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茨山岩畫

具茨山岩畫

具茨山這岩畫,是古人類巨大的三峽工程,第三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在鄭東新區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當天的主題演講中,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岩畫研究中心主任龔田夫對新鄭具茨山岩畫作了上述評價。開幕式由央視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撒貝寧主持,本屆論壇主席由知名文化學者余秋雨擔任。

簡介

具茨山岩畫(具茨山岩畫

具茨山這岩畫,是古人類巨大的三峽工程第三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在鄭東新區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當天的主題演講中,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岩畫研究中心主任龔田夫對新鄭具茨山岩畫作了上述評價。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學勤認為,這些岩畫在一定意義上跟文字起源有關,和處於中華文明的萌芽時期的黃帝時代也有重大關係。開幕式由央視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撒貝寧主持,本屆論壇主席由知名文化學者余秋雨擔任。

岩畫與文明

具茨山岩畫具茨山岩畫

李學勤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岩畫跟中華文明起源關係重大
具茨山岩畫的發現和確認應該是一個劃時代意義的重要發現
李學勤說,判斷一種文物遺蹟是否屬於文明,現在流行四大標準:
第一是要有城市,城市就是人類的文明。第二是要有文字。有文字是文明,沒有文字只能說是原始、野蠻的狀態。第三是有禮儀性的建築,就是這個建築物或者人可以居住或者死之後可以埋葬,這些建築是禮儀性的,而不是作為一般生活區。第四是要有金屬工具
所以文字是文明最根本的,而岩畫在一定意義上就跟文字的起源有關,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具茨山的岩畫,以及在裴李崗文化裡面看到的公元前6000多年的刻畫符號,這個一定和我們中華文明的起源有重大關係。
發現岩畫能很好地認識黃帝文化
黃帝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歷史時期,而是代表了中華文明的萌芽形成時期,所以叫人文始祖。人文就是文明,所以有人文始祖,我們就認識到黃帝所代表的就是我們祖先的智慧和能力的結晶。
具茨山岩畫的發現,我認為是對黃帝文化和中國遠古傳統文化認識的一個很好的機會。我非常高興地看到這次論壇的標題“信心·創新·復興”,我相信我們在座的各位一定會充滿信心、繼續創新,使我們的祖國文化得到更快地振興。我也確切地相信通過具茨山岩畫的發現,以及今後更多、更豐富的發現,今後越來越多的中外人士都會到新鄭、到具茨山,因為這個地方是中華文明、黃帝文化的中心和發源地,這一定為新鄭、為鄭州、為河南帶來新的進步和繁榮。

專家分析

具茨山岩畫具茨山岩畫

龔田夫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岩畫研究中心主任)
具茨山岩畫可能是“和上天對話”
原始藝術作品包括岩畫應該都是與原始巫術有關的,古人類為了製作這些道具可以說付出了巨大的社會成本,其實像具茨山岩畫就是古人類巨大的“三峽工程”。
具茨山岩畫又為河南增添了一個亮點,不僅是新聞界和文化界的話題,也是新鄭市奉獻給全國人民的又一件新國寶。
我在具茨山看岩畫的時間相當短,了解得還相當有限,所以在這兒只能提一些問題,或者提一些思路供大家參考:
第一,可否認為具茨山岩畫不是單一文化時期的產物,其製作時間可能延續了數千年。因此具茨山岩畫應該不是單一族群製作的。
第二,將岩畫集中刻在某個山上,這種現象在國內並不少見。可否認為在具茨山岩畫製作者的思維中,也許具茨山應該是能與天溝通的聖山。具茨山岩畫特點是圖形基本與天平行,國內其他遺址的岩畫畫面基本與天垂直,可否認為與天平行的畫是給天看的,與天垂直的畫是給人看的,因此具茨山岩畫製作的內容可能是與天的對話。
第三,根據岩畫的類型,中期的為連排的點狀穴,晚期為方格,包括疑似古文字的圖形。因為具茨山岩畫斷代肯定是一個大難題,但是並不妨礙對具茨山岩畫進行分類和分期,用類層學的方法將具茨山岩畫分期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從具茨山岩畫文化形態來看,在岩畫遺址附近還應該有祭壇崇拜,應將這些看作一個整體的文化作綜合性的研究。

岩畫共同點

經過來自西北大學、陝西考古研究院文物研究部門和機構的十幾位專家歷經為期4天的科考後,認定具茨山岩畫可上溯到史前時期,同時確認為中原地區比較完整的大規模古代石構遺址群。受邀來到新鄭具茨山上的專家們對岩畫進行了科考。此後,專家們聚在一起對考察成果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並得出了新鄭具茨山岩畫可追溯至史前時期的結論。
在對具茨山岩畫的科考過程中,專家們都發現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從考古類型學的比較研究來看,新鄭具茨山上凹穴岩畫與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同類岩畫非常相似,尤其是與江蘇將軍崖岩畫和巨石遺蹟有著考古類型學上的一致性。專家們表示,下一步將對具茨山凹穴岩畫進行更詳細的研究,以確認岩畫的相對年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