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函谷關鎮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郊,東與大王鎮、川口鎮為鄰,西與焦村鎮、西閆鄉為界,南至靈寶市區、北至黃河岸邊,為豫、秦、晉黃河金三角地段,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面積:60.9平方千米;人口:24755人(2005年)。2006年,轄17個村委會:北坡頭村、牆底村、岸底村、西留村、梁村、店頭村、王垛村、孟村、東寨村、西寨村、坡寨村、雷家溝村、白家寨村、馬家寨村、梨灣園村、稠桑村、長安寨村,(165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0575.5畝,園地面積10755畝,林業用地面積8850畝。函谷關鎮原名北坡頭鄉,1994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鄉改鎮時因矗立在這裡的千古雄關——函谷關而易名。
函谷關鎮自然條件優勢明顯。年降雨量650mm,年平均日照時間2300小時,平均氣溫16℃,年積溫3200℃,無霜期平均260天,為亞熱帶大陸性氣候,土壤類型為沙粘土和褐壤土,耕層深厚,複種指數高,作物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制。
函谷關鎮交通發達,區域優勢明顯,通訊設施完備。連霍高速公路靈寶市站出口設在境內,靈函公路交通便利,公車直通鎮區和旅遊區,程控電話可直拔國內大中城市和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函谷關景區

函谷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巨著《道德經》的靈谷聖地,道家文化的發祥地;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秦晉文化的交匯地;是千百年烽煙際會、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紫氣東來、雞鳴函關等歷史故事與傳說的發軔地。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這裡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經》)、名關(函谷關)留芳青史,聲播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