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幕後花絮
德國新納粹電影 ◆
溫弗瑞德·伯尼蓋爾第一次導演故事片,其處女作《前任領袖》就闖入威尼斯的競賽單元,這本身已經是一種成就。在此之前,伯尼蓋爾以導演電視紀錄片為主。1993年他拍攝的紀錄影片《職業:新納粹》曾在德國引起廣泛爭議。人們指責伯尼蓋爾沒有在影片中與他描述的新納粹人物保持應有的距離。
近十年來,伯尼蓋爾始終關注著極右勢力的問題,並與德國的前新納粹分子英格·哈塞爾巴赫合著了傳記小說《清算——一個新納粹的退出》。《前任領袖》正是改編自哈塞爾巴赫的真實經歷。
伯尼蓋爾自稱在10年前就想拍攝這部電影,並在此期間對《前任領袖》的劇本作了15次修改。伯尼蓋爾在採訪中表示,他對新納粹題材感興趣是因為“敏感和暴力的矛盾”深深地吸引了他。他認為一些年輕人採取暴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們感到自己受到社會的忽視,他們想通過暴力引起他人的注意。
伯尼蓋爾說:“我必須拍這部電影。多年來我一直為了它的拍攝而鬥爭。我甚至開始懷疑,究竟是否能在德國拍攝這樣的電影。”這位導演的目的在於:“表現某個人如何成為新納粹”——而這並不是一個容易實現的目標。
伯尼蓋爾在這部影片中有意識地起用了兩位新人克里斯蒂安·布呂莫和阿龍·希爾德布蘭特飾演主角。因為他覺得這是一部有關純潔的喪失、友誼和屈辱的影片,這兩名演員恰到好處地體現了年輕人容易受到傷害和誘惑的特點。
◆ 導演伯尼蓋爾訪談 ◆
從“德國之聲”廣播電台對伯尼蓋爾的採訪中,我們可以了解導演本人是如何看待這部影片和新納粹問題的:
伯尼蓋爾先生,您的影片是否是以真實的故事為基礎的?
電影的素材中有60%是真實的事件,它們不一定是英格·哈塞爾巴赫(Ingo Hasselbach),也可能是其他人的親身經歷。英格·哈塞爾巴赫的故事十分吸引人,我早在十年前就知道,它能成為很有意思的電影素材。英格·哈塞爾巴赫的經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因為它具有相當的真實性,而我們儘量不想表現從未發生過的事情。我們想對事實保持忠實,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只有不斷和有過這種經歷的時代見證人進行交流。
《前任領袖》是一部政治電影嗎?
我感興趣的主要是真實的人們的情感、悲劇和故事。我從一個單個的人和他的悲劇出發,並力圖以一種形式表現出來,使我自己和每個看到這部影片的人都會思考,如果我處在他的位置會作何反應?但我主要不是從政治角度出發,而是從人的角度。對於我來說這首先是一部關於友誼的電影,而不是關於新納粹的。但這當然也是一部政治電影。
為什麼新納粹在德國東部尤為猖獗?
我並不認為這個問題只涉及到德國東部。這是一個全德國、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面臨的問題。所有國家都有右翼,法國的勒龐獲得了20%的支持率。在所有國家,如果青少年覺得自己是社會的最末端的一環,他們就完全沒有機會。那樣他們就會尋找更弱勢的群體,在大部分情況下是外國人。我相信,現在在德國西部這個問題也同樣嚴重。
媒體報導
這部電影的政治色彩並非我想像的那么重,恰恰相反,我認為該電影只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絕對絕對不要和一個敏感的、脆弱的、偏執的、神經質的理想主義者成為兄弟,否則你會死得很難看。電影裡並沒有介紹海克如何由一個敏感羞澀的小伙子變為新納粹的細節,這令我有點失望,也因此令我覺得這部電影的政治氣氛明顯淡於說教氣氛。對於托米的悲慘遭遇,我只能說,攤上海克這種朋友,偏偏你又這么義氣,只好算你倒霉。
海克就是類似於《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里張震的那種人,敏感、脆弱、單純同時又理想主義,下面我就來闡述這種人的可怕之處:
這種人在一切都順利的時候會顯得十分正經,用村上春樹的話就是十分地道,但當他發現這個世界並非他理想中的那樣,卻又本著他理想主義的宗旨要去按他的意思改變世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些傢伙的可怕。尤其是這種人在找到了一個愚蠢的目標並全力為之努力的時候,那種狂熱具有非凡的破壞力。
當然了,這種理想主義者分兩種,開始都認為這個世界是他們理想中的那樣,但當發生某些或大或小的事件打擊了他們的世界觀之後,分歧產生了:
一種會覺得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徹底破滅,悲觀痛苦,成為了瘋子或者自殺。
另一種則認為這個世界本不應如此,是被腐化了,被污染了,所以要竭盡全力去“拯救世界”。
一般來說,第一種人產生不了什麼危害,而第二種人則相當危險,他們認為自己的世界觀,自己的信仰是對的,並召集一幫志同道合的狂熱分子一起行動的時候,就會成為幫派、教派或者新納粹。如果只是單個的人,他可能會刺殺政要、製造恐怖活動,最不濟也要拿刀子去捅個把人。
所以,我寧願和托米這種自由散漫的小混混為伍,也絕不和可怕的理想主義者打交道。在海克受人欺凌無法自拔的時候,是托米一次次拯救了他,而最終海克成為了新納粹,托米卻成為了犧牲品。
精彩劇照
相關評論
Führer Ex / 前任領袖的評論
雖然故事發生的背景年代相同,但《前任領袖》遠不如《再見列寧》好看。本片很多重要情節在表達上很含糊,或者說很敷衍,比如海克殺了同屋獄友被關長時間禁閉,影片表現海克已經神智不清,獄長以提前放海克出來而強迫湯米達成協定。前一個鏡頭湯米在協定上籤字,後面鏡頭一切,我們的海克同志已經衣著筆挺的在放風了……差異太大,過程沒有表現清楚是這部片子的一大缺憾。
同時,本片在表現政治背景方面,也沒有《再見列寧》里的巧妙。我不知道導演的初衷是否在表現政治,看完本片後但更多的讓我體會到的是獄中的非人性生活,看到了一對情同手足的兄弟從同甘共苦到刀槍相向到最後……一個死在另一個懷裡。
閱讀連結
http://www.mdbchina.com/bar/movies/5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