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函谷關

漢函谷關

函谷關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關隘之一,漢函谷關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城東500米的東關村,始建於西漢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2007年被國家確定為絲綢之路捆綁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關樓坐西向東,北接隴海線,南連青龍山,西通新安縣縣城,東臨澗水。關前有天然屏障八陡山,古稱八特坂或八將山,是著名的古戰場遺址。史稱"漢函谷關",又稱為漢關。 2014年漢函谷關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的一處遺產點,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建關緣由

漢代瓦當漢代瓦當

據《漢書·武帝紀》載: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冬,徙函谷關於

新安。”函谷關為何遷往新安呢?東漢應劭注曰:“時樓船將軍楊仆數有大功,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東關,以家產給用度,武帝意亦好廣闊,於是徙於新安,去弘農三百里。”於是,這座巍峨的關隘成為了古代洛陽西去長安的通衢要道,至今已然矗立2000多年。于右任有聯道,“送千年客去,移一個關來。”

表面上看,原籍新安的樓船將軍楊仆是以“恥為關外民”為由而申請,並得到漢武帝的恩準後,把函谷關東遷的,其實“武帝意亦好闊”,擴展京畿領域,加強中央集權,才是遷關的主要原因。隨著歷史的發展,漢函谷關愈加顯示出其重要的地位。東漢末年,為了防備“黃巾軍”,專門設八關都尉,漢函谷關高居首位;南北朝時,北周、北齊對峙,北周在漢關設“通洛防”以對抗北齊政權。歷史上漢函谷關就被稱為“崤函孔道”、“中原鎖匙”。

歷史回顧

修建

漢函谷關漢函谷關

函谷關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春秋時期秦孝公從晉國手中奪得崤函之地,椐險設關,以抵禦東方諸侯的進攻。那裡由秦嶺、黃河、衡山嶺構成的天然屏障中,惟有函谷一道貫通東西,故此關就被稱為函谷關。

據《水經注》載,漢關即所謂散關障,初建時仿照秦關形制,關樓高聳,兩側雞鳴、望氣二台相對而立,左右關塞橫亘,南貫洛水,連線宜陽散關,北越丘陵,直抵滔滔黃河,宛若綿延百里的長城,規模宏大,氣勢甚為壯觀。漢關以北有通往黃河渡口的要道,水陸運輸十分繁忙。漢後數百年,漢關一直是各朝統治者的重要軍事要塞,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同時,歷代帝王多有登臨,文人墨客常有題詠。東漢光武帝曾在關內設大駕宮,唐高宗和武則天也曾在此建合碧宮。南北朝時期,這裡曾置州郡、州治。隋大業年間,新安縣治也隨之東遷到漢關城。唐宋之後,隨著國家的長期統一,漢關漸漸失去防禦的功用而被冷落,並歷經戰亂的破壞和風雨的侵蝕。漢函谷關在三國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被廢,從那時起,至今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了。

遷關

漢武帝時,有位樓船將軍叫楊仆,為新安縣鐵門鎮南灣人,因“屢有大功,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東關”,而“武帝意亦好廣闊”,於是便由楊仆主持,在公元前114年把函谷關遷建到新安並仍然用原名,史稱“漢函谷關”(簡稱“漢關”)。

修葺

為了恢復雄關昔日的風貌,歷代多有修葺,如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都曾修整過。據《新安縣誌》載,最後一次大型修復是1923年。修復後的關樓高八十三米,分上中下三層,頂部為四角亭閣,飛檐畫棟,高聳雲天。中部為方形閣樓,襟懷澗水,臂倚青山。樓中的十字通道各有一門,皆有楹聯鑲嵌。底部為城門,城垛錯落,巍巍壯觀。城樓正中有一拱形門洞,寬約四米,可供東西交通之用。

門洞東西兩側,各有楹聯一副,東門為“功始將粱今附驥,我為尹喜誰牽牛”;西門為“勝跡漫詢周柱史,雄關重睹漢樓船”。關上四周有護關寨牆,中間是兩層關樓,飛檐畫棟,氣勢磅礴。關樓四門均有對聯,東門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層紫氣萬層煙”;西門為:“佑彼周室,宏我漢京”;南門為:“紫氣猶存賢令尹,青牛重度古函關”;北門為:“巍乎直同百二險,煥然重築一丸泥”。正門上方嵌有“漢函谷關”四個大字,據傳為變法名士康有為所書,字型雄渾,筆力遒勁,與漢關渾然一體,相映生輝。

歷史典故

漢函谷關漢函谷關

終軍為漢武帝時名臣,字子云,西漢濟南人。少博學善辯,名聞於郡中。太守奇其才,欲與交結,終軍揖太守而去。十八歲至長安上書言事,武帝大異,拜為遏者給事中。據《漢書·終軍傳》 終軍嘗請出使南越,謂:“願受長纓,必羈南越衛而致之闕下。”越相呂嘉不欲歸順,發兵攻殺其主,終軍為漢使者,並受其害。時年僅二十餘,故世渭之“終童”。

函谷關新關築成後,濟南神童終軍十八歲時赴長安求取功名,從此路過,關史給終軍“繻”,即如今之通行證,以帛為之,書字於其上,分做兩半,出入合符,方能通行。終軍問:“以此何為?”史答:“為出關合符之用。”終軍道:“大丈四游,必取功名,出關何用此物!”棄繻而去。終軍至長安為謁者,受命巡行郡國,持節東至函谷關。關吏識之,道:“此使者原是此前棄繻後生!”唐人胡宿有詩讚道:“望氣競能知老子,棄繻何不識終童!”。由此留下“終童棄繻”之典故。

遺址現狀

函谷關現狀函谷關現狀

遺憾的是,重修的關城在1958年“大煉鋼鐵”中被嚴重毀壞。今天我們只能看到下面的兩層。中層為磚石結構,礫石沙灰填充,邊長各10米,高8米,四周門洞十字交叉。

最底層為平垛,是三層中保存最好的一層,中有拱形門洞可供東西交通。關樓東面門洞兩側的對聯,已經只剩下了北面的半副,內容勉強可見“功始將梁今附驥”。關樓西面門洞兩側的對聯還在,上聯是“勝跡漫詢周柱史”,下聯是“雄關重睹漢樓船”,同時提到了秦、漢兩個函谷關的典故,也算是用典恰當的佳作了。關門南側的一座高高的土丘,應當就是人們所說的雞鳴台了。關門北側離的比較近的土丘,因當就是那座望氣台了。

遺址保護

為了保護漢函谷關遺址安全,做好漢函谷關申遺工作,根據申遺的有關要求和漢函谷關保護規劃,新安縣成立了函谷關周邊整治指揮部,對其周圍的住戶實施拆遷異地安置。並將漢函谷關保護區域分為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漢函谷關保護範圍,以關樓為基點,東115米,西10米,畝北各50米,包括關樓、雞鳴台、望氣台。建設控制地帶,以關樓為基點,東至澗河邊,西至東關街,北至鐵路邊,南至斷崖。

為配合絲綢之路的申遺工作,文物部門對漢函谷關遺址周邊地帶進行了詳細文物調查和勘探,新發現了城牆、燒窯等遺蹟遺物。為確保申遺成功,新安縣委、政府高度重視並投巨資進行規劃設計、環境整治,組織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漢函谷關遺址周邊地帶進行調查鑽探。調查鑽探以關樓中心為坐標點,分別向南北兩山延伸,調查鑽探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經調查鑽探發現,該關南城牆位於青龍山,為長條形,南北走向,距地表0.4—1.2米,長130米,殘寬2.0—7.0米,底深0.7—3.2米,厚0.3—2.0米,與雞鳴台相連;北城牆位於鳳凰山,長條形,東西走向,距地表0.3—0.8米,長270米,殘寬6.0—13米,底深0.5—2.8米。厚0.2—2.0米,與望氣台相連。兩處城牆均為夯土築成,質地堅硬,層次分明,初步判斷為漢代所築。

另外在窯場村東千家嶺6000平方米範圍內發現燒窯19座,由窯道、窯室組成,見紅燒土及大量的板瓦、筒瓦殘片,與建漢函谷關有著密切的關係。據文物部門有關人員介紹,此次對漢函谷關遺址調查鑽探發現的城牆和窯場,是繼鹽東漢代倉庫遺址之後又一重要發現,證明漢函谷關歷史記載“北屬於河,南抵散關”的可靠性,對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將起到重要的佐證作用。

中國古代關隘

說明 關隘,又稱關卡,是在交通要道設立的防務設施。關隘文化以其厚重深沉的歷史積澱和豐富燦爛的人文內涵,給人以感受和啟迪。
名稱 居庸關|玉門關|嘉峪關|仙人關|陽關|天井關|雁門關|石嶺關|平型關|娘子關|潼關|蒲津關|武關|大散關|山海關|函谷關|虎牢關|瞿塘關|大勝關|獨松關|仙霞關|鬼門關|古嚴關|鎮南關|下關| |倒馬關|紫荊關|葭萌關|汜水關|劍門關|涪水關|綿竹關|昭關|陽關|蕭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