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兩個文明建設獲得豐碩成果。連續多年保持市委“信訪三無鄉鎮”、“治安模範鄉鎮”光榮稱號,連續二年被市、縣表彰為“文明村鎮”之一。中國小教育、成人教育,十多年在全縣名列前茅。廣大幹群學科學、學文化、尊老愛幼,遵紀守法蔚然成風,想事謀事、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越來越濃厚。是省科協首批命名的“科普奔小康示範鎮”、省政府命名的“科普示範基地”、“精品林業示範鎮”。
工業發展

城鎮建設

現有城鎮常住人口1.1萬人,鎮街6條主幹街道全部實現綠化、亮化、硬化、淨化、樓房化。固定工商戶達400多個。總投資1200萬元分期修建的城鄉交通網路四通八達,率先在全市實現村村通。由此促進市場的培育,形成了境內孫岳、包屯、雁倉“三點一線”的市場體系。農村電網改造實現了城鄉同價, 滿足了生產生活電力供應。有線電視大力普及,80%以上的城鎮居民家庭已經安裝。郵政、通訊服務迅速,僅固定電話就有4200餘戶,約占總戶數的38.3%。飲食、文化娛樂、衛生等設施齊全,城鎮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生產生活條件。
農業特色

發展舉措

為了提高黨員的科技素質,該鎮在縣農業局、縣科協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利用鎮村兩級電教網路,採取播放電教片與培訓指導相結合的辦法,認真開展“六講”,即電化教育定期講、專家辦班專題講、科技人員現場講、領導幹部帶頭講、廣播會上經常講、重點內容巡迴講,接受教育的黨員達2萬多人次。同時,全鎮還建立了6個高科技示範園,讓黨員走進示範園,到一線學習實踐,提高廣大黨員的科技致富能力。
全鎮已有650名農民黨員分別掌握了2至3項致富技術,發展科技致富項目120個,與360戶貧困戶結成了“科技扶貧對子”,引導民眾新上科技項目100多個,培養“雙帶”標兵近百名,農民黨員已經成為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一支最活躍的力量。
一是充分認識科技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先後開辦了12個科技夜校,25個科技電子書房,並採用理論學習和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農民運用科技從事生產的能力。該鎮已成功舉辦各類講座和現場實踐會70餘場,使4000多名民眾受益。
二是在選拔任用幹部時,把懂科技用科技作為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郁崗行政村幹部郁留順自己靠科技養牛致了富,又帶動全村民眾養牛致富,全村現有存欄肉牛1200多頭。
三是注重發揮農村科技致富典型的帶動作用,成立了養殖;種植、加工等協會,互相交流經驗,以點帶面,共同發展。譚崗行政村民眾在養豬大戶譚合群的帶領下,全村已發展養豬專業戶40多戶,豬存欄1100多頭。
基層建設

該鎮黨委、政府結合產業化向高層次發展及新形勢需要,對村幹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選拔村幹部要過科技關,把有一技之長,特別是在推行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湧現的優秀種植、養殖能手均作為培養對象。二是對村幹部每年進行兩次集中培訓,聘請北京瓜菜工程研究中心、河南農大、省林科所的專家教授來傳授農作物、林果業及養殖業等方面的實用技術。三是每年對村幹部進行考核,成績不合格者,降職或免職。四是要求村幹部帶頭種好科技示範田,全鎮95%以上的村幹部都是種植、養殖科技示範戶。五是在全鎮開展“農村黨員幹部上項目”活動,教育、激勵黨員幹部成為致富能手,爭做“雙強”帶頭人。
通過引導村幹部學科技知識,全鎮村幹部的致富、帶富能力明顯提高,包屯鎮的種植、養殖、加工等致富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全鎮的黃金瓜種植面積發展到1.25萬畝,生豬年出欄總數突破12萬頭,規模養殖場達到40個,黃牛存欄量突破8000頭,以凱特杏、油桃、日本斤柿為主的優質小雜果種植面積達1.15萬畝,形成了村村有特色,戶戶有項目的發展局面。28個村黨支部中有26個被評為“五好村黨支部”,25名村黨支部書記被表彰為“雙強黨支部”書記。
信訪工作

二是領導包案到位。誰接訪誰記錄,誰包調查處理。
三是信訪網路到位。鎮村組層層設立信息員,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四是抓信訪源頭到位。及時解決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較好地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有力地促進了鎮、村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