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白朮、茯苓各三錢,附子、厚朴各二錢,乾薑半錢。
用法用量
水五杯,煮水二杯,分二次溫服。
功用
溫髒。
主治
自利腹滿,小便清長,脈濡而小,病在太陰。
方義
脾主運化,當外受寒邪或內傷生冷,脾陽傷而運化失職,寒濕停滯,胃腸氣機不暢,則腹滿或痛;脾傷而升降機能失常,清陽不升,脾氣下陷則自利;陽氣不足,膀胱氣化無權,則小便清長。本方即理中湯去甘守之人參、甘草,以附子溫陽散寒,乾薑、白朮溫中化濕,更加茯苓、厚朴通運濕濁鬱結。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溫病條辨》:“加減附子理中湯者,去甘守之人參、甘草,加通運之茯苓、厚朴所組成,方以附、術、姜溫補脾腎,濕困太陰故加厚朴之溫通、茯苓之滲濕。為寒濕與髒陰相合,真陽未敗,故用通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