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背景
在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地處城鄉接合部,沒有進行地域轉移,就地集體成建制地告別了農民身份,擁有了城市
戶籍,並在城市中從事非農業工作,從而成為市民,但在很大程度上他們仍保持著農村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也因為價值觀、行為方式的不同,使他們很難很快融入城市生活。比如,他們的社區文化生活還相對匱乏,人際交往大多仍局限於過去鄉鄰故友,他們仍留戀既有的生活方式,在社區綠地插秧、養雞,占用樓道堆雜物,交通安全意識相對淡薄,等等。不錯,他們就是伴隨著城市建設的進程,實現了“農轉居”的一群人。他們在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的眼裡是市民,但他們在普通市民的眼裡並不被引作“同類”,仍被視為農民,他們難以融入新的城市生活,但他們仍面臨著融入的現實要求,不管這種要求是主動的也好被動的也罷,總之,他們回不去了,他們必須接受和適應城市生活的現實化生存。
針對“村民上樓後如何適應城市生活”,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將其列為調研課題,聯合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共同建立“公民學校”培訓村民,探索讓“人和觀念一起上樓”。
課程
人民大學“紅色1+1”實踐團的志願者運用圖片、視頻和現場演示,為村民講解家庭急救、社區文明生活等。據金盞鄉工作人員介紹,首期課程受到村民們的歡迎。“公民學校”正打算到該小區開設第二期課。課程主題為“公民公共文明行為”,將從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和公益行動等四方面切入,針對綠地插秧等問題展開討論,引導這些新居民做出正確的判斷。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公民學校”的課程並不是志願者想當然設定的,志願者還向村民發放了調查問卷,將根據調整結果確定下一期“公民學校”的授課內容和方式。這種互動式的授課方式非常切合村民們的需要。“填鴨式”的教學已經被證明不適合素質教育,當然,也不適合培訓這群亟待從精神層面轉型和調適的村民們。教學相長、因材施教這類古訓可當做“公民學校”的辦校宗旨。
意義
其實,“公民學校”的教學對象不妨再擴大一些,比如,那些儘管仍是農民身份實際已經在城市長期紮下來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有的也已經在城市買了房,從事著相對穩定的工作,他們與“農轉居”群體一樣,也有著改變觀念、改變生活方式融入城市的現實需要,而一個有一定融入感和認同感的群體的形成,無論對城市化還是和諧穩定都大有助益。
北京朝陽區的“公民學校”是合政府與志願者之力一起打造的,這也切合了現代社會的特點,不過,在“公民學校”初創時期,政府的角色似乎應該更大一些,它在組織和調動社會資源方面顯然更具優勢。