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加速折舊法也稱遞減費用法,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初期計提折舊較多而在後期計提折舊較少,從而相對加速折舊的方法。
概述
加速折舊法(美國會計制度下稱為 Modified Accelerated Cost Recovery System --- MACRS).使折舊費用呈遞減的動態,則企業繳納的所得稅便呈遞增的狀態。與直接法相比,所得稅的現值總和就更低,這實質上可以使企業獲得一筆無息貸款。從這個意義上講,折舊是國家的一項巨觀經濟政策,可用於鼓勵某一行業的發展或刺激投資。美國政府就曾對稅法中的折舊方法作過多次調整,1952年為鼓勵電子等新興工業發展和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稅法允許採用加速折舊方法。1962甘迺迪政府為復興經濟實施“直接計畫”,將折舊縮短30-40%。1971年為配合尼克森政府的“新經濟政策”,制定三種使用年限不同的加速折舊方法。1981年裡根政府制定《經濟復興稅法》,實行資本成本回收制度(CCRS)。
年數總和法
(1)年數總和法(sum-of-the-years’-digits):以呈遞減狀態的年數分數對成本進行分配的方法。
定率遞減法
(2)定率遞減法(declining balance method):以固定比率和遞減的折舊基礎對成本進行分配的方法。
折舊費用的大小取決於所估計的殘值,如果殘值估計為零,則折舊率為100%,固定資產成本一次計入當期費用。為限制過高的折舊率,美國稅法規定,定率遞減法的最高限為直接法的兩倍,故稱雙倍餘額遞減法(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
在定率遞減法下,折舊是按照固定資產賬面成本來計算,而不是折舊基礎(原始成本-殘值),殘值不是在計提折舊時事先扣除,而是在最後一年確定的,表現為最後一年的折余價值。由於定率遞減法的計算誤差,特別是雙倍餘額遞減法中折舊率的人為因素,最後一年的折余價值很可能高於或低於估計的殘值,這樣,殘值可以通過“折舊費用=折余價值-估計殘值”來確定。如果誤差太大,很可能使最後一年的折舊費用過高或過低而與以前的折舊費用產生重大差異,與整個減趨勢不相稱,不符合固定資產折舊“系統而合理”的基本要求,若出現這種情況,通常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的最後二年採用直接法。
直線法與加速折舊法
(3)直線法與加速折舊法:不同的折舊方法會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產生不同的影響。在直接線法下,每年的折舊費用為一個固定不變的金額,固定資產賬面淨值每年以定額減少,在加速折舊法下,折舊費用和固定資產賬面淨值均呈遞減狀態,下圖可以表示不同折舊方法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及折舊費。
可見,如果折舊方法不當,將會對每年的收益產生相反的作用。
理論
加速折舊法的理論依據和適用方法:
加速折舊法是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以遞減狀態分配其成本的方法。從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看,固定資產的效能隨著其使用壽命的減少而逐步降低。當固定資產處於較新狀態時,效能高,實際使用時間長,操作效率高,產品質量好,而維修費用低,所取得現金流量較大,可為企業提供較多的效益;而固定資產處於較舊狀態時,效能低,隨著維修次數的增加,操作效率和產品質量都會降低,所取得現金流量較少,不斷上升的成本降低了企業的收益能力。因此,為使折舊的提取多少與固定資產的運營規律一致,按照配比原則的要求,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初期提取較多折舊,在使用後期提取較少折舊,折舊費用呈遞減趨勢,有利於固定資產價值儘快得到補償。而直線法計提折舊額在每個會計期間都相等,導致資產的磨損費用補償不足,企業技術裝備落後,產出低,成本高,面臨實物更新困難的嚴峻現實。
意義
有利於加快技術設備更新
由於科學技術進步,更加完善、效率更高的機器設備不斷投放市場,使原有技術相對落後的機器設備的繼續使用成為不經濟,因而引起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縮短,甚至提前報廢而形成無形損耗。因存在這種無形損耗,原有設備雖然可繼續使用,但不能滿足提高產量和質量以及增加產品品種的要求,並且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如果繼續使用,就會給企業和社會財富造成實際損失。因此,以補償無形損耗為主的加速折舊法的套用更具有現實性。由於加速折舊法鼓勵企業儘早回收投資,採用新技術,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所以,加速折舊法實行的根本原因是市場和競爭的要求。採用加速折舊法,可使企業儘早收回投資,更新固定資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從而提高企業在行業內部的競爭能力。這就勢必淘汰那些勞動生產率低下,產品質量低劣的企業。
2、有利於防範物價變動風險,減少固定資產投資貨幣時間價值損失當前企業所處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物價變動和通貨膨脹現象客觀存在。加速折舊法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而直線法未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加速折舊法把固定資產全部初始投資按利息率分配於各會計期間,而一般情況下利息率是由貨幣時間價值率與通貨膨脹率兩個部分組成,因此,加速折舊法是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和通貨膨脹率雙重因素的折舊計算方法。在物價變動特別是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條件下,實行加速折舊法可以提前收回大部分投資,減少因物價上漲而發生的貨幣時間價值損失,實現固定資產價值補償與實物補償的統一,符合會計核算謹慎性原則要求。
3、有利於提高自我發展能力無論採用何種方法計提折舊,從固定資產全部使用期間來看折舊總額不變,但不同的折舊方法對納稅企業會產生不同的稅收影響。在比例稅率情況下,企業採用加速折舊法可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使用期內加快得到補償,企業前期利潤少,納稅少,後期利潤多,納稅較多,從而起到延期納稅的作用,增強企業發展後勁,但應納企業所得稅總額保持不變。與直線法相比,企業所得稅的現值總和就更低,實質上使企業獲得一筆無息貸款,有利於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的壓力。從長遠角度看,加速折舊法不會降低企業應納企業所得稅總額,企業通過迅速對固定資產進行技術改造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盈利水平,從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實務中我國稅法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範圍作了限定,例如規定對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快的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製造企業、化工和醫藥生產企業的機器設備允許採用雙倍餘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符合條件的企業在申報納稅時應將採用的加速折舊方法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這就避免了某些企業不顧自身條件實行加速折舊法而引起當期繳納企業所得稅大幅減少,造成國家財政收入波動的現象發生。
換位
關於加速折舊法名稱的換位思考:
目前在加速折舊法下有兩種折舊計算方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雙倍餘額遞減法除最後兩年折舊金額相等外,與年數總和法一樣年折舊金額是遞減的。而加速的含義通常理解是越來越快,但其實加速折舊只是對固定資產服務能力衰退的快速補償,其計提的折舊金額是逐期減少的,因此所謂的“加速”名不符實,容易產生歧義。我們大可仿照年限平均法的命名原理將加速折舊法的名稱直接變更為年限遞減法。並且由於年數總和法下年折舊額是一個等差遞減數列,可將其直接更名為等差遞減法,雙倍餘額遞減法下年折舊率為一個等比遞減數列,也可將其直接更名為等比遞減法。這樣命名並沒有改變加速折舊法的本質,但卻不僅可以消除人們對加速折舊的理解歧義,直接揭示該折舊方法的主要特徵,並且有利於反映年折舊額與年折舊率的同向變化。更為重要的是它有利於折舊方法的進一步創新,擴大其適用範圍。
優點
加速折舊法的特徵是在固定資產的使用早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每期計提的折舊數隨著固定資產使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加速折舊法克服了直線法的不足,支持這種方法的理由在於:(1)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生產產品的數量都是逐年遞減的,而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卻是逐年遞增的,如果固定資產使用的前期多提折舊,一方面可以使固定資產的服務效能與費用相配比,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各期的固定資產的使用成本得以均衡;(2)這種方法更能體現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無形損耗對摺舊的影響,採用該法將固定資產價值的大部分在其使用的早期收回,可以減少固定資產因其技術被淘汰而提前報廢時所發生的損失,同時也可承擔未來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通貨膨脹的影響等;(3)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加速折舊法可以遞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期間,這符合謹慎性原則。
影響
從會計報表的角度出發,選擇折舊方法應當考慮維修保養成本和價格變動兩個因素。考慮維修保養成本可以使固定資產總成本與其所產生的收入相配比。如果每年的維修保養成本相同,而且每年的成本、總成本、折舊費用、維修成本、年經濟利益也相同,那么,通過直線法和相同的維修保養成本就可以得到每年相同的總成本;如果維修保養成本遞增,那么,遞減的折舊費用和遞增的維修保養成本也同樣可以得到每年相同的總成本。
此外,在選擇折舊方法時,還應當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即是否以不變貨幣計量未來實現的收益(參見通貨膨脹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