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補心湯
正文
加減補心湯來源
《扶壽精方》。組成
白茯苓 歸身 遠志(去心) 黃柏 知母 生地黃 陳皮 酸棗仁(去皮) 麥門冬各15克 人參 石菖蒲 白朮 甘草各9克 白芍藥(炒)15克用法
上藥銼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三、六、九日服。暑月尤宜。主治
諸虛健忘。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加減之字類方劑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加減補心丹【處方】生地、白芍、丹皮、棗仁、麥冬、茯神、遠志、石斛。【功能主治】養血清心安神。主治心虛有熱而致的不寐。【用法用量】加竹葉、桂圓肉,調服硃砂末。有痰,加竹瀝;心火甚者,加犀角、黃連;虛者,加人參。【摘錄】《顧松園醫鏡》卷十二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天王補心丹是常用中成藥。其方劑來源於元朝的《世醫得效方》一書。此方由生地、人參、元參、天冬、麥冬、丹參、當歸、黨參、茯苓、石菖蒲、遠志、五味子、酸棗仁、...
簡介 配伍特點 使用注意 鑑別 功效天王補心丹主要由丹參25g,當歸50g,石菖蒲25g,黨參25g,茯苓25g,五味子50g,麥冬50g,天冬50g,地黃200g,玄參25g,遠志(制)...
簡介 功效 用法 方解 歷史考證加減美髯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千家妙方》。具有補肝腎,清心火之功效。主治斑禿,屬肝血不足,心火上炎者。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方義補筋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科補要》卷三。主治跌扑傷筋,血脈壅滯,宣腫青紫疼痛。
歌訣 組成 用法 主治 附註補陽還五湯,中醫方劑名。為理血劑,具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效。主治中風之氣虛血瘀證。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失禁,舌暗淡,...
藥物簡介 歌訣 實驗研究 使用注意 臨床運用膿散催之。同名方劑匯總 保嬰百補湯 (《痘疹金鏡錄》卷四。) 保嬰百補湯 (《慈幼心書》卷五。) 參考資料《慈幼心書》卷五。 ...、蓮肉、大棗。 主治: 痘瘡9日漿足之後,別無他症。 加減: 氣虛者,加耆...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繼河間(劉完素)、丹溪(朱丹溪)之學廣為傳播之後,明代時醫用藥每多偏執於苦寒,常損傷脾胃,克伐真陽,又形成了新的寒涼時弊。鑒於此,以薛己為先導的一些醫家...
形成背景 代表醫家介紹 溫補名方別名: 麥門冬湯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2兩,五味子半兩,人參...。 加減: 若口乾,加竹葉1兩(切)。 製備方法: 上為粗末。 附註: 麥門冬湯(《普濟方》卷二三一)。參考資料《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
參考資料《火神派臨證用藥心悟》是2012年1月1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文錄。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