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刻章是使用工具 (電腦,刻章機等),將某種需要的圖文 刻在印章材料上的製作過程。由於各方面的需要,現在的公司,學校,簽名,大家都是用到章,像學校的學籍管理章和教務處的章,都有需要,公司在簽契約時會用到契約專用章,蓋發票會用到發票專用章,分別還有業務章,公章,和財務章,法人代表章這些都是最平常使用的了。
刻章設備
(刻章機)
雷射管功率:≤40W 上海
最大雕刻幅面:260×200mm
實際雕刻幅面:二型版200×100mm或四型版230*200mm
雕刻精度:0.015mm
通訊接口:專用接口或標準並口
電源:AC220V50Hz高壓包電源
雷射冷卻方式:水冷
排煙方式:左側排煙
主機板:科泰二型板 或四型版
整機尺寸:780×580×220mm
重量:34kg
可以選擇使用新四型小主機板 帶註冊碼軟體不需要加密鎖 帶切割功能 操作簡便 中英文編輯可做出口.
刻章機械
ZK-K40USB刻章機
雷射刻章機直接USB接口輸出,使刻章機與電腦連線更方便,抗干擾更強防止雕刻時錯位,信號傳輸穩定,雕刻速度更快,是刻章機的首選產品。
ZK-K40USBU接口連線方便好用。
數據輸出更充分,雕刻速度快,效率高。
雕刻性能穩定,更抗干擾。
適應各種行業大量雕刻工作
刻章法律
社會團體印章管理規定
印章使用管理規定
印章管理制度
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
印章治安管理辦法
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管理規定
刻章軟體
1:最簡單的方法是到天空下一個<印章製作>軟體,很容易,但輸出是圖片來的.做WORD的話,不行。2:要是用來做文檔的就直接是WORD文檔做一個就行了。但新手比較難,要調很多參數。新手做得會比較難看。3:磨石軟體,新立新龍,科泰刻章軟體
線上刻章
一般只需要圖片,用作簽名。
刻章材料
印章材料包括:塑膠,有機,牛角,仿水晶,銅質印章,原子印,光敏印等。
田黃是第一等,產於福建,它的價格以成色和重量來確定,普通的田黃單位重量價格要比黃金的單位重量價格還要高。
第二是雞血石。
壽山石是最好的章料了,好的壽山石價格也很高。
光敏印章
光敏印章:利用雷射列印出來後,直接曬於感光材料上,再注油使用,印跡穩定,能保持檔案的原始線條,適合圖案印章、卡通印章、簽名章,可重複加印油使用數萬次,也是比較耐用的一種免印台印章,故也適用於使用量比較大的印章。光敏印章的補充印油必需與原來注入的印油是同品牌的,否則可能會因為印油的使用不當而損壞印章。另外,光敏印章機的章料價格相對於普通的雕刻印章的價格要稍微高一些,但是光敏印章的綠色無污染,使用輕便及可以免除印章印泥的約束限制,反而更加實用光敏印章油需要。
回墨印章回墨印章:回墨印章是一種堅固的印章架加上內置印台,在使用時印章自動反轉並自動蓋一下印台,是一種高質量和高檔次的印章,印跡效果清晰,結構穩定,堅固耐用,方便再加油,可置換印台,其方便耐用深受銀行、醫院等視窗單位的喜歡。回墨印章的補充印油最好使用原裝的水性印油回墨印章在使用時需注意用力均勻,以免損壞印章支架,其補充印油應先擇同品牌水性印油,以確保印章面不受損。
滲透印章滲透印章:自帶印油、使用方便,可反覆加油使用。適用於各類部門章:如發票專用章、契約專用章、業務專用章、報關專用章及其他工作用章等,不適用銀行印鑑印章,印章使用過程中需補充同品牌的印油以確保印章體不受損。
牛角印章牛角印章:質地堅硬、經久耐用、印跡清晰、適用於印鑑印章,但牛角印章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能產生誤差。黃木、牛角為天然印章材料,最好用印章合裝起來,以免暴露在外過度收縮造成裂損或變形,影響印跡質量。
銅印章銅印章:質地堅硬、但比較脆,、外表美觀,但蓋印粘墨比較差,適用於各類印章特別是銀行印鑑印章。
紅膠印章紅膠印章:易蓋好用、印跡清晰、適用於各類部門章:如發票專用章、契約專用章、業務專用章、報關專用章等,由於材料具有熱脹冷縮以及受印油化學性的改變的特性而易產生誤差,不適用於銀行印鑑印章
鋼印章鋼印章:鋼印是常見印章,很多人畢業證書上都會見到此印章,這種印章有上下兩個模,上方是凹模,下方是凸模,蓋出的印跡有凹凸感。
日期印章日期印章:又叫號碼章,特殊印章架結構使其號碼或日期可以變動,適用於銀行用章,檢驗用章等日期或號碼需變動的印章。
原子印章:原子印章
原子印-是採用1972年美國莊臣公司發明的原材料製作而成,原子印是目前商務活動中廣泛套用的印章之一,外形美觀,印面清晰,無需印台、無需加油,即蓋即乾,攜帶方便,絕不褪色等特點,可以使用36000次以上。
適用於:各類部門章。如發票專用章、契約專用章、業務專用章、報關專用章及其他工作用章等。不適合銀行印簽印章。
回墨銅印章
回墨銅印章是回墨印章的一種改良產品。是由回墨印章架子與銅片組合而成。回墨銅印章克服了回墨印章因長期使用,膠皮容易變形發脹的缺點。以及銅印攜帶不方便,蓋印不清晰的不足之處!回墨銅印章具有回墨印章蓋印清晰,攜帶方便,同時也有銅印長期使用永不變形的特點。回墨銅印章損壞僅需更換印章架子即可,而不用更換整個印章。特別適合於刻制公章,財務印鑑等需長期使用之印章
木頭印章
黃楊木、銀杏木的質料彈性好,是木質印章的主要用材,黃楊木即好刻又美觀,既利運刀又使木質增強韌性,刻起來用薄刀切入而不剔去木屑,收刀後木紋自然收攏。就是這一特點,雕刻時無需考慮在比劃交接處留刀,即使一刀直往也不會使交接處的木屑落下,無所謂刀法,章法,但線條呆板。也有人用檀香木入印的,檀香木盛產於熱帶,是一種香木。
刻章刀法
按刻法分單刀和雙刀。單刀在筆劃的正中下刀刻之,多用以刻細朱文;雙刀在筆劃的兩側下刀,多用以刻粗白文和朱文。
按運刀的刀勢不同又分為沖刀、切刀和沖切結合三類。
根據各篆刻名家的執刀方法、運刀刀勢和刀具厚薄利鈍產生的刀痕不同,又形成了各種篆刻流派。
怎么刻章
先準備刻刀,石頭,毛筆,宣紙,拷貝紙,砂紙,印泥,等物,然後去借一本篆刻字典,最好從漢印入手,先臨摹,後創作,如果有書法的基礎就比較容易,沒有也不要緊,能堅持就行.刻之前先用砂紙將石頭加工好,磨平它,然後就可以參照下面的方法刻了。先畫印稿,可以先寫在紙上,認為滿意後拓在印章材料上。還有一種方法就直接寫在石頭(刻章的原材料)上,準備一面小鏡子,看鏡子裡面,一邊寫一邊反覆修改直到滿意。刻章時要準備印床,把材料固定在上面,當然大的材料可以用手拿著直接刻。
刻章規則
公章尺寸大小規定
1、黨章一律為圓形,中央刊鐮刀、斧頭,直徑為4.2cm,圓邊寬為0.1cm,鐮刀、斧頭外刊黨組織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印章使用簡化的宋體字。
2、工會章一律為圓形。直徑為4.2cm,外邊為雙邊,外邊為粗邊,邊寬為0.1cm,內邊為細邊,邊寬為0.01cm.上弧為單位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印文使用簡化的宋體字。
3、國有企業、國營股份制企業等公章(包括公司章、部門章)一律為圓形,直徑為4.2cm,中央一律刊五角星,星尖直徑為1.4cm,圓邊寬為0.12cm,五角星外刊單位名稱,自左而右環行,或者名稱的前段自左而右環行、後段自左而右橫行,即單位部門名稱放在星下方作橫排,印
文使用簡化的宋體字。
4、專用章一律為圓形,中心部位一律為空白,直徑為4.0cm,圓邊寬為0.1cm,上弧為單位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專用章內容放在章的下邊作橫排,印文使用簡化的宋體字。
5、其他企業所屬部門及個體、私營企業的印章規格為圓形,直徑為3.8cm,圓邊寬為0.1cm,中央刊五角星,印章上刊刻營業執照上核准的企業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印文字型一律使用簡化的宋體。
6、工商企業契約專用章不論何種經濟成分一律為圓形,直徑為5.8cm,圓邊寬為0.15cm,上刊企業名稱,自左而右環行,中央不刊五角星,企業開戶銀行、銀行帳號、電話號碼及企業地址,自上而下橫排,如刻多枚契約專用章,印章下端應加刻編號,印文使用簡化的宋體字。
7、有限責任公司印章一律為圓形,直徑為4.0cm,專用章和公司所屬部門印章直徑為3.8cm,圓邊寬為0.1cm,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企業名稱,自左而右環行,或者名稱前段自左而右環行,後段自左而右橫行,印文使有簡化的宋體字。
8、股份有限公司印章一律為圓形,直徑為4.2cm,圓邊寬為0.12cm,專用章和公司所屬部門印章直徑為4.0cm,圓邊寬為0.1
cm,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企業名稱,自左而右環行,或者名稱前段自左而右環行,後段自左而右橫排,印章使用簡化的宋體字。
9、中外合資(合作)、外商獨資經營企業的印章規格為橢圓形,橫徑為4.5cm,豎徑為3.0cm,中央不刊五角星(要求刻企業標誌可準予),企業名稱自左而右環行,或自左而右橫排,根椐用章單位的要求,可刻制鋼印和中英文印章。
10、地方性社會團體的印章規格為圓形,直徑為4.2cm,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社會團體名稱,左而右環行,印文使用簡化的宋體字。
手工雕刻規則
[刻刀]
能備有大小不同的數種更好,初學可備大小適中的一把。除選購外,可用廢鋼銼、廢白鋼車刀改制。為防滑手須纏以紗繩。刀尾宜磨成亦方亦圓,可崐作處理印面的輔助工具。
[印泥]
須常用牙質或塑膠的印筋攪拌。以西冷印社及漳洲的產品為最好。如果無條件可用一般的辦公用品(?但不可用海綿印泥)印泥宜放瓷質印泥缸中。
[印床]
但熟練者常不用印床,初學用印床便於動刀。以便執石之手靈活轉動配全合受刀,印床有木製、金屬制多種,自製印床價廉實用。?只要買一付元寶螺絲)
[筆墨硯刷]
也可用舊牙刷、舊油畫筆代替,筆一般以56號圭筆為宜。刷子可用舊棕絲自扎。用以鈐印前刷清石章底部殘剩的石屑。
[印規]
類似於木工用角尺,幫助鈐印時定位的工具。可自制。鈐印後印規暫不稱動,如鈐得不清晰,可將印章緊貼印規重複鈐印。
[紙]
鈐印可用連史紙、薄宣紙。複印印稿可用薄而吸水的毛邊紙、毛太紙等。
[砂紙鏡子]
然後再用砂紙磨至細潔為度。可備鐵砂、水砂粗細不同的兩種)小鏡子用來反照印文。磨印石開始可在廢砂紙、水泥地上磨。
[印筋]
可用牙、骨製品,攪拌印泥用。也可用舊塑膠牙刷柄,但不可用金屬的
手工雕刻規則
[執刀法]
一般是無定法的各種執刀都有利弊。無非是適應刻者的習慣。看篆刻作品的好壞,執刀如同執筆。並非觀摹操作表演。但採用適合自己習慣的執刀法可有助於刻好印。編者喜歡採用的執刀法,如同執鋼筆。一般青少年都易接受。以拇指、食指、中指執定,無名指、小指輔於中指之後,角度約45
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靠上述三指的關節收送。運刀方向不變,象打拳一樣便於向外發動。熟練後還可變換刀刃角度、方向,隨意運刀加工細節之不足。
[選印石知識]
這裡介紹的適宜青少年學刻用的普通石章
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一青田石:產浙江青田。最名貴的封門青”凍石。
呈黃色半透明。三二壽山石:產福建壽山。最名貴的田黃”價同黃金。
昌化石:產浙江昌化。最名貴的雞血石”因石質紅斑鮮艷如雞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鐵質的砂釘、易傷刀刃。
很多採用爆破,其它還有浙江寧波的大松石、山東掖縣一帶的菜石、磨刀石(又稱羊肝石)及目前開採的石源。故出售的普通石章往往有裂紋,還有以蠟填嵌裂口的需要仔細選擇
即印章。古多作封發物件,把印蓋於封泥之上,作信驗。秦漢以後多稱帝王之印為璽。
印璽起源極早,謝肇淛《五雜俎》卷十二物部云:“三代之為信者,符節而已,未有璽也。周禮九節,璽居一焉。璽亦所以為節。鄭康成謂止用之貸賄,蓋亦用以鈐封,恐人之偽易也,稱印而已。”最早的印璽為銅質,河南安陽殷墟出土。早在春秋中期,印璽已套用於社會活動中。人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戰國時的印章,稱為“璽”。戰國私璽形狀較官璽小,適宜佩帶;以方形為主,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除姓名、官職外,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動物圖案以及大型烙馬印等等;材料上有金、玉、陶等。秦代建立起來的印章制度,到漢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並奠定了璽印“盛於漢”的歷史地位。漢印種類繁多,顯現出方正、質樸、平和、博大的整體風貌,漢印的特點是容量大,在金、銀、銅、玉、石等各種材料上,印工用琢、鑄、鑿等多種製作方法,讓印面產生不同藝術效果。魏晉南北朝篆刻承漢印之風,但趨於瘦挺方直,率意為之,不及漢代印章精整嚴謹,沉穆雄渾。魏晉南北朝官印各朝均有定製,印材仍為金、銀、銅、玉紐,除龜紐、駝紐、鼻紐、瓦紐外,出現了辟邪紐。其時最具特點的印章有四種:多字印、多面印、懸針篆印和朱文印。隋唐至宋元,是中國印章藝術的相對低潮時期,官印存世極少。印璽有陰文、陽文之分,古代印章大多為陰文。
辨析
古代的印璽是中國文物寶庫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收藏、鑑別、研究對中國文字的產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中國古代印璽包括了鳥篆、大篆、小篆等各種字型,雖然它的體積都很小,卻是文物收藏的重要項目。
印璽的產生年代很難考據,普遍認為它始於三代之時。印璽的用途、形式各有不同,是經過一個漫長的時期變化、發展而形成的。它最初產生於裝飾作用,用玉石做成,佩戴隨身,沒有一定的定製;後來對美觀的要求越來越高,印璽的花紋、文字也就越來越複雜,個人的姓名、官銜也都成為必須的內容;隨著配飾風氣的增長,印璽成為一種信物,作為一種憑證的出現是到秦代的事了。到秦始皇的年代,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成“璽”,而官民成“印”。古印璽為官印或姓名印,到唐宋開始出現表字、堂號、齋名等內容。漢印的主要目的已經發展為鈴蓋,文字比前代有所改易,古樸典雅,有很高的藝術性。漢代印璽的使用,更加明確了級別定值,如皇太子用金印龜鈕,諸侯王用金印駱鈕,二千石以上官員用銀印龜鈕,六百石以上官員用銅印鼻鈕等等;再如太子將軍稱作“章”,其他人員為“印”等等。六朝開始出現朱白文,產生較大的變化。唐代印章多變化創新,但許多文字偏離了六義,無古法可循。宋代崇尚纖巧,字型、印形開始出現較大的變化,異形閒章出現。元代的一些著名文人力圖復古,多作朱文。明代開始有人較系統的整理、研究古代印璽,一些收藏家把收集到的古印進行拓印刊行,使古代印璽文物的收藏和研究逐步走上正軌。
v
明太祖時,為防止官僚之間用空白官方文書舞弊,加強關防,就採用半印公文制,如同戰國時期的合符一般,來勘測公文之真偽。後來儘管這種半印製度廢棄了,但官員們仍稱官印為“關防”。
印璽的質地、材料差別較大,夏、商、周及三代以前均為玉印,與當時的道德觀有聯繫。秦漢時期只有天子才能用玉印,所以秦漢以後玉印傳世很少,是非常珍貴的文物。金銀、銀印在漢代是出現,從文物、藝術鑑賞的角度看,其材質上的貴重還在其次,它只不過是印璽擁有者的身份地位之象徵而已。按照當時的規定,漢代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員,使用銀印龜鈕,而更小的官員只能使用銅質印。古印當中有極少數印章使用寶石、瑪瑙刻成的,於文字藝術無益,只是因為印料貴重罷了。瓷印大約出現於唐宋之間,質地堅硬不易刻制,有點類似玉印的效果。石印在古代未曾出現,宋代才開始有私印出現,傳世極少,宋代石質印章很普遍,易於鐫刻,效果古拙。象牙、犀角都是漢代低級別官員使用的印章料後世的私印也經常使用,但這些骨質材料較粗軟,時間久了字形會變。
篆刻作為獨立的藝術門類之出現,是隨著唐宋文人畫的勃興而興起的。詩、書、畫、印的整體藝術觀念,是畫家、書家們注重在作品上鈐蓋姓名、別號、齋館名號等印章。所以即使是那些優秀的篆刻原件已不復存在,我們依然可以欣賞到印章的圖像。
文、何為明代傑出的篆刻藝術家,占據著印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文彭(1498—1573)是明代大畫家文徵明的長子,他的巨大貢獻是開創了“石章時代”,書畫家親自操刀治印,石章風行印壇,明清篆刻藝術繼秦漢古印以後至復興,文彭功不可沒。何震(?—1604)與文彭亦師亦友,其風格多變,整體面目蒼勁古拙,在印壇有極高聲望,在當時的許多文臣武將都以得到何震一印為榮,待何震死後有片石與金同價之說。
鄧石如是清代最優秀的書法家、篆刻家以及藝術理論家之一,生於1743年,卒於1805年,著有《完白山人印譜》,其書法被時人評為“國朝第一”。鄧石如獨具一格的刻風是把篆書的變化運用到印章當中,婉轉流暢、婀娜多姿,成為當時印壇上的重要流派“鄧派”,與另一支流派“浙派”形成中國印學史上的兩個重要派別。
吳昌碩(1844—1927)是活躍於清代晚期的畫家、書法家和篆刻家,自成一體,有《蒼石齋篆印》、《齊雲館印譜》、《篆雲軒印存》等多部印譜傳世。他從十幾歲開始從事篆刻的學習和創作,對篆法、章法、刀法等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尤其講究布局意趣,刀法老辣,鈍刀硬入。他的篆刻藝術風格對近現代日本印學有很大影響。
閻氏鑄刻銅藝:
昌樂閻氏刻銅藝術,源於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十五年進士、皇太子講官閻世繩(1633——1706)與王士禎等文化名流共同研究刻銅藝術。閻世繩精心刻制的銅製品倍受康熙皇帝珍愛。康熙皇帝曾多次將閻世繩刻制的文玩作為獎品賞賜給大臣。許多高官學者也以得到閻世繩刻制的文玩為榮。閻世繩之子閻愉(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堯同榜進士、工部主事)之孫閻廷佶(雍正二年進士,廣西賓州知州)曾孫閻循琦(乾隆七年進士,太子太保工部尚書)玄孫閻學淳(1760——1834乾隆四十九年進士,寧國府徐州府等六府知府)五代進士皆為篆刻名家(閻氏五代七進士)。之後近百年刻銅工藝曾一度失傳。直至清末,閻志超整理閻氏遺著,重新發現了閻氏刻銅藝術的文獻資料,閻氏刻銅工藝方幸續傳承。
閻志超(後改名閻少璞1903—1941)昌樂縣城西門裡人,清末民初篆刻家、書畫家,中共地下黨員。他出生在文化藝術經商的世家,受到良好的文化薰陶和創新思想啟蒙,所創作的仿古銅工藝作品獨樹一幟,別有風味。後不幸被日寇逮捕入獄,在獄中有幸結識了北京前門外著名刻章老字號七縣館的老藝人,兩人共研篆學,相見恨晚。閻少璞因禍得福,篆技大增,在獄中將畢生制印技術整理成書,秘傳給長子閻光崇。閻光崇繼承父業,70年如一日深入研究,改進了傳統的砂模鑄造工藝,將北京篆藝與古代閻氏鑄刻銅藝的方法結合起來取得成功並將其畢生技藝全部授之後人。
第三代掌門傳人閻小平(1958年生人)自年幼便跟隨其父習文練字,十一歲時已熟練掌握銅印的所有製作流程。承祖藝之基,習名師精華,得國外專家指點而悟得黃銅落款絕技。落款之字,清晰明朗,簡約淡雅,流暢自如且靈動奔越。銅印落款之技,古今未之有也,此為勝人處之一;新技法之於印底篆刻,使得字口深峻可及2毫米,字跡整齊規範,此勝人處之二;經其三十餘年反覆試驗,將失蠟真空鑄銅技術發揮至極,所鑄刻各種金、銀、銅印璽表面處理無坑無疵光滑細膩,此為勝人處之三;又其將銅印印紐多樣化,有各類生靈、仙靈亦有抽象、象形等類,一改前人銅印清一色呆板無味的外態風格,並精雕細刻加以拋光,所成之印皆靈氣縈繞栩栩如生;此四技一改舊法,銅印亦煥然一新,可譽銅印製作史之大手筆。刻篆字於印底,行落款於印側,鑄雕獸鈕於印上,黃銅全身,金光閃耀,甚為大氣亦不失精美。曾與著名的山東大學劉樂一教授聯手攻關,多次為中國領導人鑄刻銅印璽,並為韓國總統金泳三,孔子嫡傳後裔,台灣著名學者孔德成等諸多港澳台及大陸名流鑄刻過銅印。其作品之於各界名流中收藏五千餘方,乃以求者所需為本,定做各類金銀之印,因經濟實惠,求印以銅質居多,世人皆稱其作品精美非凡。隨著社會發展,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思想精神和內容,閻氏工藝在精進的同時不斷創作出“龜”“兔”“母子情”,“中華魂”“華人萬歲”“無與倫比”等京字印系列,情侶印系列,十二生肖印系列,瑞獸系列,祝福語系列,成語印,人名印等無不使新一代年輕人深感好奇與喜愛。
清後期社會皆用石質印章,銅印製法從此失傳。閻氏刻銅藝術三百年歷史,錦華無數,其續傳為之家幸,更亦為國幸。自此中國金屬印製法在“石章時代”不但幸運的保存下來,而且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刻章法
(明·潘茂弘)
潘茂弘,字元道,安徽新都人,生卒不詳。工篆刻,通印學,於明天啟乙丑(一六二五)年著成《印章法》。
《刻章法》分二集。上集論及文字、印章辯、官制、秦漢印、繆篆印、鐵線文等歷代印式與印學常識。下集闡述官私印及落墨、章法、字法、運刀等篆刻技法兼及藝術修養,圖文並茂,編排有序。董其昌對此書頗為推崇,稱其“談論鑿鑿,一切傳述古人,詢心手俱靈,發先民之所未發。展玩久之,不圖漢官威儀復見,今日有意摹古之士,須從此譜作異師可也。”足見此書問世時之影響。
全書凡四十八則,書中“章法”、“章法論”二則闡述章法。首先指出章法的重要性:“章法一方之表,一字不宜,便失一方神氣,”“篆不一體、或平列,或相讓,或大小,或長短,裝束必須疏密不雜。”接著具體分析:“分清布白,去濁求清,”“平頭齊足,量前顧後,不欲左高而右低,不欲上長而下短。不欲肥,肥則敗;不欲瘦,瘦則病。左右若群臣顧主,轉折如萬水朝宗。”“其間有方圓肥瘦之分,大小寬窄之別,或作上下勻停,或作左右對半,約方圓於規矩,定平直之準繩。”同時,作者認識到章法的成敗直接關聯到作品風格的塑造,曰“蒼中稍加風味,平淡處略起波瀾。太露鋒芒則字無潤澤,深藏圭角則體不精神,放意則荒,工嚴則勝。”作者成功地總結了章法中的疏密關係:“空處立得馬,密處不容針,最忌筆畫勻停,尤嫌梭角峭厲,”“密者欲其舒暢,疏者空處新奇。”這正是後來鄧石如提出的“疏處可走馬,密處不容透風,計白當黑,妙趣乃出”的淵源。
在創作態度上,作者認為:“得意千方猶少,失意一方疑多。得意處,多在快活中想來;敗筆處,還是忙中落墨。”強調刻印要持嚴謹審慎的態度,並認為篆刻家不僅要學識淵博,而且要虛心入境,“唯不自矜,亦能得心應手。如自滿之人,必未知精微。要之,錯縱中編宜齊整,工致處灑落其風情,智者過之,愚者不及矣。”
《刻章法》近年被今人韓天衡編入《歷代印學論文選》後,受到印學界的注意。
刻章法
(明·潘茂弘)
潘茂弘,字元道,安徽新都人,生卒不詳。工篆刻,通印學,於明天啟乙丑(一六二五)年著成《印章法》。
《刻章法》分二集。上集論及文字、印章辯、官制、秦漢印、繆篆印、鐵線文等歷代印式與印學常識。下集闡述官私印及落墨、章法、字法、運刀等篆刻技法兼及藝術修養,圖文並茂,編排有序。董其昌對此書頗為推崇,稱其“談論鑿鑿,一切傳述古人,詢心手俱靈,發先民之所未發。展玩久之,不圖漢官威儀復見,今日有意摹古之士,須從此譜作異師可也。”足見此書問世時之影響。
全書凡四十八則,書中“章法”、“章法論”二則闡述章法。首先指出章法的重要性:“章法一方之表,一字不宜,便失一方神氣,”“篆不一體、或平列,或相讓,或大小,或長短,裝束必須疏密不雜。”接著具體分析:“分清布白,去濁求清,”“平頭齊足,量前顧後,不欲左高而右低,不欲上長而下短。不欲肥,肥則敗;不欲瘦,瘦則病。左右若群臣顧主,轉折如萬水朝宗。”“其間有方圓肥瘦之分,大小寬窄之別,或作上下勻停,或作左右對半,約方圓於規矩,定平直之準繩。”同時,作者認識到章法的成敗直接關聯到作品風格的塑造,曰“蒼中稍加風味,平淡處略起波瀾。太露鋒芒則字無潤澤,深藏圭角則體不精神,放意則荒,工嚴則勝。”作者成功地總結了章法中的疏密關係:“空處立得馬,密處不容針,最忌筆畫勻停,尤嫌梭角峭厲,”“密者欲其舒暢,疏者空處新奇。”這正是後來鄧石如提出的“疏處可走馬,密處不容透風,計白當黑,妙趣乃出”的淵源。
在創作態度上,作者認為:“得意千方猶少,失意一方疑多。得意處,多在快活中想來;敗筆處,還是忙中落墨。”強調刻印要持嚴謹審慎的態度,並認為篆刻家不僅要學識淵博,而且要虛心入境,“唯不自矜,亦能得心應手。如自滿之人,必未知精微。要之,錯縱中編宜齊整,工致處灑落其風情,智者過之,愚者不及矣。”
《刻章法》近年被今人韓天衡編入《歷代印學論文選》後,受到印學界的注意。
正在消逝的那些老行當
兒時的記憶中,誰沒有吃過糖人,誰沒有哭喊著還得落在剃頭匠的手裡?讓我們記住這些正在消逝的行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