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冀東,又稱京東,它北據長城、南臨渤海、東扼遼瀋、西屏京津,是華北連線東北的要道,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冀東,是中國偉大的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的故鄉,是中國北方早期工人運動基地。冀東烈士陵園位於唐山市路南區陵園路2號,占地面積7.5萬平方米。1955年經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建設,1958年清明節落成並向社會開放。主體建築有古典牌樓式大門、烈士紀念塔、烈士紀念館和烈士墓區。
1976年大地震時所有建築被夷為平地,復建工程於1986年竣工。冀東烈士陵園園名由聶榮臻元帥親筆所題。烈士紀念塔塔高34.5米,塔身四面鐫刻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林伯渠、彭德懷、蕭克的題詞。冀東烈士紀念館建築面積2149平方米,館名由蕭克將軍親筆題寫,正廳陳列著冀東烈士陵園238名在冊烈士的照片和英名錄,基本陳列為《冀東革命烈士鬥爭業績展》。在冀東烈士紀念館前的東、西兩側綠地上,分別矗立著20位冀東革命英烈的銅像。烈士墓區位於園區北部,總面積為4749平方米,共有烈士墓166座,安葬著178位烈士。
主要展覽
唐山市委、市政府撥付專款60萬元,雕塑了20位在冀東乃至全國有較高威望的知名烈士銅像,矗立在紀念館前甬路兩側的蒼松翠柏中。冀東烈士紀念館位於園內中部,建築面積2114平方米,規模為省內同級紀念館之最。館名由蕭克將軍題寫。外牆用真石漆噴塗,建築物頂部金黃色玻璃瓦壓頂,使這座中西合璧式的大型建築物更加古樸凝重、雄偉壯觀。館內由國家級專家設計布展,正廳安放著238名烈士英名錄,基本上按《冀東革命烈士鬥爭業績陳列》展出。主展線長度為255米,輔展線長60米。陳列內容的時間跨度為1919—1949年(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十年),空間跨度為河北、遼寧、內蒙及京、津二市部分地區。在內容設計上,除成功運用“人”“史”結合陳列體例外,著重加大了“物”的份量,現在冀東烈士陵園館藏革命文物1073件,其中一級文物18件、二級文物57件、三極文物336件。形式設計是該陳列的重點,乃由國內著名專家設計完成,通過整體環境的合理布局,相關文物的有機結合,大型景觀及現代聲像技術的運用,使陳列更具真實性、直觀性。《冀東革命烈士鬥爭業績陳列》在冀東革命史的巨觀背景下,著重介紹了38位烈士的鬥爭業績。他們當中有中共早期工人運動著名領袖鄧培、早期革命家於方舟、華北抗日聯軍第一支隊司令王平陸、八路軍著名抗日將領包森、陳群、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和民族女英雄王冊、爆炸英雄邵洪生等著名烈士的代表。烈士紀念館
修葺一新的冀東烈士紀念館,館名由蕭克將軍新近題寫,真石漆噴塗的外牆使這座中西合壁式的大型建築更加古樸莊重。全館建築面積2114平方米,由紀念堂、陳列館、影視廳組成,總計8個展廳。
烈士紀念堂
在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艱難歷程中,無數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血灑這片熱土。為了紀念這些犧牲的先烈,195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決定在唐山市修建冀東烈士陵園。1958年清明節竣工。中軸線上矗立著大門、紀念塔、紀念堂三大主體烈士紀念建築物。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均被毀壞。1986年,陵園復建工程竣工。大門匾額上鐫刻著聶榮臻元帥題寫的園名——冀東烈士陵園。大門正北是烈士紀念塔,塔高34.5米。塔身四面鐫刻著老一代革命家的題詞——正面朱德的題詞為:“為人類解放事業而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東面林伯渠的題詞為:“氣壯河山,功昭日月”。背面彭德懷的題詞為:“烈士之血,革命之花”。西面蕭克的題詞為:“烈士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碑後是烈士紀念堂,陳列著238名烈士的英名錄和遺像。墓區位於陵園北端,共166座。烈士墓用花崗岩砌成,統一規格的長方體。紀念堂左右雕塑了20位在冀東乃至全國有較高威望的知名烈士銅像,矗立在甬路兩側的蒼松翠柏中。
紀念堂陳列著全國238名烈士的英名錄和遺像。他們中有早期工人運動著名領袖鄧培、早期革命家於方舟、華北抗日聯軍第一支隊司令員王平陸、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國際主義戰士周文彬、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和民族女英雄王冊等著名烈士。
周恩來日本合影
安體誠等新中學會成員1919年與周恩來在日本京都的合影:安體誠是中共早期著名教育家、理論家,1917年畢業於天津法政專門學校,1919年~1921年公費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留學。周恩來與他同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學校,早於安體誠半年赴日求學,共同的報國志向使他們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新中學會是以在日本的天津南開學校和天津法政專門學校中的留日學生為主體的愛國學生團體。這張照片是中華民國八年(1919)4月6日攝於日本京都,合影者除安體誠(存齋)、周恩來(翔宇)外,還有童啟顏(冠賢)、於樹德(永滋)以及鋪青、東美、洗凡、子綸、朴岩共9人,其中大部分是新中學會主要成員。照片托版上安體誠親筆書寫的題款字跡清楚工整,照片中人物圖像清晰,保存完好。它是周恩來、安體誠等中國早期青年愛國知識分子五四運動前夕重要革命活動的見證,是中共黨史的珍貴史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首次發現的周恩來在日本的早期照片,1998年曾於周總理百年誕辰之際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展出。
司令員望遠鏡
(國家一級文物):這架望遠鏡是1939年冀東抗日武裝繳獲日軍的戰利品,由冀東軍分區司令員李運昌使用。1940年初,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率部開闢盤山抗日根據地,李運昌把這架望遠鏡贈給包森。包森將軍指揮對日作戰,戰果輝煌,尤其是在打偽治安軍戰役的果河大戰中,包森以7個連的兵力與偽治安軍第二集團展開激戰,全殲第四團、擊潰集團司令部及第三團,斃俘敵官兵千餘人,繳獲大量輕重武器,創造了敵後對日作戰以少勝多的奇蹟。1942年2月,包森親臨遵化北部前線指揮作戰,在用這架望遠鏡偵察敵情時,不幸被日軍冷槍擊中,光榮犧牲。這架望遠鏡作為烈士遺物又送還到李運昌司令員手裡。李運昌繼續帶著這架望遠鏡指揮冀東抗戰,直至勝利。這架望遠鏡記錄著兩位司令員之間的戰鬥友誼,又是冀東抗戰史的重要物證。
1992年,李運昌把這架珍藏幾十年的望遠鏡捐贈給冀東烈士陵園紀念館,成為館藏珍品。
冀東抗日聯軍紅藍袖標
(國家一級文物):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河北省委冀熱邊特委積極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於1938年7月成功地發動了冀東抗日大暴動,組成10萬冀東抗日聯軍,收復9座縣城,是敵後戰場震驚全國的抗日壯舉。紅藍袖標是冀東抗日聯軍第二路的標誌,紅色代表共產黨,藍色代表國民黨,象徵著國共兩黨精誠合作,共赴國難。為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這兩種曾是水火不相容的顏色,聯結在一起。它不僅是抗聯標誌的珍品,還是研究第二次國共合作歷史的物證。這枚袖標是魏順禮烈士的遺物,一直由其弟魏雲生保存,於1959年捐贈給冀東烈士陵園收藏。
節振國奪獲的日軍戰刀
(國家一級文物):1938年春,節振國參加了開灤五礦同盟大罷工,任趙各莊礦工人糾察隊大隊長。罷工勝利後,日本憲兵抓捕罷工領袖。節振國臨危不懼,在家中用菜刀砍倒日軍憲兵伍長,奪下這把戰刀,又砍死砍傷幾個日本憲兵,之後突圍參加了冀東抗日大暴動,成為一名威震敵膽的工人游擊隊長。1940年夏,毛澤東同志在王家嶺聽到節振國刀劈日本憲兵的事跡,給予高度評價。節振國犧牲後,這把戰刀由他的工友保存,後由烈士之妻劉玉蘭找回。1957年捐贈給冀東烈士陵園收藏。
王冊的銀盾
(國家三級文物):王冊是燕京大學後轉入北京大學的學生。當民族危亡關頭,她投筆從戎參加抗日,在晉察冀邊區阜平一區做宣傳工作。1943年10月23日被捕後,面對敵人的刺刀,她堅貞不屈,從容就義,時年尚不滿22歲。她的犧牲精神激勵著抗日軍民英勇殺敵。阜平縣和一區公眾分別於1944年1月和7月為她立碑紀念,稱她為“民族英雄”。這尊銀盾獎牌是烈士生前於1930年參加遼寧省國小語言競進會獲得一等獎的獎品。它不僅反映了烈士的聰慧,也折射出烈士對人生的選擇,是優秀的知識分子獻身民族解放事業的一個生動物證。
建設歷史
全園面積75萬平方米,系中軸對稱布局。在中軸線上矗立著大門、紀念塔、紀念堂三大主體烈士紀念建築物。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均被毀壞。10年後,陵園復建工程竣工。1995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將冀東烈士陵園列入全省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維護改造項目,省、市兩級共投資418萬元對園內主要紀念建築物及館內基本陳列進行全面修繕和改造。至1999年9月底,所列項目全部竣工,維修改造後的三大主體烈士紀念建築物面貌煥然一新,巍然矗立在陵園的中軸線上。抗日戰爭時期,冀熱遼根據地是全國19塊根據地之一,解放戰爭時期,冀東是遼瀋、平津兩大戰役的重要支撐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30年間,在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艱難歷程中,無數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血灑這片熱土。為了紀念犧牲的先烈,195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決定在唐山市興建冀東烈士陵園,1958年清明節竣工,並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
1997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將冀東烈士陵園列入全省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維修改造項目,省、市兩級共投資418萬元,對園內主要建築物及基本陳列進行了全面修繕和改造。1999年底竣工。修繕後的三大主體紀念建築物煥然一新,巍然矗立在冀東烈士陵園中軸線上。
英烈事跡
鄧培
(1883—1927)烈士是廣東三水人。中國工人運動的早期領導人之一。生於貧苦工人家庭,14歲到天津天德泰機器廠學徒,17歲到京奉鐵路唐山製造廠當工匠,曾參加同盟會活動。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他在工人中組織職工同仁會和十人團,領導全廠工人和交通大學學生舉行遊行示威。1921年春他加入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同時領導成立唐山製造廠工會,被選為委員長。此後他積極開展工人運動,組織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了中共唐山製造廠支部,任書記。1922年1月出席在蘇聯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中國工人代表,受到列寧的接見。1927年4月,在廣州四一五反革命政變中,被新軍閥逮捕,在獄中遭到嚴刑拷打,堅貞不屈。6月22日,在廣州從容就義。
於方舟
(1900—1928)烈土原名蘭渚,寧河縣表口村人。1916年考入直隸第一中學;1919年組織學生參加“五四”運動,和郭隆真、鄧穎超等人發起了街頭愛國演說,是天津革命青年的領袖之一。後化名紹舜,考入南開中學讀書,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在李大釗同志領導下,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並改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於方舟是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負責人之一。1922年經李大釗同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於方舟和江浩等同志在天津法租界普愛里建立中共順直省委會。1923年蔡和森同志來津視察工作,並指示於方舟同志二次建黨,於方舟同志任中共順直省委組織部長。1923年冬,奉黨決定,於方舟同志以天津學生聯合會的代表名義,去廣州參加了1924年月1月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方舟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和國民黨直隸省臨時黨部執行委員。1925年天津地委改組,於方舟任地委組織委員。1927年到玉田縣搞農民運動,組織農民起義軍,於9月16日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京東農民大暴動。不料遭敵包圍,於方舟被俘,於1928年被害。
包森
(1911—1942),原名趙寶森,又名趙寒,陝西蒲城縣三合鎮義龍趙家村人。著名抗日將領,“中國的夏伯陽”,抗日民族英雄,原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幼年曾求學於蒲城縣東槐院國小,後入三原省立三中、西安高中等校。學習期間接受進步思想,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抨擊時政,宣傳革命,還多次參加抗暴鬥爭。“九?一八”事變後,面對祖國山河破碎,日寇暴行,當政者投降媚外積極反共政策,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他曾參與怒砸涇陽縣國民黨黨部牌子、痛打國民黨考試院院長戴季陶事件,先後兩次被開除學籍,一次被軍警逮捕。1932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涇陽、三原、耀縣等地下游擊隊,發動民眾抗糧款、打土豪,擴大革命根據地。1933年再次被捕,以“危害民國”罪判刑十年。在獄中組織絕食鬥爭,迫使監獄改變了對政治犯的虐待。1936年被楊虎城營救出獄。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包森將軍率部在遵化野虎山與日寇、偽滿州軍作戰,觀察敵情時,不幸中彈犧牲,年僅三十三歲。
節振國
(1910—1940),原籍山東武城縣劉堂村(今屬河北故城)人,幼時隨父逃荒到唐山,在趙各莊煤礦做井下工。抗戰爆發後,組織有一百多礦工參加的抗日游擊隊。後來節振國找到了黨,游擊隊改編為黨領導下的工人特務大隊,節振國任大隊長。1938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兩年多的時間,多次率部襲擊敵偽警察所、偽商會以及鬼子據點,有力地打擊了敵人。1939年冬黨組織調他到阜平中共晉察冀北方分局黨校學習。1940年回到冀東。7月在一次截擊敵人的戰鬥中不幸犧牲。
王冊
(1920—1943),女,河北昌黎人,出生於富裕家庭。早年入燕京大學學習,秘密參加抗日活動。1937年,“七七”事變後,離開學校前往敵戰區,堅持抗日鬥爭。1942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初,由黨組織派到阜平,代表平津敵占區婦女參加了晉察冀邊區召開的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大會。會上,她痛斥了日寇的侵華暴行。後又由黨組織派往中共北方區委黨校學習。結業後,由黨組織派到阜平縣一區,任中共一區區委副宣傳員,深入工農民眾,幫助婦女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發動組織民眾搶收莊稼,堅壁清野;幫助游擊組擬定戰鬥計畫,和村幹部一起,先後組織了7次反“清剿”。同年9月,在南刁窩村向區領導匯報工作時,遭敵包圍,突圍中被捕。面對兇惡的敵人,她鎮定從容,毫無懼色。在敵人殘酷折磨下,她寧死不屈。最後,被敵人連刺數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漢奸賣國賊”的口號,壯烈犧牲於阜平縣一區南山口。中共阜平縣委授予她“民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在一區機關所在地西莊村為她建立了紀念碑。
魏春波
(1890-1940)曾任冀東抗日聯軍第二路總顧問、豐灤遷聯合縣縣長。冀東抗日大暴動當中,魏春波全家男子參軍、女子支前,他的妻子、哥哥、弟弟、侄子先後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魏春波為革命盪盡家產、毀家紓難、滿門忠烈、堪稱楷模。
重大紀事
1955年
1955年經河北省省委、省政府批准,在唐山市修建冀東烈士陵園。1958年4月5日冀東烈士陵園修建工程竣工並舉行落成典禮儀式。參加人員有河北省、地、市黨、政、軍各級領導、烈士家屬及社會各界民眾。
1989年8月20日
1989年冀東烈士陵園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1989年10月25日
在李大釗誕辰100周年之際,冀東烈士陵園紀念堂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唐山市副市長馮國安主持儀式並講話。冀東烈士陵園震後第一部基本陳列—《冀東革命烈士事跡展》同時向社會開放。
1991年
在唐山召開的“河北省革命烈士紀念館陳列工作研討會”上,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及同仁對冀東烈士陵園的基本陳列《冀東革命烈士事跡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在此次研討會上,舉行了革命文物捐贈儀式,原冀熱遼軍區司令員李運昌將珍藏了近半個世紀的革命文物鄭重地捐贈給冀東烈士陵園,時任中共唐山市市長張和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李老表達謝意並將大紅的榮譽證書頒發給李老。
1995年
冀東烈士陵園被民政部授予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同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8年
對原有《冀東革命烈士事跡展》進行重新改陳,2000年清明節對外開放。
2005年
冀東烈士陵園管理處利用多年積累的資料,編輯完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系列叢書之一《冀東魂》,長達32萬字,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5年9月1日
冀東烈士陵園管理處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舉辦冀東烈士陵園建園50周年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大會及座談會。河北省民政廳、唐山市委等各級領導以及來自京、津、及省內各大烈士陵園的領導出席會議。
2009年
由國家發改委立項、中央預算內投資370萬元,對園內166座烈士墓進行了保護性改造。
2011年
投資270多萬元對全園老甬路進行改造,新增照明設施及排水系統,對正門口東西兩側小廣場實施改造。
2012年6月1日
民政部下發《關於命名全國民政系統視窗單位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民眾滿意視窗”、“優質服務品牌”和“優秀服務標兵”的決定》(民發〔2012〕113號),冀東烈士陵園管理處的“弘揚英烈志、傳承冀東魂”服務品牌被命名為優質服務品牌。
中國博物館遺址
中國博物館遺址你知道多少呢?有沒有你熟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