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魚[公魚]

公魚[公魚]
公魚[公魚]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雲南裂腹魚,Schizothorax yunnanensis ,鯉科裂腹魚屬一個物種,背鰭條Ⅲ-7,胸鰭條Ⅰ-10,腹鰭條Ⅰ-7,臀鰭條Ⅲ-11~17。縱列鱗55~63。鰓耙32~34。幽門盲囊2~4。 體長為體高的6.0~6.8(6.4)倍,為頭長的5.1~5.5(5.3)倍,為尾柄長的1.2~1.8(1.5)倍,為尾高的15.6~17.6(16.8)倍。頭長為吻長的3.0~3.3(3.1)倍,為眼徑的3.3~4.2(3.9)倍,為眼距的3.8~4.8(4.3)倍 。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0~1.4(1.1)倍。 體長側扁。頭較長。口端位,口裂較大,上下頜具絨毛狀細齒,上頜骨後延至眼下緣。眼大。背鰭起點位於體中部,背鰭於腹鰭相對。胸鰭較小。具脂鰭。尾鰭分叉較深。肛門緊靠臀鰭。鱗細小,側線完全。鰾一室 ,鰾管連於鰾後端。背部為綠色,體側銀白色。鱗片邊緣有暗色小斑。鰭灰黑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公魚 公魚

下唇肉質,後緣游離,具左右2葉,無明顯的中葉,唇後溝不連續,下頜 內側微角質化,但不形成銳利的邊緣。須2對,幾等長,較眼徑略長或相等。吻須的末端到達鼻孔後緣的下方;頡須末端達眼球中部的下方。下咽齒3行,細長,頂端彎曲。鱗細小,腹部自鰓峽至胸鰭末端下方裸露無鱗;側線鱗較體鱗為大,臀鰭和肛門兩側均有大鱗。背鰭8,不分枝鰭條的硬刺後緣有鋸齒。臀鰭5。體背和側面青灰色,具有多數不規則的小黑斑點,腹部銀白色。

雲南地區所稱的“公魚”,除上述品種外,還有大理裂腹魚。

生活習性

棲息於水溫低,水質澄清的水域,喜在岸邊遊動。

地理分布

黑龍江中游。  

藥用價值

公魚 ,中藥名。

雲南裂腹魚 雲南裂腹魚

(姚可成《食物本草》)【異名】弓魚、工魚(《大理府志》)。

【來源】為鯉科動物雲南裂腹魚的去內臟新鮮全魚。

【動物形態】見“形態特徵” 。

【產地】雲南的瀾滄江及洱海水系,多生活在多水草、泥底的靜水中。

【性味】肉:性平,味甘,無毒。

【功效】具有滋補、止血、解毒之功能。

【主治】婦女肌肉勞損,崩漏下血;小兒痰熱、風濕痛、丹毒。鮮魚100—200克,煎湯服用,連服5—7天。

【近效種】大理裂腹魚,分布於洱海,藥效與雲南裂腹魚相同。

魚類,鮭形目

鮭形目(Salmon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的1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