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卷一九七
【處方】小柴胡湯合養胃湯加生薑、桃柳枝、地骨皮。【功能主治】瘧疾。
【用法用量】加紅棗,水煎服。若寒多熱少多用養胃湯,熱多寒少多用柴胡湯,寒熱均者剔平。
【摘錄】《普濟方》卷一九七
中藥加減之字類方劑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加減清脾湯用於瘧疾。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源於漢·張仲景所著之《傷寒論》,主治少陰陰虛、心陽獨亢、心腎不交之證。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歸脾湯來自宋代《濟生方》。藥物組成: 白朮1錢,當歸1錢,白茯苓1錢,黃耆(炒)1錢,龍眼肉1錢,遠志1錢,酸棗仁(炒)1錢,木香5分,甘草(炙)3分,...
藥物簡介 臨床套用 方歌 備註 藥方配成加減復脈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病條辨》卷三。為補益劑。具有滋陰養血,生津潤燥之功效。主治溫熱病後期陰液虧虛證。症見身熱面赤,口乾舌燥,脈虛大,手足心熱。
歌訣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脾胃病奇效良方》是2006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抗。
概要 內容 目錄脾病,泛指脾臟各種病證。《內經》曾載述脾風、脾熱、脾瘧、脾咳、太陰嘔吐、泄瀉、脾脹、脾疸、脾痹、脾心痛、太陰腰痛、脾疝等多種病證,後世臨床文獻又有較多的...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辨證施治 預防保健黃連9克 阿膠9克 黃芩6克 炒生地12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4.5克
來源 用法 功用 主治 相關連線【製作用法】溫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主治】清熱疏肝,健脾利濕。 【臨床療效】
加減附子理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病條辨》卷二。具有溫髒之功效。主治自利腹滿,小便清長,脈濡而小,病在太陰。
脾氣虛證是指脾氣不足,失其健運所表現的證候。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久病耗傷脾氣所致“脾氣虛”一詞出於《內經》 ,如《靈樞·天年》篇中有“七十歲,脾氣虛...
詞語注釋 基本內容 出處 臨床表現 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