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加勒比骨頂【拉丁學名】Fulica caribaea
【命名時間】Gmelin, 1789
【英文名稱】Caribbean coot
【科屬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鶴形目、秧雞科、骨頂雞屬
外形特徵

加勒比骨頂是一種中型游禽。嘴長度適中,高而側扁。頭具額甲,白色,端部鈍圓。跗跖短,短於中趾不連爪。大多數潛水取食沉水植物,趾均具寬而分離的瓣蹼。體羽黑色,尾下覆羽略淺,兩性相似。身體短而側扁,以利於在濃密的植物叢中穿行。頭小,頸短或適中,頸椎14~15節。翅很寬短圓,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2枚為短。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第1枚初級飛羽與第5枚或第6枚初級飛羽等長。 尾短,尾羽6~16枚,通常12枚,尾端方形或圓形,常搖擺或翹起尾羽以顯示尾下覆羽的信號色。通常腿、趾均細長,有後趾,用來在漂浮的植物上行走,趾兩側延伸成瓣蹼用來游泳。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
生活習性

雜食性,在軟土中或枯葉中探食,主要尋找無脊椎動物;粗喙的種類能扯下植物,吃種子、核果、嫩枝、葉等;能頻繁潛水尋食。也吃各種昆蟲及其幼蟲、蜘蛛、馬陸、蠕蟲、軟體動物、甲殼類、小魚以及小鳥及其卵和雛鳥。
生長繁殖
單配製,配對關係僅在繁殖季節發生。善於游泳和鳴叫,叫聲在求偶和配對關係上有重要作用,但在非繁殖季節基本上不鳴叫。在水邊或水中的植物叢中營巢,兩性營巢,每窩產卵5~10枚,每年產1~2窩,孵卵期14~24天。兩性都參加孵卵,通常由雙親餵食和照顧幼鳥。1歲或不足1歲便開始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