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藝術
南村草堂位於我市新化縣曹家鎮梓木沖村,是"湘學復興導師"鄧顯鶴的故居。草堂背倚白崖,面臨資水,筆架九華二峰遙相對應,群山環峙,資水悠悠,整個村落環境幽雅,水木清華。草堂是在鄧家祖屋的原址上修建起來的,座落於村子的正中央,由兩進木結構的瓦房組成,為庭院式二重堂木質結構平房,距今200餘年,占地面積600餘平方米。原為三棟木房,現存二棟(文化大革命時拆除了一棟)。草堂的前屋與後屋相隔5米,據《南村草堂文鈔》記載,前屋主要是家居所在,後屋的一層是穀倉,二層是藏書樓。旁邊有小宅名“聽雨”,取東坡兄弟“對床聽雨”之意,是鄧顯鶴居家和讀書的場所。一進朝門,便有一條仄仄歪歪的青石板路通向草堂的前屋。後樓也是他和他的哥哥帶領子侄們讀書的地方。鄧顯鶴最重兄弟感情,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象東坡兄弟一樣,和哥哥一起“對床聽雨,南村耦耕”。作《南村耦耕圖》表明聽從其兄教誨的心志,即不當縣令,只做學官。只可惜他的一生就像他自己所說的“謀食鳥”,終年在外漂泊,和二哥雲渠的聽雨之約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夢想而已。
鄧顯鶴簡介
南村草堂得以名世,卻不只是因為它的秀美風光,而是因為著名學者、南村草堂的主人鄧顯鶴。鄧顯鶴(1778-1851),字子立,別號湘皋,晚號南村老人,後人稱湘皋先生。清代著名學者、詩人、古文學家,傑出的編輯出版家。一生著述四十多種,一千餘卷,治學甚廣。其成就除詩文之外,主要在於對湖南地方文獻的蒐集整理:《資江耆舊集》、《沅湘耆舊集》的輯刊,《楚寶》的增定,《武岡州志》、《寶慶府志》的編纂,《周子全書》、《圭齋集》的整理,無一不關係湖湘文獻與掌故。而首刊王夫之《船山遺書》,表祿衡陽學說,則其功之尤著者,宜乎湖南後學尊他為“楚南文獻第一人”,梁啓超稱他為“湘學復興之導師”。湖湘文化精神自清初王夫之之後,至道光、鹹豐朝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之前,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最終能得薪火相傳,實得力於嘉、道年間陶澍、賀長齡、賀熙齡、鄧顯鶴、魏源諸人承其餘緒。而鄧氏以一訓導冷官,力挑斯任,其功與勞大有非他人所能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