跟蹤技術服務,保證栽一株,活一株,植一片,綠一片。林業部門及時為承包戶辦理林權證,讓民眾吃上“定心丸”。同時成立了打擊盜伐濫伐樹木工作小組,嚴厲打擊不法行為,維護了民眾的切身利益,鞏固了綠化成果。
社會事業
北陀鎮牢牢把握住師德建設這一師資隊伍建設的永恆課題,重視發揮師德建設在打造素質高、作風硬的幹部、教師隊伍和助推教育工作上檔次、出成績、謀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堅持常抓不懈,並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務求實效的基礎上,為努力實現師德效益向發展動力的轉化,2007年在全鎮教育系統內部集中開展了以“強師德,鑄師魂”為主要目的,以“樹形象、謀服務、促發展”為主要內容的“師德效益轉化年”主題教育活動,收到了顯著的教育效益。
通過組織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學習、交流活動、讀書徵文活動、比學趕超活動,引領全鎮教育系統廣大幹部、教師認真學習、領會有關師德檔案精神,大力營造“跟我乾,向我看,我的崗是模範”的濃厚教育氛圍,努力踐行“三心”、“三帶”、“三深”的師德建設要求,切實將過硬的師德素質轉化為勇於拼搏,甘於奉獻的實際行動:在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崗位上切實作到辦事熱心,待人誠心,講解耐心;凡事要身先士卒,做到帶頭,帶動和帶領;要突出中心,以身作則,深入課堂,深入民眾,深入人心;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增強大局觀念。同時,倡導廣大幹部、教師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大政方針,特別是聯繫近期召開的“黨的十七大”對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項工作要求,進一步查擺對照,端正思想,明確任務,理順思路,努力倡樹“用心用力,認真辦事,真抓實幹,攻堅破難”的工作作風,大力發揚“愛崗敬業,勇於奉獻,拼搏進取,爭先創優”的優良傳統,以積極的姿態,勤勉的工作,一流的業績,爭做維護穩定、發展大局的表率,爭當鍛造自我、提升自我的先鋒,努力倡樹教育系統的良好形象,切實助推教育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特色產品
北陀鎮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的亞熱帶氣候,孕育了發展綠色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縣內生態、山林、水電、旅遊、礦產以及土特產品等資源十分豐富。盛產茶葉、黃姚豆鼓、蠶繭、松香、沙田柚、曬煙、八角、肉桂、木耳、靈芝、青梅等。其中茶葉、黃姚豆鼓、蠶繭、沙田柚、松香、八角等遠銷粵、港、澳及東南亞各國。昭平八角 昭平八角色、香、味、形俱佳,可入藥、調味、制香料,用途廣泛。八角的果皮、種子和葉均含有芳香油,鮮果皮含5%—6%,種子含1.7—2.7%,樹葉含0.75—0.9%,主要成分是茴香醚。鮮果綠色,果實老熟後呈紫紅色,暗而無光,乾果棕紅色,採摘加工烘烤以後呈紅色或紅褐色,味芳香濃郁。
黃姚豆豉 產於千年古鎮——黃姚鎮。歷經十幾代人嘔心瀝血的研究,選用黃姚鎮特有的黑豆、仙井泉水和土著人古老獨特的手工藝精製而成,產品烏黑髮亮,柔軟無核,香氣芬芳,無任何化學成分,屬純天然高級調味佳品。黃姚豆豉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助消化、防疾病、減慢老化、增強腦力、提高肝臟解毒、防高血壓、消除疲勞、預防癌症、減輕醉酒和防治腦血管硬化等十大功效,曾為清代御廚首選之佐料。
昭平沙田柚 果大皮薄,果肉脆嫩,清甜香蜜,營養豐富,風味極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3%以上,含有人體所需各種維生素,每百克果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為106.04毫克,比柑橙高1--3倍;沙田柚維生素P含量較高,有益於心血管病及肥胖症患者;還含有類胰島素成分,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柚子所含的枸椽酸能恢復人體疲勞。常吃沙田柚有健胃潤肺、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和延年益壽之功效。
昭平縣茶葉 昭平縣種植的茶葉品種主要有福雲六號、福安大白、福頂大毫、福雲595、福鼎大毫、烏龍、等優良茶樹品種。生產出來的茶葉茶色、香、味形俱佳,具有條形緊結秀麗、芽肥毫顯、色澤翠綠、茶湯碧綠清澈、香氣高雅、鮮醇爽口的特點,富含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多種營養物質,常飲有生津止渴、清肝明目、延年益壽之功效,實為茶中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